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社区教育: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4 建设“楼院学习点+”,提升社区教育治理能力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华国社区

姜黎燕

一 案例概况

从2016年起,兴华街道华国社区遵循“让居民人人乐学、处处可学”的理念,下大气力实施“楼院学习点”建设,以“送学上门”的方式把社区教育“微课堂”开到居民家门口,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居民认可与支持,促进了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楼院学习点”的运行完全采取居民自治方式,由楼院支部书记和文化志愿者负责管理,学习内容根据居民需求安排,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大情怀为宗旨,着眼于活化社区教育模式,提升社区教育实效性。到目前为止,共设立片区“综合学习点”三个,打造了“菊英姐姐微课堂”“空巢老人支持小组”“微宣讲进家”“楼院情景党课”“学习+议事”等多个寓教于乐、形式灵活的“小微课堂”,内容从“楼院党课”到提升党性修养,从《弟子规》到“好家风”“好院风”建设,从“科普学习”到提升生活品质,从法律咨询转变到知法用法,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到楼院实现自治管理等,把社区大教育分解为接地气的“微课堂”,让“楼院学习点”变成提升社区教育和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的强劲助力。

二 案例背景

兴华街道华国社区面积0.08平方公里,共2006户4792人,辖区居民呈现“流动人口多、空巢老人多、贫困群体多”的“三多”特点,属典型的老、旧、开放型小区。社区内没有文体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居民迫切需要可供学习和娱乐的“教育阵地”,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16年,华国社区在物业撤管楼院——水彩巷29号楼率先设立了“菊英姐姐微课堂”,通过崭新的社区教育模式,引领居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区教育的治理成效显著。2017年至今,通过复制水彩巷29号楼模式,在社区的三大服务片区陆续设立了“千山”、“东红”及“彩菊”三个“综合学习点”;在辖区幼儿园、中医馆、眼科医院等设立多个专门的“科普学习点”,为空巢老人、育龄妇女及贫困居民提供文化科普服务;同时,通过多次“文化志愿者增能”培训,社区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能力素质得到提升。“楼院学习点”开设三年来,教育阵地、居民教师及学员队伍有了长足发展,在社区治理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实施过程

(一)夯实基础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1.科学组织设置

一是成立“楼院学习点”组委会及“楼院教管会”。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在三个大自治片区分别推选3名文化志愿者,成立三个“楼院学习点”教管委员会(其中6人为楼院支部书记),而这9名委员则组成了“楼院学习点”组委会。学习点的日常学习管理完全采取自治模式。二是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召开楼院议事会,由教管会牵头,制定了《“楼院学习点”自治管理制度》及《“楼院学习点”课程设置制度》等,让“楼院学习点”在管理上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全面整合资源

一是调研居民需要的课程。通过入户走访、楼院议事会等形式,向居民广泛征求意见,按照各受教群体分别选择开设的课程。二是“学习点”地址的整合。依托辖区企业和现有资源,在三个片区分别设立固定的“楼院学习点”,学习阵地有了保障。三是教师队伍的培养。将社区中愿意为居民服务的志愿者组织起来,通过系列“增能”培训,将他们逐渐转化成为社区教师。四是学员队伍的优化。“楼院学习点”学员群体主要包括空巢老人、青少年、志愿者等,他们有学习的热情和需求,能够欣然接受各项管理制度,容易出学习实效。五是同辖区企业建立“学习+服务”双赢合作模式。在为居民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讲解相关知识,将公益服务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六是资源融合与借力。同社区党务、民政、妇联、城管、安全、文体及计生等各部门紧密结合,共同参与楼院课程输送,尤其是在“楼院学习点”讲解和办理低保、公租房、生育补贴等各项业务上,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二)设点实验阶段(2016年7月~2017年3月)

1.设立“菊英姐姐微课堂”

2016年暑假,社区在物业撤管楼院水彩巷29号楼设立了第一个“楼院学习点”——“菊英姐姐微课堂”。由社区“五老”志愿者丁菊英担任主要教师并负责管理。这是一种形式灵活、短小精悍、寓教于乐的青少年楼院教育模式,课堂设在楼道和楼院,每次课程时间约为20分钟,主要以“楼道文化墙”和“楼院志愿服务小组”为阵地,为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及传统文化小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习法制、安全知识,参加楼院志愿服务等,旨在向孩子们弘扬爱党、爱国、文明向善、守法自护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让孩子们在社区教育中受益,营造欢乐祥和的学习生活氛围。

2.“微宣讲”进家

华国社区高龄、患病老党员共有39人,占党员总数的24%。因为身体原因,老党员们不能定期到社区参加组织活动。针对党员的学习教育,“楼院教管会”与老党员最多的“华众党支部”联合,采取“‘楼院学习点’+楼院党支部”运作模式,在老党员家设立多个“党课宣讲微学习点”,引领老党员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这些老党员的“精气神”,受到了老党员们的欢迎。

(三)全面普及阶段(2017年4月~2018年8月)

1.设立三个“楼院综合学习点”

由“楼院学习点”组委会牵头,依托社区的三大自治服务片区,成立“教管会”,分别设立了“千山”“东红”“彩菊”三个“综合学习点”,课程设置及模式等日常管理完全由居民自治。

2.设立具有自治特色的学习型项目

社区志愿者队伍承担着为老服务、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工作,他们有增能的愿望。自2016年起,社区设立了“馨情空间爱相伴”“益网情深”等具有社区特色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发挥社工及在职党员力量,为志愿者增能,效果显著。

表4-1 “益网情深”项目志愿者培训明细

3.针对不同人群设置课程

一是针对空巢及高龄老人群体,开设“水电气安全检查”“高血压日常检测”“手指操”“保健操”等课程;二是针对青少年群体主要讲述红色故事、学习传统文化、参加志愿服务等;三是针对流动人口主要设立育龄妇女保健及居住证办理等课程;四是在楼院开设“朗诵”“声乐”“太极拳”“摄影”“手机使用”“百变丝巾系法”等多种课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四)品牌提升阶段(2018年9月至今)

1.形成“楼院学习点”的特色和品牌

一是“千红”学习点的“馨情空间爱相伴”课程。千山路小区以高龄、无业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日常在楼院中开设最多的是心理疏导、养生保健、食品及水电气安全等课程,打造了“馨情空间爱相伴”——无业老人心理健康课程。通过一对一陪伴、谈心、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改善老人们心理状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二是“彩菊”学习点的“华彩家园自管”项目。水彩巷小区有六栋无物业管理楼院,共206户,是典型的老、旧、无人管楼院。通过“楼院党支部+学习点”模式,协助成立了“华彩家园自管”项目,通过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居民从最初的消极漠视到目前的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宜居家园理念深入人心,居民自治成效显著,打造了社区教育惠民服务亮点。

2.特色学习型综合项目打造成社区教育品牌

依托“楼院学习点”设立的“馨情空间爱相伴”“益网情深”两个为老服务项目已经运行三年多。项目运行中各种学习活动多以娱代教,耐心引导无业老人们学会调适情绪和心理压力,并使老人们的亲属认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课程,使老人们心理状况得到极大转变,以更积极的态度回馈社会。志愿者经过培训后再为老人服务时,也感觉到能量满满。社会工作伦理的培训,让志愿者明白了什么能做、怎样去做、遇到伦理困境应该如何处理等;各项文化知识的培训,让志愿者上门授学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使志愿者的整体精神风貌得到升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四 案例效果

(一)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学习教育“新兴趣”

“楼院学习点”课程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照相、谈心、讲座、义诊、安全检查及手指操等,提升了居民参与“楼院学习点”的热情。有的老人没有上过学,志愿者教他们用手机照相,他们拿到照片爱不释手,非常有成就感;有的老人对家庭安全知识漠然,但通过学习提升了安全意识;有的老人通过“楼院学习点”实现了学习的愿望。在这里,每个学员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课程,充分感受到社区教育的温度和力度。

(二)形成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

依托“楼院学习点”,将社区教育与居民自治及社会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及关爱,把社区教育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畅通了社区顽疾的治理渠道,在家门口升级了居民幸福感。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有效转化成居民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服务成果,为社区教育引领居民自治、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三)坚持特色文化建设开启服务“新引擎”

通过“楼院学习点”建设,打造“楼院情景党课”“微宣讲进家”等载体,弘扬党建文化,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社区各部门遵循“办实事、见实效”原则,将新的政策和规定在“楼院学习点”中宣传讲解,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通过实施“馨情空间爱相伴”及“益网情深”项目,聚焦关爱特殊群体,提升了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治理的实效性;同时,结合“邻里文化节”“文明城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等主题活动,志愿者在楼院中积极宣传,提升了居民文明意识,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助力。通过“楼院学习点”引领,社区教育的文化服务功能不断升级。

五 经验借鉴

(一)“楼院学习点”是社区生活圈需要的教育模式

“楼院学习点”课程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彩,打破了传统的“你教什么我学什么”的模式,给予居民极大自主权。楼院、居民家中开设的多种模式的“生活微课堂”,用人文和公益精神来丰富社区教育内涵,突出了社区教育贴近居民需求的生活性功能,是社区生活圈需要的更“接地气”的教育模式。

(二)“楼院学习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楼院学习点”建设,把社区内党员、志愿者、社团组织、辖区企业、共建单位等各群体整合到一起,遵循“依学治理”原则,让学习者和受教者都能够“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力有所出、群有所依”,最终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奉献精神和实用价值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搭建不同的平台和载体,让这些“学习共同体”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在提升文明素质、服务民生实事及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也将是华国社区今后一段时期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三)居民自治、多元共治是“楼院学习点”发展壮大的有效路径

自2016年“楼院学习点”创建以来,通过成立“楼院教管会”、团结发动志愿者和居民、对特殊群体开展文化关爱活动、孵化培养自治文化社团、整合企业教育资源等一系列举措,打造特色属地文化,使居民的自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志愿者自己提想法、做策划、设课程、当教师、融资源、享成果,“文化自信”理念在此得到落实和发展。由此可见,居民自治到多元共治无疑是当前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最好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楼院学习点”不断焕发生命力、进而发展壮大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