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源流四证
自1986年来这20多年期间,笔者潜心钻研,对筝的源流问题做了客观清晰的解释说明,提出了筝源于秦、兴于汉、盛于唐的历史观点,并对“秦筝”涵盖的文化背景、对此乐器做出历史实际的恰当解释。那是秦筝在2500年间承载的文化与文明,历史中称为“仁智之器”,并且用大量的史实阐明筝源于秦的论点。筝史论文《秦筝源流新证》《秦筝源流再证》《秦筝源流三证》《秦筝源流四证》是连续25年来对于秦筝的历史从文字学、乐器学的研读中取得的成果。撰写《秦筝源流四证》目的只有一个,弄清秦筝的源流问题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秦筝陕西流派的创建、发展历程。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以请教于诸家。
一、西音、秦风、秦声的出处,三者之间与秦筝的联系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① 中记载“西音”与“秦音”的原文是这样的:“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如,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穆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至于西音、秦音,西周初年,已经有了“西音”,到了春秋时秦穆公“采风”便正式称作“秦音”。
《诗经·秦风》① 是春秋时期十五国风中最为流行的。其中《车辚》美秦仲也(前845),此时仲为大夫,有车马礼乐御之好。《驷驖》美襄公也(前769),襄公乃秦仲之孙,曾有过吴国的公子季札来访问,给他唱《秦民歌》,他听了后说:“这是所谓中原的声音。”(古代以夏作为中国的代称,当时指的是现在的中原地区)秦原本是在西戎陇西,秦仲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为夏声及襄公佑周平王东迁而受其故也,故曰周之旧乎。至七世孙秦穆公(659)用王廖使美人计,取其谋臣由余,益国十二,遂霸西戎,至此戎弱而秦强也,秦穆公西霸戎狄,但中原各国对秦仍存歧视,有“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之会盟,夷狄遇之”。在与东方诸国半隔绝的情况下,秦国自行发展,形成具有本身特色的文化。
为此得出如下结论:西音、秦风、秦声只是西周时期的歌赋、音乐、舞蹈之风格的称谓,秦人因袭了西周时期的音乐风格形式,当秦筝演奏时能把这种音乐风格完美地表达。于是秦筝能为秦声、秦韵就成了一个时期文人墨客诗词歌赋里的代称。
《旧唐书·音乐志》② 云:“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秦筝独出西秦,是最能演奏、表现秦声、秦音风格的乐器,文人墨客在自己的筝赋诗词中故将其称为秦声,“西音”实属比喻、形容等与此相同的词汇,并不能说明秦声实指秦筝。“秦声”这个名词更不能等同于秦筝同时出现于春秋时期。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并不能证明秦声就是秦筝,也不能证明流传在春秋时期的秦声等同秦筝,那样不合逻辑。
二、野史杂录中的筝
杂史《因话录》民间传说将筝起源于瑟,“……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 “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集韵》云:“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笔者将野史杂录中有筝的记载收录文,主要目的有二:其一,从传说中字里行间发现和考证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其二,观察发生事件,洞察先秦时期筝的存在环境。秦人从有史记载开始至秦亡共691年历史,跨越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段。笔者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在李斯《谏逐客令》之前有关秦国的大小音乐及祭祀活动,都没有提及筝与筝人筝事。此也是我们求证筝源于何时何处的难点所在,留下的传说比正史多,说明秦立国后,没有将筝列为宫廷音乐。筝由于它的制作简单与不规范、演奏粗犷,被统治者列为俗乐而赶出宫廷,流传到民间自生自灭。从狩猎到牧马,在草原过着群居生活的族群还未完全融入华夏族群中,甚至仍脱离不了粗野习气,于是就有“秦俗薄恶,父子争瑟”之说。由此也不难看出,处在春秋末战国初期的秦族其生活习俗是相当落后的。
三、正史文献中最早记录的秦筝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曰:“筝,谨按《礼记·乐记》,五弦筑身……并、凉二州筝形如瑟。”
《盐铁论·散不足篇》: “古者,士鼓块枹,击木拊石,以尽其欢。及其后,卿大夫有管磬,士有琴瑟。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笔者索引的这句话中,留意了“古者”与“往者”的意思,应该是以年代时间来区分的。笔者认为“古者”可以视为春秋时期,而“往者”是对战国时期而言的。就《盐铁论·散不足篇》而言也是写于西汉时期的著作。
在笔者举例的史迹中,都有与筝相关的史料记载,这些史料向我们明确地指示筝的历史痕迹,即它们都出自春秋末战国时期的论著。综上所述,笔者以史为论,逐步地分析断定如下:①筝在春秋的历史史迹中没有记载,故不能说明有筝。②《风俗通》《盐铁论》及《乐记》中记载的五弦筝属筝最初的雏形。
战国七雄之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礼记·乐记》① 中记载了魏文侯:“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在当时,文人士大夫把筝乐归为“郑卫之音”,文中记载的是魏文侯在听了筝乐之后不知疲倦睡不着觉的故事。在他的诗词筝赋《善哉行》中所云:“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曹植《赠丁仪》云:“秦筝发西音,齐瑟扬东讴。”这一时期正好是秦简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比李斯的《谏逐客令》(前237)有关筝的记载提前了166年。依据这一情形,还向我们揭示了另外两个问题:其一,流行在魏国的筝再不属于五弦雏形,而变为“筝形如瑟”了,否则怎么“新声妙如神”呢;其二,魏定都安邑,这正印证应劭《风俗通》中所见“并、凉二州筝形如瑟。”
四、筑、筝互证
关于“筑”史料中记载早在战国时期。
《释名》云:“筑,以竹鼓之也,如筝,细颈。”
《说文》云:“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
《风俗通》云:“筝,谨按《礼记·乐记》,五弦筑身也。”
《战国策·卷八·齐一》① 云:“……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这个记载于公元前302年)。
筝、筑具属同族,最初活动的空间、地域不同,依据记载,筑最早于燕、齐,源于春秋末战国初期。筑到了战国初传至秦时,史书中才有筑如筝、五弦之说的记载(见《秦筝源流再证》筝、筑互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研究筝史的过程中要正确地使用引著,比如“……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中的“弹琴”误写为“弹筝”,这有可能是笔误吧,再不可以讹传。
五、对流派、筝派的认知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派”的解释为:“指立场、见解和作风、习气相同的人。”“派”是阶级的一翼,由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形成的社会集团……学术,宗教……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这种力量,能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产生巨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
1.流派
何为流派?何为筝派?笔者是这样认为的,通过多年对筝的历史研究、对筝文化的学习,感受到了秦筝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即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筝的源头在秦地,那时的秦地地域是指甘肃、山西、陕西一带。魏晋南北朝直至唐朝漫长的历史时段里,筝又被称之为秦声、秦风、秦韵,筝恰似这一时期在西北地区甚为流行。
之所以称之为秦筝,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出处,二是它的演奏风格,所以冠其名为“秦筝”。民乐人讲究的是传承、继承,所以就有了“秦筝流派”这个叫法。我们一开始称为陕西秦筝流派①,通过对秦筝历史的研究,深感秦筝含义博大精深,认为称秦筝陕西流派最为恰当。战乱、天灾人祸,甚至受专政专治历史更迭的影响,中间便产生了陕西这一地区乐器的绝响。但这一乐器也是在发展史中逃过一劫,终究要被继承下去,所以叫秦筝陕西流派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般说来,艺术流派大都是自然形成的,但也不排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建”。历史在不断地演进,筝的历史开始了它永不停止的进程,就像古筝教育家曹正先生比喻的“茫茫九派流中国”了。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筝作为文化载体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亚洲周边国家,融入了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中。
汉魏六朝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很高文化教养和艺术修养的秦筝艺术家,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笔者最为欣赏的就是汉侯瑾在《筝赋》中曰:“上感天地,下动鬼神,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晋傅玄曰:“上圆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斯乃为仁智之器也。”也说明筝在汉时兴起的光辉灿烂且闻名中外的秦筝文化。筝在汉兴起之时很快地形成了秦声、秦风、西音的风格流派格局。进入唐时,由于文化领域中的开放,外国的音乐、舞蹈也相继进入唐宫廷及社会,并吸纳了诸如西凉乐、胡乐、龟兹乐等文化艺术形式。比如筝曲《婆罗门引》就是古印度的佛教曲目,被唐时吸纳为宫廷音乐,事经800年之后,这首乐曲却成了西安鼓乐中的一首曲牌,也是秦筝陕西流派的一首筝曲。这个问题直接地导入我们今天对流派的认知与看法,我们流派中把一些外国的筝曲收入改编来演奏,笔者断定,再用不了800年,它就变成秦筝流派的曲目。君不知乐史上人们津津乐道的汉代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的著名故事,年代若久,入耳也深,外来的音乐也就姓中了。许多外来音乐的引入,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来源啊!
笔者认为,此一思考,是仁智之思。“仁是不偏,智是不蔽”, “这岂止是一段音乐创作,恐怕还应该视为文化心态的开放、艺术美学的追求和精神创作的高远意趣,非如此认识不能深达其内涵”①。当然立足于哪个流派,则必然以这一流派的风格为主,但又不能只是局限在本流派的创作风格中。文化心态的开放、艺术美学的追求决定了一个流派不光擅长自己的流派风格,更要拓宽眼界,学习并借鉴其他流派的演奏技术与风格,达到精神创作的高远意趣。
一个乐器源于何地,一个流派的产生,都应该有源可溯、有派可寻,有本可依。就像潮州筝乐,它的筝曲在新中国成立前期以至新中国成立后期一段时间仍称秦筝乐曲,虽然已经融入当地文化,但它可以溯出它的源来。话说至此,想必诸家已了解笔者对流派的看法了,当然我们并非都想纳入秦筝的范畴,但秦筝的文化艺术底蕴,乃无处不在、无处不呈现的。
秦筝陕西流派从启蒙至今也就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片地域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筝,称为绝响。之后在陕西寻根问路的过程中出现榆林筝之说,曹正先生当年说:“这是秦筝的余续。”后来又有筝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但仍需得到许多专家的考证。筝在其2500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秦筝文化现象在历代史册上都有记载,研究筝史、筝艺、筝文化,关心筝的发展应是全体筝人的共同事业。
2.筝派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陕西筝乐大放异彩,突飞猛进、秦军崛起,一时间叫秦筝音乐、陕西筝曲、秦派古筝、陕西秦筝流派、秦筝陕西流派、陕西筝派等,多不胜数。陕西的弹筝人顺应历史,开创筝艺新篇章,一致认为给筝以新的定义,叫陕西筝派更为科学。一是区别于山东筝派、河南筝派、浙江筝派等其他筝派而言;二是赋予它新的历史使命,这也是陕西筝人文化心态的开放。筝不但要在陕西发扬光大,还要不断地接收、吸取各家各派之长。从筝曲的创作上、立意上以新的面貌展示给社会,这就是笔者对流派、筝派称谓的学习认知过程。
六、筝学院派与陕西筝派的关系
关于筝学院派的提法,筝教育家曹正先生50年前曾经说过:“筝登上大雅之堂(指古筝专业教学进入音乐学院),就有了筝学院派。”曹正先生对筝学院派的提法可以这样解读:筝开始作为民族文化艺术,从民间跃入音乐院校,成为专业教学,是对筝乐器自身的提升,是对千百年筝文化艺术的肯定。这一学科的发展完善必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开始走向正规、走向专业知识的方向。笔者对筝学院派的理解是:它是建立在专业理论学科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对于专业学科的发展建设形成一整套建设理念,专业理论建树、立意、美学、演奏学等等,并对于本学科的研究方向起主导作用的力量。
说到陕西筝派与筝学院派的关系,笔者认为:陕西筝派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风格特色现象,直接影响着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的教学,它使这一专业学科的发展基础直接依附在陕西本土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与其他地域的筝专业学科教学的不同,这种派系力量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而筝学院派却是研究本专业学科在科研、理论、实践、教学四个主要方面的教学目的、方向,并在这一专业学科里提出科学的专业理论、学术主张,并指导学科本身的发展与创新。
陕西筝派、筝学院派两者相辅相成,一直推动西安音乐学院的筝专业学科发展。只有建立好陕西筝派,这一学科发展才有特色,只有抓住本学科的科研理论、教学实践、科技创新,筝学院派的理论主张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挥。
陕西筝派历经半个世纪的创建发展,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梯队结构,尽管比起其他筝派还较年轻,但定会慢慢成熟起来,如今的它已经是茫茫九派中的一位名副其实的年轻筝派并拥有一批立志于为继承秦筝艺术事业而奋斗的弹筝人,他们一定在这片辽阔的艺术天地中默默耕耘,“仁智之器”必将在耕耘者心中得到升华!
《秦筝》2014年第1期(总41期)
①《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巨著,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战国)。作者:吕不韦与其组织的门客。
①《诗经·秦风》: 《秦风》各篇大致产生于秦襄公八年(前770)至秦康公十二年(前609),这一时期属于春秋早期,其间历襄公……穆公等朝,共计161年(注:从襄公至康公历时161年,不会有筝的存在,在秦691年的历史长河中,筝源初的时间当在530年间寻觅当属无疑)。
②《旧唐书》:十一志共三十卷,其中《音乐志》四卷,《旧唐书》的正式编撰始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完成于出帝开运二年(945),历时四年多。
①《礼记·乐记》:不晚于战国中期,其中《乐记》一说是战国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所作说,是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校先秦古籍所得。
① 《战国策·卷八·齐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西汉刘向编订。
①“陕西秦箏流派”:载《秦筝》1989年第1期,周延甲:《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
①“这岂止是一段音乐创……达其内涵”引用罗艺峰为《秦筝曲论》写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