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黃山
黃山古稱黟山,相傳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在此得道升天,遂更名為黃山。它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面積一千二百平方公里,被稱為“中國第一奇山”,古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
黃山七十二峯,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佈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並以天都峯、蓮花峯、光明頂三大主峯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峯巒峭壁。
黃山風景區自然景觀秀麗,奇松、怪石、雲海、温泉素稱黃山“四絕”。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一般生長在海拔八百米以上。受黃山獨特自然環境的影響,黃山松常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且無法垂直生長,形態往往彎彎曲曲甚至朝下生長。又因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最著名的黃山十大名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鳳凰松、棋盤松、接引松、麒麟松、黑虎松、探海松、團結松。
黃山石既怪且多,已被命名的怪石有一百二十多處,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賞黃山之石,三分形象、七分想像,充分調動主觀創造力,便可賦予黃山石以靈性。黃山怪石從不同的方位,在不同的天氣觀看也有不同的收穫。如半山寺前望天都峯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望,雄雞又變成了五位長袍老者,成為“五老上天都”。“夢筆生花”、“喜鵲登梅”(“仙人指路”)、“老僧採藥”、“蘇武牧羊”、“飛來石”等奇石遍及峯壑巔坡,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黃山第五絕
其實黃山還有“第五絕”,即黃山冬雪。它與北國雪景不同,妙處在於與黃山的松、石、雲、泉巧妙而完美的結合。飛雪、冰掛、霧松,均是黃山冬景吸引四方來客之處。
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兩百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奇峯怪石和古松隱現其中。黃山“雲海”以美、勝、奇、幻享譽天下,一年四季皆可觀,尤以冬景最佳。依雲海分佈方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蓮花峯、天都峯、光明頂則可盡收諸海於眼底。
黃山温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八百五十米的紫雲峯下,每天的出水量約四百噸,水温常年在42℃左右,常年不息,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對病症尤其是皮膚病,有一定療效。唐代刺史薛邕命人在湯泉立廬設池,供人沐浴療病,温泉自此被利用。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以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被譽為“靈泉”。
1990年,黃山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它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黃山入“遺”得到的評語
世界遺產委員會給予黃山的評語是: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十六世紀中葉的“山水”風格)曾受到廣泛的讚譽,以“震旦國中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於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遊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