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柏拉图、苏格拉底与对话
1.预备性的讨论
本书的目的在于阐述和审视柏拉图的道德哲学。说到“柏拉图的道德哲学”,我是指两件事:第一,柏拉图对“我们应当如何生活?”这个规范性问题的回答;第二,他对“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应当如何生活?”这个认识论问题做出的回答。柏拉图对规范性问题的回答立足于他对美德和幸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由于他有关美德的观点依赖于他对理性、欲求和动机的认识,因而,对于规范性问题的讨论将会把我们引向他的道德心理学。他对认识论问题的回答则依赖于对知识、信念与探究的论述。既然柏拉图相信,只有当理念(Forms)存在并为知识提供基础的时候,知识才是可能的,那么他对认识论问题的回答就要求对关于理念的形而上学问题首先做出回答,因此我们也就必须试着去理解他有关理念的观点。
柏拉图全集中的每一篇对话都有助于我们在这个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柏拉图道德哲学的上述不同方面。在决定本书的讨论内容时,关注的是在我看来对于回答这两个问题具有核心意义的议题。这种关注决定了我追问不同的阐释问题的范围。比如说,我没有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任何详尽论述;我所专注的是其观点中那些看起来与道德哲学关系最紧密的方面。再者,他的很多伦理观点都与他对快乐、道德责任、政治、社会与宗教的观点密切相关;但是我并没有探究所有这些关联,因为我相信,他在道德哲学中的核心观点可以独立于上述方面而得到理解,尽管要对他关于道德的观点加以完整论述,毫无疑问应当包括以上方面。
出于类似的原因,本书将焦点放在柏拉图的早期和中期对话—尤其是《高尔吉亚》(Gorgias,它是对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充分陈述)和《理想国》(Republic)。我相信柏拉图在这些对话中提出了其道德哲学中最核心也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我相信这些核心要素在后来的对话中大都没有改变,这也是我没有充分审视后期对话的原因。我对《政治家》(Statesman)、《斐莱布》(Philebus)以及《礼法》(Laws)的讨论是经过高度甄选的,我也不会假装要对这些对话影响伦理主题的多种方式提出看法;相反,我已经描述了柏拉图后期关于某些主要伦理话题的思考,这些话题在《理想国》中得到了讨论。
即使在那些我更为详细地加以考察的对话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也只能对其中某些问题讨论得更充分一些。关于那些对主要论证来说比较重要的观点,我都详细讨论了相关段落,并就有关阐释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论述。在其他问题上我则宁肯武断,只对争论的要点简单地予以提及,而不再详细说明我采取某个观点的理由。
我已将主要论证呈现为某种论述,以此说明柏拉图的道德哲学从其苏格拉底式开端到它在《理想国》中最充分的阐述之间的发展过程。我这样做部分是因为我相信从历史层面上说这是准确的(本章会提到其中的原因,稍后再做详细解释)。但是我相信,就算这种方式在历史层面上不够准确,它依然是一种较好的、呈现柏拉图理论的方式;如果从我称为“苏格拉底式”立场入手并看到它引起的困难,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柏拉图本人观点的要点和旨趣。“苏格拉底式”立场界定了关于道德和道德知识的重要问题,而柏拉图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足够成功,并以此对我们理解道德做出了重大且深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