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的教育系列(全六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话
雅各布: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雅各布成长于南加州的富人区。儿时的他很受欢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富有创造力,很喜欢搞明白事物背后的工作原理。他自称是“技术呆子”,会用大量课外时间去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拆装计算机,玩电脑游戏,编曲。后来,他自学编程,在七年级时和朋友开始一起经营网页设计生意。“互联网那时是新兴事物,我用大把时间玩网络游戏,也用了大把时间在网上寻找关于游戏的信息。玩着玩着,就开始琢磨为什么我不能弄个网站出来呢?6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一个模块接一个模块建起了整个网站。最终,我放弃了模板,直接从无到有地开始组建。编程就像语言一样。我从来没坚持上完过一节传统的编程课。因为编程是一个有机的过程,一切动力源自于不断的自我提问:这个事我怎么才能搞明白?”

雅各布就读于当地一所公立中学。他成绩很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学校提供的10门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中,他只选了两门。对于他和他的父母来说,大学一直是最高目标。在雅各布看来,上大学是他为自己清晰设定的人生规划中必须要走的第一步。

雅各布很有创业精神,但他对未来的规划依然中规中矩,十分老套:上中学时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到银行找个工作。从那之后,他会拥有成功的事业,赚很多钱,过上梦想中的生活,实现一切愿望和目的。金融是他最安全的选择,是最确定的赌注。在雅各布看来,金融专业能够引领他实现规划之中那种事业有成、收入丰厚的生活方式。他说,高三那年课堂上的一次练习就是对他当时想法的浓缩:“高三语文课上,老师讲到如何提炼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说中心思想就是所有这些作家想要通过文学作品和读者交流的一个真理。老师问我们,能否提炼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那个真理。我那年17岁,天真至极。于是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金钱能买来幸福。”

雅各布通过高中时代的刻苦努力,绩点拿到了3.7,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分数是1340,顺利被华盛顿大学录取。凭借之前积累起来的先修课程学分,他比其他同学提早完成了3/4学年的学习任务。2005年,雅各布上大一。进入大学校园,他觉得自己离实现那个规划之中的光明未来又近了一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唯一的问题就是“世界不再有笔直的大道可走”。

2009年,雅各布从大学毕业。就这样,他拿着金融学的本科文凭,在金融危机之后的一年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曾经看起来最稳定、最保险的行业,一夜之间陷入了动荡。“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们在课堂上还讨论过这场酝酿之中的大崩盘,”雅各布说道,“之后,危机真的爆发了。教授说:‘我们当时希望这场危机能等到你们毕业之后再爆发,结果还是没等到’。”可以想见,当时的就业市场极为惨淡,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更是希望渺茫。

大学的职业辅导中心主要负责向学生推荐当地的大公司:微软、波音、亚马逊。雅各布只得单枪匹马地去参加招聘会,主动联系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网上寻找金融领域的招聘消息。结果一无所获。

雅各布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依据形势调整规划,决定回到洛杉矶,在娱乐业找个工作。雅各布叔叔是娱乐业的行内人士,说不定借助他的关系可以闯出一条生路。雅各布充分利用了他能找到的每一个职业服务网站:领英(Linkedln)、Indeed、凯业必达(Career Builder)。他给朋友们发邮件,建起了共同联系人和校友网络,用了大量时间在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和招聘网站上搜索新机会。他希望能从某个初级职位先入行,然后通过努力,一层层往上升,沿着他之前听说来的职业轨迹向前发展。但是就算他竭尽全力,找到初级职位的难度也大得难以想象。当时,有两家大型经纪公司刚刚合并,市场上充斥着拥有多年工作经验、迫切需要找到新工作的优秀人才。雅各布想过是不是要回学校继续深造,将找工作这件事再往后推几年,但他父母不愿支付这笔费用。雅各布不想贷款,于是接受了一份没有收入的实习工作,搬回了家里。

9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在此期间,雅各布的父母非常慷慨地供他吃住。随后,雅各布终于开始挣钱了,虽然这份工作没有他梦想中的那么体面,但总算有了收入:以每小时7美元的价格为一家经纪公司收发信件。一度被视作成功关键的大学文凭,此时看起来更像是个笑话。

毕业5年之后,雅各布从收发室一步步向上发展,成为洛杉矶一名成功的演艺经纪人。在此期间,他换过几次工作,尝试了行业内的各种职能,慢慢摸清了娱乐业的门道。就像他年少时自学编程一样,他从来没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过正式学习,而是在试错的有机过程中,逐渐把握了个中真谛。雅各布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迎难而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意志力。他感叹道:“这种感觉很有意思,因为历史上头一次,我们的父母看着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却爱莫能助。他们一直很努力地爱护着我们,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变得太快。我们这代人是新时代的小白鼠,也是经历过没有互联网的最后一代人。”

我们问雅各布,他是否在目前这份工作中运用过大学时期学到的技能。“给一部电影做融资建议书时,我用到了跟专业有关的技能,就用过这么一次。”雅各布说,更多的时候,他能用上的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创业技能。当回忆起大学时代的课程和获得的学位时,雅各布告诉我们:“我从一所很棒的大学获得了一个很贵的学位,最后却成了摆设。我在专业领域找工作时处处碰壁。最后进入了娱乐业,可以说完全与我的专业无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雅各布还曾经考虑过读电影专业。但上过一门电影课程之后他发现,课上讲的全是理论,这么学下去,他永远也不可能拍出一部真正的电影。于是,他决定在学校坚持自己的金融路线。雅各布告诉我们:“如果能重新选择,我百分之百不会去读大学。”

这并不是说雅各布认为大学经历对他的职业发展完全没有价值。校园提供的社交氛围对他来说尤为重要。在访谈过程中,他多次强调,自己是母校的忠实支持者,他认为自己获得了优质的教育。但他的个人经历却会让他扪心自问,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们问他,是否会看重其他人的大学文凭。雅各布说,这要看情况。“南加州大学(USC)有全国唯一的电影制片专业硕士课程,叫彼得•斯达克项目(Peter Stark Program)。该专业在业内很有威望,想进入这个专业学习难度很大。如果我碰到一个23岁的年轻人,在业内从来没有过工作经历,正在读彼得•斯达克项目,那么我就会默认他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深造的:‘上完本科,找不到工作,只好接着念电影专业研究生’。这样做没有错,但学习电影制片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法,比如自己动手尝试去拍摄一部影片。话说回来,我昨天刚认识一位导演,也是23岁,在彼得•斯达克项目就读,他自己负责管理一笔经费和一个30人的团队,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才是真的优秀。”

现在,雅各布秉持“边做边学”的信念,与他年少时拆装计算机、自己作曲的经历不谋而合。我们问他,如果现在可以给当年的自己出谋划策,那么他给出的成功定律是什么。雅各布说,早就不觉得成功有定律可寻,他只会建议,“在努力奋斗和多交朋友之间把握平衡,多花些精力交朋友,了解自己”。在他看来,与其高中毕业之后直接上大学,不如留出一年的时间四处闯荡。“走出去,自我拓展,旅行、做志愿者。真正体验一下这个世界,找到令自己满怀热情的事。要是刻意停留下来思考什么事情能让你充满热情,你是找不到答案的。但当你沉浸在真实世界中,遇到某件事,发现这件事可以让你每天心甘情愿投入好几个小时去做,那么它就是你的热情所在。勇敢去追求吧。”

雅各布说,大学课程要是能专注在更加实际的领域,就会对他如今的工作大有裨益。这些领域包括金融教育、写作技巧、计算机技巧等。他一方面对大学文凭的价值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又忠于母校,怀念大学时光。雅各布也知道,自己很幸运,因为父母能在经济上资助他读完大学,而他的很多朋友就没有这么走运。

雅各布经常会反思自己受过的教育和自身的经历。他认为有些东西需要改变,“金融专业教会我们以可量化的固定方式去衡量事物的价值。当人们谈到大学文凭的价值时,他们所指的其实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成功’和‘未来’。真正的问题是,你的未来究竟值多少钱?当然,答案是无上限的。于是人们便开始为这个‘未来’投入无上限的金钱。但学费究竟要涨到多高,人们才会开始觉得它不值那么多钱?我不是针对自己的母校说这番话的。我支持我的母校,也认为母校为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这是个系统化问题,也是整个美国的问题”。

采访者:塔玛拉·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