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的四项原则
现在没有哪家企业中没有流程,但相当数量的企业也在为流程管理问题头疼不已,诸如流程混乱;流程打架;流程空白;流程冗余;计划与执行两张皮;该有流程的地方没有,不该管那么细的地方又流程一大堆,等等。
我根据长期跟企业打交道的经验与体会,提出流程管理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1. 流程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原则
企业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不是没有流程,也不是没有流程负责人,而是没有全流程的第一责任人。它所导致的情况是,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工作,但都只为结果的一部分负责;顺利时,每个人都是做出贡献的一分子;遇到问题了,流程跑不动的时候,又找不到第一责任人到底是谁,没有人对流程冲突、最终结果负责。
许多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既不是金字塔形,也不是倒三角形,而是火锅形,即老式铜锅那种——上面只有一个老板,下面也没有多少个业务单元,但中间却有一大堆副总、总监。平行的职位太多了,没有主事人。等出了问题大家都找老板,老板根本忙不过来,让副总们自己协商解决。这怎么能协商出一个结果呢?否则就用不着找老板了。
有人编过一句顺口溜,“一个人说了算,说完就干;两个人说了算,说完两边看;三个人说了算,说完不知道怎么干”。这种现代版“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企业中上演。
因此,我们要对流程的责任主体做出安排:①尽可能让整段流程落在一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内,由部门一把手负责;②如果涉及跨部门合作,明确一个责任人,或项目经理,并反复确认责任人是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履责的,而不是责任强加;③如果涉及长期合作,需要对第一责任人的职位、权力、利益做出相应安排,确保其责权利相匹配。
2. 流程分解遵循自我管理原则
流程分解的颗粒度要合适。许多时候,宜粗不宜细。先分解西瓜,再分解芝麻。确保交给员工的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而不是只执行一道作业程序。这对管理知识型员工更为必要,“工作”和“作业”之间的差别便是,工作要对结果负责,因此也要考虑目标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合适,而不是埋头执行就够了。
德鲁克曾谈到,对工作的安排不能只考虑工作,还要考虑员工对工作的感受。为了使员工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必须让员工有条件承担起工作上的责任,这就要求:①工作本身能够取得成果;②员工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反馈;③员工能够持续学习。
哈克曼与奥德海姆提出过类似看法,他们认为,好的工作应该具有五种核心特征: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和反馈性。这些工作本身的特征能够给员工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换言之,要想让员工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管理者先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即站在员工角度考虑,对工作本身的安排是否合理。
3. 将例外事件转为例常管理
工作上出了问题,通常是由三方面原因导致的:①流程的问题;②知识能力的问题;③用人的问题,即人用错了。
许多时候流程通不过,不一定是因为流程没捋顺,而是因为人的经验和能力不够。尤其赶上人员进进出出,生手比不上熟手,就容易掉链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流程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顺工作逻辑、建立先后关联上,更在于沉淀工作经验,落实为知识管理。换言之,能力是跟着人走的,但经验可以留在组织里,知识可以沉淀在流程及IT系统中。这样一个组织才能有所积累,组织能力才能伴随着企业成长而越来越强。实际上,华为IPD流程之所以通过速度快,跟经验数据库的积累大有关系。
为此,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区分清楚:哪些是例常事件,哪些是例外事件,哪些是首次发生的例常事件,哪些是偶然发生的异常事件,然后分门别类地做管理,尽可能争取凡事不二过,即不犯重复的错误,并不断优化对例常事件的处理办法。
另外值得多说一句的是,不要高估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在流程问题上,IT部门很容易成为“背锅侠”。“信息化建设”更多只能解决“化”的问题,解决不了“信息”的问题。信息流是业务层面的问题。如果业务流本身就没打通,信息流也不可能打得通;如果信息流在线下就没有打通,线上也不可能打得通。而且,上了系统反倒可能更麻烦,等于是把错误的流程给固化下来了。此外,如果企业总是新业务不断、新动作不断,总在处理例外事件,那么业务流程也很难被固化下来。
现在由于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概念频出,但是做管理改善不能概念先行、一味追新,还是得现实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就像台塑集团早在2000年就做到了“一日结算”,指的是每月月底、每年年底对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做汇总分析,次月一日结清,包括财务报表、异常管理、考核结果、改善建议等。王永庆先生说,“做到‘一日结算’是一个公司管理制度走上轨道的标志”。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管用,有多少企业能做到“一日结算”呢?
朴素的道理成就了伟大的公司。台塑把道理讲得很清楚,“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这其中的关键是梳理流程,然后不断发现异常,祛除异常,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坚持做下去,就会有好结果。
4. 在空白地带补强管理功能
这一问题略显抽象,我先举个例子。2017年,我调研过一家餐饮企业,它当时正在做区域化扩张,采用的也是中央厨房给门店配货的模式。企业家笃信华为的理念“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久而久之,企业里最有位势的就是门店体系,同时也指望门店体系给企业创造收益。
由于门店靠消费者最近,其货料品质直接影响口味,影响消费者评价,进而影响销量和品牌,因此公司规定由门店对品质做出评判,且借此对中央厨房进行考核并兑现奖惩。这看似也很合理。
然后问题就来了。时间一长,中央厨房和门店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简单来说,中央厨房能够察觉出是哪家门店给总部打了小报告,而一个区域又只有这一家中央厨房,那么中央厨房就会给门店穿小鞋,反正总是能弄点儿别扭出来。换言之,“我不好过,也不会让你好过”。你会发现,组织中“政治形态”的一面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于是,门店开始包庇中央厨房的问题,对上隐瞒实情。企业家意识到出问题了,便安排督查人员、神秘访客进行突击检查。然后事态又微妙起来,公司里又冒出许多“侦察兵”,总部稍有动作,区域就警觉起来。这让企业家很焦虑,开始担心企业文化出了大问题……
实际上,这不是人的问题,也不是文化的问题,这中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少独立的品控部,品控部的功能更没有被发育起来。
管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当流程之间发生关键劳动交换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所谓的“交接棒”空白地带,在此容易出现责任扯不清、两不管的情况。若是把两段流程划给一个责任主体来管,该责任主体就变成了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局面甚至演变成监守自盗。这是管理上的两难境地。因此为解决这种结构性冲突,就要在冲突双方之间建立第三方功能,或者说就像编织一样,要在此处打一个结。
我常说,整体功能>局部效率>对人性的判断。许多管理者习惯把问题归结在人身上,认为是人性使然。但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表现不是人性的结果,而是环境的产物。人性中既然有天使的一面,也会有魔鬼的一面,但大多数人在企业里工作,不过是为了赚钱养家、有所成就,一般抵达不了拷问人性的深度。因此,遇事多想想是不是组织机能还不够完善,往往比思索人性善恶,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