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人才潜能与本能
人才的潜能与本能都是人才自身的属性。人才具有的潜能与本能是实施人才开发的主要依据。人才具有潜能决定了人才开发的可行性;人才的若干本能需要规范与引导,决定了人才开发的必要性。
一 潜人才与人才潜能
潜人才与人才潜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潜人才对应的是显人才,讲的是人;人才潜能对应的是人才显能,讲的是事。潜人才具有潜能,而显人才同样也具有潜能,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具有潜能。
(一)潜人才的世界现象
潜人才是指具备了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能力或者已经产生了创造性成果,但由于缺乏某种外部条件和机遇,尚未被社会发现或承认的人才。潜人才是相对于显人才而言的,潜人才已经是人才,只是尚未被发现而已。潜人才有三种社会存在状态:一是尚未被社会发现或者承认的状态。他的成果可能是颇具价值的,他的贡献或许是颇为重要的,然而常常有这种现象:名家的三流之作编辑部求之不得,而未名者的血泪结晶或许明珠暗投,这是人在未名时的一种普遍的不公平现象,潜人才就处在这种状态。二是被压抑或被埋没的状态。对于此类人才的境遇,常常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人为的、组织的、社会的等外部环境的原因,或者是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而导致部分的、暂时的人才潜状态。三是极具人才潜质和开发价值,有希望成为显人才者。这个问题属于人才发现的范畴,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靠伯乐功能,尤其要靠健全的制度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实际上,潜人才的存在与“马太效应”是一脉相承的。马太效应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对潜人才的困扰和对显人才的干扰现象。它是从《圣经》上一个故事而得名的。美国史学家罗伯特·默顿对“有者愈有,无者愈无”的现象不理解,在他读到《圣经》第二十五章“马太福音”时才若有所悟。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主人要出远门,分别给了三个仆人1000银币、500银币、300银币。一年后主人回来,前两个仆人又分别赚回1000银币、500银币,而第三个仆人则把银币从地下挖出来完好无损地交给了主人。这时,主人让第三个仆人将300银币送给第一个仆人。于是《圣经》上面写道: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默顿把这一现象归结为“马太效应”,用以说明人在成名时与人在未名时的不公平待遇。对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加给他们的荣誉、待遇、职位会越来越多,以致忙于应酬,干扰了正常的工作;而尚未成名的潜人才经过千辛万苦创造的成果却无人问津。不难看出,“马太效应”实际上是潜人才的一个困惑。此时,作为潜人才用不着怨天尤人,以致在心理上、生理上失掉一个人固有的从容,从而导致决策和行动的失误。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世界现象,目前尚无良策根本消除。这种现象甚至于可以说是一个规律:任何人都是“有名皆从无名来”。所以,对待“马太效应”最好的办法是积累优势、寻机突破。作为社会要慧眼识才、唯才是举,发现人才于未名时,支持人才于困境时。
(二)人才潜能的存在与开发
人的才能可以分为“潜能”和“显能”。具有潜能的人,往往因为没有展示的机会或者舞台而一直“潜伏”着。而有些潜能还具有时效性,此时为潜能,彼时就可能不再称其为“能”,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扭转这种状况要靠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潜人才自己要善于发现时机、利用时机、寻求突破;二是组织要建立彰显人才才能的机制,为人才搭台,创造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一个人处于潜人才阶段时,能否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培养和使用,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可能是一种机遇和幸运,从而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和转折点。因此,潜人才要有高度的紧迫感,组织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双方共同把潜人才的发展推向新的境界。
实现对人才潜能的有效开发,首先是对潜人才的及时发现和对显人才的环境营造,实现社会不拘一格选才用才。而要做到这些,关键是全社会转变观念,把不拘一格选才用才,不遗余力地开发人才潜能变成自觉的行动。
观念决定行为、高度决定力度。因此,没有社会观念的更新转变,“不拘一格”就难以正确、广泛、深入、持久地形成社会行为,潜人才就很难及时、准确地被发现。
总之,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这是人类社会的天职。天职是神圣的,天职是不可违的!让我们从转变观念开始,创造环境,辅之以科学的方法,不拘一格选人才,为潜人才的及时发现与使用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
二 人才本能及其两重性
本能是与生俱有的心理指向和行为能力,本能无须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它具有自发和执着的特征。
(一)人才本能的社会存在
人才本能也是能力,所不同的是这种能力的具备无须社会投入,无须个人奋斗,它是一个异常奇特的社会存在,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仅就与人才开发相关的人才的本能而言,它的存在就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1.向往美好。人人都希望人际和谐、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子女有成;身体健康、青春永驻。谁也不希望灾难降临。正是这种对美好的憧憬,才支撑着人们为理想而奋斗。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人们一直不厌其烦地在重复着,因为人们乐意倾听。诸如一本万利、一劳永逸、一帆风顺、十全十美、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明明都是良好的愿望,都是一厢情愿,可是,人们仍然宁可信其有。
2.趋利避害。墨子讲到人性时说过:“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5]可见自古以来趋利避害被视为人性的必然。有人讲,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讲,人之初、性本恶。其实,这都是极端。一个人生下来,在这个物竞天择的世界上任其谋生和发展,他生存的基本原则必然是趋利避害。否则,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的生存余地,这是人的本能。
3.希望得到认可。一个人生活工作在社会上,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希望得到认可,而且认可的程度越高越好,这是人的良知和自尊心使然。这种认可虽属本能,却不是个人意志所定,它是众人对他的情感延伸的结果,是众人情感在他身上的集合。这种社会对一个人情感的延伸和集合,实际上构成了这个人的社会存在价值。
4.不易觉察渐变、容易接受渐变。渐变的威力是巨大的,渐变可以成事,因为渐变潜移默化,自然稳定,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目标;渐变又可以败事,因为渐变早期不易察觉,潜伏危机,一旦发现往往大势已去、为时已晚。渐变常常存在于“微”与“小”之中,人们却常常“无视”渐变初期的一些蛛丝马迹,在全然不知中自然而然地被改变着。
5.善以善报、恶以恶向。知恩感恩、疾恶如仇,这是人之常情,常情就是本能,这是人们在是非面前情感的自然而然的流露。虽然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倡导“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6],我们赞赏以德报怨的行为,但是,这些都已经超出了本能的范畴,已经成为一种高尚。实际上,就其心理的自然流露而言,就人们的下意识而言,必然是以斯对斯。
6.希望减压、释放重负。当一个目标设定以后,就立刻在现实与目标之间产生了张力——目标与现实之间的作用力。目标希望把现实拉上去以实现目标,而现实则希望把目标降下来以缓解压力。拉上去是要付出艰辛的,降下来则是轻松的。人的本能总是希望规避风险、轻松愉快。马克思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需要监督劳动。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应对人们的这一本能。
7.对绝境充满求生欲望。抛开政治因素,也不涉及人格、精神层面的问题,在自然状态下让人们对生与死作出选择,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这是人们的本能。尤其在困境与绝境中,人们为了求生会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超常的能力。此时,人们精神的、心理的和生理的一切功能都会超常发挥到令人难以想象、难以置信的程度。
8.在生理上,人体更是具有众多的、直接的本能反应。寒则思衣、饥则觅食;伤心流泪、高兴欢欣;紧张时手心出汗、恐惧时两腿发抖;发怒时血压升高、激动时心跳加快;等等。没有哪一个人能够例外,除非个人意志力发挥了非凡的作用。
人才的这些本能,有的需要放大与强化,有的需要规范与引导,有的需要规避与弱化。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人才开发去实现。
(二)人才本能的两重性
人才本能无可厚非,它是人们特有能力的天然必然性的表现,它是一个无须用是非进行评判的自然行为。然而,这些本能的发展却有可能出现两重性,就是说,发展下去可能会成为“双刃剑”。
向往美好可以给人以激情和力量,但是,到了极端就可能成为一厢情愿、形成固执;趋利避害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保持正常生活的基本能力,但是,到了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地步,就失去了本能的原意,发展为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希望得到认可本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可以使人自尊、自强,但是,到了极端的程度就变得心理脆弱,听不得不同意见,更不能接受批评;不易觉察渐变、容易接受渐变,这一本能的两重性就更加明显,渐变可以使好的风尚逐渐形成,可以使人们逐渐适应改革带来的变化,但是,渐变也很容易使坏习惯养成,使工作质量慢性蜕变,甚至使人生逐渐没落。而这一切都不易察觉,更谈不到未雨绸缪;善以善报、恶以恶向本是人们的良知体现,但是,发展到极端就可能导致斤斤计较,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纠缠不休;希望减压、释放重负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若失去控制、离开适度,就可能导致目标侵蚀,意志力下降;对绝境充满求生欲望可以保持耐力和自救的智慧,但是,若到了极端的程度,反倒失去了从容、陷入极度恐慌的境地;至于人们生理上的诸多反应,诸如紧张、恐惧、发怒、激动等状态,若不加控制或者不善于控制,久而久之可能给人带来疾病。
总之,人才潜能与本能是现实的存在,人才的潜能在开发中展示,在激励中发展。人才的本能需要引导,需要在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它们都具有巨大的魅力和开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