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 十
扫一扫,进入课程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一、语译
履。踩到了老虎尾巴,老虎不咬人,在于沟通。
初九:素朴的行履,以此而往,没有过患。
九二:行履之道上,非常平坦。幽静之人,贞定不移,则吉。
六三:只有一只眼,以为能看清。只有一只足,以为行得好。踩到了老虎尾巴,老虎会咬你。就像武夫自以为是伟大的君主。
九四:踩到了老虎尾巴,非常谨慎小心,最后还会得吉。
九五:刚愎的行履,以此为贞定。将面临大危难。
上九:检视过去的行履。推求好的表现,能自反而转变,原其始,则得吉。
二、解义
1.本卦名“履”,“履”是指行履,也即经历。本卦由内兑外乾两卦重叠而成。其象有以下各义:
(1)乾为天,在上;兑为泽,在下。上下尊卑,天光映于泽水,历历分明。象征尊卑分明,所以古人常以履来释礼的尊卑分明。
(2)乾为健行,兑为悦乐。能悦于行,象征礼的和乐于行的意思。
(3)外刚强,内柔弱。以柔弱面临刚强,有危险的现象。但柔弱的谨慎小心,终能克服刚强,不致有害。
(4)一阴处于众阳之间。但此阴在第三爻,本为危险之地。六三象征小人,其余各爻为君子,小人处君子之中,如能就有道而正,循礼而行,也是会转危为安的。
2.卦辞:“履虎尾”是取象于外卦的乾,三个阳爻在外,非常强悍。本卦唯一阴爻在六三,是主爻。那么踩虎尾的主角就是六三,因为它正面临乾卦之始的九四,一不小心,就会踩上了虎尾。“不咥人”的“咥”是咬的意思。当老虎尾巴被踩,而老虎居然不咬人,宁有此理?除非这是只死老虎或纸老虎。其实“不咥人”是假设语句,要点在下文的一个“亨”字,“亨”是沟通、了解。试想,这唯一的阴爻,不只是踩了九四一脚,他还要应付包围他的五个强阳,多危险的环境!所以这一个“亨”字非常了不得。比如一位驯兽师,能鞭策老虎而不会遭老虎的反扑,乃是因为他深通老虎的兽性。如果把“履”释作礼的话,制礼者就同驯兽师一样,人性中有一部分来自兽性,所以也需要加以规范、制约。“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这一“亨”字的对象,只是取象于老虎,其实是针对比老虎还凶猛的人类呢!
3.初九:本爻当位,与九四不相应。本不应往,但阳性好动,而外卦之三个乾阳又召之于外,所以可往,但要穿“素履”。“素”的意思就是平淡朴素,不施粉饰。以本色而往,这样才能无咎。
4.九二:本爻位不当,与九五不相应,仍然不能激进。“履道坦坦”,是指可行之道是平坦的,因九二在地面,所以取象地面的平坦。“幽人”之“幽”是指幽静的意思。本爻原是阴位,现在却以阳居阴位,所以这里以“幽”字指明应该本于原来的位置,不宜躁进。“贞”是贞定,本爻是阳,所以以诚为贞德,则能得吉。本爻并无吉象,此处“吉”字是来自于“幽人”。
5.六三:本爻位不当,与上九相应,但乘九二之阳刚,又深陷在众阳之中,有力弱不能支撑之象。只有一只眼,当然视线不全。跛了一只脚,当然走路不稳。但为什么有一只眼、一只脚的毛病?是因为下面两阳的挺进而失了足,前面有三阳的挡路而遮了眼,所以不小心而踩了虎尾。为什么引起虎的咬人呢?这是因为六三阴柔,却乘二阳之势,自以为大。所谓“武人为于大君”,本是武夫想接替大君之位。这是一种虚骄,也正因为这种虚骄,不能看清自己,而失了眼、断了足。
6.九四:本爻位不当,与初九不相应。他在外卦乾的始爻,正象征了虎尾。但是谁踩了虎尾?如果是九四的话,他又如何能踩自己的虎尾。所以在九四上所指的虎尾,应该是指的九五。一般《易经》的条例,九四是大臣,九五是君主,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所以九四之位,才真有伴虎之象。九四阳刚,与九五的阳刚相冲,如果九四是六四,则阴柔谦虚,正可辅助九五。本爻的“愬愬”正写出了九四应具有阴柔的战兢与小心,才能得到最终的吉。
7.九五:本爻位当,与九二不应。在众阳之中,有阳刚过盛之象。“夬”也为四十三卦之卦名。“夬”有正负两义:正面意义为刚决,即刚毅有决断之意,本爻阳刚中正,做事果决;负面意义为阳刚太过,有刚愎自用之病。故统说“贞,厉”。“贞”是指以诚为正道,坚贞自守;“厉”指阳刚太过,造成危机。
8.上九:本爻位不当,与六三相应。阳刚之气,冲至最高层。不能再继续前进,所以这时候要检看以前所行履之处。“考”是推求,“祥”是征兆,就是看看往事的是非得失。“旋”是回旋,因本爻与唯一阴爻的六三相应,但这个“旋”要回到他的本色自然,所以又说一个“元吉”。“元”就是原其始,回到开始时的“素履”,即素朴无欲。
三、处变学
(一)自修
1.初九:“履”指鞋子,穿着鞋子去走,是行履,穿着鞋子去踩,即“履虎尾”的“履”。本爻离外乾之虎尚远,所以没有踩虎尾的现象。以穿鞋来说,“素履”就是穿素色的鞋。在修养上来说,这个“素”字大有文章,它是平淡的,也是本色的,这就是修养的功夫了。《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这里不是说在富贵要奢侈挥霍,在贫贱要巴结权贵,在夷狄要粗暴凶残,在患难要自艾自怨,而是说真正能把握做人之道,即仁道,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去实行。这也即是孔子说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本爻是阳爻,重诚德,所以“素履”以真诚为本色。君子如能修此真诚,“无入而不自得”,便不会踩到虎尾了。
2.九二:在修养上来说,本爻处内卦之中,也象征了心中,指心中的坦然,如孔子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这里指君子人格的开放,坦然无私。故君子常乐,不像小人的压抑、多欲多求,而有患得患失之忧。本爻在地上,已说了“坦坦”,为什么又说一个“幽”呢?这个“幽”不是幽暗的“幽”,而是幽静的“幽”或清幽的“幽”。静者无欲,清者不乱。在儒家来说,就是清明在躬的境界,在道家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的功夫。
(二)应变
1.六三:在处变学上,本爻处在由内到外的应变,外围的环境非常强阳,可是本爻所处的位置又是非常软弱。这时很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弃守投降,听任失败;一是转自卑为自大,盲目地拼斗。前者不必讨论,本卦爻辞指的是后者。一目所视,当然看不清,一脚而行,当然行不稳。这是六三易犯的毛病。所以才有踩到了虎尾,老虎反咬的现象。针砭此病,六三要“真”才能应付艰难的变局,有两眼还不够,要有十目。中国文字的“德”字、“直”字、“真”字都是十目,就是说用十目所视,才有德、有正直、有真理。这“十目”就是比喻谨慎小心,以补正自己的不足。一只脚当然行不稳,有时两只脚也会摔跤,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二十四章),所谓“企者”“跨者”,就是有欲有求,所以立不正、行不稳。六三如果能无欲无求,也可以帮助他应付外面情势的艰困。“武人为于大君”,正是告诫在这个应变上,应有自知自觉,但求无过,不求有功。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正是针对本爻而说的,就是不要自以为是。
2.九四:本爻在外卦,入于变化之中。爻辞只说了“愬愬”两字。“愬”字上面的“朔”,是朔风、朔气,是指北方的寒风、寒气,令人战栗、惊惧。所以“愬愬”是劝勉语,要我们有警诫之心。可是在这一爻上,为何需要警诫?这是因为这一爻是外卦乾卦的初爻,上面两爻是阳刚、是光明,所以这一爻和六三一样看不清,自以为是。殊不知这一爻才真正在虎尾上,只有惊惧、小心,才能走得安全。“惊惧”,一般来说是负面的意思,可是老子却要我们惊惧。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十三章)这一爻是大臣,伴着九五的君王,就有宠辱之患。所以这一爻在惊惧之后,要知道一切把握在自己,不要寄托于外在,讨好君主,宠之所来辱也随之。踩虎尾,就如拍马屁,拍得不当,就会被反踢一脚。
3.上九:在应变上,本爻已到最高点,前面的发展,实不可知。所以只能反观自己以前的践履,检讨是非得失,才能把握未来。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党”是私党,即偏私。这是说人的过错,往往是由于他有私心,一有私心,便看事不清,判事不正,所行自然有问题。“其旋”的“旋”,是“旋转”,即回头的意思。在占卜上,上九与六三相应,上九应吸收六三的柔弱以调和他的阳刚过盛之病。但这个“旋”紧跟着的是“元”,是原其始,所以它还要回头去看开始时的情境,就是初九的“素履”。在应变上,有以下各义:
(1)返纯归朴。“素”是素色、本色,所以回到“素履”,就是返纯归朴的意思。因为这一爻在履卦的最高处,也就代表他的行履已达到繁华的地步,必须返纯归朴。
(2)还归于民。以处变学的观点来说,这一爻已代表事业发展到巅峰,财富也有极大的规模。老子说“圣人不积”(八十一章),《大学》也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时候必须懂得,取之于民,还归于民。
(3)不忘根本。一位开国之君或成功的大企业家,也许来自穷苦的平民,他们凭着辛苦经营而有后来伟大的成就。爻辞上所谓“视履,考详”,是检讨过去的是非得失。非和失的地方,当然要改过;但对于是或得的地方,更要“原其始”。因为那些都是开始时的血汗努力,所谓“不忘根本”,就是要“不忘来时路”(禅宗语),要在成功以后,重新注入辛苦经营的血液。
(三)自处
九五是处变者的自处之位。本爻的关键字只有一个“夬”字。“夬”有“决”之意,也有“快”之意,就是指这位处变者非常刚毅,有决断力,行事风格非常快速,不会犹疑不决。如果判断正确,那当然很好;相反的,如果有误,而他又很刚毅很自信,坚持下去,岂非刚愎自用,反而误事?所以在这一爻上,是要能刚毅果决,却不会流于刚愎自用。其自处之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难。从本卦来看,六三与九四所会犯的毛病就是不自知,轻忽从事,才一再踩到了虎尾。本爻纠正此病,“刚决”不是轻率。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所以“知难”可以帮助“刚决”免于草率之病。
2.徐行。主导者做了决定之后,在推行时一定不能太急速,要稳定地进行。老子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十五章)这里所说的不是完全的静或动,而是由静到动的一个“徐”字,就是决断时不犹豫,推行时能逐步地解决问题。
3.不逞知。“刚决”如果做得好,当然是有相当的智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但一位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自以为有知,而逞能去用知。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能不自用其知所作的决断,自然是比较客观而且避免了刚愎自用之病的。
4.执诚之道。爻辞上说“贞,厉”,“贞”是坚持贞定,本爻为阳,故此贞定,乃以诚自守;“厉”是指环境的危殆,是指以贞定之诚,来处理危殆的环境。《中庸》说:“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这里的“有执”,是“贞”,是执善、执诚,正所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一位主导者的刚决,是执善、执诚,自然不会有刚愎自用而致伤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