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多彩江湖
——《古代诗歌四首》
诗歌是我们回望历史的一个窗口,在诗歌中,我们能看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比如一激动就吟诗的曹操,才华横溢到让自己骄傲;能看到各种鸟儿的T台秀,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枯藤老树昏鸦”;还能欣赏到流传千古的绝妙景色,“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来吧,让我们在欣赏美妙诗句之余,也了解一下它们背后的故事。
一、曹操《观沧海》: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曹操!
真实的曹操根本没那么糟糕
大多数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提起曹操会觉得他是一个奸诈、卑鄙无耻的小人。在戏曲的舞台上,他是个白脸奸臣形象。但在历史上,魏武帝曹操地位却很高呢!
曹操,字孟德,汉末豫州刺史部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担任过东汉的司空、丞相,后被东汉皇帝册封为魏公、魏王,他是魏文帝曹丕的父亲,曹丕称帝后追封其为魏武帝。
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三国志》谈到曹操的军事才能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有“韩、白之奇策”,也就是军事上可以与韩信、白起比肩,还说他是当世之“孙、吴”,也就是春秋时代的孙子、吴起,说明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
曹操打的败仗也不少,赤壁之战、第二次汉中之战、早年的汴水之战,几乎全军覆没;还有濮阳之战,差点儿被吕布活捉,为什么败仗这么多?因为打仗有胜就有败,所以胜的多、败的也多。曹操指挥的官渡之战、早年夺取兖州之战、下邳之战、邺城之战、南皮之战、北征乌桓之战都很精彩,最精彩的是潼关之战,曹操亲自谋划、亲临前线指挥,声东击西、出神入化,又巧用反间计,将对手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工作也受到后世的推崇,在历代难以计数的《孙子兵法》注家中,早期共有11位大家被公认为最权威的,曹操排在第一位。
至于一直为后世诟病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换一个角度看,只是曹操的政治策略,他虽然“挟天子”,但始终承认天子,一生没称帝。在为自己一生的政治生活所做的辩护总结陈词《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以睥睨天下的语气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确是事实。
其次,曹操还是文学家。曹操善诗歌,文学造诣很深。他在《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等诗歌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无论争议如何,曹操对历史的贡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所以当我们谈论曹操时,不能再一味地用“白脸”来描述他了,应当给予曹操真实且客观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好动的地球
曹操在他的诗作《观沧海》中提到了“碣石”“沧海”“山岛”,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众所周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拥有七大洲与四大洋的美丽星球。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是海洋呢?又为什么会有七大洲呢?大陆上的山、河、湖泊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现象——地壳(qiào)运动。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物质的机械运动,是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地球并不是一个实心的球体,而是类似于鸡蛋的结构,最外层的“蛋壳”就是地壳,中间较厚的“蛋清”是地幔,最里面的“蛋黄”是地核。地球是一个“火球”,内部温度是非常高的,地核的温度在4000—7000摄氏度!这是什么概念呢?铁熔化成液态的温度是1538摄氏度,地核的温度比它还要高很多。好在地壳表面的温度刚好适宜人类居住,否则地球上就没有我们了。
地壳运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形成隆起的山脉,板块之间的分离形成深沟与裂谷。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造成大陆、海洋的增生和消亡;也可以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能导致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我们现在看到的山和海都是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壳时时刻刻都在运动着,所以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在几亿年后变成海洋也说不定。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好友打Call
兄弟,送你一首诗,表明我的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是抒发感愤、寄予慰藉的一首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明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为《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样一位盖世奇才,偏偏一生遭遇无数坎坷,可谓是官小名气大,位卑才气高。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王昌龄就有密切的交往。天宝七年,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原因是“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获罪贬官,并不是因为出了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从天宝三年起离京漫游,此时正在东南地区,听到这个消息,很为老友担忧抱屈,于是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千里投送,以相慰藉,从中可见李白对好友的侠肝义胆。
古诗词里哪些鸟的出镜率比较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出现一只很不一般的鸟,就是“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也就是杜鹃。杜鹃在古诗中的出场率很高,因为它能够点明时令为暮春,又有“子规啼血”的典故,所以常被用来寄托诗人心中的哀痛之情。古诗中,除了杜鹃,还有不少鸟儿出场也非常频繁。
下面我们就选出古诗中的八大明星鸟,排名不分先后,以免鸟儿们争抢C位。
1. 凤凰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地位不是一般的高贵。雄鸟叫“凤”,雌鸟叫“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2. 青鸾
青鸾是古代传说中的五大神鸟之一,多为神仙坐骑。赤色多者称为凤,青色多者称为鸾。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唐·李白《凤凰曲》
3. 黄鹂
黄鹂又称为“黄莺”“黄鸟”,体形中等,羽毛一般是金黄色,非常夺目。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4. 乌鸦
乌鸦简称“乌”或“鸦”,个儿很大,羽毛大多是纯黑色或黑白两色,叫声简单粗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喜鹊
喜鹊也称“鹊”,因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金·王庭筠《谒金门·双喜鹊》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宋·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6. 鸿雁
体色浅灰褐色,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在迁徙季节。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宋·王安石《明妃曲》
7. 鹧鸪
鹧鸪的羽毛大多是黑白相杂,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行不得也哥哥”是人们模拟鹧鸪的啼声,用以表示行路的艰难,同时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惆怅。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唐·李白《越中览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 鹤
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常常与神仙隐士一同出场。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唐·王维《山居即事》
鸟儿不用喉咙发声?
很多人喜欢倾听鸟类那独特而婉转的歌声。大多数鸟儿,尤其是雀形目鸟类,能够发出复杂而多变的鸣叫声,这些鸣叫不仅给人带来了愉悦的感官享受,对于鸟类自身而言,在觅食、求偶、育雏等行为中,还有着极为重要的交流作用。
鸟类的鸣叫方式,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脊椎动物有着很大的不同。鸟类的主要发音部位并非在喉部,而是在比喉部位置更靠下的气管——支气管交界处。在这里,环绕气管、支气管的环状软骨扩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管状空腔,就像一个结构复杂的音乐盒,称为“鸣管”。更为奇妙的是,鸟类的鸣管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发声,像口琴一样,因此使得鸟类的鸣叫更显婉转优美。知道了这些,再倾听鸟儿唱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发自内心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妙?
三、王湾《次北固山下》:盛唐诗歌之极品
被挂在宰相政事堂上的唐诗
初唐诗人王湾(河南洛阳人士,早年及第进士,曾任洛阳太尉)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和诗仙、诗圣等人是无法匹敌的。在《全唐诗》中,他只有10首诗传世。然而他的《次北固山下》却颇受赞誉,甚至被人称为盛唐诗歌之极品。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甚至被挂到了宰相张说的政事堂上。后人评价,“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这可是让多少诗人羡慕的褒奖啊!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菽·内编》一书中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精妙之处在于——它既表明了一种时序的交替,又用文学的语言逼真地写出了动态的景色,并意味深长地给人以一种哲理的想象。海日生于残夜,必将赶走黑暗,迎来光明。江春闯入旧年,必将驱散严冬,迎来美好的春天,从而表现出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正能量”吧!
这首诗的格调和境界都很高,全诗呈现出一种壮丽高朗的境界,和盛唐气象很契合,所以俘获了大批古人的心。王湾能凭借一首诗名垂千古,也可以骄傲一下了。
帆船还能逆风而行?
说起帆船,脑海里瞬间就浮现一个画面,一艘小木船挂着大大的船帆在水面上随着波浪起起伏伏。帆船的动力是风,必须顺风借力,若逆风行驶,那岂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不得不说咱们人类实在是太聪明了,动动脑筋,充分运用了自然的力量,让帆船在逆风的时候也能昂首前进。当帆船逆风的时候,将帆收紧,船首转向迎风角大约45度,帆受到了足够的风,船就会迎风前进了。这是利用了与飞机机翼类似的“浮升力”——当船头与风来方向的角度在45度—90度,空气在帆的两侧流动,并且流速不同,就形成了气压差,凹面的高气压向凸面的低气压流动,就形成了向前的动力,带动帆船向前行驶,逆风航行就实现了。
这一现象,其实是“伯努利效应”在发挥作用——这是1726年荷兰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首先提出的。帆船的运动并不只是简单地顺着风或者逆着风航行,其中的物理学、动力学原理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或者电视上找些资料,多多了解下帆船运动。
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朝最好的散曲小令
“词”方唱罢“曲”登场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其中散曲是由我们熟悉的宋词俗化而来,简单地说,散曲就是给当时北方的流行音乐曲调填写的歌词。散曲与杂剧不同的是,散曲唱而不演,只清唱,不能演。
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宋室南渡,汉族传统文化中心向南方迁移,宋词在北方的势力大大减弱了。当时少数民族的音乐大量传入,而南北语音不同,俗语方言互异,因此北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诗体。
散曲,就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后来,散曲变得越来越格律化,逐步脱离了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没什么区别,渐渐衰败,没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及后世。
散曲主要分为小令与套数。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小令形式短小,语言极其精练,是单行曲子,非常简洁。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典型代表。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由若干个同一宫调的曲牌,按一定次序连起来,编排连贯而成。一般会歌咏一个中心内容或故事片段,只供清唱,不夹说白,光唱不演。全套各曲牌必须一韵到底。简单地说,就像是唱着歌儿给人说书讲故事。
元朝那些事儿
元朝(1271—1368)是蒙古族人所建立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东征西伐,使元朝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广的王朝。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逐渐成为中国此后的政治中心。
为了便于统治,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人和汉人之外的西北少数民族,还包括被蒙古人征服并带入蒙古帝国的外族人)、汉人、南人。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低,成了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因此,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因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元世祖年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他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
物质的丰富使元朝的统治者生活逐渐奢靡起来,同时也使蒙古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激烈。元朝后期,每个皇帝都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族人民被压迫得尤为严重。于是汉族人民又开始起来反抗元朝暴虐的统治,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他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协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之后才有了明朝那些事儿。
元朝存在了97年,先后经历了11个皇帝(自元世祖忽必烈开始算),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之一。元朝的统治,为我国划定了以后国家的大致范围,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疆土在此基础上一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后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