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寅时失眠,该给身体补补气血了

阴转阳时,肺经开始分配全身气血

凌晨的3点~5点,是“肺”活跃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人体的气血又开始重新分配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在深度睡眠中,因为气血的重新分配只能在深度睡眠中才能完成。有过熬夜经验的人都知道,熬到1点或2点还凑合,但是3点或4点就很难能熬过,这就是身体在重新分配气血的原因。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凌晨3点~5点钟,正是人们熟睡之际。但我们身体里的这位“相傅”却没有闲着,它在忙着调兵遣将。全身的气血在此时都要流注于肺经。肺作为“相傅之官”,就要均衡天下。它的作用就是宣发和肃降。宣发是指在肺气的推动下,使气血津液输布于全身,内养脏腑外润皮毛。肃降是指肺气宣清宜降,使气和津液下行,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人体气血得到了重新分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才能正常。寅时大地阴阳开始发生转化,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这时全身器官都要休息,只有这样,肺才能合理地分配气血。所以,此时人体不仅要睡,而且要熟睡。只有处于深度睡眠当中,才能使全身的各个器官都进入“休眠”状态,我们的“宰相大人”才能够不受打扰地工作。寅时睡得好的人,第二天清晨就会显得面色红润,精神也充沛。肺能够促进血液在心脏中的运行,血液循环必须在心脏和肺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

寅时肺经当令。此刻肺经最为活跃,也最易受伤。肺的宣发和肃降正常,自然就不会再咳嗽、气喘了。太渊穴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理气补气和调心率。有些人老爱咳嗽;有的人喘气很费劲,好像到了氧气稀薄的高原一样,感觉吸入的氧气不够用;有些人走几步路,爬会儿山,甚至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还有的人觉得憋气、烦闷、胸部胀满,都可以用这个穴位来补气理气。此穴还善治“心病”,比如什么心痛、心悸、心律失常、房颤都在它的职责之内。

◎寅时肺经当令,可对太渊穴进行按摩,以理气补气,调养肺经。

找这个穴位时要将手放平,每次按摩2~3分钟,只要感到有酸胀感就说明得气了。不过有些人往往嫌按摩费时费力,不能坚持。这时可采用敷贴法,敷贴法不仅方便,而且不会占用你很多时间。只要去药店买根人参,然后将其一半切碎后捣烂,临睡前敷在太渊穴上,然后用医用胶带固定上,第二天起床后揭下就可以了。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具有强有力的补气效果,而且最善补肺气和脾胃之气,采用敷贴法便可使人参的药效直达肺脏,不知不觉中就将肺调理好了。如果家里没有人参也没有关系,可以用枸杞取代,效果也相当不错。

◎人参是补气的,将人参捣碎后敷贴在太渊穴,也有助于补充不足的肺气。

养生锦囊

笑是最“便宜”且有效的养肺方法。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大笑能使肺扩张,使人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吸收更多的氧气。笑可祛病健身,但必须适度,否则会乐极生悲。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者及手术后病人都不宜放声大笑、狂笑;孕妇也不宜经常大笑,以免造成腹部猛烈抽搐致早产或流产。

气血不足寅时醒,“赤龙搅海”来补充

寅时肺经当令,人体应该进入熟睡状态,如果在此刻醒来,就说明你的肺气不足或者气血虚了。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所以此时可练练“赤龙搅海”法,即可化生气血,又可益肺,对肾脏也很有好处,可谓一举多得。

寅时经脉气血循环流注至肺经,肺有病的人经常会在此时醒来,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寅时肺经当令,此时人体都会进入熟睡状态。如果凌晨四五点钟总会早早醒来,就说明你的肺气不足或是气血虚了。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故此时可练练“赤龙搅海”法,即可化生气血,对肾脏也很有好处,可谓一举多得。

所谓“赤龙”,实际上就是舌头,而“海”指的则是口腔,那么“赤龙搅海”就是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体内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为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上3点到5点突然醒来多是因为气血不足,可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促进唾液分泌,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赤龙搅海”功法的具体做法:

1.舌舔上腭:散步中闭目冥心,以舌尖轻舔上腭,调和气息,舌端唾液频生。当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咽时要汩汩有声,直送达丹田。这样一来,便可五脏邪火不生,气血流畅,百脉调匀。

2.赤龙搅海:用舌头在口腔内舔摩内侧齿龈,先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为序划两个9圈;然后,舌以同一顺序舔摩外侧齿龈两个9圈;共计36圈。此法可以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3.鼓漱华池:口唇轻闭,舌头跟随舌根的带动在口内前后蠕动,当津液生出后要鼓漱有声,共36次。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念引入丹田,此谓之“玉液还丹”,即玉液灌溉五脏,可以润泽肢体。

4.赤龙吐芯:抬头闭口,随后突然把口张大,舌尖向前尽力伸出,使舌根有拉伸感觉。在舌不能再伸长时,再用力把舌缩回口中并闭口。如此一伸一缩,面部和口舌随之一紧一松,共做9次。每日次数不限。此法不但利五脏养颜面,尤其可以使前颈部的皱纹平滑。

对于气血虚弱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按此方法进行练习会收到很好的养生效果。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侈谈。

老人不要早起,静静躺着让阳气慢慢生发起来

老年人不要早起,静静地躺着让气血活动,阳气就会慢慢生发起来。清晨正好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刻,静静地休息可以避免人体潜伏的阳气受到干扰。如果清晨过早起床锻炼,反而会使阳气过早消耗,相当于“涸泽而渔”,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生活中,老年人大多有早起的习惯。但由于老年人体内各器官的退化,如不注意保健,早起也可能对健康不利。

寅时肺经值班。人体的气机,从肺经开始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此时也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需要深度睡眠。这是因为,寅时外界的温度是非常低的,而为了抵御外界的寒气,我们体内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就会被消耗,而那些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过早外出活动,就会很容易因寒气入侵而致病。同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瘴气、浊气往上走,人体锻炼时若是吸进了这些空气,对身体同样也是不利的。老年人7点后起床比较合适。

老年人大多醒得比较早,这时可以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清晨正好是阳气生发的时候,静静地休息可以使人得到神志安定,人体潜伏的阳气也不易受到干扰。即使每天醒得很早,最好也先不要起床,静静地躺在床上就可以养阳气。老年人椎间盘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故老年人醒来后,应躺在床上稍微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如果你实在闲得无聊的话,也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一般来说,老年人可在起床前做一下这几个小运动:干梳头;轻揉耳轮;转眼睛;叩齿;按摩肚脐;收腹提肛;左右翻身;摩搓脚心;伸屈四肢。做完这些小动作之后,天基本上就已经大亮了,这时可以起床了。

老年人晨起前还应做到三个半分钟,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具体是哪三个半分钟呢?第一,早晨睡醒后,不要立刻起床,先躺在床上清醒半分钟;第二,清醒一会儿后,不要立即下床,坐床上半分钟;第三,坐一会儿后,把双腿在床沿搭半分钟,然后才可以下地。老年人晨练可选择慢跑等放松精神的锻炼。

◎老年人不宜早起,即使每天醒得很早,最好也先不要起床,可以进行一下干梳头、轻揉耳轮等动作,以促使气血运行。

润肺清燥,抵抗“秋老虎”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见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其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传统医学以为,燥主秋令,且“燥易伤肺”,所以秋天来了,要以养肺护肺作为保健根本,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肺主一身之气,要防止干燥症,关键在于养肺。

只有肺好了,全身跟肺相关的其他功能才能跟着好起来。一旦出现“燥咳”或其他可疑的“干燥症”,不要不当回事,而应及时调治以润燥,解除对肺乃至全身的“威胁”。肺是柔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暖,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进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便是伤风感冒,也往往会有咳嗽,阐明肺是一个柔嫩的脏器。

到了秋天,应该“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领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宁静,才能不受秋天肃杀之气的影响。心态方面要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这样在秋天肃杀的气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这是“秋天的养生大道”。

“秋燥”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病症,而是统指秋天发生以“肺症状”为主的身体不适。秋季主燥,而肺为娇脏,更易遭受燥邪侵袭而发病,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秋季要比其他时节每天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坚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办法是将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逐日2~3次即可。按照五行配五脏的中医理论,秋季通肺,代表颜色是白色,因此,中医理论认为,多吃白色食物有利于肺的功能。比如燕麦、淮山、莲子、芡实、鱼鳔、银耳、雪梨、蜂蜜等都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雪梨汁”是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吃的甜品,都可以起到润肺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还可以清洁呼吸道“浊气”。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跟着流利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取得充足的氧气。

◎将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也有助于预防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