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和宙
天地四方曰宇①,往古来今曰宙②。
《尸子》
注解
①宇:原义是屋檐,后来引申为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
②宙:原义是房屋的正梁,后来引申为久远的时间。
宇宙中的天体
听老师讲
天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尸子》。《尸子》传说是战国时期的学者尸佼所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称,上下四方广阔的空间叫作宇,古往今来辽远的时间叫作宙。现代科学的宇宙概念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学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了不起的。
几千年来,我国无数的学者都努力探究宇宙的奥妙。早在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就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天问》,一口气提出了一百多个关于天道的问题。屈原在《天问》中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请问最远古的时候,是谁将它传述下来?天地混沌尚未分开,根据什么办法去考察它?昼夜不分昏暗迷蒙,谁能清楚地认识它?高高的天宇有九重之多,是谁把它建造得如此神奇?……
最初,古人认为天地就是一个上面有盖、下面有底的大空间。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意思是,天像斗笠一样盖在上面,中间高,四周低;地像翻过来的盘子一样,也是中间高,四周低。还有人把天比作伞盖、帐篷顶,这种说法叫“盖天说”,是人们对宇宙最古老的认识。
“盖天说”的提法,人们相信了很多年,可是后来人们经过细致观察,发现很多天文现象用“盖天说”都解释不了,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一种说法,叫“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球形的,天像蛋壳一样包在外面,地像蛋黄一样悬在里面,日月星辰都镶嵌在天球上,天球不停地旋转,所以站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各种变化。
“浑天说”可以解释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以及日食月食、行星运行等现象,所以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明朝,人们一直对“浑天说”深信不疑。直到西方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开创的近代天文学传入中国,“浑天说”才开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