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区位选择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货币地理学理论及文献综述

在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区位选择中,货币空间分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Martin(1999)认为货币作为金融的主体,具有与生俱来的空间性。Leyshon、Thrift(2001)指出货币地理已成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辐射全球的货币金融网络形式影响着经济的运行。总体而言,货币地理学侧重于货币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布与扩散等问题,最终落脚在空间布局上。目前,货币地理学理论的货币网络外部性理论与金融资产交易理论可以解释国际货币的空间分布问题,这为本书研究人民币在全球主要离岸金融中心的交易分布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区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3.1 货币网络外部性理论

(1)货币网络外部性定义

Harvey(1973)首次提到应该对货币与空间地域分布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并将网络外部性概念引入对货币的空间区位研究中,Rohlfs(1974)指出消费者通过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机制会带来消费边际效用的提高。Dodd(1994, 1995)将货币网络的概念引入货币地理理论,从货币的功能属性与物质属性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货币体系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的方法。Dodd分析了货币的抽象属性,指出货币网络具有计算性、自反性、空间性、规范性、社会性这五种抽象的属性,并且通过信息将货币网络连接起来,信息的存在奠定了货币网络的发展基础,使货币网络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他提倡从货币网络分析视角来研究社会关系网络背后的金融交易。Thrift(1994, 1996)将货币视为可以延伸至全球任何地域空间的一组网络,指出货币网络是货币本身具有的属性,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具有具体性,充满着社会与文化的色彩,同时,每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都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包括成熟的市场体系、发达的商品市场、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独特的商业文化,这说明社会网络在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依然重要。Leyshon(2003)研究了市场代理人作为货币中介从而形成的代理人网络现象。

(2)货币网络外部性的自我强化机制

网络经济的自我强化机制就是正反馈,正反馈通过经济主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相互助长的机制,在边际效用递增的作用下,经济系统会强化现有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Cohen(1997)指出货币网络外部性带来的边际收益递增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国际货币在某一区域交易的集中度。陆简(2015)指出国际货币是一国或一地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的兼具自有价值和协同价值的网络经济特征的货币。张铭洪(2010)指出边际收益递增效应、临界效应、路径依赖效应是导致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向正反馈机制转化的三个触发条件。

首先,边际收益递增效应。Dowd、Greenaway(1993), Mizen、Pentecost(1994)指出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面临转换成本,当该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时,可以降低其转换成本。Tavals(1998)指出若某地的金融开放程度较高、金融市场深化程度较深、劳动力自由流动性较强、市场机制较为健全,那么国际货币在该地的流通与使用程度会相应提高。

其次,临界效应。Oomes(2001)指出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只有突破一定门槛值才能触发正反馈机制,他通过研究美元在南美洲的分布情况,得出美元的网络外部性临界值为35%,此时持有美元的交易成本会下降,会吸引更多市场交易主体持有美元,从而触发美元的正反馈机制,实现美元的自我强化。

最后,路径依赖效应。Aliber(1968)指出国际货币的惯性是指一种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后,该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和边际收益递增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持币者来持有该种货币,则该货币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继续发挥国际货币职能。McKinnon(1979), Krugman(1980), Chinn、Frankel(2008), Bergsten(2008)等研究了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演进历程,发现虽然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强于英国,但是英镑仍会受到货币交易惯性的支持,英镑在网络外部性下会继续维持其国际货币的地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才超越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杨雪峰(2009)指出货币的网络外部性会导致较强的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引发强势国际货币的自我强化效应,有利于维持其自然垄断格局。

(3)货币替代的转换成本

Dowd、Greenaway(1993)提出国际货币替代的转换成本包含交易成本、学习成本、不确定性成本,指出当货币转换成本过高时,会抑制持币者将原有的国际货币转换为其他货币的积极性,导致货币的网络外部性无法发挥作用。Rey(2001)指出在货币交换领域,交易者接受某种国际货币的原因是有其他货币持有人同样也持有该种货币,并且该种货币接受的范围越广,其交易媒介与支付结算的作用就越显著,货币的转换成本也就越低,因此一种国际货币在全球的流通范围取决于该货币受众群体的认可度与货币转换成本。Galati、Wooldridge(2006), Cohen(2008)指出国际货币的转换成本高于转换收益时,货币转换是不经济的,会加剧对原有国际货币的锁定与路径依赖,维持原有国际货币的存在惯性。杨雪峰(2009)指出国际货币替代的转换成本包括新增交易成本、学习成本以及退出原网络的机会成本三部分。

可见,货币网络外部性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效应、货币转换成本降低以及愈发聚集的多边金融交易是促使国际货币在某地交易比重提高的重要原因。

2.3.2 金融资产交易理论

Hartmann(1998)指出国际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计价工具可用于国际贸易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在价值储藏方面可以充当外汇储备。因此,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会把国际货币视为金融资产持有。当国际货币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时,其交易成本与信息透明度是影响该国际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交易与地域分布的重要因素。

Kang、Jun-Koo(1997)指出投资者在考虑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时,会更加偏好于投资本国的金融资产。Tesar、Werner(1995)进一步指出,流出国和流入国存在文化差异、政治制度不同、法律体系不一致、语言环境不同以及对国际市场的信息获取成本的差异性,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David(1998)分析了14个国家的跨境资金流动情况,指出信息的地理分布是国际金融资产交易的主要决定因素。Clark(2003)分析了全球地域空间的金融流动情况,指出时间和空间、资金跨境流动与贸易、金融机构的全球布局是理解金融资产交易的重要因素。Portes、Rey(2005)利用引力模型对14个国家1986—1996年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际金融资产的交易总量取决于流入国与流出国的经济和贸易规模以及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并且信息因素和技术因素会影响该交易成本。同时,作者发现地理信息是影响国际金融资产交易的主要因素。Lane、Milesi-Ferretti(2008)研究了双边因素如何影响权益类国际资产投资组合头寸的变化,发现权益类国际资产投资组合与双边贸易量高度相关,双边的信息联系诸如共同语言、共同殖民地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此外,部分学者从金融资产交易的流动性视角来研究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Gehrig(1998)指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是影响金融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强流动性市场中价格波动较小,因此,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在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Bach(2000)指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人才的可得性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从这个层面上说,金融中心必须依托高效、安全的金融网络以此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金融需求。Laulajainen(1998)指出货币本质上是在世界各地方都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因此从逻辑上讲,市场交易主体更倾向于在流动性好的市场上进行交易。李成(2006)指出金融中心通过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从而产生金融资源的聚集效应。Allen、Santomero(1998)指出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中介的聚集地,在金融资产交易时更容易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更多的金融中介机构聚集在金融中心会引发既定交易成本的分摊力度加大。

2.3.3 货币地理学理论的研究评述

货币地理学作为金融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着重研究货币空间格局及其分布与扩散等问题,考察货币的地理分布。以Dodd、Thrift为代表的学者更加关注货币的社会属性,拓展了对货币网络和金融网络的研究。但是,货币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第一,如何建立货币地理学的数理分析框架,并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来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第二,如何进行多维的研究,将人文、社会、制度等要素纳入货币的空间分布研究,这也是未来研究有待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