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汇编(2015-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泸州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杨惠婷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作者简介:杨惠婷,就职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课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情况研究——以川南城镇群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15D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便开始注重个人文化修养、教育培训、旅游休闲享受生活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本文针对川南地区泸州市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泸州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策略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文化消费是人们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也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以泸州地区993位随机调查居民关于“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情况调查问卷”结果为依据,全面分析泸州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文化消费需求及消费意向、文化消费热点等,提出促进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稳步增长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调查内容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的对象均为泸州市各区城镇居民,其中江阳区、龙马潭区各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纳溪区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泸县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古蔺县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叙永县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其他区县发放调查问卷193份。收回问卷993份,其中有效问卷960份,无效问卷33份。在有效问卷中,男性有346名,占调查总人数的36%,女性有614名,占调查总人数的64%;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占36.5%,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34%,而年龄在40岁以上的总共只占29.5%;在被调查对象中,月收入在1500元(不含)以下的占34.7%,月收入在1500~3000元的占28.4%,月收入在3001~8000元的占35.4%,月收入在8000元(不含)以上的只占1.5%;有关被调查对象的职业情况,调查显示,41.3%为学生,22.6%是个体或私营业主,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占16.1%,企业员工占10.1%,其他农民、离退休人员、工厂工人、待业人员等总共占9.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对象较为广泛,被调查对象本身的条件各有不同,比较有利于搜集更广泛的数据。

2.调查对象的文化消费情况

(1)文化消费实现的基础。调查显示,泸州市城镇居民每月生活必需品在生活费中的比重在100%~80%的占36%,比重在79%~60%的占37.1%,比重在59%~40%的占21.6%,比重在39%以下的占5.3%。由此可见,大部分人每月的生活费中预留的其余消费的空间较少。同时,针对收入结余的支配方式来看,34%的居民选择改善物质生活,27%的居民选择丰富精神生活,还有20%的居民选择进行投资,另外19%的居民选择存入银行。本组数据显示,各个选项百分比接近,注重提高物质生活的居民人数略多。

(2)对文化消费的认知。调查显示,有12%的居民表示对文化消费很了解,有51%的居民表示对文化消费的了解度一般,有30.3%的居民表示略懂,还有6.7%的居民表示完全不了解。与此同时,针对居民的消费观念所做的调查显示,有51.6%的居民认为应该有计划的花钱,有42.4%的居民认为消费应该视情况而定,还有6%的居民认为消费就是想花就花。因此,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认知情况比较乐观,同时,大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都比较科学,愿意为自己的消费制订计划,这对于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文化消费方式。调查显示,泸州市城镇居民中有53.7%的居民选择了娱乐类(电影、上网、电视、听音乐、游戏等),有45.6%的居民选择了休闲类(旅游、逛公园等),有36.7%的居民选择了知识类(阅读书籍、报纸以及去图书馆等),有30.3%的居民选择了运动类(健身等),有26.9%的居民选择打扮类(购买衣服、护肤品等),有16.6%的居民选择了情感类(与朋友聚会、送朋友礼物等),仅有9.8%的居民选择了艺术类(听演出、学乐器等)。与此同时,针对最近一年的文化消费方式中的消费比例调查表明,有40.1%的居民选择休闲娱乐,有35%的居民选择拓展知识水平,有24.9%的居民选择强身健体。由此可见,泸州市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式以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的娱乐类和知识类消费为主,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

(4)文化消费时间。调查显示,泸州市民每天用于文化消费的时间为1小时以内者占37.8%,每天用于文化消费的时间为1~2小时者占33%,每天用于文化消费的时间为3~5小时者占16.6%,每天用于文化消费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者占6%,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文化消费者占6.6%。由此可见,泸州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时间为1~5小时者占49.6%,属于中等水平。

(5)文化消费支出比重。针对居民最近一年用于文化消费占总支出比例的调查显示,有31.7%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比重在20%~30%之间,有32.3%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比重在10%~20%之间,有17.2%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比重超过30%,另有17.2%的居民认为文化消费比重低于10%,还有1.6%的居民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文化消费。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总消费中占比达到10%~30%。总体来讲,文化消费的支出偏低。

(6)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有27.7%的居民认为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消费设施缺乏,有27.5%的居民认为是时间因素,有26.2%的居民认为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有14.3%的居民认为受到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另外还有4.3%的居民认为受到自我意愿的影响。这说明大部分的居民有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观意愿,但受到时间、收入水平以及设施缺乏的因素影响较多。

(7)文化消费目的。调查显示,泸州市城镇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为“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的占57.4%,消费的目的为“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占39%,消费的目的为“娱乐消遣,打发时间”的占37.8%,消费的目的为“增加就业机会”的占37.1%,消费的目的为“扩大人际交往”的占15.9%。数据表明,泸州市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目的以“提高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以及“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主,他们比较重视发展型消费,积极利用文化消费促进自身的发展。

(8)文化消费的作用。调查显示,有55.6%的居民认为通过文化消费能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有40.5%的居民认为通过文化消费培养了一定的艺术爱好,有38.5%的居民认为通过文化消费获得了健康的体魄,有38%的居民认为通过文化消费能够放松身心,使心理压力得以排解,另外还有15.4%的居民认为通过文化消费扩大了朋友圈和人脉,有9.8%的居民认为通过文化消费可以打发时间,也有1.7%的居民认为不打算将时间花在这类文化消费的活动上。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泸州市城镇居民对于文化消费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提高个人素质、丰富精神生活以及使生活方式健康化等方面。

(二)泸州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偏低。从前文的调查数据来看,泸州市城镇居民每月生活必需品在生活费中的比重在100%~80%的占36%,比重在79%~60%的占37.1%,比重在59%~40%的占21.6%,比重在39%以下的占5.3%。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并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市民总体收入不高。月薪在3001~5000元的占27.4%,月薪在5001~8000元的占8.3%,人均收入在5000~6000元,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首先要保证自己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于是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支付能力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泸州市的物价水平也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资料显示,2017年上半年,泸州市CPI同比上涨1.9%,在全省21个市州中,泸州位列第二,高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4%。物价的上涨使得购买力下降,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支出比例增加,而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比例降低,这也是较大部分居民认为收入水平制约自己文化消费的原因之一。

(2)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有待优化。调查显示,泸州市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式主要以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的娱乐类和知识类消费为主,文化消费方式多样,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看电影、电视、上网、打游戏、逛公园等,而艺术类占9.8%。高雅艺术消费和纯文化艺术消费在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中还没有占据重要地位。文化消费方式虽然多样,但构成比重却不科学。除上网属于新兴文化消费项目以外,其他内容都属于传统项目,这些活动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大,文化消费层次偏低。

首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认识不够,大部分人表示比较了解文化消费,但观念多停留在传统的休闲娱乐类文化消费。其次,文化消费构成不科学还受到居民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受访对象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只占16.1%,其余农民、工人、待业人员等占19.4%。最后,文化消费结构有待提高还受到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在受访对象中,有37.1%的居民愿意增加娱乐类的文化消费,有30.7%的居民愿意增加知识类的文化消费,而愿意增加艺术类和情感类文化消费的居民只占8.6%和4.1%。

(3)文化消费环境待优化。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是刺激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而调查显示,有27.7%的居民认为“相应文化消费设施缺乏”是制约自己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从针对居民对居住地文化氛围的评价调查来看,只有18.2%的居民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文化氛围很好,有33.3%的居民认为生活的地方文化氛围较好,多达40.8%的居民认为周围的文化氛围不太符合大众的要求,还有7%的居民认为周围的文化氛围较差,有0.7%的居民认为周围的文化氛围极差。可见泸州市城镇居民对文化消费环境的满意度不高,这无疑是对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稳步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并强化文化消费的观念和意识,激发居民文化消费热情

政府应全面系统地进行居民文化消费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创新。可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去宣传、倡导文化消费的观念,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在全社会形成“文化是发展的核心”以及“文化繁荣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样一种共识,引导居民自觉地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满足精神享受、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为目的,自觉进行文化消费活动,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良好的城镇文化环境

不断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同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消费者,充分了解并尊重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服务什么,不断满足最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市场注入活力,带动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同时,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消费项目,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三)依据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应立足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文化服务。要调整目前文化市场定价过高的产品和项目,如电影票、景区门票等,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文化消费定价过高,老百姓消费不起,居民原本的文化消费欲望也就被扼杀了。单纯靠高价位反而不能换取高额利润。因此,政府应加强文化消费设施建设,优化文化消费产品,合理发展适合不同消费层次及消费水平人群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有标志性的经典项目,还要贴近群众、社会、生活,满足居民文化需求,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最终实现不断提高全体居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营造和谐文明社会氛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段鹏,项钰璇.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J].文化产业研究,2017,(3): 6-13.

[2] 肖华,李彬.中国电子竞技的消费分析[J].大众文艺,2017(24): 246.

[3] 张鹏辉.消费文化语境下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 38(11): 130-134.

[4] 傅为民.泉州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互动研究[J].文化学刊,2017(10): 88-89.

(原文刊载于《世界家苑》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