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场面描写:把你的想法形象化
《项羽之死》这篇文章我们都很熟悉了,它之所以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原因之一就是作者运用了场面描写这一艺术手法。作者描写项羽自刎乌江的段落,一共写了两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是乌江拒渡、赠马亭长。项羽曾经想过东渡乌江,但是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决定。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就是说,我(项羽,名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征战,但如今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惜我窘困而奉我为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言,我难道不愧于心吗?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
第二个场面是赐头故人、自刎而死。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的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这两个场面,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使得场面更加逼真感人,人物形象特征突出。
场面描写,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中,既有人物活动的描写,又有客观环境的描写,而以人物活动的描写为中心;既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其中动态的用得比较多。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人”指的是人物,“事”指的是事件,“境”指的是情境。它是叙事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开展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这里我介绍三种简便易学的有关场面描写的方法:点面结合;侧面烘托;描写层次。
首先,场面描写可以点面结合
我们来看《红楼梦》中的一个场面,你会从中感受到点面结合的妙处。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这是一个宴席场面,这段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它巧妙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那么,谁是点,谁又是面呢?
众主人的笑是“点”,仆人的笑态则是“面”。第一个“喷”笑的是湘云,直率豪爽;第二个“伏”笑的是黛玉,柔弱多情;那笑“滚”起来的是宝玉,恃宠撒娇;那笑得直叫“揉揉肠子”的则是惜春,可谓天真幼稚。各色人等,无不神情毕现,栩栩如生。这是一个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场面,必须注意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一点和项羽自刎乌江的例子是相似的。
茅盾先生说过,一个好的场面描写,既要有全景鸟瞰,也要有局部特写,以面托点,以点衬面,面上不透的在点里淋漓尽致地加以表现。这样才能做到场面描写的重心突出,层次分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场面描写可以侧面烘托
《荆轲刺秦王》一文,你一定非常熟悉,其中的“易水诀别”一段,场面描写就非常精彩。作者以萧萧秋风、彻骨寒水以及变徵筑声渲染了一个悲凉的气氛,待音乐的声音演变为慷慨羽声,离别的气氛则由悲凉转为悲壮。此时,作者借助侧面烘托,送别场景中的主角与配角,也就是荆轲与燕太子丹、众宾客等,其情绪也发生了变化。怎么变的呢?从生离死别到同仇敌忾。不仅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道,“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至此,一位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侠士形象也得以凸显。
很多事件都是由不同场面构成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生活中某个场面必然会伴随着某种气氛。当你想把这些事件或者场面写到文章中,那么就需要下力气渲染、营造特定的氛围,为你的立意服务。很多时候,不是你没的写,而是想到一件事之后,不知道该写什么。其实写场面就是把你的思路具体化、形象化的一个方法。
最后,场面描写还可以突出描写层次
这点似乎不太好理解,其实很简单,描写层次就是作文内容的次序,比如事件的发展过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把文章写得层次分明,这就是描写层次。一般来说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也有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两个: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
按时间顺序怎么写呢?比如,有同学写荡秋千的场面,就是按照童年时期、小学时期和初中时期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童年时的场面突出了快乐的情景,小姑娘荡秋千时“俯视还没学会荡秋千的小伙伴,咧开了嘴,笑弯了眼”,形象可亲可感;小学时,秋千成了“我”最佳读书的场所,作者重点写了温馨、愉悦的读书景象;初中三年,因为作业越来越繁重,“秋千没再进入我的生活”,“小时候那种快乐,被作业、书本和各种电子产品淹没了”。很多时候,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写到这里,情节突转,形成波澜。接下来,作者写到不知不觉到了秋千处,坐上秋千,荡起秋千,写到秋千击碎了作者心中的块垒和板结,带给自己难以言表的畅快的情景。
文章以“秋千”作为叙事的线索,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场面,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再如,有同学写自己参加一项极限运动战胜恐惧的故事,就按空间顺序来叙事,重点写了两个场面:崖顶和深潭。
一是描写蹦极前的崖顶,冰风夹杂雪粒,寒冷刺骨,这样的情景渲染,就让胆小的“我”更加恐惧;二是描写蹦极过程中直到山脚深潭的景象。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雄鹰,在广阔的蓝天中俯冲,恐惧如烟飘散。再写一些秃鹫在“我”的身旁飞行,哇哇地叫着,这样的描写,烘托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令人怦然心动。而接下来写到穿过尘雾、掠过冰川、坠向深潭一连串动作,写出了蹦极运动的迅疾、刺激和危险,而尘雾、冰川和深潭则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直到最后“我”被拉回了山崖,读者悬着的心才落了地。若用“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来形容这次极限运动一点都不为过!这就是场面描写的魅力!
Tips
场面描写是刻画人物、开展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希望你学会三种场面描写的方法:点面结合、侧面烘托和描写层次。
课后一练
选择你自己熟悉的生活(比如,课堂上,运动会,游学等)写一个场面。
【范文1】
我成长的故事
我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次成长,我自己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我将记下我的成长故事,这故事被我不经意间刻在了老屋的长秋千上。
小时候,老屋的长秋千是我的天堂。那时,人们下班回家总能看到小区里的长秋千上坐着一个穿花裙的小姑娘,她的双腿还够不到地,在空中快乐地摆动着,不一会儿,秋千就被她荡得老高老高,她俯视还没学会荡秋千的小伙伴,咧开了嘴,笑弯了眼。那个小姑娘就是我,那时,院里的小孩子就属我荡得最高,那时的快乐是天底下最大的快乐。
转眼间,小孩子长成了大孩子,我不再喜欢把秋千荡得老高,我的快乐好像也随着秋千的高度而下降。那时,长秋千变成了我最佳的读书场所。我总喜欢捧上一本书,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静读,阳光透过树叶,斑斑驳驳地洒在书页中;马路上的喧嚣穿过树的屏障损耗了大部分能量,变得轻柔模糊;手抚在被阳光晒得温热的秋千上……一合书,阳光没来得及逃走就被夹在了书中,与白纸黑字共眠,木头那温柔的手感也仍留在手中。
后来,作业越来越繁重,我再也没有时间,也没有闲心再去秋千处与书约会了,初中三年,秋千没再进入我的生活。好像经过了某一时刻,我便完全忘记了小时候那种快乐,被作业、书本和各种电子产品淹没了。中考前夕,我的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妈妈见了,硬是要我出去走走。走着走着,我就不知不觉到了秋千处,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正荡着,我站在那里,看着秋千愈来愈高,简直要冲破天幕,我心里的一根弦好像被轻拨了一下。待那女孩走了,我坐上秋千,小时候荡秋千的技巧瞬间回到脑海。荡起来的秋千一下一下地,击碎了我心中的块垒和板结,使之化为一股清脆而发自内心的笑声,我发现,我真的好久没这样畅快地笑过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思想与技能,却同时失去了那些单纯美好的小幸福。就好像一个天使用美丽的珍珠去交换世俗的玻璃球。
所以,我们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要不忘回头,去寻回自己不经意掉落的重要东西。否则,并不算是真正的成长。
【范文2】
我成长的故事
我战胜了我的恐惧,这是我的成长。
秋风萧瑟,我攀上一座欧洲雪山的顶峰,透过缭绕的尘雾和晶莹的冰川,我看到了坐落在山脚下的一潭碧水。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一项极限运动。这也是我成长的开端。
“这就是蹦极,勇敢者的游戏。”导游对登山者们讲。此时,一向胆小的我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可以从这里跳下去!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马上又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行呢?于是,一根一端连接在绞盘上的蓝色保护绳系到了我的腰上、脚腕上,我站到了悬崖边,它也来了。
高山上的冰风夹杂着雪粒呼啸而至,刺骨的寒意从脚下升起,山下碧绿的潭水仿佛变成了一张血盆大口,要将我彻底吞噬。这便是恐惧的本来面目啊!从我做出那个决定开始,我便发觉它来到了我的身边,剥夺着我的意志,侵占着我的感官,让我头晕目眩,双腿僵硬,如同凄冷的冬夜,紧紧地,用寒意包裹着我。现在,当我站在一步之遥的天地前,它肆虐到了极点。
人最大的恐惧就是对恐惧本身的恐惧,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我身体的每一部分此刻都正被它禁锢着,但我的思想还一息尚存:恐惧为何在此肆虐?
片刻,我便明白了,因为我迈出了这一步,就意味着恐惧的死亡,与我个人意志的成长。
迈出去,迈出这一步!
我跳了下去。
我开始加速下降,恐惧是否存在,于我已经不再必要。突然,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雄鹰,在广阔的蓝天中俯冲。恐惧,竟飘散如烟。它从我的身体中剥离,仿佛轻轻拨动了生命之弦,一声清脆的锃音,弹走覆于其上的尘埃。我继续下降,一些秃鹫在我的身旁飞行,哇哇地叫着,它们一定很惊奇……我穿过尘雾,掠过冰川,坠向那深潭。突然,我的双脚被猛地一拽,我又弹起了几十米。就这样来回了多次,我才稳定下来,被拉回了山崖。
站在崖顶,风景一如刚才,只是雾中多了一道清晰的轨迹,那是一个冲破恐惧的灵魂留下的痕迹。这便是我,是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