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韩信死后,接下来轮到梁王彭越。这位梁王也是刘邦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加封的,当年刘邦请韩信、彭越围攻项羽,但两人都不积极,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并赐给韩信大量土地,两人才开始卖力气,最终逼迫项羽乌江自尽。
剧情非常雷同,同样有人告发彭越谋反,刘邦将他逮捕,但由于证据不足,刘邦没有杀他,而是降为庶人,让他迁移到蜀地。或许命中注定彭越难逃一死,在迁徙路上碰巧遇到了吕后,彭越向吕后哭诉,说自己冤枉,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吕后假意答应,将他带回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非常勇猛,把他迁到蜀地,恐怕会留后患,不如干脆把他杀了。刘邦听从吕后的建议,由吕后编织谋反罪名,刘邦下令处死彭越和他的族人。
下一个该轮到英布了。彭越死后,刘邦命令将彭越剁成肉酱,分给了英布一份,英布看后非常惊恐。没过多久,有人告发英布谋反,英布看到韩信和彭越的结局,只能起兵造反,刘邦又一次亲自出征,击溃了英布部队,英布自己兵败被杀。
剩下的几个诸侯国,韩王信投靠了匈奴,后任的燕王卢绾被告发谋反,无奈之下也被迫投奔匈奴。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所以没有杀他,但取消了他的王位,改封宣年侯。除了留下一个长沙王吴芮作为点缀外,其他异性诸侯王都被消灭。
他们之中,除了韩王信投靠匈奴背叛谋反外,其他人都是被人告发,告发的理由都很牵强,可以说都是被陷害而死。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皇权构成了威胁,刘邦必须要除之而后快,所以从被封王那天起,已经注定了他们最后的结局。
对于刘邦清除异性诸侯王,历史上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刘邦诛杀功臣,卸磨杀驴,显得残酷无情。但站在刘邦的立场上,他的做法很容易理解,这是保证千秋万代稳固社稷的必要措施,面对韩信、彭越、英布虎视眈眈的眼睛,如果刘邦不在身前妥善处置,自己死后吕后和太子刘盈恐怕是很难驾驭的。刘邦在消灭异姓王侯后,并没有完全恢复郡县制,而是封自己的儿子或兄弟的儿子为王,同时立下“白马之盟”,就是杀白马后立下誓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韩信结局悲惨,“汉初三杰”中另外两位呢。张良在刘邦称帝后,表现的非常低调,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如今的刘邦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汉王,如今的环境也不是当年的环境,处处充满陷阱和漩涡,稍有不慎便可能身首异处,所以他不是装傻,就是装病,能不说就不说,能躲着就躲着,最后索性去辟谷求仙了。事实证明这样明哲保身的做法非常见效,最终得以终老而逝。
萧何在论功行赏时被评为第一功臣,后被任命为丞相。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始终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处理不好,往往会遭来杀身之祸。
实际上,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一直没断,早在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前线作战,萧何坐镇关中,在前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邦却总是写信给萧何,表达亲切的慰问,萧何的手下对他说,这是刘邦已经起疑心,否则战事如此紧张,怎么会频频来信慰问呢。萧何方才觉醒,听从手下意见,派自己的子侄到前线投军,这才让刘邦放下心来。
公元前191年,刘邦亲征英布,对统筹后方的萧何放心不下,萧何感知后只能采取强夺别人土地房产的自污方式,化解刘邦的猜疑。但尽管萧何如此谨小慎微,还是难逃一劫。后来刘邦找了个理由把萧何投入监狱,虽然经别人求情,最后把萧何放了,但经过这样一番折腾,萧何更加诚惶诚恐,以后基本就沉默不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