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沟通从放下姿态开始

“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已成为很多父母的最大苦恼。事实上,父母首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去和孩子谈看法、讲见闻、说愿望、道欢乐、诉苦衷,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对话的气氛。

如果父母能够再掌握一些沟通技巧,那么亲子关系就会更亲近,很多教育上的问题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放低权威

通过有效沟通,父母可以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很有益处。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来进行,否则会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到人格发育。父母要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就要掌握沟通的方法。

上文中提到一些父母把自己定义为孩子的“权威者”,总把自己的想法视为标准。很多年轻的父母会有一种感受:孩子越大,越难以沟通。孩子常说“我不要穿这件衣服,太紧了。”“我是对的,你才错了。”“你去哪儿?我也要去”……诸如此类,日复一日,父母常常被折腾得筋疲力尽。

然而细想想,父母也许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剥夺他们说出真实感受的权力;批评孩子的时候用手指指着孩子;当孩子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便火冒三丈;谈话结束以后,父母不会给孩子一点安慰。

亲子之间进行沟通时,父母要讲究策略,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都应该考虑。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反省并留意自己的言行,尝试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并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跟孩子谈心交流时,父母对自己要有个适当定位,要有个恰当的心态,还要有个恰当的切入点,更要设法营造一个随心所欲、自然和谐的氛围。尤其是要随意一些,不要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

1.先学会关心自己

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他们若是愿意仔细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成人身上。

有位妈妈特别忙,回到家里已是筋疲力尽,经常没和儿子说上几句话就睡着了,还时常因为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就发火。有一天,这位妈妈不小心把牛奶洒到儿子心爱的图画书上,他情绪激动地叫喊着:“你为什么这么不小心?”活脱脱一个成人缩小版,妈妈方才惊觉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如果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常说一些消极、带有强烈负面情绪的话,孩子同样会感觉到不快乐,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甚至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因此,父母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先学会关心自己,放松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2.少说教,多倾听

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父母的唠叨,说多了还会造成逆反心理,可是父母根本不理解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愿与父母沟通,抱有一种“不管你怎么唠叨,我不理就是”的心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尽量做个忠实的听众,让孩子畅所欲言。这样父母才能找到某个切入点,适时点拨一下,达到沟通的目的。

倾听比说教更有意义,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亲子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大人诉说高兴的事,应该表示共鸣。比如他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父母可以称赞:“噢,真棒,妈妈也替你感到很开心”。当孩子诉说大人不感兴趣的话题,应该耐着性子听,可以使用“嗯”“是吗”“后来呢”等词,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3.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孩子做了错事,要耐心地与之沟通,听孩子的解释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些父母不等听完解释就发火,或者直接霸道地否定孩子,孩子没有得到理解,自然会很难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会有差别。因此父母要做到换位思考,宽容地对待孩子的观点,同时也要相信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对大人也产生信任。

4.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同时也让孩子当一把父母的角色,体验一下做父母的难处,角色的互换很容易赢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不妨让孩子体验一把做父母的感觉,让他负责整个家庭某一段时间的日常事务。

5.要让孩子发表意见

不能永远只是父母说孩子听,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管说什么,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与进来,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意见,都应该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他也会因此而更加尊重长辈。

千万不要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这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的内心想法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

6.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

在和孩子交流时,要放下父母的架子,袒露自己的心声,尊重孩子的观点,和孩子平等沟通,给孩子营造出一种他已经是大人的气氛,让他享受大人的部分权利,同时也引导他自觉履行大人的义务。

若能做到这些,孩子与父母的共同语言就会增多,双方的交流和沟通自然会更容易。时间一长,孩子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告诉父母,双方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

放低身段

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很多大人都喜欢站着,如果能蹲下来说话,蹲下来看这个世界,他们就会发现一切都很不一样。

父母站着的时候,看到一个桌子很矮,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一旦蹲下来,便会发现这个桌子很高,如果想在桌子后面再伸出脑袋让大家看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曾经有一个案例: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带孩子去庙会里看灯。很多人都在挤,孩子一直吵一直闹,爸爸很烦躁,说:“这么多人这么挤,我还带着你一直拼命往前走,你这个孩子怎么一点都不懂事?你一直闹,到底在闹什么!”最后他实在没办法了,想把孩子抱起来走,当他蹲下来准备抱孩子的一瞬间,突然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因为当爸爸发现他能看见的只有腿,眼前只有无数的腿——这就是孩子的视角。

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不一样,其实各位父母在小时候也有过如此惶恐无力的时刻,觉得这个世界什么都是那么高、那么难,自己是那么弱、那么小。可是当人们长大以后,大多都忘了这些事,也忘了这些感受和经验,常会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自己小时候碰到一道算术题不会做,父母也会说孩子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很多人长大以后会忘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只记得那些好的记忆,为的是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

意识到了这一点,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最好能蹲下来跟孩子保持一个平等的视线。只有在双方视线平等时,孩子才能真正开始听你说话。

1.与孩子沟通要先“热身”

孩子放学回来,妈妈立马就问:“为什么昨天没告诉我,你去了网吧?”结果孩子没有搭理,埋头走进房间。妈妈本来很有诚意跟孩子沟通,然而见面就是质问,会令孩子的沟通意愿大打折扣。

父母和孩子说话,先要寒暄,需要谈话预热的动作,等到彼此建立了相互信赖的谈话氛围之后,再开始沟通主题。

沟通热身的步骤:

(1)用愉快的语调和孩子打招呼。

(2)察言观色,确认孩子有心情及时间说话。

(3)问孩子现在是否愿意聊聊,征求他的同意。

(4)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2.沟通要和颜悦色

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要专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一起去吃饭;一起去听音乐会;参观绘画艺术展;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还有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以及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都是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

父母首先要控制好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孩子在意的是父母的情绪和对自己的态度,并不在意说话的内容。

因此,面对面的沟通要心平气和,不要疾言厉色;要放下父母的架子,调整自己的身份,用肺腑之言去做心灵的沟通;目光要充满爱,眉头舒展,嘴角上提,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是爱自己的;动作、手势、神态均要由内而发,让内心情绪充分外化出来。

任何强硬的措辞都会让孩子难以接受。“你要怎么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不能怎么怎么样”……强硬的话语说得越多,孩子越是反感,甚至可能干脆就不开口了,还谈什么与父母用心灵沟通?

3.沟通前先喊孩子的名字

名字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信息,当和孩子进行沟通之前,即使父母有很大的情绪,也要耐心地先喊孩子的名字,稍等片刻之后再传递信息。

在喊过姓名之后,确定吸引了孩子的注意,父母再说出要表达的内容。比如:

“茉莉,(稍等片刻)妈妈的晚餐10分钟之后完成,十分钟之内你要完成清理桌面、洗手……”

“茉莉,(稍等片刻直到孩子注意)你的家庭作业还没有完成,你是不是应该先完成家庭作业呢?”

4.接触孩子的眼神很重要

当父母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时,记得接触孩子的眼神。父母需要在一个可以和孩子对视的地方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孩子会更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

很多的所谓“问题学生”,比较排斥与人进行眼神的交流,如果要和孩子深入沟通,记得一定去接触他们的眼神。

综上所述,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先说出孩子的名字,直到他们认真注意到大人,然后接触孩子的眼神,这代表父母在认真、严肃、温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同时,此举也表明了父母的态度:我重视你,我努力地理解你。

放低音调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研究过最佳谈话方式,结果表明,低声的谈话方式比高声的谈话方式更能达到说服别人的效果。后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低声效应”。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经常遇到这样的教育场景:面对哭闹的孩子,父母越是歇斯底里地高声训斥,孩子的哭声越来越高。

其实,孩子的哭声是被父母的高嗓门“吊”上去的。亲子之间这种“高”对“高”的应战往往分不出胜负,最后会以双方筋疲力尽而告终。

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沟通中的一种规律:心平气和地讲话,对方会平静地应答,如果满怀怒气地大声嚷嚷,对方也会不耐烦地回应。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沟通规律提醒各位父母:有理不在声高。当父母与孩子沟通时,不管是提醒他们,批评他们,或是讲述什么事情,用较低的声音往往比用较高的声音效果会更好。

一个4岁的小女孩性格有些内向,一次家里来客人了,她不好意思与客人打招呼,正当不知所措时,妈妈凑在耳边说了一句话。不一会儿,小女孩端着一盘水果走到客人面前,大方地说:“阿姨,吃个水果吧!”在场所有人都为小女孩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不去主动打招呼,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父母都会高声地提醒孩子“快跟阿姨打招呼呀!”或者“快给阿姨去拿水果呀!”由于父母的高声催促,孩子往往会更加紧张,更加不知所措,进而变得更加内向。

上述案例中这位妈妈没有冲着孩子大声嚷嚷,而是利用“低声效应”,凑在耳边轻声提出建议。这样做既缓解了孩子的紧张情绪,又给孩子留足了面子,孩子当然会乐于配合,认真地表现自己了。

其实,即使是批评孩子的话,如果父母低声表达出来,也能让孩子平静地接受,并主动改正错误。

一次聚会中,有个小男孩表现得很不好,一会儿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一会儿又把关门的声音弄得很响……爸爸走过去蹲下来,用只有孩子才能听到的声音对他说:“你的表现令我很失望,安静地看会儿电视,可以吗?”

虽然是批评,但爸爸的语气并不严厉,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小男孩听懂了意思,马上安静下来,不再到处乱动了。

几岁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批评时,总会找出一些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理由来狡辩,但当父母把批评的音量降低时,孩子往往会放弃狡辩,主动与父母合作。为什么“低声效应”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

从心理学和物理学上来讲,“低声”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神奇的沟通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父母低声讲话,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理智的,从而促使孩子也保持理智。例如,当孩子哭闹时,如果父母不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用理智的态度对待孩子,那孩子也会逐渐由激动变得理智。

2.父母低声对孩子讲话,意味着这是私下里的谈话,容易形成“促膝谈心”的良好氛围。即使是批评,这种氛围也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

3.父母低声与孩子讲话,可以形成一种暗示:这是一次郑重的谈话——从而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

4.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父母低声对孩子讲话,孩子必须集中精神才能听清,有助于认真捕捉父母讲话的信息。当然,父母低声对孩子讲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绪,令双方都处于冷静的状态中,为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打好基础。

由此可见,亲子沟通时的“低声原则”很值得父母们借鉴。当然,父母们也可以亲身体验一把,看看低声与孩子谈话是不是比大声冲着孩子嚷嚷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