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父母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真的了解孩子吗?父母知道孩子的脑袋里想的是什么吗?
有时大人觉得孩子的想法幼稚可笑、无关紧要,只要听话就行,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成年人愿意过不准发表意见、只能听令于别人的生活吗?
孩子正在成长,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每一天都不一样,今天可能是这样的,明天可能是那样的。随着长大,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在不断地变化。
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这对他们个人的能力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往小处说是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往大处说是培养他们优良的性格。
你对你的孩子了解多少?
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对外界的反应方式各有不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认知型的孩子
认知型的孩子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脑子里像有10万个为什么。这样的孩子非常善于思考,长大以后属于思考型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口才也不错。认知型的孩子比较适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
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理服人,这样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不要让孩子感觉你在以大欺小,父母对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时,可以用征求的语气说出来,比如“孩子,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做会好一点,你看是不是?”或者“妈妈觉得这件衣服比较适合你,你觉得怎么样?”孩子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尊重,会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
认知型的孩子大多内省智能比较强,因此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先诉情,比如“你这样做,妈妈很难过,很伤心。”之类的话。
看到父母不开心的样子而且没有责怪自己,孩子就会自我反省,犯错后抗拒的心理情绪也会相应下降。接下来的说理自然会比较顺利,孩子一般不会再设法狡辩,有效避免了亲子之间发生冲突。
要注意的是,父母一定不能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之类的话,常说一些“你这样做,我会很伤心。”之类的话,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给予鼓励,而不是嘲讽,比如“你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千万不能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此类话语对孩子的心理打击很大,容易造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2.模仿型的孩子
模仿型的孩子,模仿能力会很强,只要他感觉好玩或有兴趣的事物,不论好坏一律都会学过来。因此,要慎重选择孩子的玩伴,及早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是该学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该学的。
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表现,以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多夸奖孩子,令其对美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还要多给孩子读一些伟人传记、历史典故以及寓言故事,树立起好的榜样,有意识地引导并规范行为。
3.逆思型的孩子
逆思型的孩子有一些行为与常人不同,却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发明家的潜力。若能掌握孩子的特质,并用适当的方法去进行沟通和引导,以往那些令父母头痛、“爱找麻烦”的孩子也会很容易地纠正方向,走向正轨。
这种类型的孩子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会从父母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父母、老师觉得很好笑。其实,这只是因为孩子与大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并不代表孩子的见解和行为有错误。作为父母,此时一定不要立即斥责孩子,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
切忌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强迫孩子顺从大人的意思……建议可用激将法让孩子向相反方向前往。比如,你不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你不想做,而是因为你根本做不到;或者可以用积分的方式给予奖励,达成了给予奖励或礼物,反之给予处罚,因为孩子都喜欢竞争与挑战;还可以与孩子协商制定合理的管理奖励办法,借以激发孩子的动力。
4.开放型的孩子
开放型的孩子,拥有开放思考以及大量吸收的能力,就像海绵吸水一般,可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不要怕孩子吸收不了,也不要怕孩子太小,会感觉累,正常情况下,他们都会轻松地吸收并消化。
很多这种类型的孩子可以同时上好几个课外班,而且学得不错,也没有感到吃力,因为他们从小对各类事物的接受能力就很强。要知道,0-10岁是孩子最关键的基础期,对孩子的培养意义特别重大。
这类孩子的缺点是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属于被动学习型。如有父母陪同学习或是一对一辅导,效果会明显提高。如果培养的力度和广度不够,孩子的潜力会被浪费,反之,孩子的智能和技能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了解孩子的几种途径
其实,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挑选最适合的方式。只要父母开动脑筋想一下,改变一下交流的方式,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1.书面交流: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
相对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书面交流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于父母,可以尽量斟酌语句,努力让自己的表达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于孩子,可以在嗅着温馨墨香、感受来自父母亲笔关爱的同时,和父母进行心灵的对话。而且,书面交流还有利于反复阅读,仔细揣摩。
家庭可以设一本谈心本。在学校里,有经验的班主任常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谈心。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只要准备一本本子,随时和孩子写写自己心里的感受就可以了。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和孩子用它一起写日记。
父母平时可以给孩子留言或写信。有些口头不好表达的东西,可以通过写留言或书信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也可以准备一块白板,随时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孩子亦能通过它来向父母传递信息。
父母可以写一张纸条直接给孩子,或者将写好的纸条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夹在他的书里等等。写给孩子的书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给,二是通过邮局寄出,这两种方式的效果是不同的。
2.网络交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和传统的书面交流方式相比,网络交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多媒化:可以使用文字表达,也可以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各种方式与父母交流。
(2)虚拟化:这是该方式最大的优点。在虚拟网络中,父母可以以孩子同龄人的身份去和孩子沟通,也可以以长辈的身份对孩子进行教导。由于距离关系,孩子更容易听取“第三者”的话语,让交流变得更顺畅。
(3)多角色:在虚拟网络中,你可以不断变换角色,不断变换年龄、性别或身份等等。
运用网络交流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具体途径如下:
(1)社交软件交流。如果孩子有玩社交软件的习惯,父母可以到他常去的社交网站注册一个用户名,然后和他沟通。每天用一个虚拟用户名和孩子交流看法,几个月后即可证实,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
(2)发送电子邮件。和写信相比,电子邮件具有更丰富、更生动的表现形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等都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可以以真实的身份出现,也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出现。
(3)微信交流。如果孩子习惯和朋友以微信发送信息,建议用这种聊天软件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喜欢用聊天软件的孩子往往和别人直接交流的能力较弱,甚至不愿意和人直接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微信交流方式是最佳选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沟通起来会更容易,效果也会更好。
(4)电话交流。电话交流有面对面交流的优点,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面对面的尴尬。短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发过去一条温情的短信,他的内心就会洒满阳光。和孩子交谈遇挫的时候,一条短信也可能会打破言语的坚冰。
(5)委托他人:借助第三方力量
当父母在和孩子交谈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别人(比如亲戚、老师、同学等)和孩子交谈,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有时候会比父母直接说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