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新技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5 近期煤气化技术发展的特点

尽管开发煤气化工艺是很困难的,但由于国内外研究机构在国家和企业的支持下,经过长期的努力,开发了不少煤气化工艺,其中有一些工艺已经比较成熟,有的方法很有成效。

(1)从装备国产化走向工艺技术国产化 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的“化工装备国产化”已经基本实现,当时提出这个目标时认为工艺技术采用国外的,设备由国内自己制造。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在许多复杂的化工非标设备可以在国内生产,特别是反应器,包括现场制造。例如各种大型煤气化炉,2800t的费托合成反应器,2250t的直接液化加氢反应器等。

由于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国内开发的煤气化技术如:航天炉干煤粉气化、多喷嘴水煤浆气化、两段炉干煤粉气化、清华炉水煤浆气化(热壁和冷壁)等等,均在煤化工企业中成功应用。现代煤化工工艺中的煤气化技术可以采用国内技术,从而实现“工艺技术国产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是化工技术的巨大进步,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工艺技术国产化”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省了昂贵的专利费,培育了国内自己的煤气化人才。

(2)单元技术引导全生产线“安稳长满”地运行 在衡量煤气化技术的进步时,目前通用的办法是外商提出的一台炉子连续运行多少天,通常认为连续运行100天就标志着这个气化技术已经过关。这个说法有一半道理,连续开了一百天确实不易,但与我们传统的设计理念是有不同的。我们传统的设计理念是年操作8000小时,一年停车通常也只是一两次。在许多情况下,化工装置的停车不是由煤气化停车造成的,因此必须使配有煤气化工艺的整个生产装置实现“安稳长满”地运行,这样才能确立煤气化技术的可靠性,而不再仅仅追求煤气化炉连续开多少天。

2012年,以水煤浆气化为龙头的伊泰合成油厂达到设计产能16万吨,运行348天,实际产量17.16万吨[2]。在“十一五”的九个示范厂中,运行较突出,真正做到了“安稳长满”地运行。该装置中多元料浆煤气化炉工艺也做到了“安稳长满”地运行,从而为全装置的运行创造了条件。

此外,在其他装置中,近千吨级的航天炉和千吨级的壳牌炉也有类似业绩。

(3)单炉规模的大型化 单台气化炉的规模,以前是在500~2000t/d之间,太小和太大都运行困难。其中小型气化炉(1000t/d及其以下)能够实现年运行8000h;中型气化炉(1500~2000t/d)部分实现年运行8000h;大型气化炉(3000t/d)正在运行中;超大型气化炉(4000t/d)正在设计中。

炉子大的优点是省运行费用,单位产品的投资少,因此许多人推荐单炉规模的大型化;缺点是一旦停车,损失比较大。所以,多大规模合适,应该有一个最佳适宜值。但是对这个问题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炉超大型化,有人主张做到适当大就可以。

(4)气化炉内操作压力的提高 目前,各种在线气化炉操作压力在0.1~8.7MPa之间,其中水煤浆气化炉的压力最高。对于气化后合成气加工的压力较高的工艺,气化压力高自然能够节能。以甲醇为例,压力提高到8.7MPa后,有可能实现等压合成。但是气化炉压力高后,在有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原料煤输送难度加大、甲烷含量高、污水增加、气化炉结构复杂等。气化压力的提高,设备、管道部件的投资也会提高,对于气化后加工不需要很高压力的情况,气化压力以适宜为止。

因此,对于不同工艺,气化压力应该有一个适宜值。

目前正在运行和设计的气化压力为:水煤浆实现4.0MPa、6.5MPa、8.7MPa;干煤粉实现4.0MPa,设计6.0MPa;固定床碎煤气化实现4.0MPa,设计6.0MPa;流化床实现0.6MPa,在建设计4.0MPa。

(5)原料向褐煤发展 褐煤的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不易储存和运输,挥发成分大于40%,水分大,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g/cm3,热值在2500~4000kcal(1kcal=4182J)之间。由于褐煤的内水高、可磨性差,磨制的水煤浆浓度低、气化效率低,能耗(煤耗、氧耗)偏高,影响了在煤气化技术上使用。

通常,褐煤的制浆浓度只能达到48%。使用球磨机或棒磨机制备的水煤浆平均粒度为50~100μm,达不到微细程度,无法实现高固体堆积密度和优化级配,也无法破坏煤中的结合水。

近期有报道[3],国内对褐煤制水煤浆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用物理法和化学法打破褐煤中的含水官能团,采用干法优化级配制备水煤浆,实现了水煤浆平均粒度小于10微米和优化级配,从而破坏了褐煤中的毛细管水和化合水,使褐煤不流动水转化为流动水,制备出了高浓度(60%)的褐煤水煤浆;开发出新型制浆添加化学药剂。整套技术工艺简单、流程短,每吨浆成本仅98元,产生的有效气体含量可达73%。

但是,对于褐煤制浆的问题,还是在中小规模情况下的研究结果,超大规模制浆的浓度能否达到试验的数据,也就是能否达到60%,还没有实践的结论。

添加剂能否规模化生产,也需要研究。如果添加剂的制造工艺很复杂,大规模生产难度很大,这也是不合适的。

煤化工原料是否应该用褐煤,在国内是有争论的。近期有人提出,煤化工应该尽量使用优质煤作原料,以减少投资和污染。这个意见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愿望,在只有褐煤的地方如何办,这确实是个难题。

有一点可以判定,煤气化使用褐煤是无奈之举,而不是先进之举。

有人提出将褐煤分质利用,得到半焦进行气化,这个主意不错,就是要有人去实践,光凭推测是不够的,目前应该先取得实践经验,然后再推广。

(6)气化后两种流程可以组合 在大型煤化工装置中,气化炉的台数很多,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气化炉。事实上,这件事往往是气化后流程上的需要,也就是激冷流程和废锅流程的组合。

激冷流程和设备简单,投资低,系统运行连贯性强,操作费用低、产物中水蒸气含量高能位却低,适合于全变换系统。

废锅流程的流程和设备复杂,投资高,系统运行连贯性差,操作费用高,产物中水蒸气含量低,却能另外产生能位高的水蒸气,适合少量部分变换系统。

两者结合后既能够得到一些中压蒸汽,又可以满足合成气中水气比的要求,两者的优缺点互相弥补。当然,这对将来企业的管理造成麻烦比较多,这也是情理中的事。

今后在大型煤化工企业中,在一套装置中可能会出现两者或以上的煤气化技术。这样做从工艺上来说得到了优化,从管理上来说却制造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