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五章 高人之道

通行版本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焉!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容。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古本合校

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玄达,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

叟呵!其如冬涉川。

猷呵!其如畏四邻。

敢呵!其如客。

远呵!其如昊。

敦呵!其如朴。

沌呵!其如浊。

孰能浊以束者?将徐清。

孰能庀以往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呈。

注:

1、这里的“叟”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灾下夕,即字,其为“叟”的古字。此字在帛书《老子》中为“与”,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豫”,应该都是抄录时因无法辨识而误读的结果。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2、这里的“远”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左见右远,现代汉语已无此字。此字在帛书《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经》中都为“涣”,应该是抄录时因无法辨识而附会出来的。左见右远从字形来看应与“远”字相通,主要表达见识远大之意。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故以“远”字替代。

3、这里的“昊”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昊下心,现代汉语已无此字。此字在帛书《老子》中为“泽”,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释”,应该都是抄录时因无法辨识而附会出来的。上昊下心从字形来看应与“昊”字相通,主要表达“昊”的内心感受。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故以“昊”字替代。

4、这里的“束”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宀下束,应为束的古字,现代汉语已无此字。此字在帛书《老子》甲本中为“情”,在帛书《老子》乙本及通行本《道德经》中为“静”,应该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而修改的。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故以“束”字替代。

5、这里的“庀”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厂下匕,应为“庀”的异体字。此字在帛书《老子》中为“女”,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安”,应该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而修改的。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故以“庀”字替代。

6、这里的“往”字,在楚简《老子》中为“迬”,即“往”的异体字。此字在帛书《老子》中为“重”,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动”,应该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而修改的。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7、本章在通行本《道德经》中的最后一句在楚简《老子》中是没有的,其在帛书《老子》乙本中缺少“夫唯不盈”四字,且剩下的半句文字也有出入,只有帛书《老子》甲本中的文字与此句较为接近。可见,这句话是从无到有添加出来的,应是后人误将注文编入了正文之中。故本合校版将此句删去。

古本注释

志:记录,叙述。

叟:古同“搜”,搜索,探索。

猷:谋划。读yóu。

客: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

昊:天,广大无边。

朴:原木,大木。

庀:通“庇”,庇护。读pǐ。

尚:通“上”,往上。

古本释义

古时善于做士人之人,必定不沉溺而且通达,高深得无法记述,所以为他们作颂:

探索啊!其如冬天过河。

谋划啊!其如顾忌四邻。

勇敢啊!其如使臣。

高远啊!其如天空。

敦厚啊!其如大木。

混沌啊!其如浊水。

谁能对浊水进行约束?它将慢慢变清。

谁能庇护其前行?他将慢慢焕发生机。

保持此道之人,不希望往上呈现自己。

真经解读

本章讲述“善为士者”。“士”是古代对人的美称,“善为士者”也就是高士或高人。老子对于高人的描述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到底何为高人。

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玄达,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

老子说古时的“善为士者”必定有两个主要特征,即不沉迷与通达。一方面不沉迷于外界的诱惑,一方面内心是通达事理的。这样的人是深不可测、难以描述的。于是老子为古代的高人们作颂一首,以表敬佩之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子对那些高人是怎样赞颂的:

叟呵!其如冬涉川。

“叟”即“搜”之古字,“搜”字在此处为探索之意。高人在不断地探索,他谨慎探索的样子就像冬天过河的人。大家知道,冬季天寒地冻,河面结冰。有些地方冰冻得并不结实,因此过冰河一定要小心翼翼、聚精会神,不然就有可能掉进冰窟窿里。这样一句话,就把高人探索世界、探求真理时谨言慎行的态度非常形象地展现出来了。

猷呵!其如畏四邻。

高人是深谋远虑的,他们用心谋划的态度就像是顾忌与四邻(邻居或邻国)的关系一般。这使他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总能化险为夷、左右逢源。

敢呵!其如客。

高人是勇敢的,他们就像出使他国的使臣一般,不畏强暴、舍生忘死。不仅如此,使臣还得能言善辩、有勇有谋。只有智勇双全之人才能不辱使命。

远呵!其如昊。

高人是高瞻远瞩的,他们的心胸和视野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如此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为常人所不能为,气吞山河,俯瞰寰宇。

敦呵!其如朴。

高人是敦厚的,他们就像原木一样宽厚淳朴。和他们在一起,无需勾心斗角,也不用炫耀攀比。他们所注重的是生活的本真,而非浮华名利。

沌呵!其如浊。

高人是混沌的,他们的状态就像浊水一样浑浊,恰似天地未分之时,阴阳之气浑然一体的情景。在他们身上,阴与阳、光与暗、善与恶之类的特质并不是那么的泾渭分明,而是很自然地融合为一。这种“浊”所体现出的正是高人包容一切的胸怀与和谐自然的境界。

孰能浊以束者?将徐清。

如果把浊水放入桶中,水由于无法流动就会发生沉淀而慢慢变清。同理,对待如浊水般的高人,如果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约束,也将使他们从浑然一体的状态,变得清浊分明。这就像从天地未分到开天辟地,浊自有浊的高妙,清也有清的功用。但高人之清,并非清高无染,而是为了事业的需要暂时让自己沉淀下来。一旦事成功遂,他随时可以恢复到清浊无别的混沌之中。

孰能庀以往者?将徐生。

如果能庇护高人前行,做他们的守护者,就可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是老子对保护高人所发出的倡议。只有对高人进行合理的保护,才能使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

保此道者,不欲尚呈。

最后以一句总结作为收尾,那就是保持高人之道的人不希望显露自己。为何高人要深藏不露呢?只因高人在世就如鹤立鸡群一般,难以被众人所容。他们或因功高盖主,或因嫉贤妒能,或因争权夺利,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给高人带来困扰。由于高人不喜欢世人的明争暗斗,故此深藏不露便成为最好的选择。他们隐藏自己并不是虚伪,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因此很多古代高人最后都选择了归隐山林,做了世外高人。最典型的就是老子本人,至今不知其所终,又如纵横捭阖之鬼谷、泛舟五湖之范蠡、退隐修道之张良,莫不如是。

本章评述

本章的文字各版本差异很大,初看有些矛盾混乱,本人经过反复研究校对,才得出这个较为满意的版本。实际上,本章是一首献给古代高人的颂歌。老子先是通过六句颂文赞美了高人的六个品质,即谨慎探索、深谋远虑、坚毅勇敢、高瞻远瞩、敦厚质朴、浑然一体;然后提出对高人应该进行合理的利用与保护,以使其能够更好地度人济世;最后一句,点明了高人深藏不露的处世原则。

据《史记》所载,孔子问礼之时,老子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不正是“保此道者,不欲尚呈”的另一种表述吗?老子其实是在向孔子传授高人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