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病名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肺与脾

中医认为肺与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肺脾两者功能的协调一致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一、生理联系

1.肺脾太阴,同气相求
脾为阴中之至阴,属太阴之气;肺为阳中之太阴,亦属太阴之气。同属太阴,所以两者存在着“同气”相求之理。同气一词,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同“气”特点的脏腑在气血阴阳的盛衰、消长变化过程中具有同步变化趋势。
此外,从经络解剖而言,肺脾亦有着密切联系。《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脾与胃为表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还循胃口,说明肺脾两脏有正经相连。“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肺与大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均行于口齿,故肺脾两脏经络相连。
因此,肺脾两脏同气相连,在经络上又有密切联系,在临床上常常可见肺病及脾、脾病及肺的现象。
2.脾土肺金,土能生金
脾为湿土,肺为燥金,两者为母子之脏,脾土能生肺金,肺中之津气要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养,脾胃虚则肺气虚,脾土得旺,肺金自生。故李杲提出了“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单玉堂亦提出:“肺恶寒者,多由脾虚得之。”
脾土生肺金,肺病脾治,脾肺之间以脾为要。正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第一》所云:“脾者,万物之母也,肺者,气之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不健运,故饮食少思;饮食减少,则营卫无所资养。脾主肌肉,故体瘦面黄,肺主皮毛,故皮聚毛落:脾肺皆虚,故脉来细软也。”由此可见,脾胃虚的时候,首先影响到肺。另外,金寿山先生指出:“从肺与脾的关系而言,脾是根本。”李中梓:“肺气受伤者,必求之于脾土。”张璐:“脾性喜温喜燥,而温燥之剂不利于保肺;肺性喜凉恶燥,而凉润之剂不利于扶脾,两者并列而论,脾有生肺之机,肺无扶脾之力。”这是对脾肺关系的进一步论述。
3.脾湿肺燥,燥湿既济
脾为湿土,其性湿;肺为燥金,其性燥。脾性湿却喜燥,肺性燥却喜润,看似矛盾,却蕴有深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论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脾性虽湿,但若本气过亢,则反而有害,此时宜制,故喜燥以制其湿,使本气不亢而生化不竭。同样的,肺性虽燥却喜润,燥润相宜,则肺之阴阳和谐而功能正常。因此,燥与湿的相制与相济,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相制是相济的前提保证,相济是相制的反映结果。
脾性湿喜燥与燥气相制又相济,与性燥喜润的肺能燥湿相济,构成脾与肺相关的重要因素。脾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上升宣发至肺,发挥濡养润泽肺脏的作用;而肺主宣发肃降,又能及时将湿土产生的水湿浊气,通过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避免水湿浊气滞于中焦。脾肺之间燥湿相宜,才能化生不已。因此,脾性湿,防其湿胜而喜燥,肺性燥,防其过燥而喜润,各随其所喜,而燥湿互相既济。
4.肺气宣降,助脾升清,行水通道
《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人体内的水液虽由脾胃而来,但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又依赖于肺的疏通和调节,以维持动态的平衡。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将脾转输至肺的精津之清,通过其宣发作用敷布到头面诸窍、皮毛肌腠,而将其浊,藉肃降作用运送于其他脏腑,而后经肾下注膀胱。肺在上,能宣能降,宣则“宣五谷味”,降则“通调水道”,皆有助于脾气之升清。
脾肺密切相关,在维持水液运行与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肺重点在调节水之道路,而脾重点在维持水之转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水液正常转化也有利于水液道路的正常运行,而水液道路的通畅更有利于水液的转化。

二、病理相关性

1.肺病及脾
根据五行学说,肺病及脾为子病及母传变。如《类经·疾病类·三阴比类之病》云:“金病则及脾,盗母气也”,“肺金受伤,窃其母气,故脾不能守。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肺病则谷气无以行,故胃不能清。”在临床上,肺病及脾常见以下两种病理类型。
第一种是肺气虚损日久,子盗母气,终致脾气虚弱而不守,而成肺脾两虚之证。如《理虚元鉴·卷下》云:“若久病气虚,肺失其制,脾失其统。”《小儿卫生总微方论·惊痫论》提出:“肺若虚甚,则脾母亦弱,木气乘之,四肢即冷。”均阐明了肺病日久,肺气虚损累及母气,而致肺脾两虚、金虚土弱的病机传变。在临床常见于慢性肺病,常见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由于肺病日久,而形成肺脾两虚的病理状态。
第二种是由于脏气太过,病变多为实证。多由于肺气失降、宣肃失常,而致脾气受阻。如肺气在上不降,则脾气在下难升,上下失于交通,可使土气壅实,如肺失治节,水道失调,水湿滞留,因此脾土受困于中。如《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卷四》:“脾主行气于三阴,肺主治节而降下,脾肺病,则升降之气皆不行,故令腹胀而闭塞。凡升降之气,一吸一呼谓之一息,腹胀闭则升降难,故不得息,既不得息,则惟臆呕可以通之……若不逆则否塞于中,肺气在上而不降,脾气在下而不升,上下不相交通,不通则土气实,肾水受邪,故面黑。”阐述了肺气不降,则脾气不升的病机传变。临床上可见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肺病,出现子病犯母的症状,如泄泻、纳呆、痰多等症。
2.脾病及肺
根据五行学说,脾病同样可以及肺,发生母病及子的传变。一般认为,脾病及肺可见以下三种病理变化:
(1)脾病及肺,母虚累子:
脾土亏虚可以导致其肺金的不足,发生母虚累子的传变,可致肺脾两虚之证,又称为“土不生金”。《素问·方盛衰论》有云:“至阴虚,天气绝”,吴昆注释曰:“至阴,脾也。天气,肺气也……言脾气虚者,肺气必绝。金以土为母,母病故子绝也。”临床上常可见由于长期慢性脾病,表现为纳呆、体瘦、便溏等症状,而后出现气短、皮毛不耐寒、易外感等肺气虚损表现。因此,肺脾两虚、金土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状态,其中有由于肺气虚损、子病及母者,亦有脾气虚衰、母病及子者。
(2)脾病及肺,母虚子实:
脾胃虚弱,失于运化,而痰湿内生,影响肺金,可导致母子虚实夹杂之证。《素问·示从容论》言:“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吴昆注曰:“脾病不能制水,水不通调,并于胃府,泛溢上焦,气道不利,故令为喘为咳。”这个观点发展到后世,形成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经典论述,即是对这一病机传变的精辟概括。因此,慢性肺病所产生的痰浊,多与脾胃运化无力,上犯于肺有关。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肺之痰浊均来源于脾,而妄用健脾化痰类药物。比如肺病急性期,咳出之痰为肺之所新生,非脾上干而贮于肺之痰,正如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除痰之剂》中所言:“故咳出之痰,皆出于肺,因肺主皮毛,其气下行,或外感风寒,肺气郁而不降,则肺中津液蒸而为痰;如肺为火逼,津液亦易成痰,此等之痰,皆出于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只是用来解释脾虚而致肺实的慢性过程中的痰证。
(3)脾病及肺,母实传子:
脾胃邪实而导致其子肺金受病,可发生母实及子的传变。如《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凡二十八论)》中描述道:“其人身热发黄白,视其舌下白垢生者,此由脾移热于肺,肺色白也。”脾受湿邪,可形成湿热蕴结之证,若湿热上犯,可致肺脏受累,而成湿热弥漫之证。这在一些急性肺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疾病均可见,表现为湿热蕴结三焦,南方多湿,每逢春夏之季常见此证候,治疗上可选用三仁汤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