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颈椎过伸性损伤
一、概 述
本病既往多称为“挥鞭性损伤”,其主要病理解剖改变位于脊髓中央管处,故又名“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其发生机制大多见于高速行驶之车辆急刹车或撞车时。此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面、颌、额等遭受来自正前方的撞击而使头颈向后过度仰伸后头颈又向前屈,并易引起屈曲性损伤。此外,来自前方的其他暴力,仰颈位自高处跃下,以及颈部被向上后方暴力牵拉等均可产生同样后果。
二、临床表现
(一)颈部症状
除颈后部疼痛外,因前纵韧带的受累,亦同时伴有颈前部的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以仰伸(切勿重复检查)。颈部周围多伴有明显之压痛。
(二)脊髓受损症状
因病理改变位于中央管周围,越靠近中央管处病变越严重,因此锥体束深部最先受累。临床上表现为上肢瘫痪症状重于下肢,手部功能障碍重于肩肘部。感觉功能受累主要表现为温觉与痛觉消失,而位置觉及深感觉存在,此种现象称之为感觉分离。严重者可伴有大便失禁及小便潴留等。
三、诊断要点
(一)外伤史
其发生情况如述,多系来自面颌方向之暴力。患者面颌部有无表皮及皮下损伤判定之。
(二)临床症状
主要是上肢重于下肢的四肢瘫、感觉分离、颈部症状。
(三)影像学特点
1.X线片
椎前阴影增宽:损伤平面较高时(少见)主要表现为咽后软组织阴影增宽(正常为4mm以下);而损伤平面在颈4~5椎节以下时,则喉室后软组织阴影明显增宽(正常不超过13mm)。椎间隙增宽;受损椎节椎间隙前缘之高度多显示较其他椎节为宽,且上下节椎体的前上缘可有小骨片撕下(约占15%~20%)。其他:大多数病例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约半数病例可伴有椎体后缘骨刺形成。
2.MRI检查
对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及脊髓受累程度的判定意义较大,必要时采用。
3.其他
CT检查对颈椎骨骼损伤及椎间盘髓核脱出的判定有一定的作用,脊髓造影于急性期不宜选用。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保守治疗
1.颈部制动与固定
应及早采用颅骨持续牵引,牵引力线略向前屈伸。牵引重量不宜过重,1~1.5kg。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对损伤平面较高者,应酌情吸入氧气或气管切开。
3.脊髓脱水疗法
以地塞米松及高渗葡萄糖液为主。
4.预防并发症及肢体功能锻炼
注意预防坠积性肺炎及压疮,加强以手部为主的双上肢功能锻炼与康复。
(二)手术疗法
一般选择伤后3周左右为宜。此时创伤反应已减退,病情稳定。
1.适应证
椎管明显狭窄者;椎管内有骨性致压物;伴有黄韧带肥厚内陷者。
2.术式选择
可分为前路及后路两种减压术式。椎管狭窄及黄韧带病变者应从后路减压及扩大椎管。而对椎管内有骨性致压物者,应视骨性致压物所在位置而决定前路或后路切除之。伴有椎节后缘骨刺形成者,则需选择前路术式。对黄韧带内陷者,在行颈后路切除减压术后,可选用椎板固定夹或颈后路接骨板固定之。
3.注意事项
(1)术中切勿仰伸:
包括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均不宜使颈椎过伸而加重病情。
(2)避免牵拉硬膜囊:
尤以后路施术时,对硬膜囊切勿牵拉,以防处于恢复阶段的脊髓再次损伤。
(3)冰水降温保护脊髓:
术中,尤其是后路减压术时,可用5~10℃之冰冷等渗氯化钠冲洗术野,以达到局部降温保护脊髓的作用。约半数病例可伴有椎体后缘骨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