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麻醉围术期病人血液管理
病人血液管理(PBM)指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以病人预后为中心,合理应用血液制品、止血药物及自体血回输等血液保护措施,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一、纠正术前和术后贫血
行THA/TKA约25%的病人合并术前贫血,51%的病人发生术后贫血,且术后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降低30g/L,可导致异体输血率增加,功能恢复延迟,术后感染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以及相关死亡率增加。术前贫血需明确其原因,对于缺铁性贫血病人应补充铁剂,炎症或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可应用促红素或叶酸以治疗贫血。术后血红蛋白的降低及贫血比例的增加提示行THA/TKA病人人群中可能存在铁储备降低,因此术后也需补充铁剂。若血红蛋白水平不足以满足机体氧供/氧耗平衡,需输注红细胞。
二、红细胞输注策略
对于THA/TKA病人的红细胞输注目前仍存在争议,因病人常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血红蛋白水平与病人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相关。虽然理论上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可携带更多的氧,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较低,但两项随机对照研究均显示限制性输血策略(启动输血的血红蛋白水平为70g/L或80g/L)较开放性输血策略(启动输血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00g/L)红细胞输注率明显降低,但并不增加术后30天死亡率或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基于这些研究,目前建议限制性输血策略,即血红蛋白浓度<60g/L通常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100g/L通常不需输注,60~100g/L根据病人是否有心肺功能障碍、氧耗增加或氧供不足等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输血。
三、抗纤溶药物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围术期应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可减少术中失血,降低围术期红细胞输注需求,并且不增加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THA/TKA中常规应用。
四、控制性低血压
控制性低血压指可控地将病人收缩压降低至80~90mmHg,平均压降低至50~65mmHg或其基础值30%以内,以达到减少失血和红细胞输注需求的目的。已有研究证实,控制性低血压不会降低脑血流和脑氧代谢,且不会导致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性损害。THA/TKA病人可通过行控制性低血压而提供清晰的手术野,减少止血带的应用,降低失血量和红细胞输注率,以促进加速康复。
控制性低血压均应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其要点在于可控性和个体化,即降压范围、降压时间和恢复前血压水平可控,同时需根据手术的要求和病人个体心脑血管和全身情况来决定降压水平和持续时间。若病人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晚期、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通气和换气障碍等,应视为控制性低血压的禁忌证。应用全身麻醉药物进行控制性低血压,可同时兼顾麻醉和降压两方面,是术中主要采用的方式。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联用异丙酚、吸入麻醉药如地氟醚、七氟醚等,易于给药,起效迅速,当停止给药或降低药物浓度是降压作用可快速消失,无毒性代谢产物且可快速代谢,是用于控制性低血压较理想的方案。此外,还可单独或联合应用短效钙通道阻滞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实现控制性低血压。
(廖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