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开发模式与生态健康评价:以舟山群岛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区概况

一、舟山群岛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区位

舟山群岛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位于浙江省东北海域,地处中国东部重要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重要海上门户。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共由1390个岛屿组成,其中列岛共有7个,即嵊泗列岛、马鞍列岛、川湖列岛、崎岖列岛、浪岗山列岛、中街山列岛、七姊八妹列岛。

舟山群岛地理区位十分优越,倚靠上海、杭州、宁波三大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的经济发达腹地;西接钱塘江,与杭州市相连;东临太平洋,与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隔海相望。舟山市境内岛屿遍布、港域辽阔,鱼类等海洋物产丰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以海洋、海岛、海港和海鲜为特色,迷人的海洋自然景观、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浓郁的渔文化风情、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构成了舟山群岛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舟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和海洋开发基地,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和著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是中国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海上窗口(任淑华,蔡克勤,2010)。

(二)地质地貌

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发育历史;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根据自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舟山群岛地质环境复杂,其地貌发育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时代。经过舟山大地榴皱、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的火山喷发以及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出现地垒、地堑,形成舟山地域当前面貌。晚更新世后,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三次海侵,促成海岸线内移,舟山分离成岛。第一次海侵全盛期,海平面高出当前海平面5~7米,今东海水深80米等深线以西形成陆地,舟山全境均成了陆地。第二次海侵全盛期,海岸线内移至当前东海水深20米等深线一带,海退时,当今东海水深30米等深线以西再次成为陆地。第三次海侵全盛期,伴随东海岸线内移,舟山与大陆再次分离成岛。海退初期海平面仍高于当前海平面,后期经过海水冲刷、泥沙堆积以及当地居民捍卤蓄淡,形成如今的舟山群岛。

舟山境内地层多被火山沉积岩覆盖,年代可追溯至中生代,上古生代变质岩在地层表面分布较少,岛屿边缘地带多为新生代第四纪。大部分岩石为中生代火山岩,后期喜马拉雅山运动中有岩株、岩脉侵入,同时火山活动使基底岩石发生变质,侵入岩和变质岩也是舟山境内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地域为华夏古陆构造单元,其主体构造为新华夏反维向构造,棋盘格形式是舟山境内地域构造区别于其他地域的鲜明特征,燕山运动造成新华夏系构造与维向构造联合,对晚侏罗纪第二旋回火山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一系列火山洼地,后因海水分割,使得断裂连续及分带不明显,依据相邻岛屿地层间的明显错位,推测大多数岛洋谷存在断裂。舟山群岛内部地质结构复杂,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内部岛屿无强震记录,但弱震、小震较为频繁。

从地表起伏的形态来看,舟山群岛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北地势差400米,南部桃花岛安期峰海拔540米,为最高峰,境域内多数岛屿处于海拔200米以下。舟山境内岛屿分布总趋势受北东主构造控制,分两列向东北伸展,但又受北西西向构造控制,将上述两列自南向北,分割成横向四行。岛屿分布大小各异,西南部岛屿面积大、分布较密集,东北部与之相反。较大岛屿上地貌结构较为明显,多高丘、低丘、平原、滩涂及海域地貌结构,呈层次状分布。其中高丘分布在舟山岛中脊、朱家尖岛南部、桃花岛东南部、金塘岛东部,土层较薄,基岩裸露;低丘海拔50~300米,分布于较大岛屿,边缘海蚀地貌发育,花岗岩低丘较多,多见球状残留物,形态各异;平原分布零散,面积较小,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平原由老及新层层向海域外移,由于近代海塘促淤围垦及岛间潮流搬运沉积,形成面积较大、海拔2米左右的连岛平原;舟山海岸淤泥质居多,基岩次之,沙质、砾质为少数,淤泥多分布于群岛内侧,基岩海岸分布于海岛四周,发育成海蚀柱、海蚀穴等海蚀地貌,沙砾海岸分布岛山甲角间凹湾内,砾石海岸多见于潮流、风浪影响水动力较强的北或东海岸。

舟山海域为陆缘海,东北宽、西南窄,水深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海域大陆架是我国最广阔的陆架区之一,沉积物分为东西两带,东带以黏沙和软泥为主,西带多为细沙。受岛前古山丘山脚海蚀影响,岛屿沿岸海底有较多陡坡。以北纬30°为界,北部海底地形平坦坡度小,南部海底波状地形坡度较大。

(三)气候

气候是指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其主要特征包括冷、暖、湿、干等。受西太平洋、欧亚大陆的影响,舟山群岛地区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整个群岛季风显著,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8~16.7℃左右,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5.2~5.9℃。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舟山还具有陆海过渡性气候的特征,气象要素东西向差异明显,大风大雾频繁。在亚热带气候大系统下,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季节滞后,灾害天气频次高,其中大风与海雾较沿海大陆平均高出近1倍,最大风速46米/秒,极大风速53.2米/秒。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和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台风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但台风并非绝对有害,其所带来的巨量降水,也是舟山市淡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植被

舟山群岛境内植被属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伴随地形由低到高和土质变化,植被类型可分为四种,即泥涂植被、砂地植被、岩礁植被以及山地植被。泥涂植被多分布于盐渍土壤之上,逐渐发育成盐角草、细叶结缕草等盐碱植物群落,后成淡水流经地并分布芦苇、紫苑等碱苑群落。砂地植被分布于偶潮地方或盐渍区域,偶潮地方分布稀疏的矮生苔草,盐渍区域发育成假俭草—绢毛飘拂草群落。散生灌木、草本植物等岩礁植被分布于不受海水侵袭的礁石或临海山崖的裸露岩石缝隙中,主要植物有海桐、芙蓉菊、番杏等。山地植被多分布于古建筑附近,植被多为栽培黑松、马尾松针叶林、少数灌木丛和草地。舟山境内有木本植物544种,隶89科,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有普陀鹅耳、舟山新木姜子,被列为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有普陀樟(孙玉冰,2010)。

(五)水文

舟山群岛水文条件可分为海洋水文和岛陆水文两部分。近岸低盐水系与外海高盐水系交汇融合是舟山海域的主要水文特征。舟山地带常年海水温度为17℃,高水温期出现在海域西部,9月份气温可达29.8℃;低温期出现在2月份,水温在5℃左右。较西南部,海域东北部水温全年变幅小,8月份是其高水温期。海水盐度东高西低,一般在30~34之间。海洋水团有江浙沿岸冷水团、黄东海混合水团以及外海高温水团,沿岸冷水团与东海暖水团相交汇,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益类和有机物,使舟山群岛周围水域水质肥沃,海藻和浮游生物茂盛,为海洋鱼类等多种生物的鱼饵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条件和栖息场所,使舟山渔场成为优良渔场。舟山海域海流受沿岸流及台湾海流的影响,沿岸流低盐、透明度小、厚度浅、年间水温变幅大,流速有明显季节变化。而台湾海流是黑潮暖流沿大陆架逆坡北上进入舟山的海流,盐度较高,透明度大,高温,流向终年偏北。舟山海域潮汐受制于太平洋潮波,由太平洋潮波经琉球群岛进入东海,并向浙闽沿海传播形成,境内海域多不规则半日潮,潮差由外海到沿岸逐渐增大。舟山群岛附近潮流急,为我国沿海强流区。

舟山群岛淡水资源基本依靠大气降水,但受地形影响,海岛山丘地势低矮,蓄水条件较差,地表径流大都直接入海,舟山境内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0%。舟山群岛内部河流较短,境内无大水系,现有水库、山塘接近1600处,其中正常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超过150座(桂海滨,2014)。

(六)土壤

舟山境内丘陵母质多为凝灰岩、花岗岩风化堆积物,同时分布少量洪积物、冲积物,发育成地带性红壤和黄壤土类(任益穗,2016)。

(七)自然资源

本书的自然资源主要指海洋矿产资源。舟山海洋矿产资源主要分为滨海砂矿、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多金属软泥三大类。平湖油气田是东海首先发现并进入商业化开发的油气田,其总面积约240平方千米,距离岱山岛东南方向约302千米。

二、舟山群岛社会经济文化概况

(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15年年末舟山全市家庭总户数36.67万户,户籍人口97.3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15.2万人,城镇化率66.9%,比上年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舟山市人口主要民族为汉族,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98%。近年来,舟山市少数民族个数和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据舟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舟山市少数民族个数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27个增至42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0.24万人增加到1.14万人。目前,舟山市少数民族人口中,人数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依次为苗族、土家族、回族,超过500人的有彝族、布依族。数据来源:舟山统计网.http://www.zstj.netTjnjCategory.aspx.

舟山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齐头并进。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272元,约15296美元,增长8.7%。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数据来源:舟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zhoushan.gov.cn/.

(二)历史文化概况

舟山群岛历史文化悠久,据史料记载,属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年代。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舟山群岛开荒辟田,捕捉生物,繁衍生息。原始村民在舟山群岛西北部的马岙镇原始村落遗址上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这里被誉为“东海第一村”。

《史记》载:秦朝徐福在东南沿海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上寻长生不老的仙药,其中的“蓬莱仙岛”即为舟山境内的岱山岛。据史学家们分析,徐福东渡日本时经过舟山诸岛,现岱山岛上建有“徐福亭”“东渡纪念碑”等。春秋时舟山群岛属越国,战国时楚灭越,继而归属于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舟山群岛属会稽郡鄮县东境内。唐代开始建县,在舟山群岛设翁山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初建县治33年后,临海人揭竿起义,连陷浙东诸州县,并一度占领翁山,翁山县因此被撤销。此后300年,舟山群岛以“鄞州地”为代称。宋朝以后,国力逐渐强盛,朝廷委派王安石在鄞州任县令,考虑到舟山群岛的地位,朝廷批准在旧翁山县地重置县治,名昌国。宋元丰二年(1079)割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两区)的金塘乡归昌国县,至此,形成了以浙江北部群岛为一整体的政权建制格局,这一格局延续至今。宋元两朝,昌国的县制基本稳定,元朝时因“海道险要、户口倍增”,县升级为州,名昌国州。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诏撤废昌国县,史书开始称昌国为舟山。明末清初,部分明末遗臣拥戴鲁王朱以海为“监国”,于清顺治六年(1649)移驻舟山,与清朝展开攻守战,直至清康熙初年。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收复被荷兰人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后,其子孙以台湾为基地同清政府对峙,为断绝郑氏集团的军饷物资,清政府下令禁海,舟山群岛上所有居民迁居内地,这是舟山历史上第二次海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治设立,县名定海,后将原来的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两区)改名为镇海,定海一名专称舟山群岛上的县治,此为舟山群岛的第二次建县。清道光年间,清政府将定海县升为直隶厅,隶属浙江省。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军占领舟山;道光二十六年(1846),依据《退还舟山条款》,英军退出舟山,被英军侵占近5年的定海重回祖国怀抱。

民国元年(1912)定海光复,改定海直隶厅为定海县。1949年7月国民党当局析定海县为定海、翁州两县;同时,定海县人民政府在宁波庄桥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以来,舟山群岛经济迅速发展,建制逐步升级。1950年,舟山群岛解放;1953年,政务院批准成立舟山专区;1967年,舟山专区改为舟山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凸显。1987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舟山地区,设舟山市,实行市管县体制,辖定海、普陀两区和岱山、嵊泗两县。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现在的舟山群岛港口发展迅速,已成为上海、宁波水运中转的卫星港。

(三)民风民俗概况

舟山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留下了众多富有海洋特色、海岛特色的舟山传统民间艺术。舟山海岛民风民俗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舟山市入选的项目有五项,分别为舟山锣鼓、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渔民谢洋节(祭海)。

1.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浙江省舟山市汉族民间艺术的代表。舟山锣鼓中由13面锣组成的“排锣”和5面鼓组成的“排鼓”在演奏时相得益彰,旋律激荡奔放,风格独特,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气氛热烈,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舟山锣鼓主要作品有《渔舟凯歌》《东海渔歌》《渔民欢乐》等。由于地域特色明显,舟山锣鼓表现了东海渔民那种豪爽粗犷的性格和战斗风浪的壮阔、惊险场面以及开船、拢洋等节日欢腾热烈的气氛。旧时的舟山锣鼓节拍简单、形式单一,大多用于抬阁、海祭、拢洋、欢庆等民间活动,后在同外来民间文化艺术的交往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单一到复杂、从呆板到灵巧,先后出现了“太平锣”“船形锣鼓”“三番锣鼓”。进入21世纪,舟山锣鼓这项海岛民间艺术得到更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以“舟山锣鼓”为形式所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比赛中获奖。2002年纯打击乐演奏的《沸腾的渔都》,其既保留了“舟山锣鼓”的锣鼓精华,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以其富有感染性的热烈气氛,丰富、多变的演奏,博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浙江省首届民间锣鼓大赛中,获得创作、演奏双金奖。

2.观音文化节

观音文化节是舟山市普陀山最盛大的旅游节庆,始创于2003年,每年举办一届,迄今已经成功举办14届。它是以海天佛国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提升名山文化品位为目标的佛教旅游盛会。该节庆紧紧围绕观音文化这一主题展开,法会现场梵音缭绕、庄严殊胜,海印池畔灯火辉煌、清净光明,通过弘法讲经、祈福朝拜、放生法会、佛教音乐会、传灯法会、莲花灯会、佛教论坛、佛教摄影大赛、佛教用品展等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观音弟子、佛教信徒缘聚海天佛国,共享文化盛宴。

3.舟山渔民号子

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群岛船渔工号子的总称,是舟山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是浙江省乃至国内的代表性民间劳动号子之一,同时也是浙江省舟山市别具特色的汉族民歌音乐。渔民号子起源于舟山渔场的舟山、岱山等岛,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有一定影响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和《中国渔歌选》均有记载并录入。舟山渔民号子与渔船、运输船作业和渔民在海上和岸上劳动时息息相伴,其节奏鲜明、律动性强,适应了渔业劳动时拉网、收锚、拉船、摇橹等工作过程的需要,同时,号子歌词一般都是语气词,声音浑厚有力、节奏强烈。舟山渔民号子(岱山号子)按工序分为《起锚号子》《拔篷号子》《摇橹号子》《起网号子》等数十种,曲趣粗犷豪爽,已形成系列曲调,在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个性及地方特色(任淑华,蔡克勤,2010)。

4.传统木船制造技艺

舟山木船建造工艺是浙江舟山的汉族传统造船工艺,海洋文化特征和手工技艺特征是其主要的鲜明特点。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是岑氏木船作坊,该作坊不但拥有中国古代传统的造船工艺,还融合了西方木船制作技术,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设计理念先进、制造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的木质帆船基地。岑氏木船作坊创建于1900年,截至目前,岑氏四代人已建造过各类木质帆船约千艘,先后建造了仿宋“绿眉毛”、仿唐遣隋使实船,制作了仿明“郑和宝船”、仿宋“神舟”、仿元明的“漕船”等各类仿古帆船,其中不少仿古帆船被收藏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博物馆。2007年6月,浙江省文化厅将“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岑氏木船作坊“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同月,文化部将“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岑氏木船作坊被确定为国家级名录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保护单位;同年12月,被授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任淑华,蔡克勤,2010)。

5.渔民谢洋节(祭海)

祭海是舟山群岛的重要传统民俗之一,具有渔家习俗的浓郁特色。每逢出海、返洋、休渔和谢洋,渔民均会进行不同规模的祭海。祭海仪式多选在船头、岸边或岸上龙王宫等神殿处进行,开始时,渔民会端出早已准备好的祭品,焚香化纸,燃放鞭炮烟花,朝着大海行叩拜礼。祭海过程中,除祭海龙王外,还会祭妈祖天后娘娘、祭海神羊府大帝、祭船关老爷,出洋前夕在船上祭祀神祇、烧化疏牒(俗称“行文书”),由船中领军人物将杯中酒与盘中肉抛入大海,称“酬游魂”,以求出海打鱼时平安无事。

三、舟山群岛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资源概况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古称“海中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特色鲜明,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海洋旅游资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独具风采,是著名的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佛教文化旅游胜地。舟山群岛岛屿众多,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海岛数量占全国海岛的20%;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和重要的海洋生物基因库;佛教文化、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舟山市现有旅游资源单体共858个,按GB/T18972—2003分类标准,其中八大类俱全,覆盖率为100%,亚类覆盖率为83.87%,基本类型覆盖率为64.52%。舟山群岛境内共拥有佛教文化景观、山海自然景观和海岛渔俗景观1000余处,主要分布在23个岛屿上。全市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岱山岛、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是中国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

1.独特的观音文化

舟山享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的美誉,舟山普陀山(观音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是唯一一个处于海洋中的佛教名山,是我国迄今影响力最大、人气最旺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舟山拥有1000多年悠久的佛教文化发展历史,是汉传观音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历代高僧云游天下无不以普陀山为必到之地。舟山观音文化融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审美创造于一体,千百年来在浙江省乃至在世界许多地方广为流传,影响极大。普陀山与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南亚乃至欧美文化的交往源远流长,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地位很高,作用很大,“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宗教传播之路。以观音文化为核心,舟山形成了释、儒、道,以及本地宗教交相辉映、兼容并包、多元合作、和谐互动的宗教文化特质。

2.极富特色的海洋岛群

舟山群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属于江海交汇处、暖流寒流交汇处,海洋特色鲜明。与三亚、马尔代夫、巴厘岛等著名海洋旅游目的地不同,舟山的特色在于海岛。

众多的岛屿、大海、港湾、海礁、沙滩形成了舟山独具特色的海岛风光。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佛岛”——普陀山,以武侠文化为主题的“侠岛”——桃花岛,以中国第一个泥主题公园定位的“泥岛”——秀山岛,以沙雕故乡定位的“沙岛”——朱家尖,以海钓天堂定位的“钓岛”——白沙岛,以典型火山群岛地貌为主题的火山岛——摘箬山岛等,共同构筑了舟山群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舟山海域处于淡水与海水交汇处,常年平均海水温度在17℃左右,江浙沿岸水、黄海与东海混合水、东海高盐水三支不同水体组成的海洋水团在此相互制约,为鱼类提供了大量营养,形成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被冠以“中国渔都”“中国海鲜之都”等美誉。

3.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

舟山空气环境优良,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多年保持99%以上,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彰显着宜居城市的独特魅力。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显示,舟山是长三角都市圈唯一达标的城市。舟山群岛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中等,气候宜人。舟山还是一座风光独具的魅力之城,景观独树一帜,风光秀丽旖旎,蓝天、碧水、沙滩、佛教、海鲜构成了舟山旅游的特色名片。

4.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舟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历经大海数千年的滋养浸育,凝集了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除了以观音文化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外,舟山富有吸引力的还有渔村渔俗、军事文化、海洋古镇文化、海洋商贸文化等。此外,随着舟山新区的建设,大型物流港口、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邮轮母港、城市地标建筑、现代工业区等一大批具有吸引力的新兴旅游资源不断涌现,旅游资源丰度不断增加。

(二)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1.发展现状

2015年舟山市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76.22万人次,同比增长14.08%,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2.20万人次,同比增长2.10%;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52.18亿元,同比增长15.71%。数据来源:舟山市旅游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EB/OL].(2016-04-29) [2016-05-13].http://www.zstour.gov.cn/Tmp/newsContent.aspx? ArticleID=c402c059-e46a-49c7-89e7-a31048c15b4b.2014年年末舟山市有旅行社143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市有A级景区12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舟山市有星级宾馆45家,客房4287间,床位7633张,星级宾馆客房入住率为47.90%。渔农家乐旅游村101个,其中省级22个,市级15个,省级精品村7个;渔农家乐经营户1250余户,五星级2个,四星级12个,三星级172个。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舟山市不断加大对旅游营销的资金投入,在利用电视、网络等营销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客源群体、创新营销模式,开展以中国海洋文化节、南海观音文化节、国际沙雕节等节庆活动为代表的节庆事件营销,打造舟山群岛节庆品牌,舟山的旅游形象不断得到提升与认可。舟山旅游的市场推广与开发,坚持以长三角市场为基础、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以国际市场为引领,旅游接待规模已达到一定水平,连续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2014年,全市国内接待规模连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旅游收入连续保持了12.5%以上的增幅。2015年,全市共实现接待3876.22万人次,国内主要客源地包括江浙沪、福建、广东、北京、天津、港澳台地区,海外主要客源地包括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舟山旅游产业要素建设进程加速进行,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旅游发展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旅行服务体系不断壮大,现有旅行社143家,持证导游8000多名。旅游商品开发和购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渔”“船”“佛”三大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和改造了中天特产城、舟山国际水产城等旅游商品购物设施。舟山群岛已经基本形成了八大旅游精品,即大众海钓旅游产品、海鲜美食旅游产品、度假会展旅游产品、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群岛海上旅游产品、岛村渔家旅游产品、禅修体验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及相关单位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和群众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舟山市也已形成了旅游兴市、旅游强市的良好氛围,旅游业创新突破与跨越发展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存在问题

当前,舟山群岛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1)海洋旅游资源优势不突出,旅游淡旺季明显,综合效益不佳。

舟山群岛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但海水清水期较短,每年仅有180天左右,海水水质整体不佳。根据《2013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2013年舟山市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平稳,因受长江、甬江、钱塘江等大江大河所携带的入海污染物影响,舟山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仍呈现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无机氮含量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6种、浮游动物74种、底栖生物31种。近年来,四类海水和超四类海水的面积有所减少,三类和二类海水的面积有所增加,近岸海域无一类海水。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但逐年略有下降。高品位的沙滩资源较为稀少,大部分岸线被工业和渔业占据,且容易受到台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

在进行海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舟山群岛的旅游产品以朝圣、观光型为主,形式单一,受气候、节假日等因素影响较大,旅游淡旺季明显,在游客集中期,接待能力不足,综合效益降低,影响旅游业的整体均衡发展。未来应逐步向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旅游市场。除传统的佛教文化旅游外,还可开发海滨探险、海上竞技、海洋科普等充满海洋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均衡旅游淡旺季,提升综合效益。

(2)自然生态脆弱,建设投资成本高。

舟山旅游目前以海岛观光旅游和佛教文化游为主,受气候、宗教、节假日等影响较大,导致全市旅游淡旺季明显,高峰集中。一是冬季寒冷、多风,夏季气温偏高,使得舟山在冬季、夏季的旅游市场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冬季,游客仅占全年游客总量的2.2%;二是台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了海洋旅游安全品质和舟山群岛旅游形象。

特别是一些较小的岛屿,陆域自然容量小,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一旦遭遇破坏,很难自行恢复。另外,海岛旅游开发活动都需要依靠海岛周围海域,不当的海岛开发行为还将波及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很多海岛远离陆地和舟山本岛,岛上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可进入性差,开发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缺乏管理、无序开发等失当行为已一定程度导致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岛消失,对海洋海岛资源安全构成危害。

(3)海洋旅游业态层次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舟山旅游产品结构仍然比较单一,高度依赖普陀山,现有产品体系以观光类产品为主,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基本上仍处于比较简单的初级利用。以普陀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旅游产品比较成熟,海岛旅游、游艇、邮轮旅游等海洋旅游产品还没真正形成,缺乏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丰富的旅游产品。淡旺季突出也与旅游产品单一密切相关。从游客出行动机来看,礼佛朝拜、观光游的比例占43.04%,休闲度假游占38.59%,文化/体育/科技交流占2.92%,健康/疗养占1.32%,会议培训占1.31%,节庆活动占1.11%,商务会展占1.03%。

(4)游客以周边市场为主,旅游消费结构需提升。

舟山市的游客以近程市场为主,过夜游客主要选择酒店住宿,停留时间短,吃、住、行的费用占旅游消费的比重高,客源结构与消费结构需要优化。2014年以来,舟山市的国内游客仍以浙江省内及周边省市为主,其中浙江游客占41.23%,上海游客占11.97%,江苏游客占8.53%,福建游客占4.72%。舟山过夜人数比例在50%左右,在星级酒店平均住宿1.84天,住非星级酒店平均天数为0.14天,其他类型住所平均住宿天数均在0.06天以下。游客消费主要集中在长途交通、餐饮和住宿,而景区游览、文化艺术活动、购物娱乐的消费比较低。在一日游游客当中,外地一日游游客比例为75.11%,本地一日游游客比例为24.89%,平均游览景点1.15个。

(5)城市旅游功能弱,尚未形成旅游目的地。

广义的服务系统包括旅游业的六要素。对于舟山而言,服务系统除食、住、行、游、购、娱以外,需要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散客服务中心的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是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一项重要服务功能,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舟山独有的民俗、历史、风情等文化内涵和特色挖掘不够,要加大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创造符合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文化项目,打响舟山独特的旅游品牌,使得舟山旅游更富吸引力。舟山城市标志系统距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相关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公共场所的图形符号标志设置不到位,机场、车站、码头、客运中心等交通窗口的图形符号存在不规范和数量不够现象,饭店、商场、银行等机构的标识语言环境不够国际化,缺少中英文对照,英文翻译水平有待提高。

(6)旅游交通建设滞后,体系不完整。

舟山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未达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要求,旅游交通网络尚需大力完善,应尽快建成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系统,便于游客乘用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旅游交通建设同时要结合观光功能。群岛地貌导致地理分割,交通网络体系建设难度大、时间长,无法形成环线,使得本岛和其他岛屿之间旅游功能的相互承接较为困难。特别是嵊泗列岛、东极岛等离岛的旅游开发,交通瓶颈更加突出。全市许多海岛的旅游资源、环境存在相当大的同质性,很难真正做到一岛一品、一岛一特色。同时,由于行政分割、项目投资主体分散等原因,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分散,不能有效整合。舟山目前的交通主要是面向当地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社会交通和公共交通,没有形成真正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旅游交通。各岛屿之间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旅游交通体系,旅游旺季及节假日期间,汽车、轮渡的运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各种交通工具的无缝衔接还需要大力完善。

(三)舟山群岛主要景区景点

舟山群岛自然风光秀丽旖旎,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树一帜,蓝天、碧水、沙滩、佛教、海鲜构成了舟山旅游的特色。舟山群岛已经开发及建设的佛教文化、山海文化、渔俗文化、武侠文化等各类景观数千处,主要分布在“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故乡”朱家尖、“海上蓬莱”岱山、“列岛晴沙”嵊泗列岛以及“海上仙山”桃花岛、“渔都”沈家门等地(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

1.普陀山景区

普陀山景区地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上海、宁波隔海相望。该景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使其成为汉传佛教中心,后传至日、韩及东南亚等地。清朝末年,普陀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棚,僧众数千,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逢佛事,四方信徒均会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当今普陀山的主要景点有“三寺”,即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普济禅寺始建于宋朝,建筑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属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前身是后梁贞明二年(916)始建之不肯去观音院,主殿大圆通殿宏伟巍峨,千人齐登不觉挤,有“活大殿”之称。现普济寺是普陀山佛教活动中心,凡重大佛事活动均在此举行,也是普陀山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普济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寺庙之一。

法雨禅寺为全山第二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原名海潮庵,后改寺;万历三十四年(1606)改名护国永寿镇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赐“天华法雨”,改名法雨寺。此寺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

慧济禅寺因其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庵为寺,光绪时又大加建设,并经朝廷批准请得藏经及仪仗,钦赐景蓝龙钵、御制玉印等。该寺布局因山制宜,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与左右厢房相拥,颇有浙东园林建筑风格,为其他禅林所少见,寺院建筑别具一格,依山就势,横向排列,殿堂宽敞壮丽,整座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以幽静称绝。

普陀山景区有“三宝”,即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意定名。多宝佛塔为五层方塔,高18米,双层塔座,三层塔身,有台无檐,全由太湖石砌成。塔上身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瑞容妙丽,尤以观世音圣像,神态温和凝重,给人以亲切端庄之感;背景为十八罗汉,每个罗汉神态各异。每层挑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莲花等图案。底层基座平台较宽,挑台面栏柱刻有护法神狮及莲花,四周栏下雕有龙首20个,张口作吐水状,造型生动。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极具元代建筑风格。

杨枝观音碑系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根据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像勒石而成,气势恢宏。画里的观世音菩萨珠冠锦袍,璎珞飘披,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袒胸跣足,端庄慈祥,宝相庄严,仪态万方。

普陀山法雨寺九龙殿内因有内槽九龙藻井而得名。九龙藻井,一龙盘顶,八龙环八柱昂首飞舞而下,正中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抢珠图案,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

除“三寺”“三宝”外,普陀山景区的重要景点还有“三石”,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朝阳洞、潮音洞和梵音洞组成的“三洞”,以及非常著名的“普陀十二景”,即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2.朱家尖景区

朱家尖位于北纬29°50'~29°57',东经122°50'~122°56',是舟山群岛的第五大岛。朱家尖景区以上海、杭州、宁波经济发达地区为依托,与海天佛国普陀山、东方渔都沈家门和金庸笔下桃花岛隔水相依,构成独特的“舟山旅游金三角”,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8年荣获WTF(World Travel Fair,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年度“最佳生态目的地”大奖,以及中国(舟山)国际旅游摄影创作基地之一。

朱家尖岛自然景观独特,风景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包括大青山、沙雕艺术广场、乌石砾滩、观音文化苑、情人岛、白沙岛等。

大青山是朱家尖岛的最高峰,最高海拔378.6米。大青山景区融山、海、沙、石、洞、礁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区内绝壁峭立,沟壑纵横,气势险峻,汇集了海蚀崖、海蚀台地、海蚀沟壑、海蚀岬角等各种海岛景观。山顶视野开阔,是千岛海景最佳观赏点,东望普陀、东极诸岛;南眺东亭山灯塔和洋鞍渔场;西面是桃花岛和进出东海渔场的主要通道乌沙门水道;北面则是“中国渔都”沈家门渔港。

沙雕艺术广场所处的南沙景点是朱家尖景区的精华所在,也是“十里金沙”奇观的中心,每年的9月至10月间,国内外沙雕艺术家在朱家尖岛汇聚一堂,用心雕琢精美的沙雕作品,沙雕已成为朱家尖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桥梁,融合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与现代艺术,充分展示了朱家尖神奇独特的魅力。

乌石砾滩位于漳州湾西岸,外形晶莹圆润、大小各异的乌石是大自然的杰作。漳州湾面向东海,每遇东风,风大浪急,在海浪和潮汐长年累月的冲刷下,岛上石块原有的棱角逐渐被打磨殆尽,形成一颗颗光滑乌亮的鹅卵石,被海浪冲上海滩,堆积成蔚为壮观的乌石砾滩。每逢月夜,潮音与石块摩擦声相互回应,乌石听潮,堪称一绝。

情人岛位于朱家尖岛的东南面,面积仅0.2平方千米,以小巧玲珑和海山景观展示着自己独特的美,龙洞、龙子伴朱等海蚀奇观从洞壁奔腾而出,让人顿感生机勃勃。

白沙岛位于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内,岛小而精,西连朱家尖,东北部隔海与普陀山相望,与洛迦山相邻。白沙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海岛风俗浓郁,渔民纯朴好客,境内碧海绿岛,砾滩兼具,蓝天秀水,奇山异石,美不胜收,是海钓和海岛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3.岱山景区

岱山景区地处北纬30°07'~30°38'、东经121°31'~123°17',北与嵊泗列岛接界,东临公海,西接平湖、慈溪海域,南与舟山本岛相望,孤悬海中,岛海相依,水天相连,为舟山第二大岛。

岱山景区仙雾缭绕,风光秀美,历史悠久,岛内摩星山景区、鹿栏晴沙景区、燕窝山景区、秀山景区、观音山景区以及环岛景区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于一体的海岛旅游基地。

摩星山景区位于岱山岛东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冈绵延叠翠,月平岗为岛上最高处,海拔257.1米,可览日出,视野开阔。该景区以佛教文化为主体,徐福求仙为背景,主要景点有慈云极乐禅寺、白峰积雪、华藏世界、茶园晓雾、现龙井、玉佛宝塔、碧波亭、望海亭、超果寺、静修庵、崇福庙等。

鹿栏晴沙景区因位于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山下而得名,呈南北走向,东西宽约150米,淹水部分纵宽200米以上,是江浙沿海最长的一条沙滩,既是旅游开发区,又是“蓬莱十景”之一,是天然的大型海滨浴场及海滩活动中心。由于沙质细腻偏硬,又有“万步铁板沙”的美称。目前,该沙滩上设施齐全,主要沙滩活动有沙滩跑车、网钓鱼虾、嬉水弄潮等活动项目。

燕窝山景区位于岱山岛北端,其主景是千万年来由于海水的不断冲刷形成的海蚀柱、海蚀礁,因形似笋而称燕窝石笋。该景长约300米,宽约100米,形态各异,高低大小不一,色泽似真笋,随着海浪起伏而时隐时现,组成一幅海礁美景。距该景西北约2000米处,有一海湾,沿海湾遍布鹅卵石,被称为彩石塘,另外还有向蓬望海、桐盘聆涛、桃林春晓等景点。

秀山景区位于岱山岛东部,以秀山岛为中心,是岱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景点有滑泥主题公园、兰秀文化博物馆、秀山沙滩群、九子佛屿、长寿禅院、厉族众家祠堂、厉家五大房、狮子岩等,同时以其独特的条件还开展多种形式的与海洋有关的特色节目,景区内部动静结合,是具有浓厚海岛风情的海上娱乐城。

观音山景区位于衢山岛上的观音山,峰峦高耸,山势险峻,四周群山环抱,数峰连环似莲花,此山系岱山县境内最高峰,海拔314米。相传佛教圣地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去普陀山修行之前,先在衢山岛的观音山上立道场3年,观音山因此得名。衢山岛四面环海,观音山南面山笼连海,峰顶常有云雾缭绕,山顶若隐若现,似天庭仙境,夏秋时节,白云飘绕山间,时浓时密,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似仙人驾云下凡,是观音山一大奇观。环岛景区海岸线长,海上景观丰富多样,其中奇、特景观众多。该景区主要景观有石壁残照、仙人洞、象鼻山、鲸游港湾、群豚拜江、万亩盐田、蒲门晓日等。象鼻山是天然象形小岛,位于长涂港南口,此山活脱脱像一头西双版纳丛林中的大象鼻子正伸入海中饮水。象鼻山和大园山一衣带水,唯独这长长的“象鼻”和大园山连在一起,像一座腾空架起的拱桥,煞是壮观。

4.嵊泗列岛景区

嵊泗列岛景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有“海上仙山”之称。列岛山岩悬崖耸立,岩礁棋布,石洞成群,绝壁直立数十米,形成典型的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清新优雅,人文风情浓郁诱人,是游客休闲、观光、度假、会务以及开展海上运动的重要场所。境内有泗礁、大悲山、黄龙岛、花鸟岛、嵊山枸杞景区等诸多景点。

泗礁景区包括泗礁本岛、大小黄龙岛、马迹山及其他附近诸岛。本景区以连绵亘长的金沙为特色,仅泗礁就有大小优质沙滩14处之多,其中最著名的为基湖沙滩和南长涂沙滩。这两大沙滩,南北相背,倚山傍林,滩形优美,沙质细净,坦荡平缓,风和浪静,为国内少有的大型海浴、沙浴、日光浴场所和理想的海上运动场。基湖沙滩背靠松林,沙质坚硬洁净,沙域开阔。沙坡下海域平坦,海水清澈,为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享有“南方北戴河”之盛誉。景区内怪石横生,生机盎然,如大黄龙岛上的怪石和摩崖题刻、马迹山的海蚀虹桥,还有基湖月影、花轿玉娇、宫山风车、火焰山等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大悲山景区位于泗礁岛东部田岙村,山体秀美,视野开阔,是鸟瞰嵊泗列岛、欣赏海岛风光的极佳之地。大悲山山脚有灵音寺,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山名因之而得。环顾四周,东南西北,大大小小百余个岛屿均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往东看,嵊山岛、枸杞岛依稀可见,东北方是花鸟岛和绿华岛,东南面的五龙岛及大、小黄龙岛尽在眼底。黄龙岛因山势雄伟,土呈黄色,远望似黄龙蟠海而得名。大黄龙岛峻山陡岸颇有壮色,尤以奇石景观闻名,史称元宝石,分大、小两块,两石相依,形若两锭神来的金银大元宝。大元宝石重约百吨,高6米;小元宝石重约5吨,长4米。人立于石上,蹬之悠悠颠晃,推之则摇摆而不移,人称东海第一大奇石,俗以为“女娲补天”所遗。

花鸟岛位于嵊泗列岛的最北面,因岛上花草丛生,林壑秀美,故得名花鸟岛。花鸟灯塔是花鸟岛上最为著名的景观,该灯塔兴建于同治九年(1870),圆柱形塔身高达17米余,标成上黑下白两道横纹。每当夜幕来临,塔顶的氙气聚光灯便以每分钟一周的旋转速度向四周扫射,射程可达22海里。半个花鸟岛在灯塔的强烈光束照耀下,如同白昼一般,如遇浓雾阴霾天气,能见度差,塔内还装有大功率的“雾笛”,声音可传出10多海里之外,以告来往船只。由于灯塔的历史悠久及雄伟壮观,故又被誉为远东第一大灯塔。除此之外,老虎洞、云雾洞、猿猴洞等亦是花鸟岛上的重要景观,据说云雾洞可深达海底,崦东崖南岸是观涛的绝佳去处,那里濒临大海,风急浪高,蔚为奇观。

嵊山枸杞景区位于嵊泗列岛风景区最东部,其景区范围包括嵊山、枸杞岛等,以渔岛风情、悬崖绝壁和渔村民俗为特色,主要景点有东崖绝壁、夫妻峰、双人石、小西天、海上牧场等。嵊山渔场,碧海蓝天,一望无际,船透风穿梭于波尖浪谷之中,赭帆升隆在朝日夕阳之间;入夜,万船归港,桅樯如林,渔火齐放光华,船上水下,交相辉映,宛若一座海上不夜城。自然景观与渔港情融为一体,堪称嵊泗旅游一大亮点。

5.桃花岛景区

舟山桃花岛景区为舟山群岛第七大岛,位于东经112°13'~122°19',北纬29°46'~29°52',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海山雁荡”朱家尖隔港相望,南临桃花港国际深水航道,东濒著名的东海渔场。整个景区自然景观丰富、人文景观和神话传说有机融合,形成了桃花岛风景名胜区六大景观,即塔湾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桃花港、鹁鸪门、乌石砾滩,同时也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所描绘的美妙神奇东海小岛。

桃花岛历史悠久,宋乾道《四明国志》有证:客浦遗址考证,在商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先秦时,隐士安期生漂流至桃花岛,采药修道,开炉炼丹,常以醉墨洒于山石,遂呈桃花纹,奇形异状,宛若天然,故石称桃花石,山称桃花山,岛称桃花岛,被誉为“海上仙山”。桃花岛拥有舟山千岛第一高峰——安期峰,海拔539.7米;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东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岩体高78米;舟山第二大沙滩——千步金沙。桃花岛还是中国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之一的普陀佛茶的主要产地,又是浙江沿海岛屿中林木品种最多的岛屿,共有林木78科、556种,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美誉。

大佛岩是桃花岛的标志,不但自然景观独特,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武侠文化内涵,是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一书中桃花岛岛主黄药师的主要活动场所。大佛岩中腹的“清音洞”是先秦安期生漂流到桃花岛后的第一个居室,在《射雕英雄传》书中是黄药师藏《九阴真经》和关押老顽童周伯通的石窟。安期峰以峰、石为特色,寺、洞为主体,龙、道、佛三大文化为背景,具有山清、水曲、石趣、峰奇、境幽、气爽的特点。安期峰是舟山群岛独一无二的风景,古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众多名句。形如拇指从掌中弹出,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悬崖绝壁的弹指峰,是桃花龙女恩赐给桃花岛镇海挡风的玉如意,也是金庸笔下桃花岛岛主黄药师练功习武之所,这里的海崖风光可谓佳境,元朝文学家吴莱曾写诗赞曰:“雕锼鬼斧觖,刮濯龙湫移。”

6.沈家门景区

沈家门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部,面临东海,背靠青龙、白虎两山,构成了一条长约十里、宽约半里的天然避风良港,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和海产品的集散地,素有“渔都”之称。沈家门渔港海产资源丰富,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渔港。它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海上雁荡朱家尖、海上仙山桃花岛形成了东海旅游的金三角。

清朝时,沈家门便形成了热闹的街市,曾有“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的记载,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之美誉。常年万船穿梭,每逢鱼汛,沿海十几个省市的几十万渔民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岛渔港景观。入夜,渔灯齐放,繁星如织,美不胜收。沈家门渔港作为特殊的旅游产品,不是单个旅游产品,而且是由若干个旅游景点整合后形成的沈家门渔港组合型旅游产品,当前,其主要旅游参观点有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沈家门夜排档、十里渔港、海上观光游览、青龙山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