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概述
1.1.1 基本概念
1.1.1.1 环境
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主体(中心事物)而言的,因主体(中心事物)的不同而异。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里的环境作为环境保护的对象,有三个特点:一是其主体是人类;二是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三是不含社会因素。所以,治安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
1.1.1.2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环境质量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1.1.1.3 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1.1.1.4 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它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环境影响按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影响、区域影响、国家影响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单体影响和综合影响等。
1.1.1.5 环境影响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指的是技术方法,涉及物理学、化学、生态学、文化与社会经济等领域;另一个层面指的是管理制度,是以法律形式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此外,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内涵:①评价对象是拟订中的政府有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单位欲兴建的项目;②评价单位要分析、预测和评估评价对象在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③评价单位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④环境保护部门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要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评估。以上四点再加上“方法”和“制度”共六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完整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对象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要素和专题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是根据近两三年的环境监测或现场实地调查资料,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的评价。通过现状评价,可以阐明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与依据。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即环境影响评价,通过预测与评价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与制度。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指规划编制机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规划已经或正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用以检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改进措施,或者对正在实施的规划方案进行修订,甚至终止其实施。它是应对规划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1.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在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NEPA)首次出现。该法案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继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之后,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先是发达国家,如瑞典(1970年)、前苏联(1972年)、日本(1972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德国(1976年)、法国(1976年)等,继而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如马来西亚(1974年)、印度(1978年)、中国(1979年)、泰国(1979年)、印度尼西亚(1979年)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先后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政策法规。
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纷纷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如1970年世界银行设立环境与健康事务办公室,对其每一个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作出审查和评价;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加拿大联合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会议;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第12届会议建议组织各国环境影响评价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为各国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方法和理论基础;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作出了“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和原则”的第14/25号决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17宣告: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活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作出决策;1994年加拿大和国际环境影响评价学会在魁北克市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环境影响评价部长级会议,52个国家和组织机构参加了会议,会议作出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的决定。许多国际环境条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也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相应规定。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健全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标志着环境影响评价已作为一项成熟的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
1.1.3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影响评价是从开发活动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建设项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一般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活动和生产活动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或生产活动,综合考虑活动特点和环境特征,通过对污染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把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限制在最小范围。
(3)为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承受能力,为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确定适宜的经济发展方向、建设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区域环境状况,预测和评价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计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宏观调控和全过程污染防控的目的。
(4)提供最佳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反过来环境管理也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要把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统一起来,选择它们之间最佳的“结合点”,即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找出这个最佳“结合点”的环境管理手段。
(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必然是对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进而推动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按照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提出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遵循的工作原则如下:
(1)依法评价原则 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
(2)科学评价原则 应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突出重点原则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