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别对商业计划书有误解
对于很多不够了解商业计划书的人来说,商业计划书是一种奇怪的存在:它要在露天场合演出,并且只能用来融资,只要好好计划它,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融资计划……除此之外,人们对于商业计划书的误解远远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并且因为这些误解造成了不少严重的后果。本节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人们对商业计划书都有哪些常见的误解,我们又该如何消除这些误会呢?
1. 路演为商场外面的露天演出
张先生30多岁,年轻有为,在公司上班时为公司创造了不少价值。后来打算从公司离职,并且自行创业,然而在资金方面仍有困难。此时,张先生的旧友给出建议,让张先生通过路演来进行融资,以张先生的才干,获得投资者支持的概率很大。
张先生感到很疑惑,路演路演,不就是在商场外面进行露天演出、宣讲?这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些对于商业计划书不太了解的人,经常会把路演和商场外面的露天演出混为一谈,认为这是同种类型的活动。甚至有的企业因为概念混淆了,认为路演就是在商场外面进行露天表演,面子上多多少少有些过意不去。然而,路演与露天演出根本就是两回事。虽然说二者都是在公众场合举办,而路演也可以说是露天演出的一部分,但细细说来,它们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具体表现有五点,如图1-4所示。
1)目的不同
露天演出通过现场演示,引起目标人群的注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宣传进行销售,从而赢利。而路演是通过商业计划书进行演说和演示,找到经销商才是企业路演的主要目的。
2)目标人群不同
由于演出目的不一样,目标人群也会有所变化。露天演出销售量越多越好,销售单价可大可小,因此面向的都是广大消费者。路演主要是为了招商,从而获得投资,因此目标人群都是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资者等,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获得大额资金以谋求发展。
图1-4 路演与露天演出的五点不同
3)规模不同
露天演出包括很多种类型,规模同样会根据演出类型有所调整,大型规模如明星演唱会,小型规模如街头卖艺。而路演主要是企业代表通过演讲解说让投资者了解自己的产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规模都是由8~10个企业项目以及8~10个投资者组成,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商业计划书,让投资者能够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
4)场合不同
露天演出,顾名思义,就是在露天的公众场合进行演出,可在商场外,可在车站旁。而路演的展示场合既可在室内,又可在室外,不少地方还专门设计了做展示的路演厅。
5)表现形式不同
露天表演的性质决定了其只能在现场完成演出,而路演则可分为线上与线下。线上路演主要是通过在线视频、互联网社群交流等方式对产品或项目进行展示,既方便又快捷;而线下路演就是常见的在活动专场内与投资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对产品或项目进行充分展示。
综上所述,商场的露天表演与路演的差别还是挺大的。通过介绍这些差别,希望大家可以充分认识这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根据它们之间不同的性质,正确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
2. 商业计划书只用来融资
李先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公司有一个新项目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于是其团队花费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为的就是制作一份完美的商业计划书。然而,由于项目创意不足等原因,最后并没有获得投资。
李先生的助理看着花费大量精力制作的商业计划书,内心感到有一些失落,准备将其销毁。李先生看到了这一幕,阻止了助理的行为,并说这份商业计划书留着还有用途。助理感到很疑惑:商业计划书的作用不就是用来融资吗?现在融资没有成功,还有什么作用呢?
商业计划书集企业资产、运营于一身,充分体现出企业产品或项目的投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人对商业计划书的认识都只是片面的,这些人认为:商业计划书的作用仅仅是用来融资,如果没有达到融资的目的,那与废纸无异。这种观点明显不正确。商业计划书是国际通用的重要文件,其商业价值不可小觑,除了融资外仍然大有作为,如图1-5所示。
图1-5 商业计划书除了融资以外的三点作用
1)指导作用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商业计划书是其在创业过程中的战略设计,对于企业的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那些没有真正进行战略思考而制定的方案比较,商业计划书的可操作性更强、更有效。
除此之外,商业计划书在递交给投资者后,有的投资者会给出反馈,企业也知道应该在哪里做出改进,方便其更好地做决策。在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到李先生公司失败的原因是项目创意不足,根据这一反馈,李先生的团队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进。
2)聚才作用
一个企业想要获得发展,人才是必不可缺的。除了人才,还有合作伙伴等,而商业计划书同样也可以起到聚才的作用。企业通过商业计划书可以给人才提供可靠的信息,让人才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企业的状态,最后将其吸引过来。
3)整合作用
大家都知道,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很多信息都是凌乱且分散的,工作内容之间互不相通。而通过制作商业计划书,可以将企业内部的重要信息搜集起来,厘清企业思路;同时还会调研外部资料,并将其完善起来。通过内外交接,可以将有利于企业的各种资源都有序地整合起来,并且组成最佳要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虽然不能确保你一定会成功,却一定可以帮你减少失误。”在安永的《商业计划书指引》中,他这样形容道。商业计划书是企业对其发展思路的重要宣示,从中可以展示企业的发展路径,商业计划书中体现的竞争对手、行业信息、财务状况等,都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帮助。因此,商业计划书不仅仅可以用来融资,对企业来说在其他方面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一份商业计划书就能搞定所有事
有的企业在制作商业计划书时非常认真,同时也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最后却没有获得投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众所周知,商业计划书是企业获得投资的敲门砖,然而,它的作用也仅仅是敲门砖。敲开门以后,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企业去做。一份商业计划书,并不能帮助企业完成所有的事。
先给大家举一个现实中常见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接到推销的电话,有办信用卡的,有卖原始股的。这些电话里的人通过千奇百怪的方式来进行推销,他们各施所长就是为了说服你去购买他们的产品。
然而,站在推销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不能通过这个电话就可以轻易达到最终目的的。但是,销售人员通过拨打电话,可以从中挑选出意向客户,然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销售工作,最终达到目的。比如说该电话是推销原始股的,他们在接下来有可能会邀请你去某个地方听讲解会,又或许是索要地址从而给你邮寄资料等,直到最后签约交易。
制作、投递商业计划书,某种程度上和电话销售类似,二者都是筛选线索、打动目标客户的行为。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投资行为过程首先是与投资经理、投资合伙人等人进行多次交流之后,再通过投资意向书进行交流,并且做出充分调查,还要获得投资决策会的同意,才能进行再次谈判,并且拟定以及签署投资协议,最后进行工商变更并打款。投资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出现差错,那么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也就中止了。细看这些投资过程,大家就会知道,商业计划书除了在第一个环节出现过,在后面的环节中基本都不会再参与进来。
有人认为有了商业计划书就可以搞定一切,于是花费时间、精力在制作商业计划书上,对于其他的融资过程却丝毫不重视,最后导致融资失败。因此,大家要走出商业计划书可以搞定一切的误区,它不是“万金油”,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企业在其他方面仍需努力。
4. 投资人所想的都在我掌握之中
看到这里,大家都知道商业计划书主要面对的人就是投资人,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商业计划书打动投资人,从而获得投资。因此,了解投资人所想是企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固然没错,然而,有的人对自己盲目自信,认为他绝对能把握投资人的想法,最后却被拒绝。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失败的商业计划书案例。
A企业的负责人罗先生是从名校毕业的青年才俊,毕业后凭借自己优秀的才干和优渥的资源,迅速创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罗先生的企业逐渐壮大,发展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让A公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罗先生决定通过转让公司的部分股权从而获得融资。
在制作商业计划书之前,罗先生制定了融资目标,并且选择了合适的投资人。此时,罗先生的下属看到罗先生所选择的投资人,建议罗先生在了解过这些投资人的习性后,再根据其习性制作可行的商业计划书。
然而,罗先生认为,投资人看的就是项目是否优秀,只要项目足够优秀,一切都不是问题。罗先生对自己的项目非常自信,认为投资人没有理由放过这么优秀的机会。
罗先生的融资之旅很快就开始了,然而投出去的商业计划书却像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原来,罗先生只顾着大肆宣扬自己的项目,却忽视了投资人的真正想法。有的投资人喜欢对未来进行长远的思考,而罗先生的商业计划书中只说明了该项目在多短的时间内会回本;有的投资人喜欢多了解一些公司的情况,而罗先生的商业计划书却直奔主题,并没有过多地描述公司状况……
罗先生在进行A轮融资时,屡战屡败。事实上,罗先生的项目并不见得不优秀,只是罗先生过分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左右投资人的想法,没有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投资人在充分了解公司项目之前就否决了这份商业计划书。
通过罗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投资人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最主要的想法当然是从中获益,但是其他的细节同样值得投资人的重视。因此,投资人所想所要的,企业要去了解,而不是盲目自信前去左右,认为投资人想什么自己全都知道。
5. 纸上谈兵,焉能成大事?
“一群文人,焉能成大事?一纸策划,岂能更改历史?”这句话的认识其实是非常片面的,然而仍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不少人对商业计划书也有这样的刻板印象。
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商业计划书的学习文章,累计起来千千万万。然而,在这众多文章中,想必会有人认为商业计划书都是企业家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无依无据,并不能够成就大事。其实,纸上谈兵恰恰是能成大事的开始。
赵括的案例成了今天的笑谈,“纸上谈兵”也因而成了一个贬义词。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来没有经过实践就去打仗的人同样可以成功,比如诸葛亮、陆逊等。实践固然重要,但思路纲领更不能忽视,否则凡事都要亲身实践过,那么恐怕等到猴年马月,商业计划书也未必能够成功制定。
有的人认为商业计划书只是一纸空谈,根本无法让投资者信服。如果一份商业计划书只是由终日坐在电脑旁的普通工作人员所撰写的,内容泛泛,自然不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但如果商业计划书中的内容真实地描述了企业的面貌,并且通过充分的数据调查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那么,其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道不论不明,兵不谈不知。”纸上谈兵是一种有效的探讨方式,只要能够正确使用,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商业计划书是投资者充分认识企业的最佳途径,通过商业计划书,投资者可以快速了解企业状况,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决定。
不少人认为商业计划书只是企业家在纸上谈兵,全凭口才了得,但是并没有实际效果。然而,商业计划书中写出来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纲领,同时也是企业以后的行动指南。没有商业计划书,企业的行动就没有纲领,如何去建章立制?商业计划书就像是羊群中的领头羊,有了商业计划书,企业才能顺藤摸瓜,故而站高望远,对企业发展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