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尚学《货币银行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论述题

1.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的条件及崩溃的原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5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融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的基本条件

要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双挂钩原则的实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受其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恶化,该国与美元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经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后,该国可以实行货币贬值,重新确立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但是,如果美国发生长期的、根本性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定,美元就会从根本上丧失其中心地位,从而危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美国应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兑换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有按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价格兑换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的义务,为了履行其兑换义务,美国必须保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这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上

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如果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加以平抑。但如果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剧涨,美国或有关组织由于黄金短缺,无力在市场上投放以平抑黄金价格,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也就随之动摇。

(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是:

美元停兑黄金。在美国国际收支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的地位岌岌可危。1971年8月,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支柱已经倒塌。

固定汇率波动幅度扩大。1973年西方国家达成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至此,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支柱,即各国货币钉住美元,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制度也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从根本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是:

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清偿力与信心之间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有两个基本责任:一是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但信心和清偿力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成黄金的危险,即信心问题。相反,美元供应不足则产生清偿力的问题。

僵化的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维护固定汇率制度放在首要地位,成员国在国际收支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申请改变汇率。事实上,各国汇率很少变动。但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国际收支的状况也相应变化。美国持续逆差,英法两国逆差多于顺差,日本与西德积累了巨额顺差。如果排除人为干预,则美元、英镑和法郎贬值,日元和马克升值是必然之举。但美国认为美元是基准货币,其他国家有责任维持汇率的稳定,因此美国主张盈余国货币升值。其他国家则认为美国赤字是其过度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所致,美国应对此负责。同时也没有任何盈余国愿意将货币升值,而使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结果是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成了固定汇率制。这种僵化状态违背了建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初衷,矛盾的积累最终冲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约束机制。当1973年美元危机再起时,一些当时仍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也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主要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程度的悬殊。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各国采取的赤字财政和扩张信用的规模各不相同,因此,表现的通货膨胀程度各不相同,反映的实际利率水平也不相同,因而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

解决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有限。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也由于汇率制度僵化,所以各国国际收支问题日益严重,大大超过了IMF所能够提供的财力支持。特别是在各条款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它们需要得到的贷款与实际得到的贷款相差甚远。此外,从全球范围看,除少数国家国际收支为顺差外,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累计性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而大量的、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固定汇率制度构成威胁,使其难以维持下去最终崩溃。

2.说明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人行2006研;北师大2003研;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反之则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国际收支对汇率水平的影响,需要在收支差额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比较明显。

(2)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由于其货币的国内价值和购买力下降相对较快,则其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也会贬值。

(3)相对利率。本国利率相对于外国利率较高时,投资者愿意持有本币资产,进而本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反之则本币贬值。相对利率对汇率的影响,需要和相对通货膨胀率结合起来看,更具体地说,实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大于名义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策工具的范畴,具有被动性,因而它对短期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长期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从长期看,真实利率趋于稳定)。

(4)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增长中的结构不一致和数量不一致,也会影响汇率。如果总需求的整体增长快于总供给的整体增长,满足不了的那部分总需求将转向国外,引起进口增长,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当总需求的增长从整体上快于总供给的增加时,还会导致货币的超额发行和财政赤字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因此,简单地说,当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国货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预期。就经济方面而言,预期包含对国际收支状况的预期,对相对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对相对利率或相对资产收益率的预期,以及对汇率本身的预期等等。预期一方面会改变利率、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以间接影响汇率,另一方面还会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影响汇率,譬如集体性的贬值预期可能会推动货币的贬值。

(6)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政府融资)和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但如果赤字增加同时伴随着利率上升(譬如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那么它对汇率的影响就不确定了。

(7)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的多少,能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能力的强弱。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本国货币升值。反之,储备下降则会引诱本国货币贬值。

(8)劳动生产率。在工资水平稳定的前提下,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快速增长,使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相对增加,从而使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相应上升。不过,劳动生产率对货币汇率的影响是缓慢而长期的,它不易马上被察觉出来。

3.简述金融工具的主要特征。(东北财大2007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每种信用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从整体上看,金融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偿还期。金融工具一般都载有期限,即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时间,债务人到期必须偿还信用凭证上所载明的债务,债权人则到期收回债权金额。就偿还期而言,对持有人来说,更有实际意义的是其持有期间。虽然金融工具一般都有偿还期,但也存在着特例,如股票只支付股息,没有偿还期。实际上,由于有价证券可以买卖转让,这样对持有者来说,就可以把无期化为有期、长期化为短期。

(2)流动性。这是指金融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对持有者来说,可以随时将金融工具卖出,获取现款,收回投资。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不能方便地随时自由变现;二是变现过程中损失的程度和所耗费的交易成本的大小。凡能随时变现且不受损失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大;凡不易随时变现,或变现中蒙受价格波动的损失,或在交易中要耗费较多的交易成本的金融工具,其流动性小。一般来说,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而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正比。偿还期越短、债务人信誉越高,流动性越大。

(3)风险性。这是指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风险。金融工具的风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和利息还本付息的风险。信用风险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债务人的信誉和经营能力。其次,决定于金融工具的类型。另一类是市场风险,即因经济环境、市场利率变化或者证券市场上不可预见的一些因素的变化,导致金融工具价格下跌,从而给投资人带来损失。

(4)收益性。这是指金融工具能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

4.试论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深圳大学2012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贬值(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或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拉上,是指经济体系中存在对产品和劳务的过度需求,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在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状态下,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由于总需求是由有购买和支付能力的货币量构成的,总供给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因此,“需求拉上”可以通俗地说成是“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由于投资扩大、消费支出和政府支出扩大、货币信贷规模扩大等各种原因,会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大,从而打破已有的总供求均衡,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动,是将通货膨胀的成因归结为供给因素,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的变化,是由于供给过程中的成本提高而导致了物价水平上升。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有:工资成本上升;垄断性企业利润要求提高,垄断产品价格提高;进口成本、间接成本等各种成本上升。

供求混合推动,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关于通货膨胀还有其他多种成因。如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本币贬值过度,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固定资产投资过度,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经济体制不健全,缺乏一整套管理市场的手段和法律体系等等。

(2)从国际国内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经验来看,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一是减少货币供应量,具体操作手段是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二是提高利率,具体操作手段是中央银行提高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抵押贷款利率和信用贷款利率,同时这也会使得存款利率、债券利率相应提高。

紧缩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增加收支、减少赤字。其中增收的措施主要是增加赋税;节支的措施主要是压缩政府机构费用开支甚至精简机构、减少军费开支,控制公共事业投资,减少各种补贴和救济等福利性支出。

紧缩的收入政策,主要用于治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管制,具体措施是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即政府当局规定允许货币总收入在一定年份增长的目标数值线,并据此相应地采取使每个部门的工资和价格的增长收敛于指导线的措施。

积极的供给政策,是指以积极刺激生产的办法增加供给,同时压缩总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大幅度降低税率;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限制;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也要减少政府支出。

货币改革,是指政府下令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变更钞票面值,对货币流通秩序采取一系列强硬的保障性措施等。这种强有力的货币改革措施,一般是针对恶性通货膨胀的。当物价上涨已经显示出不可抑制的状态,货币制度和银行体系已经濒临崩溃时,才会迫使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除了上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主要措施外,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政策主张或做法,如推行指数化政策。所谓指数化,简单说就是收入指数化。它是将主要经济变量如工资收入、利率等与物价指数挂钩,当物价指数上升时,这些经济变量自动随之调整。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不少发达的工业国家将其作为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

现今通货膨胀原因是多层面的,应该在实际中结合上面的措施综合运用。

5.辨析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论点,你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中央财大2005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货币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和货币学派货币传导机制的论点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只是资产的一种形式,每一种资产都有收益率,各经济单位通过比较各种资产的收益率而随时调整其资产结构,这个调整必将影响到整个经济活动。对此,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可表示为: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r(利率)→I(投资)→E(总支出)→Y(收入),即先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水平,再经利率水平的变动改变投资活动水平,最后导致收入水平的变动。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利率的影响;利率变化对投资水平的影响;投资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这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这一传导过程中各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其中任意环节出现阻塞或障碍,都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的减弱或无效。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利率。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该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银行增加贷款,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升,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引致产出提高,直到物价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量完全吸收掉为止。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2)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首先,作为价格调节的利率政策问题。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也不高,因而利率尚未进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系统。其次,作为数量调节的基础货币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外汇占款和对政策性银行贷款大幅增加,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投放对象的商业银行近年来资金量也较充足。基础货币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货币市场基础建设有待加强。货币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市场参与主体尚不够。同时,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由于资金的趋同性强,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还难以发挥作用,同业拆借利率水平变动引导整个利率体系水平变动的作用还未发挥出来,货币市场尚不能满足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手段实行间接调控的需要。

第三,商业银行利益机制和发展动力问题尚未解决。我国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尤其是强调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情况下,从过去的盲目扩张发展到一度盲目收缩,从过去的无人负责发展到一度谁也不愿负责。利润指标没有成为考核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商业银行不太关心成本利润管理与考核,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人员放贷的积极性,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

6.《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对外经贸大学2013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明确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是普通股(含留存收益)最低要求为5%,一级资本最低要求为6%,总资本最低要求为8%。

(2)明确了两个超额资本要求:一个是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水平为5%,设立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是为了确保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本用于吸收经济压力时期的损失,并规定银行必须用普通股来满足资本留存超额资本要求;另一个是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水平为0~5%,只有当出现系统性贷款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才需计提反周期超额资本,大多数时期反周期超额资本为0。

(3)明确过渡期安排。为了防止过快实施更高的资本标准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自2019年开始正常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最低应分别达到7%、5%和5%。

由于各国银行盈利模式及债务水平的差异,新规对全球银行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别。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银行为例。

(1)对欧洲银行的影响

对于仍处在主债危机阴影之中的欧洲银行业,新监管规则的影响尤为明显。首先,欧洲银行普遍存在着资本充足率紧张的局面,需要募集资本,因欧洲银行大多是混业经营,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其次,对受债务危机影响的国家来说,要满足更高的资本金要求,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融资,还是用国家财政增资,当前情况都难以行得通。

(2)对美国银行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对美国银行的影响不大。首先,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各银行已经筹集了大量的新资本,主要商业银行基本已经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其次,美国大型银行当前的一级普通股权益资本比率的平均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协议所要求的比例。

(3)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甚微。首先,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相对西方商业银行要简单,同时批发性融资比例低,所以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值影响小;其次,目前我国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高于此次新规的要求;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已达到巴塞尔监管标准;第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可能有影响的是新规中逆周期的5%充足率缓冲要求,此外,如果推行5%反周期缓冲,对于银行利润分配也会有所限制,未来银行分红率将有所下降,而再融资的时间会明显缩短;第五,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也可能面临新的障碍;第六,长期来看,资本补充、风险的覆盖,反周期资本的提取,以及对于重要金融机构附加值计提,银行面临较大的压力。

7.试述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武汉大学2012金融硕士)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近年来,现代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是: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各国金融监管模式日益趋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美、英、日等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体现了这种趋势。具体阐述如下:

(1)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容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权力制度安排和监管组织体系。监管的权力制度安排就是指行使政府监管权力的相关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监管组织体系主要由金融当局宏观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金融业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监督防范体系四个层次组成。前二者在金融监管中起主导作用,后二者起重要补充作用,四个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协作。

金融监管模式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

统一监管模式。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无论是审慎监管还是业务监管,都由一个机构负责,这个机构通常是各国的中央银行或另设的独立监管机构。这是一种典型的混业监管模式,以英国为典型代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优势,统一监管能节约人力和技术投入,大大降低信息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二是改善监管环境,统一监管可避免由于监管者的监管水平和监管强度的不同,使不同的金融机构或业务面临不同的监管制度约束,也可避免被监管者对多种机构重复监管及不一致性无所适从;三是适应性强,统一监管能迅速适应新的金融业务,既可避免监管真空,降低金融创新形成的新的系统性风险,又可避免多重监管,降低不适宜的制度安排对创新形成的阻碍。其缺点在于:缺乏竞争性,易导致官僚主义。

分业监管模式。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按照银行、证券、保险划分为三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内,分别设置一个专业的监管机构负责包括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在内的全面监管。目前分业监管模式较为普遍,中国便是实行这一模式。其优点在于:一是具有监管专业化优势。每个专业监管机构负责各自的监管领域,职责明确,分工细致,有利于达到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二是具有监管竞争优势。尽管监管对象不同,但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压力。其缺点在于:一是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差,容易出现监管真空,若设置多重目标或不透明目标则易使被监管对象难于理解和服从,出现多头管理和相互扯皮现象。二是从整体上看,分业监管机构庞大,监管成本较高,规模不经济。

不完全统一监管。是介于完全统一监管和完全分业监管之间的一种监管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过渡模式。具体有:一是牵头监管模式,几个主要监管机构为建立及时磋商协调机制,相互交换信息,以防止监管机构之间的扯皮推诿,特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负责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其典型代表是法国、巴西。这种监管模式既可以发挥分业监管的专业化优势与竞争优势,提高监管效率,又可以通过监管机构定期的磋商协调、相互交换信息以及密切配合,将多重监管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其问题是,由谁来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以及牵头监管者并不能做到控制整个体系风险。二是“双峰”监管模式,是对不同的金融业务的经营进行监管。

(2)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国际化趋势,使得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各种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的相互转移和扩散在所难免,严重威胁着各国的金融稳定。金融国际化要求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化,如果各国金融监管松紧不一,不仅会削弱各国监管措施的效应,而且还会导致国际资金大规模的投机性转移,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因此,西方国家致力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一些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如下: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建立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体制,到1999年美国金融经营体制正式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但其分业监管体制并未发生变化,监管模式则转变为伞式监管与功能监管结合的模式。在该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既要接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综合监管,又要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监管;伞式监管人和功能监管人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完成金融监管任务。

英国历史上金融监管主要依靠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采取非正式监管形式,以“道德劝说”、“君子协议”等方式进行,直到1979年英国的银行监管才走向法制化的道路,在这之前英国的金融监管采取分业监管体制。20世纪7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金融业出现混业经营的局面,英国开始注重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1997年成立了金融服务监管局,由此开始正式实行集中统一的混业监管模式。

日本金融监管体制随着金融经营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由分业经营转为综合经营,其金融监管体制也转变为混业监管。1998年以来,日本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以财政和金融相分离为核心的重大改革,形成了以金融厅为最高监管权力机构的新的统一监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