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助人与自助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原则一:科学取向+人文关怀

理解是采取行动的前提。 科学的理解为后续行动指明方向,而错误的理解会导致一切努力都变成“南辕北辙”。心理疏导倡导以科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用理论学习弥补我们本能、直觉或生活经验的不足,帮助我们形成对每个行为稳定、可靠、全面的理解。

科学取向的心理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理解自己,理解身边的孩子、父母、朋友、同事。科学心理学体系包含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加深了解。理论积淀越多,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维度越广阔,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越深刻,进行心理疏导时就越得心应手。

同时,心理疏导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解读行为、情绪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指明了一些大致的方向,这似乎为心理疏导提供了一种“对症下药”的捷径。但当我们看到当事人的某些做法正好与某个理论的假设契合时,我们很容易掉入一种“懒人陷阱”,即直接把该理论提倡的解读套用到眼前这个人身上,不假思索地按照理论建议的方法、步骤去对其进行疏导。这就违背了心理疏导的一个关键理念及原则,即相信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心理疏导中,我们必须全程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尊重每个个体的特殊性,不把任何一位当事人的任何一个问题看作是几个标签的简单组合,要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当事人。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重倾听、少评判,不简单地以得失、成败、对错为标准,不以言语说教、行为约束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