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内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主要是依靠资源和资金的大规模投入来实现的,是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来的。中国目前的“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以知识和科技为先导的创新型发展之路。因此,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加快推进经济增长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使经济逐步迈向高水平层次,就显得非常迫切。
一、主要经验
(一)做好顶层设计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国都从国家层面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进行了总体部署,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基础和环境条件,不断进行调整,保持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的连续性,以提高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应着力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制定明确的转型升级路线图和时间表,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对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顶层设计方案,要兼顾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长期总体规划以及分阶段的战略规划,注意动态跟踪世界主要国家的趋势,把握其转型升级动态,及时对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形成科学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路线图,确保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
(二)完善的制度框架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回顾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经验,可以看出共同的特征:在这些国家,创新以系统的、动态的演化观点将制度、文化、创新组织体系联系在一起,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构建起完善的制度框架,如健全的产权制度、公平的市场环境、成熟的公民社会和法治社会等,创新活动建立在广泛的创新网络和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充分体现出网络战略、技术战略、一体化的产品和制造战略、灵活性等特点,形成了多元化主体参与、多种创新资源流动、开放为特征的创新体系。因此,我国要着力构建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包括公平的竞争制度、创新的金融制度、成果转换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以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营造完备的、有效的激励和运行条件。
(三)打造产业“先发优势”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需要打造“先发优势”产业。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始终坚持在关键产业领域实施技术创新,一批高端产业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产业“先发优势”发展。中国是欠发达国家,作为追赶者采取了“后发优势”的战略。通过引进、学习、模仿和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的先进技术,避开自行探索和自行研发的高昂成本,利用别人的经验绕开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弯路,节省追赶时间。但这一战略在造就“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其“后发劣势”。显然凭借盲目追赶、依靠单纯模仿是很难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永远都会处于落后跟随的状态。并且当后发国家在发展上逐渐趋同于先发国家时,依靠后发优势的追赶战略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的态势。因此,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追赶后期必须改变后发优势的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积极打造产业先发优势,引领经济发展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在我国的一些关键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领域实施技术赶超和创新,实现某些产业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
(四)企业、企业家成为主体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核心
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新兴产业的兴起、新兴国家的崛起都依赖于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创新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必须以企业和市场为核心才能健全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熊彼特指出:“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之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企业和企业家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体,企业家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未被认识的、无法预料的机会,以及未被开发或被误用的资源,先人一步加以开发利用。可以说,经济发展是企业家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组织结构的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经济增长来自创新而不仅仅是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企业家的作用正是选择和测试那些市场所需要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将其从科技成果变成产业创新资源。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是由企业家驱动的发展。
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过程中都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其中企业家是创新的关键驱动者,具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够成功组织和配备创新资源,成功地将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甚至占领市场。同时,企业家也是政府科技创新决策的重要参与者,政府建立了与企业家的常态化对话制度,推动对未来产业创新达成共识,使企业更好地领会政府的政策目标及意图,进而使政府的研发资助更加有效。
(五)公众成为重要参与力量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公众支持与消费者参与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并不是消极地等待消费新产品,而是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消费者在使用新产品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甚至创造出原始发明人想象不到的应用。鉴于消费者可能不愿意采用那些质量和稳定性还没有得到足够检验的新技术,政府应该向消费者传达有关这一技术未来的清晰信号,同时政府也能够强制公司执行或适应新的技术变化。
我国应加快建立“多元参与、民主协商”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使公众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推动公众支持与参与,培育公众参与创新的意识。同时,利用信息化管理,建立科技创新大数据平台,将公众关心的、希望参与及创新主体所想的、所有的、能做的结合起来,实现需求和供给的互动。此外,开展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的征集方式,收集公众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建议以及针对技术攻击方案的意见,引导更多的人成为创新的参与者和创新成果的受益者,共同推动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
(六)政府的准确定位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无论采用哪种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模式,政府在其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家及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规划、相关政策的设计、重点产业的选择,到创新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都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将自身定位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监督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仅仅对科学技术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进行直接的巨额资助,并通过政府采购引导技术创新并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比如,英国政府通过具有特色的“联系计划”直接推动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发挥了独特的政府作用。而政府主导型的创新模式使得韩国历次的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和产业技术政策都集中体现出政府的资源和资金分配重点、国际科技合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先发展顺序、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意图,这种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在韩国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政府主导下的严格管制保证了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大企业为主的技术引进确保了在缺少有经验企业家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要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之间的关系,政府需要加快建立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引导创新的方向、确定创新的重点领域上,避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有益启示
(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因地制宜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区域发展定位。城市的发展应以此为基点,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有效寻找城市快速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突破口,因地制宜地走出有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唯有如此,才能成功地促进城市创新发展。企业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也是如此。
(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技术创新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灵魂。不管城市模式如何,始终离不开科技研发、自主技术创新,而科技研发、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但在我国,总体情况依然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发展仍处于依靠资源消耗进行外延式扩张状态,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并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其结果是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和主动权。这与我国政府处于强势而长期包办有关。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与市场接触“零距离”,与竞争保持“零摩擦”,从而发挥企业自己最大的能动性。
(三)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优化创新环境
无疑,良好的基础设施硬环境以及金融、税收和贸易政策等方面的软环境,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可靠保证。不仅如此,还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这是引来一切创新“金凤凰”的“梧桐树”。
(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加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网络
创新有赖于技术、人才,而产学研是打通技术、人才与市场对接、与企业融合的最为有效的通道之一。所以,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就必须要加快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网络,使得这一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企业、市场、高校和政府融为一体,形成系统,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