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冷链发展现状与2019年展望
一、2018年冷库发展现状分析
(一)冷库总量情况
据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冷链分会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冷库统计容量为1.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6%。
(二)冷库分布情况
按大区划分,东部地区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64.8%,中部地区占19.5%,西部地区占15.7%。
按地理分区划分,华东地区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42.1%,华南地区占9.0%,华中地区占9.5%,华北地区占13.6%,西北地区占10.4%,西南地区占7.1%,东北地区占8.3%。
(三)冷库构成情况
按储存商品类别划分,肉禽类冷库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15.4%,果蔬类冷库占27.3%,水产类冷库占14.1%,乳制品类冷库占0.9%,综合类冷库占40.4%,其他类冷库占1.9%。
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15.1%,民营及私人控股企业占76.2%,外资及外方控股企业占8.7%。
(四)冷库技术应用情况
过去,氨制冷系统多使用手动控制或机组手动、供液自动的半自动控制,全自动无人值守制冷系统还比较少见;氟制冷系统则大多使用全自动无人值守系统。近年来,已实现远程监控和无线监控;二氧化碳复叠系统则要求使用全自动无人值守系统。
二、2018年冷库发展特点
(一)利用旧仓改建冷库增多
目前国内冷库开发商中,租库房后改造情况比较多。利用旧仓改建冷库增多的原因是随着城市扩容改造,部分城市地价昂贵,加之冷库建设周期较长、成本高,即使初期资金充足,选择一个价格高昂的理想地块建设冷库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旧仓改造省投资且周期短。
(二)冷链物流企业是冷库租赁主力军
冷库租户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生鲜电商企业,如京东、天猫、每日优鲜等;二是零售商,如沃尔玛、大润发等;三是批发市场里的商户;四是冷链物流企业,如鲜易供应链、九曳、顺丰冷链等。其中,冷链物流企业租赁需求最大,是租赁冷库的主力军。
(三)对冷库标准要求不断提高
除了价格、仓库地址、面积之外,2018年国内冷库租户最关注的问题有:冷库资质证照是否齐全、同仓库存储的物品种类(不同物品可能导致串味的问题)、冷库是否可以分割、仓库硬件设施情况(制冷设备是否良好,是否有卸货平台、消防逃生设备配备、排水设施等)、冷库温度是否达标、库区内车辆通行道路宽度等。这反映出,冷库租赁企业对冷库的硬件设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四)政策推动冷库规划建设
2018年,各地陆续出台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多个政策文件中提及完善冷库及冷链设施规划与布局的结构调整,提高冷库总容量以满足新增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当年多起冷库事故以及2017年11月北京大兴冷库火灾事故事件的发生,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冷库的监管力度,对于一些不达标或废旧冷库进行拆迁整顿,未来冷库市场会在政策的引导下转型升级。
(五)冷库市场开始走向集约化
随着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冷库规模在不断扩大,各企业在发展冷链行业上铆足了劲儿。2018年,冷链市场出现多起大型企业收购、并购、重组事件。冷库是冷链的基础设施,随着冷链企业走向整合,冷库资源也会随之走向集群化发展,未来冷库市场或将形成新的格局。
三、2018年冷链发展的特点
(一)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政策,助力冷链升级
国家层面:2018年全年出台冷链政策、规划超过35项,呈现出4大共同特征:关注冷链短板,鼓励加强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冷链物流相关政策,健全冷链物流标准规范;聚焦技术驱动,推动提高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打造全链条冷链物流体系;着眼于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发展分等分级、加工包装、保鲜贮藏等采后处理、冷链物流,建立健全农业供应链。
地方政府层面:2018年,多个省市发布了冷链物流相关政策,其政策基调与中央政府及各部委一致,重点加大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力度、构建全程冷链物流网络、降低流通成本和损耗、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这4项内容。
(二)行业协会推动冷链运营体系建设
由全国5家商协会联合推动的冷链运营体系建设,得到全国19家地区性协会的积极响应,冷链平台实现成功落地并打通部分地区的冷链全程化。“1号冷链”平台成功落地青海,打通了从青海到南京的全程冷链,成为全国首家与商务部冷链监控平台对接的省级平台。同时,全国19家省市冷链相关协会与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参与冷链体系建设,促进冷链标准化评价与“1号冷链”平台在全国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对5家商协会共同推动全国冷链体系建设、对“1号冷链”平台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冷链物流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
2018年,冷链物流企业之间整合、并购、重组等事件比以往要更多、动作更大。3月,顺丰与夏晖正式推出合资公司新夏晖;6月招商美冷、中外运上海冷链等4家企业成立中外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7月,万科物流并购太古冷链。
(四)出现全国性服务能力的冷链企业
随着生鲜电商、新零售、新餐饮等业态的涌现,全国性连锁超市、便利店的增多,客户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辐射半径、物流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的需求催生出像荣庆物流、顺丰冷运、京东物流、苏宁物流、安鲜达物流等一批具备全国性服务能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布局全国性冷库节点,拓展中小城市运输网络,延伸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统一全链条服务标准等,赢得客户的信任和青睐。
(五)冷链供应链模式创新发展
一是B2B生鲜供应链服务商美菜网“F2 B模式”,利用互联网集合下游需求,规模化采购,降低渠道加价率,提高效率,通过自建仓储、物流、配送,创新升级农产品供应链,砍掉中间环节,一端连接田间地头,一端连接城市,通过自营和合作伙伴,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快速流通,让利两端。二是“菜买卖”互联网平台善之农“前端集采”模式,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了覆盖上海市区16家二级批发市场、600多家农贸市场、近万家零售终端网点的现代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并与多家国内国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跨国连锁超市达成合作,已初步完成对上海地区菜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团膳、餐饮的全渠道布局。三是连锁超市建立“全国采+本地采”的模式,结合信息管理平台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全国和区域供应链体系,代表企业有永辉超市、家家悦。
(六)企业纷纷入局食材供应链
随着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餐饮企业对专业供应链需求将愈加强劲。针对餐厅的供应链服务,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纷纷入局,解决餐企采购难题。餐饮供应链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涵盖信息流、产品流和物流三个方向。信息流方面,供应链管理SaaS系统能帮助餐饮门店更精确地了解食材采购和消耗情况;电商平台则提供了信息透明、价格合理、品控保障的采购方式。产品流方面,根据供应商SKU的不同,又有宽产品线和垂直类产品线的区分:其中全案总包的供应商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及全品类商品供应;垂直细分的供应商则深耕在某一方向或某类产品;提供食材之外,中央厨房模式分担了餐厅的食材分拣加工任务,降低餐饮店人力成本,简化制餐流程。物流方面,集约化源头采购、专业温控运输仓储则解决了食材在配送过程中的品质把控问题。
四、2019年我国冷链发展展望
(一)标准化、科技化是趋势
由于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起步晚,在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冷库行业各方面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冷链仓储环节整体效率低下、企业的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行业痛点,2018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2018年4月,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国家标准委服务业部联合推广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工作;2018年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果蔬产地商品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科技创新助推现代果蔬产业发展的提案》,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和支撑条件建设,提高果蔬产地商品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科技创新能力等。2019年冷库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标准化工作仍然是工作重点之一。
(二)节能、环保是趋势
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每增加0.1毫米,会使蒸发温度下降2.5摄氏度,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近年来,国家在各个领域推行节能环保政策,同时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冷库的节能环保也将成为冷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资本主导是趋势
就目前整个冷库市场来看,由于冷库建设成本高,政府对冷库硬件设施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冷库行业透明度高,将导致我国冷库行业利润很低,目前我国冷库市场还并未出现行业“独角兽”,但是专业人士表示,未来谁能坚持到最后,主要还是资本主导。
(四)温控技术优化的趋势
温度控制在冷库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在冷库由存储型转向物流型的情况下,冷库温控技术必然会由原来仅重视制冷系统和设备发展到全方位控制,智慧化运营。同时,随着国内冷库供不应求状况的不断改变,冷库也终将进入多样化个性定制时代和微利时代,经营者会更关注冷库运营的细节,而冷库的温度控制也必将向智慧化控制转变。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 冷链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