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放生会仪式,最常见于八月十五的八幡祭奠之中。男山[1]的僧人们可能会说,这意味着神道中的古神为佛教所感化而赐予所有生命以慈悲。其实,这不过是中世以后才出现的牵强附会而已。如果真正尊重佛意,人们根本就不应该抓捕那些悠游在水中的鱼儿,硬把它放入狭窄的小池之中。我坚信,一方面,祭奠中宰杀活供品的环节因受僧人的干涉而废除;另一方面,祭奠中唯独人畜无害的环节才得以保留,包括自祭奠的前一年开始准备鱼类祭品等,久之,原初的行为动机被人遗忘,转化成感化故事的材料。但今天,在石清水八幡宫等地举办八月十五的八幡祭奠时,人们依然就如送葬一样排成一队。我们有必要将其理解为古人曾经奉献出一种比鱼类更重大的牺牲的印迹,否则难以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古人要弄瞎次年活供品的一只眼睛,要想证明这种旧俗确实存在,我手里的证据还不够充分,但仍有不少资料可给人以启发。例如,据《近江国舆地志略》[2]记载,位于近江坂田郡入江村大字矶(现滋贺县米原市)的矶崎大明神,每逢四月八日举行定期祭祀,此日人们把渔网投向琵琶湖水面,捕捉两条鲫鱼,其中一条是供神的,另一条则刮去半身鱼鳞后放回湖中,这样,第二年四月八日再投网时定能抓住这条鲫鱼。亦即,人们把前一年做好标识的祭品供奉给神祇,与此同时,又要选定第二年的祭品暂且放养它。鱼儿被指定为神圣祭品之后,得到神祇的眷顾保佑,即使在像琵琶湖这样广阔的湖水中自由游玩,都不会被误用于其他用途,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放生池,对于其中放养的小鱼,人们大概用不着特意弄坏一只眼来做标识了。无论是单眼鱼,还是被刮去半身鱼鳞的活供品,还是行基、弘法等大师的半身鱼之说,说到底都不过是故事而已,我们不必去调查其真实与否。
被刮去鱼鳞的鱼儿能否活一年,这还是大有可疑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就这个例子而言,大概是因为有人觉得仅仅瞎一只眼睛还不够,所以才做了一番夸张,诸如半身鱼、半熟鱼等说法皆如此。
近江还有一则与之相似的传说。东浅井郡上草野村大字高山(现滋贺县长浜市)有一河泽叫安明渊,传说源赖朝[3]曾经在此捕捉鲤鱼,刮去鲤鱼的半身鱼鳞之后,再把它放回水中,从此以后,这里的草野川中就有了一条半身无鳞的鲤鱼。据说,在其水边还有一块上面刻有文字的岩石,只可惜岩石表面长满了青苔,已无法辨识文字内容。源赖朝究竟为什么到这样的河泽捕捉鲤鱼?我们只知道,在近江和其他国家的不少村落里,过节时游行队伍排成一列沿道行进,当地人对其中坐在马鞍上的孩童有着普遍的误解,以及孩童扮演的就是源赖朝的角色。
据远州横须贺(现静冈县挂川市横须贺)的渡边三平君[4]报告,当地的老人们讲,明治维新以前,那里经常出现天狗,夜里还能看到天狗出来杀生时发出的火光。这一火光就如松明灯,但神出鬼没,一会儿出现在田地上,一会儿又出现在大松树上。当时,在稻田、水沟里处处都能找到单眼泥鳅,人们传说泥鳅的眼睛就是天狗杀生时给弄坏的。
对以上故事进行综合考虑可得知,有关单眼鱼的种种谣言显然没有把目击者的报告作为依据。最初,大概存在“禁止在神社境内的池塘里捕鱼”这一禁戒与“单眼鱼不该食用”这一教诲,但二者又内容相近,因此逐渐融为一体了。我们应该视之为古人在一定期间放养活供品的旧俗之痕迹。
[1] 男山是位于京都府八幡市的鸠个峰的别称,山顶上有石清水八幡宫。
[2] 《近江国舆地志略》,成书于享保十九年(1734),是近江藩寒川辰清受命于领主本多康敏撰写的地方志,历经约40年完成,共101卷。
[3] 源赖朝(1147—1199),是镰仓幕府首代将军,创建了日本第一个武家政权。
[4] 渡边三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