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结果

(一)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根据公式(3-3)计算得到的全国、城市、城镇、农村的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见表3-1、表3-2、表3-3和表3-4。

第一,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范围受到样本量大小的影响。在人口普查年份或者1%人口抽样调查的年份,样本量较大,对应于该年份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较小。而样本量较小的调查年份,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较大。

第二,即使一个观测值高于107,也不能判断它就是高于正常值并受到了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影响。因为该观测值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置信区间,虽然观测值高于107,但是它的95%置信区间中可能很大一部分处于107以下,在正常值范围内。

第三,同理,即使一个观测值低于107,也不能判断它就是处于正常范围,因为它的上限有可能高出107很多。

第四,对于95%置信区间较大的数据,为了准确判断,办法之一是增加样本量,把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从而使得整个95%置信区间都低于或者高于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进而做出比较肯定的判断。

第五,城市、城镇和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只是出生性别比的水平之间存在差异,95%置信区间的宽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六,2010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但是目前存在波动,所以预言出生性别比会进一步下降还为时过早。

表3-1 全国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表3-2 城市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表3-3 城镇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表3-4 农村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出生性别比偏高主要体现在二孩及以上孩次。表3-5、表3-6、表3-7和表3-8提供了全国、城市、城镇和农村几次人口普查和1%抽样调查数据中的二孩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可以看出,二孩出生性别比远远高于正常值,即使是下限也比正常水平高出很多。自2000年以来,城市、城镇和农村的二孩出生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的生育政策虽然被称为一孩政策,但是既存在城乡差异也存在区域差异,各省份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如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和二孩政策(Gu et al.,2007)。2000年数据显示一孩政策地区出生性别比为111.6,二孩政策地区为109.0,而一孩半政策地区出生性别比为124.7(Gu et al.,2007)。这说明中国的地方性的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是有影响的。生育政策规定最多可生育两个孩子,所以对于第一个孩子的性别还不是那么关注。但是,等到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具有比较强烈的男孩偏好而基本上只有这最后一次机会的人就会倾向于性别选择性流产,从而使得二孩的出生性别比要比正常值高很多。

2000年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主要由二孩及多孩出生性别比水平的大幅持续升高导致。2000年以后,一孩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并开始偏离正常水平,而相应二孩和多孩出生性别比却出现了小幅下降 (王军、郭志刚,2014;Jiang et al.,2017)。随着生育意愿的降低,人们期望的生育数量减少,所以把性别选择从二孩提前到了一孩,而微观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Jiang et al.,2016a)。

表3-5 全国二孩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表3-6 城市二孩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表3-7 城镇二孩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表3-8 农村二孩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二)Z分布下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对应于公式(3-8),使用贝叶斯估计和Z分布测算的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95%置信区间见表3-9、表3-10、表3-11和表3-12。这些结果与根据公式(3-3)测算出的结果相差不大。

表3-9 全国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表3-10 城市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表3-11 城镇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表3-12 农村出生性别比观测值的置信区间

续表

(三)性别选择性流产

根据公式(3-10)测算出的只考虑女性胎儿流产的性别选择性流产,所得的全国、城市、城镇和农村的结果如表 3-13所示。

首先,正如样本量影响出生性别比,样本量也影响了估算的性别选择性流产的范围。

其次,从全国和农村数据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选择性流产一直存在。

再次,从城市和城镇数据来看,流产范围的下限在很多年份为负值,看起来似乎不存在性别选择性流产。但是如果看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这些年份,由于样本量相对来说较大,即使是下限也是正值,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市和城镇中也存在性别选择性流产。

最后,总体来说,性别选择性流产水平农村最高,城镇次之,城市最低。

虽然瞒报漏报女婴是因素之一,但流产女婴是一个主要因素。1979年,我国第一台B超仪正式投产。1982年后陆续有大批国产与进口B超仪投入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每个县都有档次较高的B超仪以及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不少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也装备了B超仪。虽然政府禁止非医疗目的的产前性别鉴定,但禁而不止。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过专门从事产前性别鉴定的地下个体 B超专业户(Zeng et al.,1993)。90年代之后,随着性别鉴定技术的普及,性别选择性流产更是屡禁不止。

虽然有研究宣称存在一定比例的性别选择性流产男婴(Xiong,2017),并且当前中国生育意愿的下降、养育成本的上升、农村彩礼和婚姻花费的上升等都使得男孩偏好的程度下降(Jiang et al.,2015),但是在以往及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规模的性别选择性流产男婴的结论还值得商榷。

表3-13 性别选择性流产比例范围

续表

性别选择性流产主要发生在二孩及以上孩次。表3-14提供了二孩性别选择性流产比例的范围。可以看出,二孩的性别选择性流产比例较高,2000年之后有所下降。

表3-14 二孩性别选择性流产比例范围

(四)考虑男婴和女婴的流产水平

根据公式(3-13)和公式(3-14),同时考虑男婴和女婴流产比例,计算得到的全国、城市、城镇和农村的男婴和女婴流产比例见表3-15和表3-16。

由于存在流产男婴,此处得到的女婴流产比例要高于只考虑流产女婴时的比例。

表3-15 男婴流产比例范围

续表

表3-16 女婴流产比例范围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