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服务对象
无论把区域经济社会治理当作一个过程还是当成一项工作,其都应该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区域经济社会的复杂构成和运行特点决定了区域经济社会治理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从各地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经验看,把人口系统、经济体系、社会体系、生态环境、发展环境这些主要对象搞定了,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初级目标即可实现,这些对象也就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主要的服务对象。
一 人口系统
人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人口系统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人类历史上诸多伟大的区域发展成就都是人的杰作,世界上诸多的区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本质上都是“人性危机”的表现。
(一)从个体角度理解的人
摸清人的需求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服务于人的基础。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似乎难以捉摸,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人的需求总可以归结为若干种类型,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这种需求信息的获取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在服务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个人需求基础信息,这些信息的共享应用将大大提升对个人需求掌握的准确性。从这些需求信息中,甚至可以分辨出哪些是正当需求,哪些是不正当需求,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大大提高经济社会治理中面向个人服务的精准性,也可以通过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不正当需求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
搞明白人的需求程度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服务于人的关键。个人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由个人需求预期和需求服务供应关系决定,也就是说在相同的需求服务供应前提下,需求预期越低,满意程度就越高,需求预期越高,满意程度就会越低。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中开展的入户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刚接受救助的贫困户和相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对扶贫的满意度较高,接受过一定救助的贫困户对扶贫的满意度会降低。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也普遍存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需求满足管理远比这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治理体系不需要用恩人和仇人等世俗的概念来评价,但需求程度管理却依然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构建满足个人需求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服务于人的核心。抛开心理学方面的术语和规则,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多地满足更多人、更持久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是一个需求供应能力问题。区域从来不缺管理人的策略和艺术,但在依法治国日益深入人心、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的物质财富丰富程度前所未有的条件下,以及人的债务等负担数量前所未有的境况下,个人需求满足能力供应不能再满足于过去套路式的雕虫小技,规则的透明化、资源的公开化、过程的法制化、效果可检验是新常态下个人需求管理能力的标配,提升这种能力需要区域经济社会治理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持之上。
(二)从群体角度理解的人
强化群体性经济活动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直接提供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或者创造机会和环境,使更多有劳动能力的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实现相对的充分就业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最核心的任务之一。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形态和结构始终在发生着变化,一些旧的行业在消失,一些新的行业在涌现,为实现相对的充分就业,需要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和政府共同努力。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可以通过个人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作为政府,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或为经济实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便利和支持。就业不但是人的群体性经济认可的体现方式,也是人的社会性价值的体现方式,就业中获得的报酬,从经济角度是价值体现,从社会角度理解就是社会尊重和价值认可。
群体参与社会活动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随着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镇,社会组织的原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原子化的社会虽然更容易管理,但也容易产生各种异端化、极端化事件,对社会稳定是不利的。因此,作为群体性动物的人,必须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找到人生价值和精神归宿。以就业形式参与的经济活动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以大妈、大叔为主体的广场舞虽然断不了扰民的争议,但的确是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在群体性中发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社会发展了,技术进步了,传统以红袖章方式为主导的群众性活动需要有新的提升和延伸,要向着满足群体更多需求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例如,面向各类特殊人群的义工服务方式,正在逐渐推广并得到认可。《读者》中一篇题为《当父母到了望九之年》[2]的文章描述的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总体条件还算很好的,在三个有工作的子女的照顾下,两位老人还领取不错的退休金,已经具备了安度晚年的环境和能力。而大量条件较差的老人是如何有尊严且体面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恐怕没有太多人知道,虽然我们是个有尊老爱幼传统的民族。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找到自我,这也是近年来“抱团养老”得到认可和逐步流行的原因。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关键任务是要在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搭建桥梁。
构建和谐的群体关系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关键。每个地区群体关系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现代变革中逐步形成的,构建和谐的群体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和谐不单是官民之间的和谐,更主要是区域内各群体之间的和谐。显然,上访高发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上访高发,上访高发区不能算是区域和谐的典范。当然,这不是要武断地用暴力手段消灭上访,而是要通过科学的区域经济社会治理方法构建和谐社会。两个关系比较好的人,即使有点小矛盾、小摩擦,也很容易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两个人本来就有敌对情绪,一点小问题也可能引发冲突。区域经济社会治理就是要构建和谐的群体关系。
构建矛盾应对和协调机制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点。群体之间最大的挑战是矛盾和冲突的永恒性,或是经济利益矛盾,或是精神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矛盾,即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未来,由于人的预期和自身条件的差异,各种矛盾仍难以回避。因此,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点就是构建矛盾应对和协调机制,化解各种矛盾和潜在矛盾。
(三)从信息角度理解的人
人接收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关键。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人,时时刻刻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各种信息。从接收到接受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生理、心理、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材施教是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类似的,在经济社会服务领域同样应该针对不同的信息接收群体,对传送信息的内容和方式做出相应的设计和调整。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了什么信息是经济社会服务的关键所在。
人生成信息的内容和规模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点。人是信息生成者,其生成了什么样的信息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个人每天或主动或被动生成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及信息的集合,可能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甚至影响经济社会某些领域的运行规则。因此,人生成信息的内容和信息规模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点,或者说是主要的服务内容。尽管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地域空间越来越淡化,但生成信息的人却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地域空间内。
人传播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核心。信息的生命周期是从制作者经由传播者到达接受者的过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内容可能发生变化,人作为信息传播者传播了什么样的信息是值得关注的。同样的信息传播对不同的人群产生的影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传播信息失真对于不同的接收群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信息本身没有对错或者正负能量之分,但其实际影响则有好坏之分。对于区域经济社会治理而言,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良性和正向发展的信息传播是最需要的信息传播。
二 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经济活动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来源,更是人满足自身需求的途径。农业和工业革命以后,经济活动注定会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经济体系治理的核心是保障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一)经济体系结构与规模
区域经济规模的适宜性治理。区域经济规模主要表现在总量和增长速度两个方面,区域经济现状规模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不可更改性。经济增长速度既受经济客观规律影响,也受经济治理措施影响,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经济规律,人为的刺激经济措施可以起作用,但刺激过头就会出现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现象。因此,任何区域的经济在特定的时间内存在适宜规模问题,经济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这个适宜规模,之后形成相应的发展预期目标,谋划相应的经济措施。
经济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治理。区域经济结构是不断发展而来的,但在社会没有革命性变革、科学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的时期,区域经济结构存在合理与否、科学与否问题。评价一个区域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第一是要看其发展基础和历程。每个区域的现有经济结构都是逐步演化来的,区域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创新程度等都对区域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特别是创新发展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很大影响。为什么在不毛之地能够创造出经济奇迹?原因在于创新的价值和一些新产业的特点,科技推动下新形成的一些产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以往产业大不相同。第二是要看发展方向和趋势。如果一个区域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趋势、国家总体要求一致,则说明区域经济结构存在阶段合理性;否则,难说经济结构合理,比如,部分地区本就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经济结构还按原有的方向发展就会出现更多问题,合理性就会大打折扣。
经济活动活跃度治理。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既有经济自身规律的影响,也有政府干预的影响。一般来说,产能过剩和物资短缺都不是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想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当经济过热时通过相应的降温措施使经济活动节奏慢下来,当经济过冷时要通过相应的刺激措施使经济体系活跃起来。但怎样节奏的经济活动是适宜的,什么样规模的经济活动是合适的,这都是区域经济治理关注的问题。
经济体系完整性和合理性治理。对于多大的区域需要完整的产业体系问题,尚没有确定的答案。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存在从形成到逐步发育成熟的过程。各国和国内各地的经济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失灵的时候,计划经济也有失效的时候。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听起来很美好,想起来很容易,但在区域经济的实际运行中,自由经济中自发形成的经济体系和计划经济中人为锻造的经济体系哪个更合理,是件很难评判的事情。对于某些地区来说,完整的产业(经济)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能会牺牲经济效率;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经济)体系才是最好的产业(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问题是存在的,也是区域经济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经济体系正常运转
区域产业(经济)体系运行要素保障环境治理。区域经济体系正常运转需要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也需要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等管理要素的保障。经济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这些要素的数量、质量和功能满足需要。没有这些要素的保障,区域经济运行将熄火或低效率运转。
经济活动顺畅运行治理。在保障经济运行各要素具备的前提下,经济治理的另一任务就是确保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这里有两点要求:第一是这些要素能够有效衔接起来,确保经济运行不掉链子;第二是经济活动的顺畅运行,即经济运行各要素对接的数量适宜度、质量适宜度、时间节奏、空间匹配程度等方面的协调。运行顺畅的区域经济体系不但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且通过高效率的经济运行促进区域社会治理等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可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多重协同。
经济运行成本控制治理。区域经济运行成本的高低,不但影响经济运行效率本身,还直接决定区域财富的分配效果。经济运行成本过高,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的部分就会变少,发展就失去了意义。经济运行成本既包括经济体系自身运行的成本,也包括经济运行的管理等社会成本,区域经济治理的重点是控制经济运行的直接成本。
(三)经济体系持续的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治理。除国家整体制度安排和总体格局外,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受区域自身内生动力的影响。国家整体制度安排和总体格局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础平台,而区域自身内生动力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区域自身内生动力治理的任务是挖掘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度安排不断强化内生动力的作用,最终形成区别于其他区域的、不可复制的区域发展机制和模式。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协同。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对于某些区域来说,几个国家层面的大项目、一些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可以大大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些因素有一定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说其有必然性,是因为区域在国家整体经济版图和格局中的区位和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说其有偶然性,是因为一些大项目的空间布局有纯科学技术方面的偶然性因素,这就是一些地方争建高铁站的原因所在。区域经济治理要把握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协调,毕竟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经济发展布局空间的协调。经济发展布局的空间协调既包括静态的空间协调,也包括动态的空间协调。静态的空间协调指当前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各要素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问题,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就是经济联系失去空间协调性的后果;有一些地方选择了飞地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坏暂不评论,却形象地说明了经济联系的空间协调性问题。动态的空间协调是指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节奏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节奏相适应,过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导致巨大的经济和空间资源浪费,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会影响经济发展。如何找到当下适宜的经济发展空间组合关系,以什么样的节奏开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是区域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
三 社会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看,区域社会体系是区域产业(经济)体系的延伸,也是经济体系成果社会化应用的保障系统。区域社会体系治理的核心是社会体系如何促进经济体系发展,以及区域社会体系自身的持续运转。
(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资源总量治理。资源总量保障是资源配置前的关键环节,资源的种类很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财力。区域财力的来源主要有:(1)区域内部来源,即通过区域税收体系、土地出让、收费等途径获得财力;(2)区域外部来源,如中央财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建设专项资金、银行贷款等。对于区域社会治理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做大资源总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财力才好做事情。当然,资源的结构也要尽可能优化。
资源需求治理。对于区域而言,一定的时间段内可用于社会治理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用好这些资源,首先要搞清楚资源需求在哪里,到底是哪些地方、哪些人、哪些群体有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如需要接受幼儿教育的人在哪里,有多少人,需要多少幼教资源;需要文化馆的人在哪里,有多少人,需求内容是什么,需要多大规模的文化馆。只有把资源需求弄明白了,才有可能有效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治理。在摸清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决定了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例如,有10所学校需要修缮校舍,但当年的校舍修缮预算只够修5所学校,如何设计修缮方案?如果决定先修缮5所学校,等有资金后再修缮另外5所学校,那么先修缮哪5所学校?把这样的问题放到区域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其性质是一样的,即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控问题。
(二)分配机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分配的普惠性治理。区域分配机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区域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确保领域全覆盖、人口全覆盖、地区全覆盖。普惠不是分配数量的均等,也不是方式方法的完全一致,而是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以物质和精神产品方式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确保全体居民能够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分配倾斜的适度性治理。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弱者的基本权利,并通过倾斜性、关怀性的体制机制安排,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各种特殊人群得到更多的关注。对哪些群体进行关注,关注到什么程度,在普惠性分配基础上多大程度关注特殊群体,以及当发展资源需求与特殊人群照顾需求发生矛盾时,处理矛盾的机制和原则是什么,这都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分配时间适宜性治理。在区域资源有限、发展任务繁重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好分配的时间节奏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其具体涉及短时间尺度的时间适宜性问题,以及长时间尺度的时间适宜性问题,前者主要指较短时间内(如一个财政年度)资源以什么样的时间节奏分配;后者指较长时间段内(如5年规划期)资源以什么样的时间节奏分配。同时,其也包括与时间适宜性相匹配的分配量问题,即在什么时段分配什么样的额度问题。
(三)公平和效率的协调
公平的适宜性治理。公平是相对的,相对是要有参考标准的,否则相对就会成为欺骗和愚弄人的托辞。“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深入人心的评判社会领域诸多事情的准则。针对社会领域中不同的管理和服务内容,如教育、医疗、社保、救助、就业服务等,均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构建公平适宜性操作准则和方案,公平适宜性确定的准则和方案要经得起当事群体的质疑和实践的检验。
效率的适宜性治理。区域经济社会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新增就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省份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60多万人,保障就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效率,才能保证经济体系的运行,才能实现相对充分就业。效率的适宜性与具体的行业有关系,效率的适宜性治理就是要搞清楚相关行业的适宜效率,并以之为依据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具有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效率的重要性要高于公平的重要性,因为正是发展过程中的非公平因素刺激着更多人、更多资源投入经济发展中,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了经济发展,才有财力和机会解决社会问题;在区域发展的高级阶段,对公平的关注可能多于效率。但无论区域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公平和效率的协调问题是始终存在的;公平和效率需要兼顾,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协调的内容、方式、程度会有一定差异。
四 生态环境
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是区域存在的空间基础、物质基础、生态基础,以及文化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因此,区域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服务对象和关键环节。
(一)作为物质和能量供应者的生态环境
供应总量和结构的治理。对于来源于区域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来说,总量和结构的治理主要是搞清楚物质和能量供应能力大小。这受相关自然要素自身规律的限制,如区域在一定时间内森林资源的数量、水资源量等是相对稳定的;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区域内一定时间段内优质耕地资源的数量,可以通过人为的改良措施使优质耕地资源的数量有所增加,同样,通过生物或工程措施,可以提高区域森林资源的总量,改变森林资源的结构。但无论是生态环境固有的资源数量和结构,还是经过人为措施改变的数量和结构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一定限度将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并可能引发不确定的生态灾难,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地方因大量砍伐森林而付出巨大代价,甚至酿成毁灭性灾难。
供应时效节奏治理。由于区域资源的数量和结构具有时效性特征,所以要控制索取来源于区域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时间节奏。自然形成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就是自然条件下自然环境供应物质和能量的时间节奏,按这种周期供应自然物质是效率最高的,病虫害防治代价最小、相应农产品的品质最好。当然,通过蔬菜大棚等措施可以改变农作物的供应时间节奏,延长某些农作物品种的供应时间,但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反季节蔬菜)与天然的应季农产品在口感、品质等方面是存在差别的。人的能动性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赋予的条件,打破靠天吃饭传统方式下的农产品季节性周期,这会引发产品品质的变化。因此,在协调好自然供应时效性与人需求时间连续性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改造自然有个度的问题。
供应质量和功能治理。这种治理的目的是保证生态环境供应物的质量有所提升,同时保证供应的功能完整和不断优化。在物质供应方面,与个人联系最为密切的是食品质量或者食品安全问题。有农药残留、各种激素、超标重金属等的农产品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不能算作高质量的农产品。如何提高生态环境提供物质的品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统筹考虑,对于生态环境供应物质功能维持和提升的管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虽然大家都知道野生鱼和网箱养殖鱼的生态功能和产品价值有差异,但受经济效益驱动,还是有许多人选择生态功能和产品价值较差的网箱养殖鱼。因此,在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维持和提升生态环境的供应物质功能需要综合施策。
(二)作为废弃物容纳和分解者的生态环境
废弃物排放总量和结构治理。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生产生活常识,环境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纳和净化能力,但一定时间内这种吸纳和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即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和分解是有总量限度的。近年来华北、华中、华东地区不时出现大面积覆盖、长时间持续的雾霾,关于雾霾的成因众说纷纭,站在不同立场,用不同的测控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雾霾构成物的总量一定超出了区域空间净化能力。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目标出发,有两条路径可走,一条路径是尽可能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另一条路径是让环境尽可能容纳更多的污染物。环境吸纳和净化污染物的数量与污染物的结构有关系,有些污染物相对容易被环境吸纳和净化,而有些污染物不容易被吸纳和净化;另外,不同的区域生态环境对污染物的吸纳和净化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如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已经得到了实践证明。因此,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既要考虑单位时间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也要考虑污染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
废弃物排放时间节奏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对污染物的吸纳和净化需要一定时间,这与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有关,也与污染物的特征有关。有的污染物容易分解成无污染的物质,有的污染物则很难被净化,或者分解净化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一定要考虑时间节奏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对污染物的吸纳和净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污染物的排放除了经济原因,也有技术原因,在一个发展阶段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往往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形成若干个问题。在区域污染物排放节奏控制中,要充分利用时间节奏效应,如将牛粪尿泼洒到草原上可能是有机肥,把同样数量的牛粪尿集中排入河流则可能成为污染物,因此,要用环境能接受和许可的时间节奏让环境吸纳和净化污染物。
废弃物排放空间治理。相同的污染物排放量,所处的空间相对位置不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也会有差异,从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净化能力的空间相关性来看,污染物排放的空间治理是有意义的。治理的思路就是尽可能减少影响的空间区域,如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中,一些有规模化养殖的县市在牛羊养殖管控要求中提出在饮用水源地及上游河流两边500米内不得布局规模化养殖场,这样就减少了牛羊粪尿集中排放影响水质的风险。在相同的空间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净化能力、吸附能力强的区域排放废弃物,以充分利用污染物净化的空间差异效应。
(三)作为生态产品提供者的生态环境
生态产品总量和结构治理。根据自身特点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作用,生态产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狭义生态产品,主要包括干净的空气、洁净的水、森林、草地等。这些产品均是以自然本底为主的区域必需品。第二种是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组成的景观,如人造湿地、人造水景等。这些产品不是必需品,但对区域经济社会很重要,特别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第三种是依靠自然环境,并经过人类生产活动形成的生态化产品,如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肉食等。这类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区域经济社会治理的服务对象。生态产品总量的治理很容易理解,就是面向市场有效需求,尽可能多地提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的结构治理主要是指管理区域提供生态产品的结构,如一个地块是森林,就不能是草原,究竟是选择森林还是草原,这就是生态产品结构治理的一项内容。
生态产品供应节奏治理。生态产品供应节奏治理是指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某种或总体生态产品供应的频率和强度管理。影响生态产品供应节奏的基础要素是需求管理,生态产品供应节奏治理以有效需求为基础确定生态产品供应的频率和强度。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自然生态的节律性,也要考虑人类生产生态产品改造自然节律的成本。生态产品生产要符合自然规律,各种植物在自然节律生长周期中往往生长良好,在人工措施干预的条件下(如温室大棚)可以适当改变这种节律,改变节律后的生态产品的品质很难达到自然节律下的水平,植物本身的免疫能力也难以达到自然节律下的水平。生态产品供应节奏治理的核心是在尊重自然节奏的基础上,顺应自然,以有效需求为基础适度调整供应频率和强度。
生态产品空间地域治理。生态产品的供应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域特征,即使是人工干预的景观生态产品也会大量用到自然生态物质。景观美感的基础是和谐之美,而和谐的内涵包括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借用自然的和谐。以自然动植物为基础的生态产品的供应区域特征更为明显,地理标识性质的生态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生态产品空间地域治理的核心是寻找并管理区域适宜生态产品,但现实中很难确定什么是最优,这涉及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或客观或主观的认识标准和欣赏水平,但基本理念是适宜的就是最好的。
生态产品持续供应能力治理。生态产品持续供应能力治理的核心是保障影响生态产品供应的各个因素持续有效,既要考虑供应能力问题,也要考虑需求的持续性问题。一个时段内由于商业利益或其他原因,对森林的大规模开发可能会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森林的供应能力;一个时段内草原过度放牧可能导致草地退化,接下来草原的供应能力就会变弱。另外,生态产品持续供应能力也要考虑供应和需求的时效对接问题。生态产品持续供应能力治理还需要协调好当前供应和未来供应的关系,当波动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持续供应能力产生影响,如湿地的污水净化能力有时间周期变动问题,如果一个时段内利用过度了(污水量过大),则其净化能力会受影响,持续能力会降低。
(四)作为催化剂和裁判者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催化作用治理。所谓生态环境催化作用是指在区域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本底条件下,某些生态环境要素的加入改变原有现象和过程强度、频度。根据其带来的改变对人类社会的有益程度,可以将其分为正向催化作用和负向催化作用,前者指有利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催化作用,后者指不利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催化作用。同一种因素的加入在不同的剂量条件下引起的催化作用也不同,比如,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在使用剂量较小时,或者刚开始阶段,会有效减少害虫对作物的影响,但随着害虫抗药能力增强,生产者会使用更多、更毒的农药,与之相伴的结果是害虫通过变异、耐药性增强等方式,继续给农作物造成损害,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似乎总能战胜害虫,但在这种较量中,农药的种类已由当初的几种上升到现在的几千种。每一种农药都会通过特定的途径,或多或少进入食物体系,经过复杂的物质循环,直接或间接进入环境,并通过各种辅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动植物及人的新陈代谢和机体健康。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既有正向催化作用,也有负向催化作用。生态环境催化作用的治理在于减缓负向催化作用的强度和频度,适度增加正向催化作用的强度和频度。
生态环境裁判作用治理。无论是自然生态环境还是人工参与的生态环境,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系统均会对人类经济社会行为有反馈,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或某几种草类的出现,表明草原开始退化,并且其出现的频度、范围和占草原面积比例可以用来测算草原具体退化程度;同样,河流中水体颜色、水质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区域水生态的变化情况。生态环境的某些要素是人类经济社会某方面正向或负向发展的最好标识物。生态环境裁判作用治理的出发点是构建区域生态环境裁判对应关系表,建立生态环境裁判应对机制,并通过生态环境裁判作用经常性校正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环境友好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捕捉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能力治理。生态环境作为催化剂和裁判者的前提是及时捕捉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从变化强度看,生态环境变化有的十分微妙和缓慢,有的比较剧烈;从变化持续时间看,有的变化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持续时间比较短;从与经济社会关联程度看,有的比较直接,有的则是间接的,甚至是比较隐蔽的;从空间作用范围看,有的变化涉及较大的空间范围,有的则可能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出现。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能力治理,首先是构建起能够获取生态环境信息的硬件设备协调、软件处理协调机制;其次,要考虑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能力调度问题,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要素的时间、空间、性质和功能等信息之间的关系,如空间上的大尺度与性质功能方面的低精度可以共同反映大空间尺度上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高时间精度与高属性功能精度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局部的动态变化情况。
五 发展环境
区域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对发展速度、成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区域发展环境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关键内容是区域对发展的认识以及发展共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建。
(一)区域发展共识
适宜的科学发展观念构建。区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模式依赖是客观存在的,在没有较强的外部作用力、没有强有力的区域发展决策机制和关键任务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模式会沿用原有的模式。我国区域经济粗放式增长模式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早就有人指出其严重性和不可持续性,但真正开始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则要滞后得多。一个区域该如何发展,不但需要区域决策者有科学发展观念,也需要区域全体人民对科学发展形成共识。实践证明,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经济之所以发展较快、质量相对较高,除了各种外部条件外,区域内部全体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共识功不可没。每个区域都应该根据区域特点形成自己的科学发展观念,即区域适宜的科学发展观念,并在此发展观念影响下形成发展的总体认识。
区域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发展如同居家过日子,一个时段内,家庭收入相对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除正常开销外,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引起的支出,整个家庭运转以什么理念为指导是每个家庭回避不了的问题,区域发展也一样,必须有自己的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是当下发展的国家理念,这些理念落实到每个区域,或者在每个区域具体化则需要一个过程。
发展是硬道理的新内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和理念,指引中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在物质普遍匮乏的年代,追求物质财富的渴望点燃了区域发展的热情。几十年过去了,各地基本上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束缚,但物质匮乏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则是长期的,严重的产能过剩就是其影响之一,当然产能过剩还涉及政绩观和政绩考核机制问题。物质财富丰富之后,“发展是硬道理”对于各区域依然有效,只是“发展是硬道理”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阶段区域经济已经从简单的物质财富增加阶段发展到更加注重生态文明阶段,“硬道理”要求经济发展从数量主导向质量主导转变、经济结构由硬产业向服务型软产业转变、社会发展由特权型向普惠型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由增长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发展本身就是自我革新的过程,也是发展成果的再分配过程,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念。“发展是硬道理”的另一种内涵是破除发展中的各种束缚,自我革新也好,被动革新也好,发展就是要打破旧的、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
(二)区域内部发展环境营造
区域营商环境维护。企业家对市场各种信息的嗅觉比政府要灵敏得多,有的地方,企业家争先恐后去投资;有的地方,企业家则敬而远之。由此可见,除经济效益外,营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家云集的地方,一定是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如关于深圳的活力源泉问题,不同的人可以找出不同的理由来解释,但深圳优越的营商环境不可否认。区域营商环境的维护是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区域经济社会、管理理念、文化、体制机制等问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营商环境维护的关键是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是不是真的在帮企业家办事,是不是把管理转变成了服务,是不是真的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对于企业家而言,营商环境维护的核心是诚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靠法制、规则,更需要诚信体系作为保障,商家的诚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营商环境维护涉及区域对劳动、劳动规则的态度和尊重程度,仇富情绪浓重的区域不会有很好的发展,人人尊重基于劳动的财富积累环境的营造,会激发更多的人靠劳动给社会和自身创造更多财富。从发展环境治理角度看,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营造出企业家愿意来投资、投资有回报、发展有信心、经营很舒心、办事顺畅的环境。
区域发展内部舆论环境治理。毫无疑问,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差的社会舆论环境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靠欺骗、愚民等方式也可以营造社会舆论美好的假象,但这种行为肯定不是我们人民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人民政权下不容许出现的事情。政府公信力和适宜的信息公开是影响社会舆论治理的关键。谣言和传言盛行的舆论环境,一定是权威信息渠道信息的真实性、准时性、客观性等方面出了问题。只有诚信的政府,才能治理出诚信的社会,有诚信的社会,才有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因此,营造区域和谐社会舆论环境的基础是政府诚信,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做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要做,不要总是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说的和做的要对得上,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社会舆论环境就像种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明明种的是瓜,偏要说种的是豆,等到苗长出来的时候,谎言就会被揭穿,谣言就会满天飞,舆论环境自然变差。
区域发展体制机制治理。区域管理体制机制很大程度上受国家体制机制的约束,但即使在相同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下,在相同的管理组织架构下,其实际运行效果也会有好有差,并直接影响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动力的强弱。领域和行业事务部门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导致政府部门体系越来越庞大,因为新生事物增加需要增加新的部门来管理,所以一些地方管理体系十分复杂。据统计,一个县级行政单元政府部门就有150个之多,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事务多头管理、谁也不管、各部门相互扯皮的现象。因此,部门体系越是复杂,矛盾越多,问题协调越困难,当下社会上“屁股决定脑袋”的说法很是形象,也从侧面说明部门懒政的严重性和部门之间协调的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域发展体制机制治理就是如何协调各政府部门。目前,一些地方推出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大厅和限时办结的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但真正建立或建立真正的区域发展适宜的体制机制仍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仍有各种障碍和樊篱需要清除,这正是区域发展体制机制治理的任务所在。
区域发展文化治理。建一栋大楼只要程序合规、资金到位,大楼落成剪彩指日可待,但要人们心里建一座大厦则要困难很多,这就是文化治理的重要性和困难所在。区域发展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区域发展文化都写满了历史和现实的印记。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财富丰富的背景下,发展文化的治理比经济困难环境下更为困难。发展文化治理要在发展预期管理、发展路径选择、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下功夫;充满创新文化的区域,发展后劲要大得多,人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更为客观,发展途径更切合实际,不会总想着“弯道超车”。实践证明,“弯道超车”只能是发展的口号而已,一个家庭作坊式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现代化、规模化企业就比较困难。文化是发展的,发展需要指引和驱动力,区域发展文化治理的任务就是明确发展文化方向,并营造发展文化驱动力成长壮大的环境。
(三)区域发展外部环境营造
外部经济环境的营造。所谓外部经济环境是指区域外部世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及区域与外部世界的实际经济往来。在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年代,每个区域都想打造经济高地,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支持。外部经济环境不是空洞的印象分,而是有许多具体的内涵。对于企业家而言,投资该区域赚钱比较顺畅和舒心,企业家们就愿意来该区域投资,现实生活中企业界对全国各地区的投资环境评价是有共识的,这种共识是区域外部经济环境现状的最直接表现。对于普通人而言,一个地区经济环境好,往往是指在这样的区域能挣更多的工资,挣钱的辛苦程度相对较低,挣钱的机会比较多,现实中普通劳动者对各地区挣钱情况的总体评价和预期,也是区域外部经济环境现状的表现。政府及相关机构,特别是上级政府及国家层面的机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是有认识的,对该不该以更大力度支持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有认识的,这也是区域外部经济环境的具体表现。区域外部经济环境需要内部发力来营造,并辅以必要的包装手段,基础是先营造好内部经济发展环境。
外部政策环境营造。当下,拼优惠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是中央政府已禁止地方出台各种损害国家整体利益的优惠政策;二是短期性质的优惠政策对于真正需要发展的企业在布局决策中的影响力已大大降低;三是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优惠政策是政策套利者的温床,最终受损的是地方经济和国家税收。这种环境下,外部政策环境营造的目的和核心是让区外的人认识到,该区域政策措施有利于企业和区域经济的未来长远健康发展。有责任心的企业家都想做成百年老店和品牌,负责任的地方政府都想实现本地区的持久繁荣,这需要营造有利于区域健康和长远发展的政策环境,更需要营造以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为主导的规范化发展环境。
外部社会环境的营造。网络上流传着各类群体和地区的人看待其他地区的漫画式地图,虽然这些地图所表现的对各地人的印象不能太当真,但这确实是真实的区域外部社会环境的反映。人对一个区域社会环境的总体认识,决定着其参与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程度和时间,说直白点,就是企业家要不要到一个区域投资,除区域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外,一定会考虑这个区域的社会环境,这不单涉及企业家能不能顺利赚到钱,也涉及员工的教育、保险等具体事务。就个人而言,对一个区域社会环境的认识决定了其要不要到该地区发展、要不要移居到该区域等。虽然“软世代”的年青人就业居住观念与父辈们大不相同,不会过分倾注感情于故土、友谊、理想和事业追求,但“软世代”的人需要更友好的区域社会环境是可以肯定的。基于过去经验形成的区域外部社会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外部社会环境营造的核心是要在内部社会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实实在在营造好区域社会环境,加以适当的宣传和现代媒体传播,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会逐步形成。
外部文化环境的营造。外部文化环境是指区外对区域文化环境的整体认识及区域与外部世界的各种文化交往。区域文化有比较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特别是从传统农业、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后,每个区域的文化都面临着丰富、发展的需要;有些区域的文化内涵很难改变,但可以在当前条件下增加更丰富的内涵。外部文化环境营造的关键是内部文化环境营造和适宜的对外宣传。文化更多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所以外部文化环境营造的内部化是重点,就像一个人要想让别人认为你是好人,首先你要做好事、做好人,然后通过适当的途径让别人知道你是好人。由于文化深入人的骨髓,外部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个漫长的过程,外部文化环境涉及很多方面,诚信应该是其核心。
区域发展舆论环境营造。在北京的公交站牌广告栏经常能见到全国各省份的旅游宣传广告,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插播的各地旅游推介性质广告更是五彩纷呈,这说明各地已加大力度营造区域发展舆论环境了。区域发展舆论环境是指区外对区域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判;区域发展舆论环境营造的核心是营造有利于区域发展的区外舆论环境。多元化的社会、个性化的人,使每个地区都有许多优秀的人和事,也有不好的人和事,舆论营造的本质是要让区外人知道客观真实的区域是什么样子,要把握好“真的假”和“假的真”之间的关系,“真的假”和“假的真”作为一种宣传和经营策略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避免谣言的最好方式就是经常说真话,“真的真”才是区域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