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礼记》选读

简介

《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礼记》聚集并呈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

《礼记》的文体形式为记叙文,它的有些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中不乏小故事大道理、结构严谨又有气势、语言凝练又有寓意、心理描写与刻画较为生动的篇章。

《礼记》各篇的作者和写作年代都不相同,收录的文章作品既有孔子的学生的,也有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先秦时期,人们把孔子编撰的典籍统称为“经”,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对“经”的解说被称作“传”或“记”。而《礼记》就是对“礼”的解释,并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的核心是礼乐,记载了夏、商、周朝代的典章制度、礼仪和习俗以及孔子与弟子的对答内容,表达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

《礼记》作为一部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古老文化典籍,其“礼”中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精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如“仁”与“德”,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具有指导意义。《礼记》中深刻阐发了“敬”和“让”的伦理思想,丰富了中国伦理学的理论宝库,促进了中华民族敬让美德的形成。我们现在含英咀华诵读之,可以提高和增强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认知度和评判力,有益于礼仪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的。而且个人的修养,乃至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礼,都要在礼之中完成。我们国家号称礼仪之邦,因此,作为炎黄子孙,对礼的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

原文

临①财毋②苟③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临:面对。②毋(wú):不要。③苟:随便。

译文

面对财物不要随便获取,面对危难不要随便逃避。

解读

《曲礼》记载的是古代儒家有关礼仪制度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推崇和发扬礼教,使人立志修身,力行善举。上文论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危难,不贪生怕死,而是淡定从容地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

儒家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获取财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道方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讲求信用,符合道德,遵守法律,公平竞争。由正道方式获得的利益就是正当利益。另一种是邪道方式: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欺诈威胁,背信弃义,损人利己,滥用权力,贪污受贿,凭借淫威,依靠特权,违法犯罪,恶性竞争。通过邪道获得的就是不义之财。

从钱庄伙计开始做起的胡雪岩,一直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名红顶商人,闻名于朝野。他的经商秘诀,无非就是两个字:“仁”与“义”。从商几十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一直坚守着这两个字。

胡雪岩在左宗棠任职期间,管理赈抚局的工作。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塾,修复名寺古刹,收殓数十万暴骸。朝廷出兵西征的时候,粮草紧缺,胡雪岩挺身而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胡雪岩开办的胡庆余堂,设在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仅杭州、嘉兴、湖州等“下三府”的顾客光临,很少有“上八府”一带的顾客登门。胡雪岩便计划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胡雪岩选中了三郎庙附近江道比较窄的地方,在这里兴建义渡。他出资购买了几艘大型渡船,这种船不仅可以载人,还可以载畜生与车辆。胡雪岩创办义渡,对渡江者分文不取,声名远播,人们都喊他“胡大善人”。正是胡雪岩的这一善行,使“上八府”的旅客得以改道由鼓楼进入杭州城,胡庆余堂的地理劣势一下子被扭转过来了。这样做不仅救助了许多人,更在无形当中帮助了自己。胡雪岩的大名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胡庆余堂生意越发红火了。

原文

夫①礼者,所以定亲疏,决②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夫:句首语气词。②决:判断。

译文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关系,判断嫌疑,区别同和不同,辨明是非的。

解读

原文讲的是礼的作用。礼的作用在于明确亲疏关系,确定不同的社会角色,明辨是非,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在家庭关系方面,儒家倡导孝道,主张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周礼明确了“亲亲”和“尊尊”的基本原则。现就“亲亲”原则阐明如下:人在幼年时需要被抚养,在老年时需要被赡养,否则就不可能正常生存。人不像鱼类和爬行类动物那样出生后可以没有双亲的抚育和保护自然成长。儿童还缺乏自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理所当然地需要大人的帮助和爱护,才能健康成长。所以,爱护幼童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自己的生命需要通过子女而延续下去,基于生命的本能,就形成慈爱之情。在个体家庭形成后,人就会对父母有报恩之情。建立在血亲关系上的慈爱心与感恩心,是建立公民道德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教育单位:正常人格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伦理品质的形成,更有赖于家教。良好的家教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家庭环境不良,人格便可能向病态方向发展。所以应重建书香门第,传家道、立家规、树家风。根据儒家“仁”与“忠”的观念,人的慈心善行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之中,而应当扩大到家庭之外。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人们奉养自己的父母亲,并将这样的孝心推广开来,就能尊敬他人的父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并将这种慈爱之心推广出去,就会爱护他人的孩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的家庭伦理可以延伸为社会伦理。《礼记·大学》中讲“家齐而后国治”。现代社会强调平等,从人格的角度、法律的角度讲,毋庸置疑,但从人伦关系上讲,则应维持长幼有序之传统。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①俗,非礼不备②;分争辨讼③,非礼不决④;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⑤事师,非礼不亲;班朝⑥治军,莅官⑦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正:端正。②备:周到,完全。③辨讼:辩论,争论。辨,通“辩”。④决:判断。⑤宦学:学习仕宦所需要的各种知识。⑥班朝:整肃朝政。⑦莅(lì)官:担任各种官职。

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完成;教化、训导、端正民俗,失去礼就不会完备;纷争、诉讼,缺少了礼就难以判断;君臣、上级下级、父子、兄弟,不依据礼就无法确定名位;做官、求学、侍奉老师,不讲礼就失去了亲情;上朝理事、整治军队、职官履事、施行法度,没有礼就会失去威严;特殊的祈祷、例行的祭祀、供奉鬼神的活动,不依礼就不虔诚庄重。

解读

原文着重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礼不仅对道德仁义、教化民众、端正民俗很重要、很必要;而且,名位的确定(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等等)、朝政的整肃、军队的治理、官吏的任职、鬼神的祭祀等,都需要遵循礼,才可以很好地进行,妥当地完成。所以,圣人出来制定礼以教育人,让人的言行举止有别于禽兽。

活人殉葬的恶俗在商代很盛行。西周之后,周公制作礼乐,推行德治,活人殉葬这种不人道的现象才大大减少。

齐国大夫陈子车死在了卫国,他的妻子和处理家务的总管商量用活人给陈子车殉葬。陈子车的弟弟陈子亢听到后,气愤地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法。家兄有病,是应当有人照顾他。既然如此,哪里有比妻子和家里的总管更合适的呢?如果非得这样做,那么我想要用你们二位来为他殉葬。”听了陈子亢的话,这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了,最后就没有用活人殉葬。

陈乾昔在临终之前,让他的儿子为他做一口大棺材,要求将来让他的两个婢子一左一右地在他身边殉葬。陈乾昔死后,他的儿子没有照他的要求办,说:“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此事才作罢。有人还残存着殉葬的观念,但做法有了改变,主张改用木俑殉葬。对此,孔子也认为不能容忍。木俑有人的形象,孔子认为木俑殉葬侵犯了人的尊严,所以,他批评这些人“其无后乎!”,意思是说这些人应该断子绝孙!

礼的本质是仁义道德,仁义道德需要通过礼来成就。殉葬违背了礼的本质,只能是恶俗,应该被摒弃。

原文

大上①贵德,其次务施报②。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大上:大,通“太”,太上指上古之世。②施报:谓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

译文

上古之世,人们尊崇道德,后来却讲求施恩和回报。礼推崇的是有来有往。只施与而没有回报,不符合礼;只回报而不施与,也不符合礼。

解读

原文讲的是上古时期人们在交往当中就十分重视礼,并认为礼尚往来。这个道理在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适用。只有在互动中,交往的双方才能感受到礼,并在彼此都讲礼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古代,诸侯国派出使者,以圭(一种玉器)作为国礼,交给对方,以示礼敬。而等到使者回国时,对方还有一个“还玉”的礼节,将圭还给使者,表明没有贪图之心。在一般民众之间,求见一方得到主人一方的同意之后,要带着见面礼前往拜访,这个见面礼一般是雉(野鸡)。以雉为礼物,是取雉不受引诱、不惧威慑、宁死不屈之意。过后,主人要回访,回访者手持客人来访时带来的雉来到之前主动拜访自己的人家,将礼物奉还给他,以免有贪财之嫌。

在人际交往中,人格平等与上下有序是相结合的。施礼的一方行礼,受礼的一方还礼,这就是“礼尚往来”。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人,他人就用什么方式对待你。即使在上下级之间,也是上级对下级待之以礼,下级对上级报之以忠。上下同心同德,团体就有力量。如果上级对下级采取冷漠、粗暴、轻蔑的态度,下级就会采取疏远、畏惧、敌视的态度。上下离心离德,团体就丧失力量。

原文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①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②。

(《礼记·曲记上》)

注释

①负贩:担货贩卖。②慑(shè):胆怯,困惑。

译文

礼是要求自己谦卑而尊重别人。即使是担货贩卖之人,也必定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何况富贵之人呢?富贵的人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懂得、爱好礼,就会心无所怯、志无所惑。

解读

原文强调的是礼的重要性,以及遵守礼的益处。人们遵从礼,社会就安定团结;不遵从礼,社会就祸患无穷。无论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爱好和遵从礼就都不会堕落。崇尚礼,讲究施惠与报答,用感恩的心面对周遭的世界。世界因为有了感恩,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就会越来越幸福;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克己守礼,世界将会越来越和谐。

西楚霸王项羽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懂礼贤下士,导致众叛亲离,如韩信、陈平等投奔刘邦而去。刘备屯驻新野时,经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屈尊枉驾探望诸葛亮,亲临山中茅屋向诸葛亮请教,让诸葛亮感恩终生,为其尽忠竭力。

唐太宗对大臣非常尊重。在非正式场合,对名将李靖常以兄长相称,对直臣魏徵说话时自称“世民”。唐太宗还下令制定太子接待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礼仪制度,其中规定:太子必须出殿门迎接三师;太子应先拜三师,三师再答拜;每逢过大门,都要让三师先走;三师坐定后,太子才可以就座。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经营企业的关键是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企业必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把人当作‘人’而非‘非人’来对待。”

原文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①,坐不中席②,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主奥:坐于尊位。奥:室内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②中席:坐席的中部,尊者所坐之处。

译文

做儿子的,居处不要占据室内西南角的位置,坐时不要坐在席的中间,行走时不要走在路的中间,站立时不要站在门的中央。

解读

原文阐述了作为人子平日的坐、卧、行走需要遵守的礼节。作为人子,在家起居不能占据室中西南隅的位置,那应该是尊长的位置;不能坐在席的正中,那应该是尊长坐的地方;走路不要走在路中间;不能站在门槛的正中,以免妨碍尊长的出入。遵守这些礼节是表达对尊长的尊敬之情,也是从细节表达对长辈的孝敬之情。

吕希哲是宋朝人,他的母亲申国夫人对于儿子的教导十分严厉,要求儿子做每件事情都必须有规有矩。

在吕希哲十岁的时候,母亲要求他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必须站在自己身边侍奉,没有命令就不能坐下,还要求他每天都必须整肃衣冠去拜见长辈。

在家里的时候,只要有长辈在身边,无论天气多热都不能脱去头上的方巾和脚上的袜子,衣服也必须整整齐齐的,更不能去茶坊、酒肆之类的地方,以免听到市井中的污言秽语。

吕希哲从小按母亲规定的礼仪去做,渐渐形成了很高的德行,最终受到人们的称颂。

原文

入竟①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②。

(《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竟:通“境”。②讳(huì):忌讳。

译文

到一个地方,就要问问那里的禁忌;到一个国家,就要问问那里的风俗;到陌生人家里,就要问问人家的忌讳。

解读

原文讲的是古人以礼为标准的禁忌。礼要与社会背景的变化相适宜。中华传统礼仪基本的原理不变,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体形式应当有所调整。当然,调整也应当有一定的尺度,不能变得面目全非,更不能完全抛弃。当一定的行为规范形成之后,就会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人类生活的境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礼并不能随时依据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当礼远远落后于已经变化了的境遇时,这种稳定性就变成一种僵化。此时,就要对礼进行调整,使之适于已经变化了的生活境遇。

礼的运用一定要同环境相适宜。比如说,葬礼时大哭是适宜的,但在人们欢聚一堂时,如果有人因为想到痛苦的事情而放声大哭,这种做法就与整个环境不相适宜。中国的各个传统节日里,各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而现在许多人并不知道在传统节日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礼仪,以至于所有的节日几乎都只有“吃”与“喝”二字,这是非常遗憾的。

礼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境遇的特殊性采取权变的原则。礼规定了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规范,但是总会有特殊的情况发生。在特殊的情况下,就不必完全按固定的规范去做,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可以根据“仁”“义”“智”等原则采取礼中所没有规定而与当下具体境遇相宜的行为。例如,古礼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但是,孟子举例说,如果自己的嫂子掉在水里,怎么办?如果拘泥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而不去救她,就不符合仁义之道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灵活处理,果断下水救人。

原文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①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礼记·檀弓上》)

注释

①礼:礼节,礼数。

译文

祭祀之礼,与其恭敬不够而礼节多,不如礼节不够而恭敬多。

解读

原文是子路重申孔子对祭礼的看法,孔子强调了举行祭礼重在表达人们虔诚的敬意,而不是重在祭品的丰富、礼仪的详尽。按照祭礼进行祭祀,不是走过场,而是为了表达对祭祀对象的尊敬、恭敬之情。如果内心有爱敬和真诚,那么自然会体现在行为动作上,即便没有符合礼节、礼数的要求,发自内心的祭祀也是真诚动人的。

在祭祀先人的活动中,对父母祖先要有诚敬之心,具体表现为:回想父母祖先的音容笑貌;回忆父母祖先的教导。亲自参与祭祀礼仪,不做旁观者,亦不可派人代替。祭祀有明确的对象,只有自己的父母祖先才能成为祭祀的对象。祭祀者抱着极大的诚心,进入与父母祖先同在的境界,就如《论语》所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的主要功效是教化人心、显扬孝道、祈求福佑。在祭祀父母祖先的活动中,感念父母祖先的恩德,以示不能忘本,培养感恩之心;回忆父母祖先的教诲及高尚品德,有助于良好道德与家风的代代传递;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让人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追念父母祖先,表达思念之情,表达自然亲情,可以陶冶良好的性情;宗族的祭祀活动,还具有联络感情、团结宗族的作用。

所以,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祭祀父母祖先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不可废弃。

原文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①菽②饮水尽其欢③,斯谓之孝;敛④手足形,还⑤葬而无椁⑥,称⑦其财,斯⑧之谓礼。”

(《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啜(chuò):吃。②菽(shū):豆类。③尽其欢:使其精神上得到满足。④敛:通“殓”,给逝者穿衣下棺。⑤还:通“旋”。⑥椁(guǒ):棺材外面套的大棺。⑦称:相称。⑧斯:这。

译文

子路说:“贫困真是可悲啊!父母活着的时候没有钱财赡养,去世了没有钱财办丧礼。”孔子说:“给父母吃豆类喝清水,但尽力让其欢乐,这就是孝。以衣被遮盖其遗体,入殓后就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与家中的财产情况相称,这就是礼。”

解读

原文是子路和孔子讨论赡养父母以及给父母办丧事。子路认为:贫穷而缺乏一定的物质条件,孝敬父母以及给他们办丧事是很难尽心尽力的。孔子则认为:父母健在的时候,给予他们哪怕是粗茶淡饭的供养,只要能够使他们高兴就是尽到孝了;他们不在人世了,哪怕丧事办得简单,只要是根据自己的财力办理的,也就合乎礼的要求了。

很久以前,有一个哑巴,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他和年老体弱的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家中十分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为了能让母亲填饱肚子,他常常外出乞讨。一旦得到衣服和食物,就连忙拿回来给母亲,使母亲得以温饱。

别人见他可怜,有时候会送来一些吃的,他每次都要先给母亲吃,等母亲吃剩下了,他才会吃一点。有时候母亲不高兴,他就效法老莱子“彩衣娱亲”,做出一些令人发笑的动作,让母亲开心。

有一次,隔壁村庄的一个人在路边吃西瓜,刚好看见这个哑巴从他身边经过,就把剩下的西瓜都给了哑巴。但是哑巴得到西瓜以后,并没有往嘴里送,而是往家里跑去。他十分奇怪,便尾随其后,来到哑巴家中。看到哑巴把西瓜给自己的母亲吃,这个人想起从前听别人说过哑巴得到东西一定先给自己的母亲吃,今天一见,果然是真的。他对哑巴十分敬佩,于是便将自己看到的告诉村里人。大家知道了哑巴的孝行之后,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哑孝子”。

作为残疾人,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只能尽力提供给母亲最简单的衣食,但也是在践行孝道。

原文

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①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

(《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魂气:灵魂和精气。

译文

身体归于尘土,这是命运。至于你的灵魂和精气,则无所不往。

解读

原文是吴国的延陵季子在自己大儿子的葬礼上边号哭边高喊的话。孔子认为,延陵季子是吴国最讲礼仪的人,所以前去观看了延陵季子举办的这场葬礼。延陵季子掘的墓坑深度没有深到有地下泉水的地方,其子入殓时穿的是平时的衣服,下葬后堆上土,坟的宽度、长度与墓坑相当,高度一般人垂手就可以按着坟顶。孔子认为延陵季子的做法既合乎礼,又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原文

夫礼,先王以承①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礼记·礼运》)

注释

①承:承奉。

译文

礼,先王用来顺应自然之道,用来矫治人的感情。

解读

原文是孔子论礼的话。孔子认为,人不能没有礼,没有礼是无法生存的,老鼠还有个老鼠的形体,人们怎么能没有礼呢?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治理国家。礼具体表现为丧礼、祭礼、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觐礼、聘礼等。

人的情绪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因此,要用礼来“治人之情”。在重大灾难来临之时,面对众多生命消逝而引起的巨大悲痛,就需要通过“礼”来表达人的感情,使人的感情宣泄有节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逝去。面对逝者,内心的同情与悲伤在所难免,需要通过一些仪式表达出来,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之情,劝慰并鼓励灾难中幸存的人们。

因此,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在哀悼日里,奥运圣火的境内传递暂停。

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就大规模自然灾害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因自然灾害死难的普通百姓降半旗志哀。

设立全国哀悼日,下半旗志哀,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这些礼仪活动可以培养人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原文

故国有患,君死①社稷②谓之义。

(《礼记·礼运》)

注释

①死:这里用作动词,为……而死。②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译文

国家有了外患,国君与国家共存亡,这就是义。

解读

国君有自己的地位、身份、职责和使命,国君应当将天下视为一家,为天下百姓谋取利益,应当保重自己的身体。但国家有难时,为国而死,也就是义。

有时候,义和利是可以兼得的;有时候,义与利却相互冲突。在义与利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就存在着如何取舍的问题。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高明,实际却像当众抢金子的人一样愚蠢。在他们贪污受贿、投机诈骗、走私贩毒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只有金钱,而没有想到法律、道德,没有看到背后有群众的眼睛,最后必然自食恶果。

人生一世,最大的利就是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仁义的最高境界。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需要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原文

父子笃①,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②也。

(《礼记·礼运》)

注释

①笃(dǔ):感情深厚。②肥:富足。

译文

父子亲厚,兄弟和睦,夫妻和谐,家庭就能富足。

解读

原文描述了家庭里的三种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妇关系。这些关系的和睦推动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谐美满。中华民族重视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并认为“家和万事兴”,家庭里的各种关系处理得融洽、合理,是家庭长久不衰的必要条件。家庭和睦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和睦,进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大学》提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中间一个环节:对个人而言,齐家是修身的成果;对国家、天下而言,齐家则是个人迈向社会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家庭败坏是社会败坏的根源。

在传统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之中,父子、兄弟、夫妇三伦即在家庭之中。国内外华人都是非常重视家庭的。比如,新加坡的王永炳先生在《儒学与21世纪的新加坡家庭价值观》一文中写道:“早期华人家庭非常重视家庭的凝聚力。他们的艰辛奋斗,首要的目的就是使家庭幸福。”1991年,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国会上公布的全体国民共同遵奉的五大价值观中,“国家至上”为第一条,“家庭为根”是第二条。1993年,新加坡家庭委员会制定的家庭价值观包括五个方面,即亲爱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

原文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②则复谏。

(《礼记·内则》)

注释

①起:更加振作。②说:通“悦”。

译文

父母有过错,子女就应该用谦恭的语气、和悦的脸色、轻柔的声音来进行劝说。如果父母不听劝说,就更加尊重他们、更加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说。

解读

原文给出了劝谏父母的方法:在劝谏父母时,言语要柔和、恭敬,面色要和悦,要发自内心地真诚劝说。如果劝说无效,就要对父母更加恭敬、更加孝顺,直到感动他们,然后再次真诚地进行劝谏,使他们明白我们的劝谏确实是有道理的。在劝谏的过程中以爱父母、尊敬父母为核心,劝谏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传明朝时候,有个名叫兰姐的童养媳,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她的婆婆经常与太婆互相指责,她的婆婆甚至骂太婆是“老不死的”。听到这样的话,兰姐心中很不是滋味。

当天夜里,兰姐跪在自己婆婆面前,流着泪说:“婆婆难道不知道您现在的行为是在给后辈树立榜样吗?要是您老了以后,晚辈后生也这样对待您,将您当成‘老不死的’,您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呢?其实每个人的寿命长短都是天定的,但作为您的媳妇,我倒宁愿您与太婆一样长命百岁才好。”

兰姐的一番话让婆婆十分感动,她明白了自己从前对待太婆即自己婆婆的行为是不对的,发誓从今以后一定孝顺太婆。兰姐后来也生了五个儿子,在她的教导之下,其中两个还中了进士。

兰姐就是用一种恭敬、委婉的方式劝谏婆婆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原文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①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礼记·内则》)

注释

①贻(yí):遗,留。

译文

父母虽然去世了,但子女将要做好事时,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美名,就一定会去做,子女将要做坏事时,想到这会让父母蒙羞,就一定不会去做。

解读

原文论述了在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应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父母的声誉联系起来。如果将要做的事能够给父母带来好名声,子女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如果将要做的事会使父母受到羞辱,就不要去做。为了尊敬和感恩父母,不应该给父母带来坏名声,做事做人要为自己也要为父母着想。

曹修古是宋朝人,为官忠直清廉。他曾在兴化做地方长官,后来死在了任上。曹修古家境十分贫寒,连将他的棺材运回家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

为了能使曹修古入土为安,他的宾客和下属凑了一大笔钱送到他家。然而,他的女儿却哭着对母亲说:“父亲在世时,从没收过别人的任何财物,如今他去世了,我们难道要用这些东西来玷污他清白的名声吗?”她的母亲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谢绝了宾客和下属们的好意。

然而,曹修古的宾客和下属们还是不忍孤儿寡母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于是便劝她们将这些财物收下,作为曹女出嫁的妆奁费。曹修古的女儿还是拒绝了,她说:“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要我用父亲的死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万万不能的。”曹女明确的态度使得宾客和下属们都十分钦佩,于是他们都感叹着离开了。

曹修古的女儿拒收财物,以维护亡父的清白名声。借丧葬之名收受别人的大量财物,这是“不善”的行为,曹修古的女儿认为,“不善”的行为会给父母带来耻辱,所以坚决不做。

原文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①其耳目,安②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③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

(《礼记·内则》)

注释

①乐:使……愉快、欢乐。②安:使……安适、安逸。③忠养:尽心奉养。

译文

孝子奉养父母,是让父母心情愉快,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让父母的耳目快乐,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饮食忠诚奉养父母,直到孝子生命结束。这里所说的终身,不是终父母之身,而是终孝子之身。

解读

原文中,曾子阐述了如何养老以及如何终身行孝的问题。他认为:孝子养老要体贴入微,使父母精神上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要顺从他们的意志;对于他们的衣食住行,要用心伺候;父母离世了也还要继续孝敬,以实现终身行孝。

周武王、周公继承周文王遗志,“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孔子称之为“达孝”;汉朝司马迁忍辱负重,继承父亲司马谈遗留下来的事业,撰写《史记》;班固、班昭继承了其父班彪的遗志,完成《汉书》的编撰。据报道,北京有一户姓佘的人家,为了继承先祖的遗志,十八代人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冒着杀头的危险,为明代忠臣袁崇焕守墓,感人至深。

许多事业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例如父母积累的学术资源、父母建立的家族企业、父母家传的工艺技术,需要儿女们去继承,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子女在父母创造的基业上发展,既是孝道的要求,也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在一定的基础上发展总比白手起家更具有竞争优势。

原文

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①,而况于人乎!

(《礼记·内则》)

注释

①尽然:都是这样。

译文

所以父母所爱的,孝子也爱;父母所敬的,孝子也敬。连对父母宠爱的狗与马都如此,更何况对人呢?

解读

原文是曾子阐述孝子终身行孝的观点。曾子认为孝子孝敬父母不应只是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还应该包含父母离世之后,孝子对父母生前喜好的遵循。这些喜好既包括他们喜爱的物,又包括他们尊敬的人。对于父母生前的喜好自己也喜好,对于他们生前尊敬的事物自己也尊敬。

孝道有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养父母之志”: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父母去世了,就要继承父母遗志,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事业。孝子这样做就可以使父母无论在世还是不在世都十分欣慰,孝子也才真正地实现了一辈子孝敬父母,既包括父母的那辈子,也包括自己的这辈子。

原文

足容①重②,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礼记·玉藻》)

注释

①容:仪态。②重:稳重。

译文

脚步要稳重,手势要恭敬,眼睛不要斜视,嘴巴不要乱动,不要高声喧哗,头颈要伸直,态度要严肃,举止要端正,面色要庄重。

解读

原文讲的是对君子举止的要求。这些要求十分细致,对脚步、手势、眼神、谈吐、头颈、态度、面色等都做了相应的规范。君子如果符合这些要求,那么能够显现出优雅的举止和神态,见到尊长也会显得谦虚、恭敬和庄重。原文还说,这些要求也适用于在宗庙之中举行祭祀、朝廷之上议论朝政、燕居之时与人谈话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九容”具体可以表现为:

足容重:步履要稳重、庄重,不要轻飘。不在公共场所赤脚穿鞋或穿拖鞋,皮鞋保持清洁光亮。

手容恭:用手要恭敬。如在行礼时、接递东西时、手捧东西时用手姿势表现出恭敬;鼓掌时,用右手有节奏地拍击左手,左手几乎不动。切忌这些有损形象的手势:当众挠头发、掏耳洞、抠鼻孔、剔牙、咬指甲、双手乱动、对人指指点点。面对圣像神像,不可用手指去指。手脚要勤洗,不蓄长指甲。

目容端:眼光要端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正才能眼光正。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一半时间注视对方双眉到嘴的三角区域,另外一半时间注视对方脸部以外的5~10厘米处。发表讲话时要用目光扫视全场。切忌目光呆滞、淡漠、游移不定,或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挤眉弄眼。平视或侧视(面向对方的侧面)用于平辈,仰视多用于面对尊长。斜视对方则为失礼之举。

口容止:在正式的场合不能发出古怪的声音,比如打喷嚏、吃零食、嚼口香糖,不要在会场和教室中窃窃私语。

声容静: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

头容直:头要正,不要低头、歪头、仰头。

气容肃:仪态要安静严肃。不要在公共场所拥抱、亲吻。到别人家不要随手乱翻,到处乱闯。

立容德:要站直,头不要乱动,双肩要平,不要东歪西斜,不要左顾右盼。

色容庄:神色要庄严,微笑要发自内心,亲切、自然,不发声,不露齿或少露齿。避免嘴张得太大,将牙床也露出来。不要嬉皮笑脸,避免放声大笑。面容要保持清洁:眼睛无分泌物,耳鼻无异物,齿缝无残渣,口中无异味,嘴角无白色唾沫。

原文

自仁率亲①,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②,顺而下之至于祢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④,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大传》)

注释

①自:从,由。亲:亲人。②祖:祖先。③祢(mí):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④收族:团结同族之人。收:结聚。

译文

从仁道出发来事奉亲人,向上推到祖先;从正义出发来敬事祖先,向下推到子孙后代。所以,仁之道就是亲近自己的亲人。亲近亲人就要尊敬祖先,尊敬祖先就要爱护宗族,爱护宗族就要聚拢族人,聚拢族人就要保持宗庙庄严,宗庙庄严就会重视社稷,重视社稷就会爱护百姓,爱护百姓就会刑罚得当,刑罚得当就会百姓安宁,百姓安宁就会财富丰足,财富丰足就能够完成心愿,完成心愿就会形成礼教民俗,礼教民俗形成就能带来幸福。

解读

中国人重视亲情,从父母这一代开始,逐代上推可以推至我们的远祖,对祖先和亲人,都要恭敬和爱戴。恭敬和爱戴自己的亲人和祖先,就可以团结同族之人,民族归属感、国家归属感自然就被唤醒了,热爱国家也就成为人们的普遍情感。久而久之,优良的礼教民俗建立起来,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明朝颜从仕之母游氏性情温良敦厚,为人勤俭诚实,对人恭敬,对几个儿子要求严格。

游氏每天都要监督几个儿子读书,没有哪天间断的。对于媳妇,则要求她们每天装扮整齐到自己面前请安。如果有哪一点做得不好,游氏就会耐心地用礼法来教导她们。每当游氏问话的时候,几个儿子都会端正衣冠来回答,丝毫不敢怠慢,而游氏自己也以身作则。因此家中虽然有几百口人,但是人人都循规蹈矩。

正是因为游氏严格的家规,乡里人都把游家当作自己的榜样,以此来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

家规体现孝道,体现“亲亲”“尊尊”,从而促进了家庭和谐,而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原文

玉不琢①,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②。

(《礼记·学记》)

注释

①琢(zhuó):雕琢。②道:道理。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解读

原文以“玉石成器”为例,论述了人们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玉要成器,就不得不进行雕琢;人要成才,就不得不接受教育。因此,古代的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把教育和学习放到了首要的地位。对于个人来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才能使我们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子路曾疑惑地问孔子:“学习也会有好处吗?”

孔子便向子路列举了很多通过学习而成功的事例。孔子说:“一个国君如果手下没有善谏的官,就会闭目塞听,政事就会出差错;一个士人如果没有善于教诲的朋友,品德就会有缺陷。木材打上墨线才能锯得直,人接受规劝才会有成就。从师学习,而又好问,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毁仁弃义,厌恶士人,离犯罪就不远了。所以想做贤能的人,不能不学习。”

子路并不赞同,反驳道:“南山上生长的竹子,不用揉搓本身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用,可以射穿牛皮。何必要学习呢?”

孔子听了之后说:“如果在箭的末端粘上羽毛,把箭头磨锋利,不是能射得更远吗?”

听了孔子的话,子路哑口无言,赶紧弯下腰拜道:“我恭敬地听从老师的教诲。”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①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③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④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注释

①旨:味美。②困:贫乏。③自反:自我反省。④自强:自己努力向上。

译文

即使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美;即使有高深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也不知道它的奥妙。所以通过学习,然后知道不足;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知识)贫乏。知道自己不足,然后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知识)贫乏,然后能够奋发自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解读

《学记》一般认为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从理论上第一次对先秦时期的教育作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原文从教和学两条主线出发,分别论述了教和学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最后揭示了教学相长的基本规律。

原文

是故治世①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②;亡国之音哀以思③,其民困。

(《礼记·乐记》)

注释

①治世:太平时代。②乖:违背。③思:悲伤。

译文

太平之世的音乐,安适而欢乐,其政治必是平和的;乱世的音乐,哀怨而愤怒,其政治必是荒唐透顶的;国家灭亡之时的音乐,悲哀而忧虑,百姓困苦无望。

解读

原文论述了音乐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因为音乐流露出的是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现实。而政治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也为音乐所反映,从流传的音乐中可以了解社会政治的情况。也就是说,可以从音乐中了解国家政治是清明还是黑暗,人民是幸福还是痛苦。

儒家认为声、音、乐存在着区别。声指一切通过耳目感知到的响声。音可以特指有节奏、有音调、有旋律的声。只有具有道德教化价值、能够陶冶心性的音,才能被称作“乐”,“德音之谓乐”,“乐者,通伦理者也”。所以,禽兽只知道声而不知道音,一般百姓只知欣赏音而不知欣赏乐,只有君子才能真正欣赏乐。后世将音乐二字连用,已取消了音与乐的区别。

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给人不同的感受。有的刺激感官,有的净化心灵;有的使人疯狂,有的使人恬静;有的使人暴戾,有的使人平和;有的使人颓靡,有的使人奋进;有的使人愉悦,有的使人悲伤。中国古代有“奸声”与“正声”、“淫乐”与“和乐”、“善乐”与“不善乐”之别。我们可以将音乐分为四大类: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音乐,谓之“善乐”;具有败坏道德功能的音乐,谓之“恶乐”;具有审美价值,陶冶性情、愉悦精神的音乐,谓之“美乐”;缺失审美价值,污染性情、扰乱精神的音乐,谓之“丑乐”。孔子看到了“恶乐”“丑乐”的危害性,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并且“郑声”会乱“雅乐”。创作者不要创作“恶乐”“丑乐”,而要创作“美乐”“善乐”。民众不要听“恶乐”“丑乐”,而要听“美乐”“善乐”。

原文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①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礼记·乐记》)

注释

①伦理:人伦物理。

译文

一切音都产生于人的内心。乐与伦理相通。所以,只懂得声不懂得音的,是禽兽。只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

解读

原文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功用。音乐同人的德行和性情相关,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影响。音乐是人们发于声、动于情、晓于理的产物,可以据以体察民情。音乐反映了人心善恶,反映了现实美丑。春秋战国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礼崩”指的是良好的礼仪丧失而恶性的礼仪涌现,如奢侈浪费的礼仪、缺失道德内涵的礼仪、烦琐的礼仪等。“乐坏”指的是音乐品质的败坏,即使乐器、乐理高度发达,音乐作品大量产生的时代,也会出现“乐坏”的现象。在低俗、庸俗、媚俗文化流行,商业文化流行,厚黑学泛滥的时代,“礼崩乐坏”的现象会再度出现。在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的时代,个人生存的艺术性会大大降低。彭林先生在《守望中华礼仪之邦》一文中讲:“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人格和道德的培养,甚至失去了精神家园。人除了得到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快乐的事,除了得不到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痛苦的事。”

原文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①。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礼记·乐记》)

注释

①节:节序。

译文

恢弘的音乐,与天地保持和谐;盛大的礼仪,与天地有同样的节序。有了和谐,所以万物不丧失本性;有了节序,所以才按时节祭祀天地。

解读

原文论述了礼乐的功用。通行于天下的乐与天地保持和谐,通行于天下的礼与天地一样节制万物。它们各自发挥和合与节制的功用,从而使天下和谐,万物各自遵循本性生长却并不互相妨害,有秩序而且能够包罗万象。人们在礼乐的熏陶之下,彼此能够相互尊敬、相互爱戴,所以古代圣明贤良的君王无不以礼乐治国。

这段话还说明了和谐的重要性。我国西沙群岛中有一个小岛。这岛虽然小,却生长着青翠的树林,很多昆虫和海鸟生活在这里。驻守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生活十分艰苦,他们吃的粮食、喝的淡水、种菜的土壤都要从陆地运过来,但他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小岛上种菜养花,这样一来,小岛倒成了一个小花园。

他们还在岛上养了鸡,以改善生活条件。后来鸡不断繁殖,数量越来越多,以至于他们只需要在林子里转一圈就能拾回满满一筐鸡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岛上的老鼠竟然成了灾,严重危害到鸡群的安全。白天的时候,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会有二十多只雏鸡被老鼠咬死。到了夜里,两三只大老鼠竟然明目张胆地进攻老母鸡。就这样,鸡的数量因为老鼠而越来越少,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鸡也不敢出来了,干脆躲到了树林里。

后来有人提议,既然老鼠害怕猫,何不将猫带到岛上来消灭老鼠呢?果然,这样一来老鼠的数量的确减少了很多。可是战士们在岛上巡逻的时候,却在低矮的抗风桐树下发现了一堆堆的鲣鸟的尸体。原来,猫不仅吃老鼠,还会对这些珍贵的鲣鸟造成伤害。由于鲣鸟属于重点保护的鸟类,为了不让这些猫伤害鲣鸟,无可奈何的战士只得又养起了狗。狗有灵敏的嗅觉,因此很容易就能发现那些猫,会马上扑上去将猫咬死。可是猫死了,老鼠又再度猖獗起来。而且狗还爱打架,每天汪汪乱叫,把小岛吵得不得安宁。这次驻守海岛的解放军实在是无能为力了,他们只得写信给科学家,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世界上的生物组成了一台十分精妙的“机器”,而每一种生物都是这台机器的零件,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旦人类不小心触动了其中的某一个零件,那么带来的麻烦可能就是谁也没办法预料的。

因此,人要同天地万物和谐共存,与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一致。

原文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①;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乐记》)

注释

①化:化生。

译文

乐,体现天地间的和谐;礼,体现天地间的秩序。有了和谐,所以万物化生;有了秩序,所以万物都有了区别。

解读

原文论述了礼乐的功用,礼可以建立秩序,乐可以营造和谐。天地的和谐使万物能够化育生长,天地的秩序使万物有所差异。所以,圣人在通晓了天地自然的规律后,制定礼时,效仿的是天地的有序、合理,制作乐时,效仿的是天地的和谐。圣人制礼作乐,与天地相配,大兴礼乐,完备礼乐,天下自然吉祥太平。

“一个对大自然的美完全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欣赏《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的。”这是李岚清的名言。正是人类对大自然有所感悟才产生了音乐,就如《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高山流水》的作者据传是伯牙,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恰恰说明了音乐与自然是有紧密联系的。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先生学古琴。尽管他已经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然而老师却告诉他,他的演奏仅仅是将音符弹出来罢了,并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为了能让伯牙知道如何真正地演奏古琴,成连先生就将他带到了东海的蓬莱山,并对他说:“我要去寻访一个故人,你就在这里练琴等着我回来吧!”说完就划着小船走了。

就这样,伯牙在那里一边练琴一边等着成连先生。然而十天过去了,成连先生还是没有回来,伯牙等得十分心急。他每次调琴的时候都会举目四望,却发现除了能听见海水迸激的号吼,再也不能在岛上找出第二个人。远眺山林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又是一片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且不时会传来群鸟高飞啁啾的声音。伯牙这时候充分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这些景象妙趣横生,所发出的声音又是奇特不一,让他不由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更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于是他当即就以手拨弦,谱下了一曲《水仙操》。这首曲子妙音逸韵,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韵,是一首难得的佳作。而伯牙也因此领悟了艺术的真谛,那就是以情动人。

不久后,成连先生回来了,他听到了伯牙的演奏之后,大赞其感情真切,认为他的表演有了艺术生命。伯牙终于明白,原来老师是想借大自然给他上课。从此以后,伯牙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最终成了操琴的高手。

音乐产生于大自然,体现天地中和之美。

原文

君子乐得其道①,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乐记》)

注释

①道:道义。

译文

君子为得道而快乐,小人为满足欲望而快乐。

解读

原文论述了君子和小人对于乐教不同的感受。君子明白乐教的施行可以改良社会风气,转变社会风俗,可以使人们心平气和,向往道义,所以推广乐教,施行教化,遵从道义,获得快乐。用道德来约束欲望,那么快乐就不会过度。小人仅仅是因为耳目之欲得以满足而高兴。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忘记了道德,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乐有感官之乐与心灵之乐两类。心灵之乐又有“体道之乐”“人情之乐”“审美之乐”三类。幸福的真正含义是:人既要有感官之乐,也要有“体道之乐”“人情之乐”“审美之乐”。如果只有满足衣食住行需要的感官之乐,而心灵则充满了痛苦、烦恼、妄念,人就不是幸福的。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感官之乐得到了满足,但是,由于文化衰败与正道缺失,“体道之乐”“人情之乐”“审美之乐”正在大面积地消亡。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人经济条件不断好转的时候,获得了更多的感官之乐,但是,由于欲望的膨胀及心灵的扭曲,他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下降。

“乐道”即是“体道之乐”“得道之乐”“学道之乐”。“乐道”的最高境界是,克服人与道相分离的状态,达到“与道合一”,主体与道合为一体,主体在自觉自由的状态中呈现道的精神。南宋理学家陈埴说:“凡说所乐在道,以道为乐,此固学道者之言,不学道人固不识此滋味。”远离道的人,背离道的人,就不可能获得“体道之乐”。

道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故乐道即是乐仁、乐义、乐礼、乐智、乐信、乐忠、乐孝、乐廉、乐毅、乐和。

原文

德者,性之端①也。乐者,德之华②也。金石丝竹③,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④其声也。舞,动其容⑤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⑥深而文⑦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⑧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礼记·乐记》)

注释

①端:根本,发端。②华:光彩。③金石丝竹:指乐器。钟为金,磬为石,琴瑟为丝,箫管为竹。④咏:吟唱。⑤容:姿态。⑥情:指感情。⑦文:文采,即乐曲旋律的变化。⑧英华:美好的神采,指乐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译文

道德是性情的发端,音乐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金石丝竹是演奏音乐的器具。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心志的,歌是用来咏唱心声的,舞蹈是用来活动形体姿态的。这三者都本自人的内心,然后乐器随从伴奏。因此感情深厚而且文采鲜明,气势盛大而且出神入化,和顺的情感蓄积在心里而光华显露在外面,只有音乐是不能够作伪的。

解读

原文论述乐真实地反映了精神世界,表现了精神生活,它是不可能作假的。诗用以抒发心志,歌用以表露心声,舞用以表现姿态,它们都是发自内心而产生的,然后用金石丝竹来伴奏,形象生动地表达着幽深的心志、变化着的旋律和气势。流露出真情实感的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因而,具有道德内涵的音乐,可以达到教化的功用。

梅兰芳的演出可以说是戏曲史上“高台教化”与“与民同乐”相结合的最生动、最精彩的典范之一,也是善与美高度融合的典范。这得益于他自幼接受的传统仁爱教育。他的祖父梅巧玲(慧仙)是当时京剧“同光十三绝”之一的名旦,为人忠厚孝义,曾有舍己为人的“焚劵”“赎当”之善举。梅兰芳年少的时候,祖母就常常用祖父的事迹教导他,让他一定要记住梅家忠厚恕道的门风,哪怕是日后有了出息也不能学那种只顾自己、不顾旁人的坏习气。

1935年,梅兰芳到苏联访问,与两位世界级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相遇。在观看了梅兰芳的表演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这可真是充满了诗意的、样式化了的现实主义啊!”俄罗斯戏剧艺术家梅耶荷德也这样说道:“俄国演员看了梅兰芳运用手的方式后,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他们应该把自己的手砍掉。”

丰富多彩的剧目、精湛的表演技巧、绚丽的服饰是梅兰芳表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最重要的莫过于体现于其中的“中和之美”——含蓄蕴藉、不温不火,这恰恰准确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善良、内敛的性格。“中和”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意为中正、中和,不偏不倚。梅兰芳先生准确地掌握了“中和之道”,并将“中和”的原则巧妙地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和表演中。

梅兰芳培育了中和之德,他的表演就能呈现中和之美。

原文

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①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②之心入之矣。

(《礼记·乐记》)

注释

①斯须:片刻。②易慢:轻佻怠慢。

译文

致力于用礼来调节身形举止,态度就庄严恭敬;态度庄严恭敬了,就能产生威严。心中有片刻不处于中和愉悦之中,卑鄙狡诈之心就会萌生。外貌上有片刻不庄严恭敬,怠慢之心就会萌生。

解读

原文论述了礼教可以端正人们的仪态举止,可以使人们的言谈举止恭敬而谨慎。明白礼的内涵,遵守礼的规范,就可以避免外貌有片刻的不庄重、不恭敬,轻佻怠慢的念头就不会乘机产生。

儒家在礼教的基础上提出了“持敬”之论。有人问:“敬何以用工?”朱子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外无妄动”指的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通过调整言行举止,进而调整思维情绪,振作精神。按照身心一致的法则,你可以用身体动作来带动心情的转变:如果你露出笑容,你的心情就会转好;如果你挺起胸膛,你的精神就会振作;如果你快步向前,你的意志就会更加坚定。威廉·詹姆斯说:“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唯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词好像已经感觉到快乐的样子。”“内无妄思”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持守义理之上,而不能放在邪恶之念上;将意识专注于当下所做之事上,而不能游移在无关之事、纷乱之事上。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自身的主宰,“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身体就像是一幢房子,而心灵就是房子的主人。如果房子长期没有主人住在里面,没有主人加以维护,房子就会越来越破。

原文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①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②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礼记·乐记》)

注释

①乡里:乡村里弄。②闺(guī)门:家中。

译文

所以音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不和谐恭敬的了;在乡村里弄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不和谐顺从的了;在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不和睦相亲的了。

解读

原文描述了古代圣王制作音乐所产生的社会功用。古代圣王立乐的原则是,音乐的表达方式要符合道义,避免出现惑乱人心的情况。所以制作了雅正的音乐来引导人们:使音乐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引人积极向善;使音乐能够表达欢乐,但并不放纵;使歌词能够表达意义,但并不蛊惑人心。

魏文侯向子夏请教问题。魏文侯说:“听古乐的时候,我坐得很端正,衣帽也十分整齐,唯恐睡着;而去听新乐,我就不知道疲倦。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子夏说道:“你表面上问的是‘乐’,可你实际上问的却是‘音’。你所问的‘音’,是流于形式、毫无意义、乱七八糟的音,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什么是‘乐’呢?答案是‘德音之谓乐’。比如说文王、武王那个时代的颂歌,让人感受到怎样除暴安良。而你所说的‘音’,男女混杂在一起,不知父子尊卑的礼义,大家看完以后不知所云,不知道是表达什么思想。”

在这里,子夏讲了“音”与“乐”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叫作“乐”,有道德内涵的“音”才是“乐”。

乐教与礼教相配合。乐教所采用的音乐,都是有道德内涵,有人性光辉的音乐。不少流行音乐为商业目的而制作,迎合低级趣味,不是乐教所需要的音乐。

原文

张①而不弛②,文武③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注释

①张:拉紧弓弦。②弛(chí):放松弓弦。③文武: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合称。

译文

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做的。有时拉紧,有时放松,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方法。

解读

原文中孔子生动形象地以拉弓来比喻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民众和国家的方法。他们治理民众和国家,就像拉弓一样,不是只知道拉紧而不去放松,也不是只知道放松而不去拉紧。他们既懂得紧张之法,又掌握松弛之道,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民情和国情,因时、因地作出相宜的决策。

相传夏朝有一个著名的神箭手,其名曰“后羿”,他有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精通立射、跪射、骑射等,几乎从未失手。听闻后羿的本领之后,夏王十分感兴趣,他命人将后羿召到宫中,想要领略一下他的箭术。

夏王对后羿说:“如果你能按我的要求射中目标,你将会得到黄金万两的赏赐;反之,要是射不中的话,那么我要削减你的一千户封邑。”说完就命人将后羿带到了御花园中开阔的地方,命侍从找来一块兽皮箭靶,那箭靶一尺见方,靶心直径约有一寸。

后羿一心想着可能到手的万两黄金或失去的千户封邑,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但他还是慢慢地走到了离箭靶约有一百步的地方站好,然后弯弓搭箭,摆好姿势之后开始瞄准。可是一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之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后羿的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就连拉弓的手也在发抖,以至于瞄了好几次都没办法把箭射出去。他稍稍平复了心情,猛地将箭射出。“啪”的一声,箭却钉在了离靶心几寸远的地方。见此情形,后羿不由得变了脸色,精神更加不集中,导致接下来射出的几箭偏得更加离谱。收拾了弓箭之后,后羿只得悻悻地离开了王宫。万分失望的夏王感到十分疑惑,便询问大臣说:“真是奇怪,明明后羿平时射箭都是百发百中的,怎么今天却失了水准?”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道:“平常后羿射箭不过就是一般的练习,他怀着一颗平常心,自然也就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可今天射出的一箭却关系到切身的利益,以至于他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专心施展技术。”

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说法:人做事的动机太强或太弱,效率都会降低;只有动机水平保持中等强度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这也就是说,最好的临场状态应该是压力和兴奋都适度的时候。

后羿由于动机太强,破坏了张弛有度的心理,以至于没有发挥出高超的箭术水平。

原文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①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②大患则祀之。

(《礼记·祭法》)

注释

①法:王梦鸥据《汉书·韦贤传》释“法”作“功”。②捍:抵御。

译文

圣王制定祭祀之礼,根据以下原则:其良政善法施行于人民者应享受祭祀;勤于事业、至死方休者应享受祭祀;以辛劳奉献国家者应享受祭祀;能够抗击大灾难者应享受祭祀;能够消除大祸患者应享受祭祀。

解读

原文论述了古代圣王规定的祭祀对象:有功于民,被百姓树立为榜样的;为国家殉职的;为安邦定国有丰功伟绩的;为人民抵御重大灾害的;保卫民众免于祸患,救民于水火的。这些人去世了,之所以祭祀他们,是为了报答他们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为人民树立榜样,并且通过祭祀活动使人民受到教育。

原文

孝子之祭也,尽其悫①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②,如亲听命,则或使③之也。

(《礼记·祭义》)

注释

①悫(què):诚实。②敬:毕恭毕敬。③使:使唤。

译文

孝子祭祀,要竭尽诚心而表现出诚心的行为,竭尽信念而表现出确信神灵的样子,竭尽敬意而表现出敬事鬼神的举动,竭尽礼节而没有过失。进退时恭恭敬敬,仿佛亲自听受神灵的指示,好像听凭使唤似的。

解读

原文描述了孝子在祭祀过程中应有的行为举动以及真情实感。孝子在祭祀中,一举一动都应毕恭毕敬。奉献祭品时诚心诚意、面色庄重,依照礼仪程序进行。孝子祭祀时,仿佛过世的亲人或者神灵就在眼前一样,随时等待他们的吩咐。献完祭品退后站立时,脸上的神色依旧恭恭敬敬,十分庄重。

中华孝道中有一项重要内涵,就是必须以真诚之心孝敬亲人。《礼记》在解释“孝”的含义时说:“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礼记·祭统》)在对亲人的“养、丧、祭”三个过程中,都必须有真诚之心,才能有“顺、哀、敬”的感情与行为。特别是在祭祀过程中,更要诚心诚意。

儒家主张将“信”与“孝”结合起来,如果做不到“信”,就会影响父母的名声,使父母蒙羞,也是一种不孝的行为。正如《礼记·祭义》所说:“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讲诚信的人,对外人难免大行欺诈之术。

原文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①容。

(《礼记·祭义》)

注释

①婉:柔顺。

译文

孝子对父母有深厚的爱,必定产生温和之气;有温和之气,必定有愉悦的神色;有愉悦的神色,必定有柔顺的仪容。

解读

原文描绘了孝子对待父母长辈的神色状态,通过对这一外在神态的描绘,深刻地洞悉了孝子的内心世界。孝子呈现出和颜悦色,是因为他们对父母有深爱之情。

相传明朝时有个名叫武师端的人,他的妻子江氏为人善良宽厚,无论是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对公婆都十分孝顺,深受邻里的赞扬。

江氏嫁到武家之后,她的婆婆患上了痢疾。每天,江氏都亲自为婆婆清洗身体和衣物。邻居见状,劝她让丫环仆婢来做这些事情,不需要自己动手。

江氏回答:“如果让仆婢来做的话,她们只会将这些看成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心中肯定会有怨言,而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我来做却是心甘情愿的啊!”

过了不久,婆婆又得了重病,二十多天也不见好。这种病十分厉害,弄得婆婆什么东西也吃不进去,哪怕吃进去了也是立刻就吐出来。才几天的工夫,婆婆已经是瘦弱不堪了。

江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中暗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江氏就偷偷将自己左手臂上的肉割下来,烘干研成粉末,哄婆婆说是药,让婆婆吃下。过了不久,原本连大夫也束手无策的病竟然渐渐好了。

平日里每天吃饭的时候,江氏一定要亲自侍奉婆婆用完饭,自己才去吃。料理家事的时候,江氏唯恐婆婆听到不愿听的话而徒增烦恼,所以当着婆婆的面,从来不说一句话。

邻里看到江氏对婆婆的孝行,没有一个不称赞的。大家都以她为楷模,争相效仿,以求家里能和乐安康。

只要有真诚的孝心,就会有温和之气、愉悦的神色、柔顺的仪容。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做药,只是表达了孝子的真诚之心,从中医或西医的角度上讲,人肉并无特别的疗效,因此,割肉疗亲的做法并不可取。

原文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①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

(《礼记·祭义》)

注释

①发:抒发。

译文

君子反思远古,追溯起源,不忘记自己从何而来。所以表达自己的恭敬,抒发自己的情感,竭尽全力回报自己的亲人,不敢不尽心尽力。

解读

原文论述的是君子不忘父母和祖先的恩德,竭尽所能地去报答他们,尽心尽力地对他们表示恭敬。

在山东卫视播出的《天下父母》节目中,提到了关于大连孝子王希海的感人故事。

时年二十三岁的王希海本来有出国、恋爱、成家的机会,可为了照顾因为脑出血而成为植物人的父亲,他毅然舍弃了大好前程,守在父亲身边照顾他。

到了2007年,王希海已经快五十岁了。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父亲。成为植物人的父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穿衣吃饭、睡觉翻身、吐痰等基本的生理活动只能完全依赖于王希海。在这二十多年里,王希海每天都要给父亲喂饭三次。为了避免父亲因为长年躺在床上而长疮,他必须每隔一小时就为父亲翻身一次。因为父亲的身体经常出汗,王希海便坚持一天两次给父亲擦身,以便保持父亲身体的清洁。因为父亲身上的汗把床单弄湿,王希海始终坚持每天给父亲换一套床单,避免床单弄湿令父亲不舒服甚至生病。

王希海之所以能坚持二十几年如一日,是因为他有一颗对父亲的孝心。正是这颗赤诚不变的孝心,支撑着王希海走过了那么多年。王希海家中算不得富裕,甚至可以说贫寒,为了照顾父亲,他放弃了学业,甚至舍弃了工作,仅靠着一点救济金生活。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照顾自己的父亲,让他活下去。他始终将父亲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并将照顾父亲当作自己人生的目标。

王希海有着不忘根本的孝心,二十多年来一直照顾成为植物人的父亲,已达到了竭尽所能的境界。

原文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①,其下能养。”

(《礼记·祭义》)

注释

①辱:羞辱。

译文

曾子说:“孝道有三等: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其次的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仅仅赡养父母。”

解读

原文表达了曾子对孝的见解。一般人认为,行孝就是赡养父母,但曾子却认为,比赡养更高级的孝,就是尊敬父母,就是不让父母受辱。“大孝尊亲”,父母首先是受到自己子女的尊重,其次是受到他人的尊重。“出必告,反必面”,就是对老人尊重的方式。子女外出,一定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外出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回来,回来的时候要告知父母,以免父母心中不安,同时也让父母在浓浓的亲情中感受到温暖。来自他人的尊重,有相当部分是由儿女造就的。儿女德才兼备,服务社会,事业有成,必然给父母带来荣誉。“光宗耀祖”是传统社会中许多人努力奋斗的动力。《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说道,制作美味佳肴进献给父母,这仅仅是赡养,还不是完整的孝道。如果人们都赞叹他们的父母“很幸运啊,有这样的好子女!”,这样子女才算真正尽到了孝道。

原文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①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②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礼记·祭义》)

注释

①莅(lì):任职。②战陈:战阵,战场。

译文

曾子说:“自己的身体,乃是父母留传给自己的。以父母给自己的身体来生活、行动,敢不小心翼翼吗?日常起居不庄重,就是不孝;为君主做事不忠诚,就是不孝;做官不敬业,就是不孝;对朋友不诚信,就是不孝;临阵作战不勇敢,就是不孝。这五个方面做不到,就会殃及亲人,敢不小心翼翼吗?”

解读

原文中曾子说身体是父母给的,也就是说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要珍惜和爱惜生命,在做事的时候要恭敬和谨慎,以此来回报父母。他还举了五个事例来论述如何做到孝敬:日常起居应庄重,为君王效力应忠诚,担任官职应认真,与朋友交往应诚信,抗敌作战应勇敢。只有做到了这五个方面,才不会让父母受到牵连。

原文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①为难;安可能也,卒②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

(《礼记·祭义》)

注释

①安:自然。②卒:终己一生。

译文

赡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尊敬父母相对难一些;尊敬父母是可以做到的,让父母感到舒适相对难一些;让父母舒适是可以做到的,终其一生做孝子相对难一些。父母去世后,自己慎重行事,不给父母留下不好的名声,这就可以称得上终身行孝了。

解读

原文阐述了曾子对终生行孝的观点。他认为孝敬父母表现在行为上叫作“养”,养父母又从有敬意的养到没有勉强地自然行孝,再到坚持一生都这样做,最后在父母去世后,还能不连累父母被他人诟骂,才是最终实现了行孝一生。行孝一生,既是对父母恩德的报答,也是对自身道德的修养,因为孝是一切善的根源,俗话也说“百善孝为先”。

从前有一个裁缝,他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他一个人独自照顾三个儿子。等儿子们都长大成人以后,他也渐渐老了,双手抖得厉害,连针也拿不稳,眼睛也花了,再也没办法缝衣服了,于是失去了经济来源。而这个时候,已经成家立业的三个儿子也不愿回来照顾自己的父亲,只是每周回来和父亲吃一顿饭。

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儿子们来看他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他心里十分清楚,三个儿子是担心自己拖累他们。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便决心想一个办法,让儿子们自愿来陪伴自己。

他找到了做木匠的朋友,请他给自己做一个木箱子;接着又向当锁匠的朋友要了一把旧锁头;最后他找到了吹玻璃的朋友,请他给自己一些碎玻璃。回到家以后,他把那些碎玻璃都牢牢地锁在了那个木箱子里,并放在吃饭的桌子下面。接着,请他的三个儿子来陪他吃一顿饭。

当儿子们来到家里,坐在餐桌旁准备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脚踢到了箱子。他们低下头,发现是一个上了锁的大箱子,就问父亲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老人若无其事地说:“那只是我平时攒下来的一些东西,没什么稀奇的。”

三个儿子半信半疑地踢了踢那个箱子,听到里面发出了声响,便以为大箱子里装的是金子。他们甚至挪动箱子,以了解究竟有多重。

晚餐过后,三个儿子准备各自回家。他们在路上商量,一定要保护好父亲的那笔财产,经过商议,三人决定每周由一个人来照顾父亲。第一周轮到小儿子,他搬到父亲的家里,并为父亲做饭洗衣,第二周轮到二儿子,第三周轮到大儿子。他们就这样轮流陪伴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当葬礼结束之后,三个儿子在老人的屋子里找到了钥匙。但是他们打开箱子之后都呆住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箱子的碎玻璃。

大儿子不甘心,把箱子翻了过来,把玻璃全都倒在地上,以看清楚是否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然而玻璃倒出来以后,箱底刻着的几个大字让三个儿子顿时无地自容——“孝敬父母”。

对父母的敬与爱,只有在没有功利回报的前提下,持久地存在,才是真实的孝道。

原文

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①,舟而不游②,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③。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④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礼记·祭义》)

注释

①道而不径:走路走大路而不走小路。②舟而不游:渡河乘船而不游水。③行殆(dài):冒险。④忿(fèn):愤怒。

译文

君子一举一动都不敢忘记父母,一言一语都不敢忘记父母。举手投足不敢忘记父母,所以走大道而不走小路,乘船而不游水,不敢用父母所给予的身体去冒险;说话时不敢忘记父母,所以伤人的恶语便不会说出来,愤怒、怨恨的话也不会落在自己的身上。不辱没自身,不让亲人为自己感到羞耻,就可以叫作孝了。

解读

原文论述的是如何从一言一行中去行孝,那就是时时刻刻把父母放在心上,不做任何不利于父母的事情。在举手投足间,爱惜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保护好自己。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不口出恶语,不侮辱、谩骂他人。这样做自己就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羞辱,父母也不会受到牵连。

乐正子春是曾子的学生,有一次他在离开堂屋时,不小心把脚弄伤了,过了好长时间才养好伤。伤好之后的乐正子春还是忧心忡忡,好几个月不敢出门。

他的学生看到这个情况,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为什么。

乐正子春回答:“我的老师曾子曾经告诉我,孔夫子有这样的教诲:‘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也就是说,父母生育了子女,子女应当爱护自己,不能亏待自己,不做伤害自己的身体或侮辱自己德行的事,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孝。君子的言行举止,都应当遵循这一点。每说一句话,每走一步路,都应当慎之又慎。现在,我伤到了脚,于孝道有亏,因而心生愧疚。君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当不忘父母,哪怕走路也应当走大路而不是小路,过河时应当坐船而不是游泳,不使自己的生命陷入危难之境。说话的时候,更不应该口出恶言,以免招来祸患殃及自身,使父母忧虑,这才是真正的孝啊!”

原文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①而奉之以礼。

(《礼记·祭统》)

注释

①怵(chù):敬畏、害怕。

译文

祭祀,不是从外面降临的事物,而是出自人们的内心。心中有所敬畏,才会以礼祭祀。

解读

在治理百姓的措施中,礼最为重要。礼有五种:吉、凶、宾、军、嘉。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礼。祭礼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活动与行动,是人们对亡故的先人的追思与感恩,人们也希望通过举行祭礼,最终获得先人的庇佑与赐福。人们在祭礼上供奉祭品,举行仪式,演奏音乐,恭恭敬敬地举行祭祀的仪式,表达孝子之心。

孔子主张外在的礼要出于内心的真诚。即使见到年轻的盲人,孔子也会站起来,以示尊敬。孔子遇到盲人、穿礼服或丧服的人,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各种礼仪规范,都不是空洞的外在形式,都具有内在的精神。比如:在向别人说感谢之言时,内心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在向别人敬礼时,要对对方充满敬意;在婚礼进行的过程中,要有神圣庄严的感觉;在丧礼进行的过程中,要有悲伤的感情和敬畏生命的情怀。

原文

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①神明。此祭之道也。

(《礼记·祭统》)

注释

①事:事奉。

译文

有了诚信才能算是尽心;尽心才能算是恭敬。只有做到尽心而恭敬,然后才可以事奉神明。这是祭祀的原则。

解读

原文论述了祭祀的原则。人们把能供奉的东西全部摆出来,表示竭尽外物;对内则竭尽自己的孝心,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祭祀对象的感恩之情,表达恭敬、崇敬之心。天子和诸侯分别在南郊和东郊亲自耕种供祭祀之用的黍稷,王后和夫人则在北郊亲自养蚕来供给祭祀用的祭服。他们亲自这样做是为了表达虔诚的感情,尽心尽力地祭祀。

信用可以表现在一次或多次的关系中,信誉则表现在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中。恪守信用、建立信誉可能是出于自觉,也可能是出于利益需要,还有可能是由于被迫。信仰则是完全出于道德自觉,出于生命主体的需要,而非出于功利的计较。只有达到至诚境界的人,才能建立信仰。在生命信仰方面,也讲“心诚则灵”。“诚”最早见于《商书·太甲下》中“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的记载,以“诚”来形容笃信鬼神的虔诚。孤立的个人无法达到至诚的境界,人唯有充分完整地呈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体悟天道,善良本性与天道合一,由人道之诚提升至天道之诚,才能达到至诚的境界。汉朝的苏武、宋代的岳飞与文天祥、明时的于谦,都是浩然正气、感天动地的英雄,他们已达到至诚的境界,有崇高的信仰,名垂史册。

原文

除去天地之害①谓之义。

(《礼记·经解》)

注释

①害:祸患,祸害。

译文

清除天地之间的祸害,就是正义。

解读

道义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创造共同的利益,除去共同的祸害。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群体生活,个人的行为一定会影响到他人,只考虑自己而完全不顾及他人的行为,是行不通的。人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做到超出自我的狭隘界限,为群体考虑。这就要求人们,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群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的要求是合理的,个人利益就应该服从群体利益,舍弃自我私利。国家的职能之一,就是建设、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如在教育、医疗、交通和环保等方面保障公共利益,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从中受益。

鲁国的季氏比王朝的周公还富有,可是冉求还在帮他搜刮钱财,聚敛财富。于是孔子说:“冉求做这种事,根本不配做我的学生,大家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冉求的这种趋利行为是不义的。不义的行为可能一时得逞,但最终会遭到大家的反对,走向失败。面对不义之举与不义之人,要承担起阻止、忠告的责任。人人都必须在不义面前表明态度,或者跟从、纵容它,或者攻击、阻止它。志士仁人不只要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为维护天地人道的准则与威严而敢于担当大任,除奸去恶。

原文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①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②也。

(《礼记·经解》)

注释

①明:表明。②别:区别,差别。

译文

所以,制定朝觐礼仪,是为了彰显君臣的道义;制定聘问之礼,是为了使各国诸侯相互尊敬;制定丧礼和祭礼,是为了表明臣民的感恩之情;制定乡饮酒礼,是为了明确长幼的顺序;制定婚礼,是为了明确男女的角色区别。

解读

原文讲的是朝觐之礼、聘问之礼、丧祭之礼、乡饮酒之礼、婚姻之礼的社会功用。每一种礼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为了防止祸乱的发生,就像建筑防止洪水泛滥的堤防一样。堤防的毁坏会导致洪水泛滥成灾,礼教的废弃则会导致天下祸患无穷。因此,礼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可以防止或制止邪恶事情的发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趋向良善,远离和避开罪恶。

以丧礼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到:丧礼是在安顿死者的遗体与灵魂的过程中,运用礼仪培养关怀生命、敬畏生命、感念生命的意识。丧礼包括以下基本的环节:

(1)小殓:将尸体安放在规定的地方,用特制的殓被盖上,为死者沐浴、穿衣,修剪须发、指甲。死者裸露在外部的头、手一律用布或纸包好,死者口内要放置“口含”。

(2)招魂:传统说法认为,魂魄虽然离开人的肉体,但尚未远去,招魂者拿着死者衣裳呼喊死者名字,反复三遍,将衣裳盖在死者身上,魂魄可以返回肉体,表现生者对死者的眷恋和挽留。

(3)报丧:通报死讯,告知死者的子女亲属及生前好友。

(4)守灵:亲友守护灵柩、灵堂、灵位。

(5)奠祭:把酒食等祭品放在地上的祭祀,称为“奠祭”或“奠”。

(6)吊丧:死者的亲朋故旧亲自或委派代理人去死者治丧处或丧家进行吊唁,向死者的遗体告别,以表达哀悼之情。

(7)大殓: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盖棺仪式,设灵堂举行奠礼。

(8)出殡:灵柩即将启动时,先行“摔盆仪”,即由主丧长子或长孙跪在灵前,将放在灵柩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孝子、孝女以及亲属送灵柩到墓地下葬。

(9)守丧:守丧三年。在古代,服丧期间禁止游戏作乐、外出宴饮、嫁娶生子、匿丧求官。

原文

差若毫厘,缪①以千里。

(《礼记·经解》)

注释

①缪:通“谬”,错失。

译文

极小的误差,会造成极大的错误。

解读

原文是在阐述礼的教化作用体现于细微之处。礼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能够使邪恶的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时就自行消失,能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良善的事物,远离罪恶。因此,贤明的君王都很崇奉礼教。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丝毫的差距,最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原文

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①也,敢不敬与?

(《礼记·哀公问》)

注释

①亲之主:奉事宗祧的主体。

译文

从前三代圣明君王推行的政治,必定按一定的规矩来尊敬他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奉事宗祧的人,敢不尊敬吗?

解读

原文中孔子论述了尊敬和重视妻和子的重要性。孔子以夏商周三代的贤明君主尊敬和重视他们的妻和子为例来说明。妻子是奉事宗祧的主体,古人又比较重视祭礼,因此,不得不尊敬和重视自己的妻子。国君敬重妻子给天下人做示范,天下人就会像国君那样对待自己的妻子,于是在整个国家中,百姓的家庭关系将更加和谐,家和则万事兴。

原文

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①;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

(《礼记·哀公问》)

注释

①亲:指有血统关系的亲人,尤指父母。

译文

儿女的身体就像是父母大树上的分枝,敢不敬重吗?不能敬重自身,就是伤害自己的父母。伤害自己的父母,就是伤害自己的根本。伤害自己的根本,枝叶也会跟着枯死。

解读

原文中孔子论述了子女敬重自身的重要性。孔子生动形象地把父母比作大树,子女则比作大树的分枝,树与枝紧密相连。因此,敬重自己的同时也就敬重了父母,不敬重自己其实也是对父母的伤害,父母被伤害了就像大树的根被伤害了,那么,犹如大树分枝的子女也就随之受损、死亡。所以,敬重自己的生命非常重要。

曾子病危时,将学生召集到他的身边,对学生说:“请你们看看我的手和脚,它们是不是还好好的呢?《诗经》曾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我们做人小心谨慎,时刻如同处在深渊边、行走在薄冰上一样。从今以后,我的身体终于可以免于受伤了。”

曾子的意思是,作为子女不应该随意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不应该做辱没自身德行的事。曾子临终前手足俱全,与父母在地下相见,便可免去不孝的罪名。

曾子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不受到意外的伤害或者灾难的伤害,这是践行孝道的一种方式。

原文

敬而不中①礼谓之野②,恭而不中礼谓之给③,勇而不中礼谓之逆。

(《礼记·仲尼燕居》)

注释

①中:合乎。②野:粗野。③给:谄媚。

译文

尊敬但不符合礼,就会粗野;谦恭但不符合礼,就会谄媚;勇敢但不符合礼,就会乖逆。

解读

尊敬、谦恭、勇敢都是主观的心态,在外在的行为表现上是否得体,就要看是否依据一定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去做。礼的用途之一是“治人情”。当喜、怒、哀、乐等心理情绪“未发”时,人处于平静安宁的状态。而当喜、怒、哀、乐等心理情绪发动之时,如果能以符合礼(即文明行为规范与道德行为规范)的方式进行,则人处于中和的状态;如果以不符合礼的方式出现,则人可能会出现偏激的状态。儒家认为,正常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不需要完全消除这些情绪而达到“淡定”的状态,然而情绪的发动要遵循文明行为与道德行为规范,保持“中和”的状态。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发而皆中节”,使情绪处于“无过无不及”的状态。日本搞“购买钓鱼岛”的闹剧,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许多人上街游行,表达强烈抗议,但也有少数人乘机搞“打砸抢”,就背离了“礼法”,处于“过”的状态。而有的人对日本政府的“购买钓鱼岛”行为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反应,就处于“不及”的状态。

原文

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①,以为民坊②者也。

(《礼记·坊记》)

注释

①节文:节制、文饰。②坊:通“防”,防范、防止。

译文

礼是根据人的性情而制作的限制和文饰,用于防范民众的越轨行为。

解读

原文着重强调的是礼的规范作用,强调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防止人们做出各种错事、各种坏事。君子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刑罚来制止邪恶的行为。小人穷时困窘潦倒,就会去偷盗;富时骄奢淫逸,就会胡作非为。

礼包括礼之义理、礼之程式、礼之行为、礼之器物、礼之辞令、礼之仪容、礼之习俗等项。礼之义理是指礼所包含仁、义、智、信、忠、孝、廉、毅、和等精神。礼之程式是指行礼过程的仪式规范、章法、程序,包括行礼的时间、场所、人物、顺序、位置、器物、行进路线、使用礼器等,通常载于文献。礼之行为指文明行为规范与道德行为规范。礼之器物是指在行礼的过程中使用的服装、道具、祭品等。礼之辞令是指在行礼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及在日常生活中符合礼的语言。礼之仪容是指行礼者个人所应当具备的符合礼的身体姿态及面容表情。礼之习俗是指礼之义理、程式、行为、器物、辞令、仪容等与当地的民俗民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传统相结合,使礼大众化、习惯化、日常化,使民俗转化为良风善俗。

原文

子云:“君子弛①其亲之过而敬其美。”

(《礼记·坊礼》)

注释

①弛:忘记。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忘却双亲的过失,敬重他们的美德。”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忘记父母的过错,而记住他们美好的德行,这样做才是孝子。如果对亲人的过错念念不忘,就会有损亲情。当然,亲人有过,还是应当劝谏的。《论语》上也说,儿子在父亲去世三年之后,如果仍然坚持父亲所走的正道,没有改变,就可以说是孝顺了。商王武丁在其父去世后守丧三年,三年之中秉承先王的政令,三年过后才发布自己的政令,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支持。

原文

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

子云:“父子不同位①,以厚敬也。”

(《礼记·坊记》)

注释

①同位:尊卑相等。

译文

孔子说:“小人也能赡养他的父母,如果君子只是赡养而没有敬意,怎么与小人相区别呢?”

孔子说:“父与子地位不同,是为了多增敬意。”

解读

原文阐述了孔子对小人与君子孝养父母的观点。小人与君子都能供养父母,区别就在于,君子怀着敬意去孝敬父母。父亲母亲与子女的位置是不同的,父母应当获得更多的尊敬。

爱敬父母是孝道的最高原则,孟子指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有爱敬之心,自然就有赡养之行。儒家强调人与禽兽之别。在对待父母的方式上,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对父母尽赡养之责,那就是将赡养父母与养牛马等同起来,这是远远不够的。对待父母与对待牛马的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敬”字。尽赡养之责,小人都可以做到,君子的道德标准应当高于小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就在于对父母有没有爱敬之心。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①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②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③也。

(《礼记·中庸》)

注释

①须臾:片刻。②莫:“没有什么更……”的意思。③独:独处时。

译文

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会畏惧。没有比隐蔽的地方更容易表现道的,没有比细微的事物更容易彰显道的,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非常谨慎。

解读

原文论述的是君子“慎独”的品德。君子遵循正道,片刻都不能离开它。君子时刻按照正道来为人处世,无论有没有人看到或者听到自己的言行。即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君子也坚守正道,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地做人做事。这个道中包含了真诚的意念和端正的内心。

从前有一个名叫何岳的秀才,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但却凭着自己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品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次,他在夜晚外出的时候捡到二百多两白银。他担心如果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家人就会劝他留下这笔银子,于是没有跟家人提起。第二天天亮以后,他回到捡银子的地方等候,准备将钱还给失主。他到了那个地方,便看到有个人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便上前询问,仔细核对,得知这个人就是失主,他便将银子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他。失主很感激,连连道谢,并准备取出其中的一部分作为酬谢。何岳严词拒绝了,他说:“如果我是贪图你的钱,那么当初捡到这些钱的时候,我完全可以留下来,因为当时并没有一个人知道。现在还给你,是因为怕我自己良心难安。若收下你的钱,我岂不是良心更难安?”

后来,他在一个官员家教书。一天,官员因为有急事要去京城,将一个装着数百两金子的箱子托给何岳代为保管,约定等自己回来的时候再取走。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官员却没有任何音信,何岳一直在打听他的消息。后来听说这个人有一个侄子南下办理其他事情,却不见他的侄子来取箱子。于是何岳主动找到他的侄子,托他将箱子带给那个人。

何岳是一个穷书生,钱对于他来讲不可谓不重要,但他却坚定不移地遵守自己的信念,即便是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他仍然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真正做到了慎独。

何岳在人所不知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这便是守道之行为。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①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②也。致③中和,天地位④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注释

①大本:根本。②达道:通行的常理。③致:达到。④位:安于其处。

译文

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这叫“中”;喜怒哀乐已发之时,能够符合正道,这叫“和”。中,是天下通行的根本法则;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达到中与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就会生长。

解读

原文阐释了何谓中和之道。中即中正,和即和谐。持守中和之道,可以达到和谐;偏离中和之道,即产生冲突。当喜、怒、哀、乐处于未发状态之时,受到善的本性的内在节制,处于“中”的状态;当喜、怒、哀、乐发用之时,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既出自内心真情,又符合义理,这就是“和”。

中道便是合于道,这里的“中”为动词。道分为真理与义理。中道则是指行为既要符合真理,也要符合义理,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符合正确的道德法则。

中道也是正道,是与歪门邪道相对而存在的。

中行是符合中道的品行,这种品行可避免两种不好的极端。一个人应既不高傲自大,也不自轻自贱;既不同流合污,也不孤芳自赏;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既不僵化顽固,也不胡作非为。孔子主张对于学生,性格过于激进的加以遏制,过于谦让的加以鼓励。

持守中道,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根据事物不同时期的变化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事物中存在着一个适当的点,这个适当的点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惩罚犯罪,给犯罪分子适度的打击,这是中道。但在不同时期,打击的力度可以不一样:在太平时期,打击的力度要轻一些;而在乱世,则需要“用重典”,加大打击的力度。《周易·系辞下传》曰:“变通者,趣时者也。”

原文

舜其大知也与①!舜好问而好察迩②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③,用其中于民,其斯④以为舜乎!

(《礼记·中庸》)

注释

①也与:表推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吧”。②迩(ěr):浅近。③两端:偏向两个极端的意见。④斯:此。

译文

舜可以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吧!舜喜欢向别人请教,喜欢考察浅显的话,包容别人的恶言而宣扬别人的善言,掌握事物的两个极端,并采纳适中的方法去引导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帝的原因吧!

解读

原文赞美了远古帝王舜的伟大品格,旨在劝谏统治者向舜学习而成为明君。舜常常请教他人,不耻下问,对于不好的言论不去渲染,对于好的言论则加以表扬,最后综合偏向两个极端的意见,做出适中的决策。

许多人做事容易走极端,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执其一端,将其中某一方面夸大至极。“执其两端”即“执两”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考察、认识事物相互对立或相对而存在的两个方面。在看到问题的一端时,能看到问题的另一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偏向其中一方,不固执其中一方,而是站在公正、中立的立场上,兼顾两端,在两端之间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例如,“不卑不亢”“无乖无戾”“德刑并用”“宽猛相济”“义利合一”“公私兼顾”等等,就是“执两”的处理方式。在书法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平正”和“险绝”是两端,两端取中,才是高级的境界。

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齐国重事功而礼乐不足,鲁国重礼乐而缺乏事功,所以,齐国要向鲁国学习礼乐,鲁国要向齐国学习事功。将鲁国的礼乐与齐国的事功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执两”,二者皆不偏废,于是走向中道。

原文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①;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②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礼记·中庸》)

注释

①矫(jiǎo):使曲者变直。②塞:充实于内心的志向。

译文

君子与人和睦相处但不随波逐流,真是坚强啊!坚守中道而不偏不倚,真是坚强啊!国家有道,君子不改变志向,真是坚强啊!国家无道,君子至死不改变气节,真是坚强啊!

解读

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其请教何谓坚强,孔子便论述了君子真正的坚强:不随波逐流就是坚强,坚守中道就是坚强,坚持理想就是坚强,坚守正道、至死不变就是坚强。孔子倡导的是精神的强大,而非力量的强大。

“和而不流”讲的是,君子为人要和顺,但又不能无原则地随波逐流。可以容纳不同的观点,但如果不同的观点超越了底线,也就不能为和而和,而要坚持斗争,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于社会的不良现象,对于种种歪理邪说,要敢于坚持斗争。朱熹认为,“盖邪说横流,坏人心术,甚于洪水猛兽之灾,惨于夷狄篡弑之祸……人人得而攻之”(《孟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下注》)。因为,歪理邪说比洪水猛兽的祸害还要大。

原文

夫孝者,善继①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礼记·中庸》)

注释

①继:继承。

译文

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继承先人的事业。

解读

原文中,孔子论述了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善继”和“善述”。他以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承前启后地共同完成先祖的事业,即平定天下、推行周礼、奠定周朝昌盛的基础为例,说明要达到孝道的最高境界,就要继承祖先的遗志,完成他们还没有做完的事情。

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其三弟名叫季历。传说在季历的长子姬昌出生的时候,有一只赤色的鸟,口衔丹书,落在了季历的门口,这被人们认为是圣人出世的征兆。周太王在得知这件事情以后,就想将原本应该传给长子泰伯的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姬昌,但又感到十分为难。

觉察到父亲心思的泰伯,不愿父亲为难,便找到了自己的二弟仲雍。二人商议之后,决定趁着父亲生病的时候,谎称上山采药,跑去了南方。泰伯和仲雍到了那里以后,在太湖边的梅里(今无锡梅村镇)住了下来,披散了头发,刺了文身。当地的土著居民听说了之后,有千余户人前来归附,并将泰伯奉为当地的君主,称他为“吴太伯”。

因为泰伯的主动让贤,三弟季历顺利继承了王位。之后,季历将王位传给儿子姬昌。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果然成为一代圣人。对于泰伯和仲雍的行为,孔子称为“至德”。

泰伯体察到其父的心意,不等父亲说出来就采取符合其父心意的行动,不让父亲为难,这是很高的孝行。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①,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②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③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礼记·中庸》)

注释

①知:同“智”,智慧。②斯:这。③治:治理。

译文

孔子说:“喜好学习接近于智,努力实践接近于仁,懂得廉耻接近于勇。明白了这三条,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知道了管理人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国家的方法。”

解读

孔子认为美德有三种,即智、仁、勇。懂得了智、仁、勇三种美德,并且按照这三种美德来行为处世,就是明白和学会了怎样修养自身,知道了如何治理百姓,通晓了治理国家的方法。

在理想的社会中,真理与义理各得其所。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重视义理轻视真理的倾向。关于社会与自然的知识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这是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落后与科技滞后的重要原因。理性思维和实践精神得不到发展,也造成部分学者空谈心性。西方文化则存在着重视真理轻视义理的倾向。科学与哲学脱离义理,单独呈现事物的真理,使得世界变成冰冷的纯客观存在,丧失了生命色彩和灵性。同时,人的欲望膨胀导致价值扭曲,知识迅猛发展导致生活急剧变化。若丧失了义理的导向作用,人类将陷于危险之中。

原文

诚身有道①,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②,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礼记·中庸》)

注释

①道:方法。②中:达到,符合。

译文

使自己达到诚信有一定的方法,不明白善道,就不能做到诚信。

诚,是天道;诚,是做人之道。对于诚,不用努力就能达到,不用思考就能获得,举止行动自然而然就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的境界。做到诚的人,就是指选择善道而坚持实行它的人。

解读

这里讲了这样一个道理: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善的事物,什么是恶的事物。如果对善的事物诚心诚意,那是好的;如果对恶的事物诚心诚意,那就大有问题了。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曲阜有个名叫尾生的年轻人。他为人诚信重诺,四里八乡的人只要提起他,就没有不称赞的。

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之后,因为一次机缘巧合,结识了当地的一个姑娘。姑娘年轻漂亮、举止优雅,人也十分贤淑。尾生与她一见钟情,于是两人便私订了终身,约定非卿不娶,非君不嫁。后来姑娘的父母知道了这件事,他们觉得尾生家境贫寒,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尾生和姑娘苦苦哀求,仍然无济于事。

但是姑娘也很坚定,她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于是她主动告诉尾生,她决定背着父母和他私奔,回尾生在曲阜的老家去。打定主意之后,他们相约在城外的一座木桥边见面,然后一起远走高飞。到了黄昏时分,尾生来到了桥边等候姑娘的到来。

这时候恰好是六月份,天气说变就变,原先还晴空万里,突然间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接着是电闪雷鸣,很快便下起倾盆大雨。看到这个情况,尾生心中十分担忧,怕姑娘路上遇到危险,但又担心姑娘来到桥边找不到自己,不敢去找她。谁知过了不久就暴发了山洪,滔天的洪水很快就把桥淹没了,眼看就要没到尾生的膝盖,可他却没有躲开,因为他心中始终记挂着当初与心上人许下的誓言,即不见不散。很快水就漫了上来,巨浪滔天,为了不被水冲走,尾生紧紧地抱住了桥柱,但最后还是被淹死了。

而姑娘此时正在赶来的路上。她被父母禁锢在家中,好不容易才趁着夜晚跑了出来。此时洪水已经退了,她来到桥边,看到了抱柱而死的尾生,伤心欲绝。她抱着尾生的尸体号啕大哭,最后拥着尾生的尸体投入洪水。

虽然尾生守信,但不懂得仁、义高于信,他的死既非求仁亦非取义,故不能视为诚信的典范。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①行之。

(《礼记·中庸》)

注释

①笃:忠实。

译文

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探究事物的原理,慎重地思考所学的东西,明晰地辨别是非曲直,忠实地实践自己的理想。

解读

原文是讲,在自身的修养过程中,在治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五条原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于文化,既要学习,也要思考,更要实践。

现在,有许多国学机构在让孩子读经的时候,只提倡诵读经典,死记硬背经典,而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个环节去掉,这种学习方式是严重违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的。许多孩子背了大量的经典,却只记住经典的声音,而没有记住经典的意思。没有理解,没有思考,没有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不值得提倡。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也常常是只有“博学”,而缺乏“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四个环节,让学生背记大量的知识要点去应付考试,这也是违背孔子教学之道的。

原文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①也。

(《礼记·中庸》)

注释

①知:通“智”。

译文

诚,并非只用以成就自己,还要用以成就万物。成就自己是仁,成就万物就是智。

解读

原文论述的是对“诚”的见解。君子把诚看作高贵的品德。诚的实现和完成包含成己和成物。成己是完成自身的修养,成物是成就万物,只有成己和成物都实现了,才能达到仁和智。

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6岁起他就外出谋生,用双手养活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磨砺,使他不仅吃苦耐劳,而且养成了诚实守信的品格。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国首都从汉城搬到了釜山。战后,韩国政府决定对釜山进行大规模扩建。1953年,郑周永负责的“现代建设”公司承包了釜山洛东江大桥的建筑工程。郑周永十分重视这项工程,亲自督阵,并承诺工程一定会按时保质完成。然而,战后物价飞涨,修建大桥的各种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如果按照此时的物价,那么工程造价将达到签约时的七倍,继续执行合同对于“现代建设”公司来讲不仅不会带来任何效益,反而会欠下巨额债务,公司也将面临破产的危险。当时,公司的许多主管向郑周永提出建议,必须与发包人交涉,取得他们的谅解,向他们要求增加建设费用,如果不行就停止施工。当时许多建筑商采用这一方式,成功地增加了建筑费用。

然而,这时候郑周永却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率领公司按照签约时的定价,排除万难,坚持施工,最终按照当时约定的日期交工,且工程完全符合建筑要求。交工之后,郑周永的“现代建设”公司出现了巨大的亏空,但却让郑周永重信守诺的名声传遍了全国,人人都知道了郑周永的“现代建设”。不久,汉江大桥招标,这是韩国规模最大的桥梁建设工程。在这次招标中,郑周永的“现代建设”击败许多强劲的对手,夺得了第一期工程,接着又承揽了第二期和第三期工程。在这项庞大的工程中,“现代建设”获得了巨额利润,真正成为韩国建筑业的霸主。

之后,“现代建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扩张成为一个以土木工程、汽车制造、船舶制造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对于企业成功的原因,郑周永经常说的就是:“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就如同拥有无形的天价财富。”

郑周永不仅以诚信成就自己的品格,还以诚信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原文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①高明而道中庸。

(《礼记·中庸》)

注释

①极:至,到达。

译文

君子尊崇道德本性,又认真求教和学习;既进入宽广博大的境界,又深入精微细妙之处;达到高超与睿智的境界,又能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解读

君子“尊德性”,即发扬自己先天具备的善性,注重自身德性的修养。“道问学”即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充实自己的学问,使自己知识渊博而又能深入精微细妙之处,使心量广大而又能注重细节。在现实中,许多人只注重知识学习,而不注重品德修养,故无法成为君子。

此处倡导的中庸之道,其中“庸”字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是将庸解作平常、平凡、平易可行、普遍适用。何晏《论语集解》曰:“庸,常也。”也就是说,庸是平常的意思。中庸之道即中正平常之道,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的平常之理,绝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之理,也非怪异、险僻、神秘之事,更非求奇猎险的怪僻之行。

二是将庸字解作运用。《说文解字》曰:“庸,用也。”“庸”就是运用的意思。中庸之道,也就是中正之道的灵活发挥与具体运用。

原文

今天下车同轨①,书同文②,行同伦③。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礼记·中庸》)

注释

①同轨:车辙间距等宽。②同文:文字相同。③同伦:伦理规范相同。

译文

现在天下车辙的间距都是一样的宽度,书写的都是一样的字体,行为都遵循一样的准则。虽然在那个位置上,却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的;虽然有那个德行,却不在相应的位置上,也不敢制作礼乐啊!

解读

原文中讲制礼作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制作者必须有大德,二是制作者必须有大位。无德者制作礼乐,礼乐即无道德内涵;无位者制作礼乐,礼乐即难以推行。

中国古代设置礼部,用以推行礼乐教化,形成国民礼仪教养。一个人如果只学习知识,而没有接受礼乐教化,他就只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教养。韩愈在《原道》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有些诸侯国被蛮风夷俗所化,丧失了华夏民族的特征,成为“夷”。而有些夷狄之邦接受华夏礼乐文化,即成为华夏民族的成员。礼乐文化首先出现于中原大地,并向四方辐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纷纷进入华夏文明之怀抱,从而形成中华民族。

原文

万物并育①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②,小德川流,大德敦③化。

(《礼记·中庸》)

注释

①并育:竞相生长。②悖(bèi):违背。③敦(dūn):敦厚。

译文

万物同时生长,不相妨害;各种道并存,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川流不息;大的德行,敦厚化育。

解读

人类世界极其复杂多变,不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不同的方面,因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同时并存。我们要鼓励创新,鼓励提出新的思想,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会广泛征求群臣的意见,然而国事并没有因此更加清明,反而越发混乱,这让他觉得十分奇怪。

孔子就告诉他,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在询问群臣意见的时候,要让所有人都能说出心里的话,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然而如今鲁国的朝政完全被季孙氏把持,群臣说的话全是季孙氏的意见。这样的话,即便是将鲁国境内的所有人都问个遍,也不可能收集到真正的民意,因为大王并没有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话。如此一来,看似征求了群臣的意见,然而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要接纳各种意见,倾听各种声音,让各种思想并存,才能做到集思广益。

原文

故君子之接①如水,小人之接如醴②。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礼记·表记》)

注释

①接:交往。②醴(lǐ):甜酒。

译文

君子的交往像水一样平淡,小人的交往像酒一样甘甜。君子之交平淡却能成事,小人之交甘甜却会坏事。

解读

与君子交往,诚信为本。交往时并不贪求或索要什么,彼此却能够相辅相成。与小人交往,其更看重的是利益。当有利可图时,彼此的关系会暂时亲密无间;当没有利益可以获得时,彼此的关系就随即破裂了。因此,择良友而交尤为重要,遇良友也应当真诚以待。

原文

唯君子能好其正①,小人毒②其正。

(《礼记·缁衣》)

注释

①正:正直,公正。②毒:憎恶,憎恨。

译文

只有君子才能喜好、支持正直的人,而小人则完全相反,他们憎恶正直的人。

解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和小人各有不同的好恶。君子爱好正直的德性,小人则与之相反,讨厌正直的德性。

冯梦龙《智囊·知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作尤翁的商人,是当时京城有名的大户。他有一个当铺,规模非常大。

有一天,尤翁正在当铺里休息,忽然听到一阵吵闹的声音,他十分好奇,想要看看是怎么回事。尤翁出去一看,原来是自己店里的伙计和一位邻居发生了争吵。他赶忙将伙计叫过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伙计余怒未消地说道:“这个人太不讲道理了,他先是将自己的衣服当了钱,可是今天他身上并没有钱却想要取衣服。您说,这个人是不是太无理取闹了?哪有这样的道理啊,没钱却要赎回自己的东西?如果人人都这样,当铺还怎么开下去啊?”

尤翁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把那个邻居拉到一旁,柔声细语地对他说:“老兄啊,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为了过年吗?这点小事,何必搞得这么紧张呢?”说完,尤翁便吩咐伙计去屋里找出这个人曾经当过的四五件衣服,他指着其中一件棉衣说道:“这件棉衣嘛,是冬天御寒不可缺少的,你拿回去穿吧。”接着,他又指着一件道袍说道:“这件呢,过年的时候你还可以送给亲戚朋友,当然也是用得着的,所以你也拿回去吧。至于剩下的,你应该不急,那就先放在当铺,到过了年,你手头不紧张了再来取好不好?”

看到尤翁的举动,那位本来十分生气的邻居默不作声地接过了衣服,没有说什么就走了。

谁知当天夜里,那位邻居竟然死在了另一户人家中。邻居的家人同那户人家连续打了很多年的官司。几年之后,这件事情才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这个邻居在生前欠了许多债,却无力偿还。无奈之下便想出一招,自己事先服下毒药再去商铺讹诈,来获取利益。

此人首先想到了富有的尤翁。由于尤翁的忍让与谅解,这位邻居只能拿着衣服默默地走了,寻找下一个对象。

人们得知真相之后十分震惊,认为尤翁真是未卜先知,躲过了麻烦。尤翁却摇摇头说:“我怎么会事先知道他要敲诈我呢?不过,就我的经验来看,凡是无理取闹的,便一定有所倚仗。如果我们小事不能忍,就要遭受大祸了。”大家听了之后,赞叹道:“尤翁真是有平常人没有的见识和气度啊!”

原文

子曰:“言从①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

(《礼记·缁衣》)

注释

①从:顺从,按照。②寡:少。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了,必定会按照所说的去实行,那么说出的话就不能夸饰;君子做事,必定会顺着这事去说,那么做出的事就不能夸饰。所以君子不多说话,而是用行动来成就自己的诚信,而民众就不能夸大他的优点而缩小他的缺点。”

解读

原文是孔子对君子言行的描述。君子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他们恪守着这样的行为规范。

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墨子后语》记载过这样一次对话:

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什么好处?”

墨子答道:“青蛙、苍蝇整日整夜地叫,虽然自己口干舌燥,却从没有人去理会它们。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啼两三次,大家却很留意,知道天快要亮了。所以说,要讲究说话的时机。”

大智若愚,那些看起来言语迟缓的人,却可能是真正有智慧、会说话的人。说有用之语,不讲无用之言;说适宜之语,不讲不宜之言。

原文

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①而已矣。

(《礼记·问丧》)

注释

①情:真实情感,自然情感。

译文

这是孝子的心愿,是人情的现实,是礼与义的基本原则。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只是人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已。

解读

原文讲的是,孝子在服丧期间用丧杖支撑由于亲人离去经常哭泣导致虚弱多病的身体。但是如果父亲还在,就不能为母亲拄丧杖了,不能在尊者面前表现出病态和衰弱的样子,在堂上不能走得很快,应表现得从容不迫。

晋国大夫智悼子(荀盈)死后,还没有入葬。这时,晋平公就在宫殿内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他还命乐师师旷、近臣李调陪饮,又鼓钟助兴,玩得不亦乐乎。

宰夫杜蒉听说此事之后,走进寝殿,斟酒命师旷喝下,又斟酒命李调喝下,然后自饮一杯,便要离开。看到杜蒉这样做,晋平公有些奇怪,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做啊?”杜蒉回答道:“纣王死于甲子日,夏桀流放于乙卯日,后来的君王就把甲子、乙卯作为忌日,不敢奏乐。此时,晋国大臣智悼子的灵柩尚停在堂上,重视程度远比甲子、乙卯之日大。师旷身为晋国乐师,居然没有提醒国君,所以,我让他喝罚酒。李调是国君的近臣,不该忘记国君的过错,所以也要喝罚酒。”

晋平公接着问道:“可你自己也喝了罚酒,这又为何?”杜蒉说:“我不过是执掌膳食的宰夫,却超越职权,过问起国君的过失,所以也要受罚。”

晋平公有些惭愧了,对身边的人说:“将来我死后,一定不要丢掉这个酒杯,要永远记住杜蒉的劝诫。”后来,人们将宴会的最后一次献酒叫作“杜举”。

礼起自人情,如果缺失人情,则礼就变成形式。杜蒉此举,就是出于哀悼死者的人情。

原文

儒有不宝①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

注释

①宝:宝物,宝贝,这里指把……当作宝物。

译文

儒者不把金玉当成宝,而把忠诚与信用当成宝。

解读

原文论述的是儒者把忠信视为宝物。忠信乃是每个人的为人之本。讲忠信,行为和言语没有欺骗,那么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信任,沟通与合作将进行得更加愉快,人与人之间也将更加和睦,整个社会也将更加安定和团结。

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朋友中以守时著称。1779年,他给住在珀芬小镇附近的朋友彼特斯写了一封信,告知他3月2日上午11点到他家拜访,让彼特斯在家中等他。3月1日,康德就到达了珀芬小镇,而彼特斯的家在离珀芬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他在镇上稍作休息,第二天早上,便早早地租了马车往彼特斯的家中驶去。

途中要经过一条河,马车来到河边的时候却停下了。康德下车一看,桥的中部断开了,马车没办法驶过去。河面虽然窄,但却很深,水流也很急。康德看了看表,已经10点了,便问马夫:“这附近还有桥吗?”马夫回答:“在6英里远的地方有一座。”他有些焦虑,说:“现在10点,如果绕道走另一边,我们什么时候能到达彼特斯家?”马夫想了想,说:“我估计大概12点半吧。”康德四周看看,问:“如果是从面前这座桥呢?”马夫回答:“半个钟头就能到了!”于是康德跑到了河边的一座农舍前,找到主人问:“我想买您的小屋,您愿意多少钱卖给我呢?”农夫回答:“200法郎!”康德掏出钱付给农夫,并指着那座桥对他说:“小屋上有几根长木板,如果您能在20分钟内将这些木板拆下来,然后将那座桥修好,我就将小屋送给您!”农夫马上叫来两个儿子,拆了木板以后将桥修好了。

康德便让马夫驾着车过了桥,飞快地向彼特斯的家驶去。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康德从车上下来,看了看表,刚好10点50分,而彼特斯正在门口迎接他。看到康德准时到达,彼特斯十分高兴:“你还是这么准时,我亲爱的朋友!”

守时就是重要的一种诚信。康德如此重视诚信,认为诚信的价值远远高于金钱。

原文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①也。

(《礼记·儒行》)

注释

①辱:侮辱,凌辱。

译文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解读

原文表明了儒者立身处世的态度。人们可以友善地亲近儒者,但不可以威胁、强迫他们;可以杀死他们,但不可以侮辱、凌辱他们。这就是儒者刚毅的品格,他们有气节地活着,不会苟且偷生,为了保住气节甚至能舍命牺牲。这样刚毅的品格浸透到了儒者的骨子里,他们外表温文尔雅,内在刚强不屈。

左光斗是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人,字遗直,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被任命为左佥都御史。他曾同杨涟一起弹劾魏忠贤,后来二人同时被诬陷入狱,在狱中受尽酷刑而死。

当时,左光斗惨受炮烙之刑。他的学生史可法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决定在恩师未死之前设法前来监狱探望。于是,他筹集五十金交给狱卒,并向狱卒苦苦哀求,请求能见恩师一面。史可法的诚心感动了狱卒,获准探望。

这天,史可法按照狱卒的吩咐,换上破衣草鞋,背着箩筐,拿着长铲,假扮成打扫垃圾的人混进了监狱。进去之后,史可法看到老师左光斗正靠墙坐着,面额早已焦烂不堪,右膝下面的筋骨也脱落了,连样貌都几乎辨别不出。史可法十分难过,上前跪下,抱着老师痛哭失声。

左光斗从哭声中听出是史可法,立刻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这么糊涂!这种地方是你该来的吗?如今国家之事已经糜烂成这个样子,你应该关心的是国家啊!我已经老了,又何须在乎生死?可你不一样,天下还有需要你去完成的大事。你还不赶紧走!若是你因此而被奸人陷害,还不如我现在就杀了你!”

说着,左光斗就从地上摸索刑械之物,作出投击的动作。史可法不敢出声,连忙退了出去。后来回忆此事,史可法常常流着泪对人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而成的啊!”

宁死不屈的左光斗在生死关头所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得意门生史可法,担心他会因为前来狱中探望自己而被魏阉构陷,如此一来,国家必定又要失去栋梁之才,所以才厉声斥责他,让他快走。

左光斗、史可法看重荣誉和气节,他们有守道的决心和勇气。在威胁、逼迫、侮辱面前,左光斗没有退缩,表现出了一个儒者的气节。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格物④。

(《礼记·大学》)

注释

①齐其家:将自己的家庭或家族的事业安排和管理得有条不紊,使家业兴旺。②修其身:锻造、修炼自身的品格。③致其知:让自己获得知识。④格物:探究世间事物之理。

译文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必定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定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必定先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必定先端正自己的心念;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念,必定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意念真诚,必定先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必定先探究事物之理。

解读

原文提出了实现天下太平的八大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中,修身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是因为我们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立好业。一个人意念真诚,端正自己的内心,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增长自己的知识,就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治理好国家,最终天下太平。而恪守诚信是修身的重要内容之一。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他在任期间,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度,使广大黑人奴隶得到了解放,并颁布了《宅地法》,得到了美国公众的肯定。

林肯说话办事诚实守信,公众称他为“诚实的老亚伯”。他的诚信是从小养成的。林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童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

自幼年始,林肯就没怎么正式上过学,经常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始终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长大之后,他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为了养活自己,他从事过许多职业:打短工、当水手、在商店做店员等。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并一直奉行诚信的人生信条。在他做店员的时候,有一次一位顾客结账时多付了几美分。林肯发现之后,急忙追出店外,准备把多付的这几美分钱还给顾客,但顾客已经走远了。林肯追了很长一段路,终于把钱还到顾客手中。同样的事情发生过许多次。另外一次是一位顾客来店里买茶叶,店员因为粗心而没给够分量。林肯知道了,急忙拿起茶叶,跑了几条街,将茶叶补给顾客。

林肯之所以成为治国之才,首先做到了诚意、正心、修身是重要原因。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是②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

注释

①庶(shù)人:平民,百姓。②壹(yī)是:全部,一律。

译文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律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解读

原文强调了修养自身品德的重要性。有了相当的品德修养这个基础,才能成就正当的事业。

宋徽宗赵佶,幼时就极为聪明,长大之后更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画重写生,因其精工逼真而为人所称道。

据说他曾用生漆为鸟画眼睛,十分生动。他流传下来的画有《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四禽图》《雪江归棹图》等,他的书法字体被称为“瘦金体”。赵佶为人玩世不恭,且醉心于享乐,堪比南唐后主李煜。时人甚至称其“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但他却毫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一个人,若是专心于书画自然会有极高的成就,可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皇帝。赵佶原本是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按理说皇位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的,只因神宗死后,继位的哲宗不久也因病去世。由于哲宗没有儿子,大臣们商议后决定从哲宗的兄弟中选出一个人来继位,于是他就想尽了各种办法来争取。他十分聪明,而且懂得讨好母亲,他的母亲因此称赞他“仁孝”。当时他的母亲是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于是便主张“端王当立”,而端王正是赵佶当亲王时的封号。尽管大臣章惇曾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为由反对这个提议,但因为太后的坚持,赵佶最终还是登上了皇位。

赵佶在位之时任用蔡京、童贯等奸佞小人主持朝政,自己则沉溺于享乐,大兴土木,增派苛捐杂税。例如,搜刮江南之奇花怪石,名曰“花石纲”。在赵佶治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以至于百姓纷纷举起起义大旗。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与宋钦宗一起被俘,最后惨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宋徽宗可以做画家,也可以做书法家,但无居大位之德与才,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原文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①乎!”富润屋②,德润身③,心广体胖④,故君子必诚其意。

(《礼记·大学》)

注释

①严:严厉。②润屋:装饰住所。③润身:修炼自己。④心广体胖(pán):心胸宽广,身体舒适。胖,与“盘”同音,舒适的意思。

译文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多么严厉啊!”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则身体舒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解读

原文论述的是君子道德修养中重要的“慎独”品格。君子在独处的时候,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的情况下,要小心谨慎,真诚行善,不做邪恶之事。

君子重“慎独”,对于企业管理也是有启发的。

海尔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只是一个拥有六百名员工的小厂,且早已资不抵债,濒临破产。1985年,海尔公司决定从德国引进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这才为企业挽回了一线生机。但好景不长,一年之后,有部分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集团负责人派出专人解决这一问题,并为用户更换产品。之后,他们对库存冰箱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库存七十多台冰箱在制冷方面虽不存在问题,但冰箱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划痕。

当时担任厂长的是张瑞敏,他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当机立断,当着六百名职工的面,毅然用一把大锤砸向冰箱,又让责任者亲手砸毁全部不合格冰箱。在场的职工都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议论纷纷,他的回答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产品!”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从此事开始,海尔集团确立了自己“真诚到永远”的企业理念,凭借过硬的技术、较高的质量、可靠的保障,渐渐由弱变强,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之后的十八年间,海尔集团一直保持着约78%的增长率,其产品出口到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在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张瑞敏认为:企业想保持发展,不被淘汰、不被其他公司取代,首要的就是得到社会的肯定、得到用户的认可。只有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和社会对企业的回报,这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必须“慎独”,严于律己,如果有不诚信的行为,早晚会被曝光,这样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

原文

苟①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注释

①苟:如果。

译文

如果某天能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解读

原文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洗澡盆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在洗澡时,想到今天身上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每天都坚持这样做,那么天天身上都是干净的。涤荡自己的精神,修炼自己的品德,改造自己的思想,就如同洗澡一样,每天都坚持做,那么天天都有收获,都有进步。

同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创新精神,这对企业是有很大启发的。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想要自己开发、发展出一条路,就不应该采取跟别人一样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企鹅图书公司的创始人艾伦·莱恩在年轻时就继承了伯父的事业,出任出版社的董事。但在当时,出版社的处境已是举步维艰,莱恩要思考如何使之走出困境。

当他在书摊上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是价格昂贵的精装书,一般消费者根本买不起。莱恩便突发灵感:“要想赚大钱,出版价格低廉的平装书是个好办法。”

莱恩开始出版廉价图书。1935年7月,第一批十卷本“企鹅丛书”正式问世。他以购买再版图书重印权的方式出版图书,相比精装本规格也缩小了,从而节省了纸张成本,这样就把每本书的定价压到了六便士。“企鹅丛书”拥有一个惹人喜爱的丛书标志物,那是一只翘首站立的小企鹅。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套书就销售了十万册。1936年元月,出版社改名为企鹅图书公司。后来,企鹅图书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平装书出版社之一,莱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莱恩善于突破现状,大胆创新,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原文

为人子止于①孝,为人父止于慈。

(《礼记·大学》)

注释

①止于:做到,达到。

译文

身为子女,应做到孝顺父母;身为父母,应做到爱护子女。

解读

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大于天,作为子女就需要诚心地尽孝道,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人伦道德最基本的内容。父母要用仁慈之心、仁爱之心来关怀和教育子女,身教重于言教,以身示范,遵守道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父与子不是单方面的关系,而是互尽义务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是慈爱,承担抚养子女、教育子女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是孝敬,承担赡养父母长辈的责任,包括对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有赡养的责任,既有物质赡养的责任,也有精神赡养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二者常常是相互促进的。后世所谓“君令臣死,不得不死;父令子亡,不得不亡”之类带有专制色彩的说教,是违背父慈子孝之道的。父母轻易离婚,对子女来说,也是一种不慈的行为。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许多子女也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

1931年6月,李先念被任命为鄂豫边区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主席,10月率领30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在部队将要远行的时候,李先念想起了自己在家的父母。他原想回去看一眼父母,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叫来通讯员,托他给自己的父母捎个口信,告诉他们自己就要远行了,请他们保重身体。同时,把县委书记给自己留的那碗肉汤送到他们手中。

李母在得知儿子参加红军且要远行的消息,心中十分担忧,顾不得通讯员的阻拦,非要亲自去送自己的儿子。当她匆忙赶到庙咀湾的时候,李先念早已带着部队出发了。李母只得站在山坡上,远远望着部队离去的背影,一直不愿离开。

自从儿子离开以后,无论是红军的行踪,还是战斗的胜败,抑或是儿子的安危,都没有一刻不牵动李母的心。

1932年8月的一天,李母听人说自己的儿子带着红军打回来了,此时正在冯受二地区与敌作战。得知这个消息,她立刻将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揣在身上,匆匆忙忙赶到战场寻找儿子。

此时的李先念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转头却看到了母亲从硝烟中向自己走来。担心母亲受伤的李先念又急又气,大声吼道:“娘,您怎么能来这里呢?快点回去,万一伤到您了怎么办?”

李母看着两眼发红、灰头土脸的儿子,十分心疼。她走上前轻轻地把儿子身上的土拍掉,然后从口袋中掏出那两块银元,偷偷塞到儿子的口袋里,转身离开了。

由于军令在身,战斗结束后,李先念顾不得与母亲话别,就带着部队转移了。途中,李先念发觉自己的口袋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两块银元。他知道是母亲放的,慈母之情令他不由潸然泪下。让李先念想不到的是,这次与母亲一别竟成了永别。“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人子极大的遗憾和伤痛。

原文

有德此①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注释

①此:犹“乃”“则”。

译文

有了道德,这才有人民;有了人民,这才有土地;有了土地,这才有财富;有了财富,这才有用度。道德是根本,财物是枝末。

解读

原文阐述的是儒家的人生观和政治观。君子首先要考虑的是德行,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端。如果本末倒置,人们之间就会有争斗,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种种祸端。如果君王横征暴敛,百姓就会背离这样的君王;如果君王德行高尚,百姓就会聚集在这样的君王身边。

原文

是故言悖①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礼记·大学》)

注释

①悖:违背。

译文

所以,以违背情理的言语去责备别人,别人也将以违背情理的言语回敬;用违背道义的手段聚敛来的财富,最终也会被别人以违背道义的手段掠夺而去。

解读

以欺诈的方式获取财富,这种财富最终也会以不正常的方式丧失。所谓欺诈,是指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基于错误判断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构成欺诈有几个要素:欺诈方的欺诈故意、欺诈行为,受欺诈方的错误意思表示,以及欺诈方的欺诈行为与受欺诈方的错误意思表示有因果关系。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他有一匹高头大马,后来因为忙着编书,用不到了,就吩咐管家将马牵到集市上卖了。管家牵着马来到集市,正好碰到有一位老者想买,但他嫌管家开出的五十缗钱价格太高了。管家说:“这可是我们司马相公的坐骑,要不是他现在忙着编书用不着了,怎会舍得让我五十缗就卖了?”老者一听,十分诚恳地说:“原来竟是司马相公的好马,能买到它是我的荣幸。那就这个价吧,明天我带着钱来牵马!”

管家回府后,向司马光报告了这件事情。司马光听了之后,先是自言自语:“这马跟了我六年,就这样卖了,还真舍不得……对了,这马有毛病,你跟那位老先生说了吗?”管家说:“这马是有毛病,但是长得膘肥体壮,毛色也很好,谁能看得出来呢?万一说了,可就卖不了五十缗了!”司马光严肃地说:“这怎么行呢!你明天一定要跟买主说清楚,然后重新议价。我看就卖三十缗吧!”管家只得答应。

第二天,老者来牵马,管家将司马光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并一再强调,司马相公特地关照过,不能让买主吃亏上当。集市上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称颂司马光为人诚实。

司马光编修史书,明兴亡之道,自然知道以不义的手段而获得的钱财,最后也会以非常的方式丧失。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如果法治不健全、道德约束力不强,欺诈的现象就会广泛存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人如果没有美德,就成了动物中最邪恶、最残暴,色欲和食欲也最大的动物。”

原文

仁者以财发身①,不仁者以身发财。

(《礼记·大学》)

注释

①发身:发展自身。

译文

有仁德的人用财物使自身发展,缺乏仁德的人用自身作为工具发财。

解读

增加财富是有方法、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有德行而且有仁爱之心的人分散财富给人民,赢得了民心;没有仁德的人横征暴敛,不得民心,灾祸就不远了。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治理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应以自己的私利,而应以道义为重,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同样,商人重义,才可长存。在历史上,有许多巨商十分重视“仁”“义”两个字。比如说云南的巨商王炽,就是历史有名的“义”商。

1883年,清王朝正处于援越抗法的时期,因为开销很大,国库吃紧。云南边境有上万人的军队没有粮饷,无法作战。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王炽挺身而出,借六十万两银子资给朝廷用作军费,解了燃眉之急。战事结束后,王炽得到了朝廷的褒奖。

王炽重仁重义,时常做有利于百姓的善事。在四川泸州的时候,因为江上木桥被水冲塌,交通不便,来往的商人只能依靠木船运输货物。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十分危险。王炽知道后,便出钱修建了一座跨江铁索桥,彻底解决了泸州交通不便的难题。朝廷为了奖励王炽,赏赐给他“三代一品”封典,他的母亲也被封为一品夫人。

王炽是个仁者,他是以财物作为自身发展的工具,而不是将自身作为发财的工具。

原文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①为利也。

(《礼记·大学》)

注释

①义:道义。

译文

国家不应当将私利作为利益,而应当将道义作为利益。

解读

孟献子说:“有着驷马车辆的人家,就不应该计较养鸡养猪的小利;办丧事时能够用冰来保存尸体的人家,就不应该计较养牛养羊之利;有着百辆车的君王,就不应该任用一心聚敛财富的官员。”治理国家不应该计较自己的私利,应当把道义作为利益之本,放在首位。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利益。如果抛弃正当的利益而奢谈正义,那么这种正义必然是空疏不实的;如果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抹杀正当的利益,剥夺人的生存权利,这就落入“以理杀人”的境地。所以,面对利益,孔子既不主张一概排斥,也不主张无原则地获取,而是主张以义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利当前,先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如果合乎义,就取之;如果不合乎义,就舍之。

对不正当的利益,孔子主张远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必然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灾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因小利而忘记大义,是难以取得辉煌业绩的。

以义制利,就是既不否定利,也不否定义,而是用道义来规范、引导、制约逐利的行为,从而达到义利合一的状态。有利益,就要分配利益,而分配就需要按正义的法则进行。有利益,就会产生争夺与混乱,要制止争夺与混乱,协调利益关系,就需要运用正义的法则。

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纯粹把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就会陷入与竞争方的功利冲突和争斗中,结果是两败俱伤,利益也最终会离人而去。老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原文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①,齐颜色②,顺辞令③。

(《礼记·冠义》)

注释

①容体:举止,举动。②颜色:面容,脸色。③辞令:言语,言谈。

译文

礼义的开始,在于端正姿容体态,整饬面部表情,理顺言谈辞令。

解读

原文说的是行礼义的基本条件:容貌端庄,举止得体,言谈恭顺。古代隆重的冠礼是在贵族男子年满二十岁时举行的,它的意义在于表明该男子已经成人,可以享受成年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也要履行成年人应该履行的义务。

《张苍水集·附录》中记载: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明末抗清将领张煌言(号苍水)不幸被捕。他身着明朝的服装,神态自若,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清军对他的诱降。

八月,清军将他从家乡宁波押送到杭州,在路上站满了闻讯而来送行的百姓。他们感到十分伤心,失声痛哭。张煌言面色如常,举止从容,向父老乡亲拱手致意。张煌言到了杭州,清廷对他用尽诱降的手段,但张煌言都不为所动。

最终清廷无可奈何,对他处以死刑。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押到刑场,他神态安然,慷慨就义,临刑前赋《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九五,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时年四十五岁。

张煌言在残暴的敌人面前,仍保持仪静体闲的气质,体现了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仰!

原文

成人之者,将责①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礼记·冠义》)

注释

①责:要求。

译文

成为成年人,就要求举行成人礼。举行成人礼,就是将作为儿子、弟弟、臣下、晚辈的责任通过礼仪的形式明确下来。

解读

原文讲的是对举行了冠礼之后的成人的做人要求。行冠礼之后,人们的服饰才得以完备,服饰完备之后,人们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行了冠礼之后,意味着肩膀上的责任明确了。

冠礼一般应在孔庙、祠堂、书院进行。主人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加冠的正宾。冠礼使用三种冠:缁布冠、皮弁、爵弁。缁布冠是黑麻布制作的冠;皮弁用白色的鹿皮缝制而成;爵弁用很细的葛皮或丝帛拼制而成,颜色红中带黑。加冠之前,先由赞冠者为冠者梳头,再用帛将头发包好。三种冠分放在三个竹器中,由三位有司捧着。正宾依次将三种冠加于冠者之首。《礼记·冠义》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缁布冠最卑,皮弁次之,爵弁最尊,依此顺序,表明冠者的品德、能力、人格不断成长。每次加冠之时,正宾都要致以简短祝辞,冠者都要应答。每次加冠之后,冠者都要进房换上相应的服装,然后出来向来宾展示。在冠礼上,由正宾为冠者取一个表字。《礼记·冠义》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冠礼完毕,冠者要拜见尊长。

男子有冠礼,女子则有笄礼。笄(jī)即簪子。

原文

昏礼①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礼记·昏义》)

注释

①昏礼:即婚礼。郑玄说,娶妻之礼,以昏为期,故名焉。

译文

婚礼,就是使两个不同姓氏的家族交好,既能事奉祖宗家庙,又能延续家族香火,所以君子把婚姻当作大事。

解读

原文阐述的是婚礼的意义,强调了婚礼的重要性。君子重视婚礼,因其上可以事奉祖先家庙,下可以延续家庭香火。因此,从古至今,婚姻就被人们视为终身大事,需要郑重其事地加以对待。娶妻要经过纳采(后世称为“提亲”)、问名、纳吉(男家得知女子姓氏后占卜,若得到吉兆则派使者到女家通报)、纳征(相当于后世的送聘礼)、请期(男家通过占卜选定婚期并派使者到女家请求确定婚期)、亲迎(迎亲)等六个主要仪节,称为“六礼”。

原文

是故妇顺备①而后内和理②,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礼记·昏义》)

注释

①妇顺备:郑玄注:“妇顺备者,行和当,事成审也。”即做到这几点,“顺德”才算是“备”。②和理:和谐顺从。

译文

因此媳妇顺德完备,然后家内关系才会和谐。家内关系和谐,家庭才会长久。所以圣王重视妇女的顺德完备。

解读

原文论述了媳妇孝顺对夫家的意义。媳妇要顺从公公婆婆的意愿,并且与家人和睦相处,经营好家庭,使家庭内部和谐安定,构建美满的家庭,才能管理好家中的财物,这个家才会长盛不衰。

鲍宣,字子都,是西汉时期渤海高城(今河北省盐山县)人。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经典,后来被举为孝廉,并被大司空何武聘任为西曹掾,不久又被举荐为谏大夫,迁豫州牧。鲍宣为人正直不阿,为官直言敢谏。他曾上书指出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由此可见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后来他又被任命为司隶,直到王莽执政的时候被迫自杀。

鲍宣的妻子是当时一方富豪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拜桓氏为师,桓氏为鲍宣身处贫苦却能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认定鲍宣日后必定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所以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出嫁时,桓氏给女儿的嫁妆十分丰厚。这让鲍宣心里很是不安,他对妻子说:“我知道少君你自幼生活就十分富裕,也习惯这些精美的妆饰打扮;可是你也知道,我生于贫寒之家,地位也很低下,实在是没有能力拿出与之相当的彩礼,也就更不敢收下如此之重的厚礼啊!”

少君说:“父亲之所以把我嫁给您,完全是因为您品德高尚,遵守法度礼仪。如今我已经是您的妻子了,自然应当听从您的话。”妻子的理解让鲍宣高兴不已,于是二人就将少君的嫁妆全部送了回去。而少君自己则换上了平民百姓所穿的短布衣裳,坐着鲍宣的小车回家去了。拜见了婆母家人之后,少君就提着水桶出门挑水去了。从那以后,她改变了自己从前的生活习惯,而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恪守为人妻应具备的品德,因此得到了乡邻宗族的称赞。

儒家认为夫义妇顺之道,即丈夫行正义之道,妻子行和顺之道,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这在今天也有一定意义。

原文

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①而后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

(《礼记·昏义》)

注释

①相须:互相依存,互相配合。

译文

天子与王后,就像日与月、阳与阴一样,是相须相辅才能存在的。天子推行男性的教化,行的是父道;王后推行的是女性的温顺,行的是母道。

解读

原文论述了天子与王后相辅相成管理国家。他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太阳和月亮、阳和阴的关系,相互配合而成。天子修治政教,管理臣民,行的是父道;王后修治女性的贞顺,教导儿女,行的是母道。

原文

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①辩②矣,不斗辩则无暴乱之祸矣。

(《礼记·乡饮酒义》)

注释

①斗:争胜。②辩:言词争论,指诉讼。

译文

君子懂得尊重和礼让,就不会争斗;饮食洁净,互相致敬,就不会怠慢他人。不怠慢,不争斗,就远离了斗殴和打官司一类的事。没有斗殴和打官司一类的事,就没有暴乱之祸了。

解读

乡饮酒礼体现出人与人交往时应该坚持的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原则。设置乡饮酒礼的目的,就是培养对人的尊重之心,有此心,争斗、诉讼的祸害就会少了。过量饮酒,怠慢他人,无礼施暴,必然产生种种祸端。

乡饮酒礼强调尊重、谦让、不怠慢、不争斗。如果违背了它们,则祸害极大,《三国演义》中的张飞醉酒就是因酒生祸的例子。

《三国演义》描写了张飞的三次醉酒,可谓是发人深省。第一次,张飞因为酒后鞭打督邮,丢了官。第二次,刘备去见天子的时候,临行前特意嘱咐张飞一定要少喝酒。张飞敷衍着答应了他,可刘备走了之后,他却说要“满饮”,喝到尽兴为止。曹豹说喝不了了,张飞却鞭打了曹豹,这让曹豹愤恨不止。于是,曹豹让女婿吕布夜袭徐州,引起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第三次,关公死了之后,张飞十分难过,要求帐下末将范疆、张达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来祭奠关公。由于时间紧迫,范疆、张达希望张飞能够宽限几日,便一起去找张飞求情。张飞不仅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反而将两人各打了五十鞭。于是,两人怀恨在心,合谋将醉卧在帐中的张飞杀害了。

喝酒误事,教训十分惨痛。张飞第一次丢了官,第二次丢了城池,最后一次连自己的性命都丢了。有嗜酒陋习的人,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

原文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①;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②;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礼记·乡饮酒义》)

注释

①孝弟:孝顺父母,善事兄长。弟(tì):通“悌”。②成教:教化有成。

译文

民众知道应该尊敬长者、赡养老人,然后才能回家孝顺父母、善事兄长。民众在家孝顺父母、善事兄长,出外尊敬长者、赡养老人,才能教化有成。教化有成,国家才能安定。

解读

原文强调的是乡饮酒礼的社会功用。乡饮酒礼始于周代,以尊贤敬老为宗旨,沿袭约三千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其礼乃止。

乡饮酒礼体现恭敬、谦让、洁净、和谐等原则,也体现了尊重长者、赡养老人等中华孝道的重要内容。乡饮酒礼所体现出来的种种意义和内在精神,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环节中。

谋宾:主办方根据德行才能的高下或者长幼来确定宾客的人选,其中最优者一位为宾(正宾),次优者一位为介(陪客),再次者三人为众宾。

迎宾:主人亲自到宾、介家中通报并表达邀请的诚意。行礼之日,主人到宾、介家中召请,并在乡学门前迎接宾客。

献宾:献宾分为三个环节。主人向宾献酒称为“献”;宾回敬主人称为“酢”;主人先自饮,再劝宾一起饮,称为“酬”。三者合称为“一献之礼”。

乐宾:为宾客演奏乐曲,以示尊敬和慰劳。

旅酬:旅酬是自上而下的劝酒。旅酬的顺序是: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众宾再依照长幼依次相酬。

无算爵乐:主宾饮酒频频举杯,尽兴而行,此即“无算爵”。乐工不断歌奏,尽欢而止,此即“无算乐”。

宾返拜:宾告辞,主人送到门外。次日,宾前往主人家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