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书的框架结构、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框架
本研究认为,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主导的都市圈协作治理是一种区域地方政府间协作形式的新趋势,并提出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这一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是都市圈地方政府之间就区域公共问题进行协作的实践驱动和对都市圈协作治理理论的分析总结。
首先,在实践方面,针对都市圈地方政府治理中的不协同问题,紧扣当前我国都市圈公共事务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分析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及相应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化,阐述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从竞争到合作,从最初的经济技术合作,到都市圈规划,再到初级公共事务协作的历程和地方政府协作的基本形式。在理论方面,本书在融合了区域多方协作治理、整体性治理、复杂性网络治理等理论的基础上,建构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从区域上一级政府(中央政府或省政府)、都市圈地方政府、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分析维度,剖析都市圈地方政府的协作机制、协同治理的网络结构等理论问题,为都市圈跨界公共问题协同治理的诊断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支撑。
图1 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研究的分析框架
其次,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国区域包容性发展的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信任和沟通机制、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建立以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为核心的,由上一级政府、都市圈地方政府、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共同组成的都市圈整体性协作治理模式。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等实证研究,完成对都市圈公共事务协作治理网络的结构和特征的分析,并对都市圈整体性协作治理分析框架进行修正和调整,进一步拓展整体性治理理论,为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再次,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抗争案例进行分析,试图从实践的层面对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和协作治理模式进行透视、观测和认知,在更深层面上讨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治理问题。
最后,在理论、实证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都市圈府际协作的现实,依据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的理论框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数据可视化、调研访谈等方法,完成对都市圈协作治理机制、整体性协作治理模式、都市圈跨界公共事务协作治理网络的结构和特征等的分析,提出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整合和优化地方政府协作活动,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实现长期、稳定、有效的协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促进区域战略规划的科学化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二)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研究分析框架,本书拟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进行论证。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主要围绕整体性治理、区域协作治理和复杂性网络治理等理论进行分析,析取关键的理论要素,形成本书的理论基础;同时围绕都市圈协作治理理论,收集都市圈城市政府之间签订的正式合作协议和城市间的互动客观数据。
(2)调研访谈法。按照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的组织架构、协作机制和模式的特征,分别选取从中央到都市圈地方政府各级从事区域规划制定与研究的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重点了解当前都市圈公共事务合作过程中的不协同现象以及合作协议的签署情况,以补充文献研究的不足,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对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都市圈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作治理情况。
(3)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4—2011年京津冀都市圈13个城市政府之间的生态环境、交通一体化、文化产业、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救援等区域公共事务协作的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进行测量分析,剖析京津冀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绩效,为京津冀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分析提供量化分析支撑。同时,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呈现,通过Ucinet 加载的Net Draw绘图工具所描绘的京津冀都市圈城市政府间可视化的协作网络图和凝聚子群分析图,揭示都市圈内部组成结构的状态和城市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分析京津冀区域协作网络的演变趋势。
(4)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于单个的、具有特质性问题的深入研究。[1]本书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抗争案例的分析,探讨府际协作中的事权划分问题和区域治理中政府、公民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对都市圈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协作治理的深度透视。
(三)研究内容
本书以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机制及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的构建,以此为基础提出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模式,即整合地方政府、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私营部门的跨界公共事务协作治理网络,以期拓展当前对于都市圈协作治理的研究,为都市圈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事务中实现长期、稳定、有效的协作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书力图构建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的初步理论框架,全书除绪论外共设九章。
绪论:作为全书的开端,绪论部分探讨了都市圈的界定、都市圈治理的“碎片化”问题,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整体性治理与区域协作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本书各章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都市圈府际协作治理的理论研究。该章通过对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理论的文献回顾,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学术界研究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的三类理论:以区域多方协作为主导的都市圈治理理论、以复杂性治理网络为主导的都市圈治理理论和以整体性治理为主导的政府间协作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性治理理论所主张的地方政府间的协作和整合是促进都市圈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方式。由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协作、整合、“跨界性”为特征,强调区域治理中的跨部门协作,关注区域内政府之间、政府和其他社会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的形成,进而关注整体利益,因而在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的演进。该章系统梳理了我国区域空间的尺度重组、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的历程,以及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的基本形式。分析了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从东中西三大地带、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三大五小”和六个核心经济圈,到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演变历程以及相应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关系的变化;阐述了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从竞争到合作,由最初的经济技术合作,到都市圈规划,再到初级跨界公共事务协作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府际协作交流、府际合作协议、区域间对口支援等区域协作的基本形式,以及共建产业园区、建立跨区域产学研平台、推动“飞地”经济等创新合作模式;等等。基于此,展开本书后面章节对于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机制和模式的讨论。
第三章:都市圈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该章是在第一章讨论地方政府协作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以都市圈协作治理中最为突出的生态治理问题为视角,探讨我国都市圈生态治理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试图从制度集体行动的视角,诠释中国式的生态治理合作困境,分析地方政府生态协作治理的共同利益、整体目标上的偏好差异、公共物品的属性、合作成员间影响力不均衡等因素如何促进或制约着都市圈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协作,并探讨我国地方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模式如何过度激励了生态治理的“负外溢性”而对其“正外溢性”却激励不足,并最终导致了都市圈内跨域合作的困境。在分析环京津贫困带产生和治理这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生态协作治理的困境进行反思。基于都市圈生态治理府际协作影响因素的分析,展开第四章的协作治理机制与第五章的协作治理模式的讨论。
第四章: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该章在前三章关于都市圈区域协作理论、地方政府协作历程和形式、地方政府协作的影响因素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都市圈不同利益主体在协作治理中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监督和评估机制。信任和沟通机制的建立需要以经验、声誉、共同的特性和制度因素为基础,经历谨慎试探、签署契约以及友好善意三个阶段;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发挥中央政府和区域上级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并在中央政府的督导下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协调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基于此建立相应的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横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私人交易和市场贸易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与生态标记,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从而保障都市圈地方政府合作的顺利、有序进行;监督和评估机制主要由都市圈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监督和评估机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纵向监督和评估机制、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组成。
第五章: 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模式。该章在第四章关于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构建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包括四部分内容:协作治理体系的整合和信息平台的建设、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的构建、整体性协作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都市圈整体性协作治理网络的形成。都市圈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整合离不开区域信息平台的建设,而建立区域信息共享交流平台,连通地方政府各部门以及各个地方政府间的政府网站,能够为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地方政府之间迅捷的交流创造条件。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的关键在于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的构建,它是该区域整体性治理的组织形式。合作组织的构建既要保证各个地方政府成员的自愿性和公平性,又要保证组织自身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对都市圈跨界公共事务治理专项资金拥有财政分配权和管理权。都市圈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监督和评估机制既是联结都市圈各个行动主体互动的纽带,也是各行动主体协作的途径和通道。
第六章:地方政府协作与区域包容性发展: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社会网络实证分析。该章基于前五章对于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治理机制与模式的理论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协作网络进行实证分析。有关都市圈地方政府间关系网络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治理网络的理论和框架的研究上,对于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协作网络及其演进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该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一网络,试图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方面,生动地分析地方政府间协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进,探讨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网络演化的趋势,并提出提升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网络治理绩效的对策。
第七章:府际协作中的事权划分: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案例研究。该章以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为例,探讨我国都市圈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府际事权划分问题。在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需要以公共物品属性来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中央政府首先应赋予地方政府部分环境管辖权,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厘清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跨域大气污染治理的协调和补偿等方面的具体责任和权限。同时,还要避免“环境竞次”和“环境竞优”效应,加强中央政府在污染治理中的指导作用。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更需要地方政府之间权力的让渡和跨区域合作组织的构建,引入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等来共同参与治理。
第八章:走向区域治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抗争案例研究。邻避抗争体现了中国区域治理中的地方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面对邻避设施时,“组织性不负责任”让某些区域的民众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而民众在体制内表达诉求的方式极为有限,作为“次政治”和“新社会运动”的邻避抗争成为民众进行社会学习和获取集体行动经验的主要途径。我国的邻避抗争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国式”邻避抗争的研究,借鉴西方理论的已有成果,揭示我国邻避抗争中的国家、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
对西方理论无法解释的我国邻避抗争所特有的发生途径、类型与缓解措施,予以着重关注。在当今复杂性、风险性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区域治理的过程需要地方政府、市场、民众、非政府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协商治理,而这一多元治理结构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邻避抗争带给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
第九章:结论。该章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指出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中的行政分割现象,以及协作机构和机制的缺乏等问题导致了地方政府难以达成有效的协作。整体性治理所倡导的协作、整合、“跨界性”,以及由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之间所形成的整体性治理网络,对于都市圈的协作治理问题的解决和协作治理的达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经历了30多年的竞争与合作的过程,形成了府际协作交流、府际合作协议、区域间对口支援等协作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都市圈地方政府在共同利益和整体目标偏好上的差异,合作成员间影响力不均衡,以及地方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模式等因素,制约着都市圈地方政府的协作。构建都市圈的信任和沟通机制、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监督和评估机制,以及基于这些机制,由协作治理信息平台、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协作治理网络共同组成的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模式是实现都市圈整体性治理的重要途径。对京津冀都市圈13个城市协作的社会网络分析,对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案例研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邻避抗争案例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印证了构建都市圈协作治理机制和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我国都市圈实现长期、稳定、有效协作的进程中,应当进一步协调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府际关系,建立都市圈统一的信息网络体系,构建都市圈跨区域整体性合作组织,完善都市圈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都市圈地方政府整体性协作治理的多元治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注释
[1]Kathleen Manning and Frances K.Stage, “What is Your Research Approach?” in Frances K.Stage and Kathleen Manning(eds.), Research in the College Context,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2003, p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