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影像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60万,其中80%见于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好发于50~60岁,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性行为紊乱、多产、吸烟、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感染是发病高危因素。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方法,早期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晚期需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宫颈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Ⅰ期5年生存率达80%,Ⅳ期仅4%。

1.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多发生于子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移行区,年长者可上移至宫颈管内口。大体观可分为4型:①外生型:最常见,病灶向子宫颈外生长如菜花状;②浸润型:病灶向子宫颈深部浸润,使宫颈扩张如桶状;③溃疡型:病灶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如火山口状;④颈管型:病灶发生在子宫颈外口以内,侵入宫颈及子宫峡部,易早期出现血行转移及淋巴道转移。镜下,宫颈癌以鳞癌多见,占80% ~85%,主要呈外生型生长。腺癌占10% ~15%,以颈管型多见。相对于鳞癌,腺癌更易出现子宫体部侵犯、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复发。其他较罕见的病理类型还包括腺鳞癌、腺样囊腺癌和小细胞癌等。
宫颈癌常直接蔓延侵犯周边结构,向上可累及子宫体及宫腔,向下侵犯阴道,向两侧可沿宫旁组织、主韧带、宫骶韧带侵犯盆壁,向前侵犯膀胱,向后侵犯直肠。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常较早发生,并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先转移至宫旁、髂内、髂外及闭孔淋巴结,然后再转移至髂总、骶前、腹股沟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还可转移到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以肺、肾及脊柱等部位多见。

2.临床表现

宫颈癌最常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尤其是性交后出血,其次为阴道排液,晚期浸润盆腔神经丛可出现盆腔疼痛,侵犯输尿管、膀胱可导致肾积水、尿路刺激症状,侵犯直肠可导致排便困难、便血、阴道-直肠瘘等,淋巴管受侵可出现下肢水肿。
妇科检查可见宫颈菜花样肿物,触之易出血,内生型可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扩张,宫旁组织受累时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晚期可形成冰冻盆腔。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宫颈癌筛查,高危患者应选择可疑癌变区行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后,还需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临床分期。

3.临床分期

 宫颈癌分期目前普遍采用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系统,在FIGO分期系统中,宫颈癌是唯一采用临床分期的妇科恶性肿瘤,具体见表6-2-1。
表6-2-1 FIGO(2009年)宫颈癌分期

4.影像表现

CT上正常宫颈呈偏侧形、三角形、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软组织密度。早期宫颈癌CT常无法显示,中晚期可表现为宫颈增大(>3cm),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宫颈边缘模糊,宫旁脂肪密度增高伴条索影及软组织影,提示宫旁侵犯。主韧带及宫骶韧带不规则增厚亦提示宫旁组织受侵。CT诊断宫旁侵犯的准确性较低,约72%。膀胱、直肠受侵时可见膀胱、直肠壁增厚,甚至腔内肿块,周边脂肪间隙模糊不清。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扩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输尿管见软组织影均提示输尿管侵犯。CT可准确显示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盆腔外转移灶(肝、肺、锁骨上淋巴结等)的检出也具有优势 [18,19](图6-2-1,图 6-2-2)。
图6-2-1 宫颈癌
横断位CT平扫(A)示宫颈增大,右侧见稍低密度区(箭);增强扫描动脉期(B)示病灶强化不均匀,可见相对低密度区(箭);静脉期(C)示病灶持续强化呈等密度(箭);动脉期冠状面重建(D)示宫颈内稍低密度区(箭),周边脂肪间隙清晰。B:膀胱。手术病理证实为ⅠB1期宫颈癌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于CT,可多平面、多序列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高分辨T2WI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成像序列,应采用薄层(3~5mm)、小FOV扫描,矢状面T2WI易于显示肿瘤纵向侵犯情况,斜横断面(与宫颈长轴垂直)易于显示宫旁及盆壁等横向侵犯情况。年轻女性宫旁及阴道静脉丛比较丰富,在T2WI呈高信号,与背景脂肪信号难以区分,脂肪抑制检查以利于观察。虽然Gd-DTPA动态增强检查并非分期所必需,有时甚至会因静脉丛强化而干扰对宫旁侵犯的判断,但增强检查有助于评估直肠或膀胱侵犯,可显示内瘘形成,鉴别肿瘤复发与纤维化。
图6-2-2 患者44岁,宫颈癌
横断位CT平扫(A)示宫颈明显增大,密度均匀(箭头);增强动脉期(B)示病灶强化略不均匀,边界不清;静脉期(C)示病灶持续强化(箭头),压迫推移宫颈管口气体向左后方(箭);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D和E)示病灶主要位于宫颈右侧和前唇(箭头),密度不均匀,表面不光整,宫颈口气体移位(箭)。手术病理证实为ⅡA期宫颈癌,右宫旁少量癌细胞浸润。U:子宫,B:膀胱,R:直肠
正常宫颈随月经周期变化较小,在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对于育龄期女性,T2WI呈分层改变:中心为黏膜,呈高信号,与子宫内膜相连续;周边为纤维基质环,呈低信号,与子宫肌层相延续;最外层为疏松的纤维肌性结构,呈中等信号。绝经后女性宫颈黏膜萎缩,宫颈结构在T2WI呈均匀低信号。宫旁组织内富含脂肪、血管和淋巴管,因此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其内可以看到略低信号的主韧带、宫骶韧带和具有流空效应的血管丛,增强后宫旁组织明显强化。宫颈伸入阴道在其周围形成阴道穹窿,穹窿内可含少量黏液,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因无强化呈线状低信号。宫颈与阴道穹窿分界清晰,与前方的膀胱后壁及后方的直肠前壁也因信号差异有清晰的分界。盆腔内的淋巴结呈等信号(图6-2-3)。
图6-2-3 女性,26岁,正常宫颈
矢状位T2W I(A)示宫颈三层结构,中心为黏膜层,呈明显高信号,周边为纤维基质环,呈低信号,最外层为疏松的纤维肌性组织,呈中等信号(箭);横断位T2WI(B)示宫旁组织,呈高信号,内见条索状的低信号韧带结构(箭);矢状位T1WI增强(C)示宫颈强化稍低于子宫肌层,穹窿无强化呈低信号(箭),宫颈与阴道穹窿分界清晰;横断位T1WI增强(D)示宫颈明显均匀强化,周围低信号为穹窿,宫旁结构明显强化(箭)。宫颈与膀胱和直肠分界清晰
在MRI上,宫颈癌表现为宫颈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在T2WI呈高信号,与正常宫颈低信号间质及高信号的宫旁结构具有良好的信号对比,能清晰显示肿瘤边界及周边浸润深度 [19]。在T1WI上肿瘤多呈等信号,只有较大肿瘤产生占位效应时才能显示。较大病灶可因出血、坏死或液化而使信号不均匀。DWI上病灶呈明显高信号,与周围正常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ADC图呈明显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宫颈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具优势;对小病灶检出更敏感,表现为癌灶的早期(15~30秒)强化,与未强化的宫颈纤维基质对比明显;肿瘤强化程度不一,但通常低于子宫肌层;增强晚期肿瘤呈持续强化,较小肿瘤强化均匀,较大肿瘤可因出血或坏死等原因而强化不均匀。肿瘤大小是FIGO分期中的重要因素,MRI所显示的肿瘤大小与组织学测量结果一致性高达93%,测量差异小于5mm,而临床妇科检查因无法判断肿瘤的内生性生长部分,准确性仅为60%(图6-2-4,图6-2-5)。
宫颈癌侵犯阴道壁需要与侵犯宫颈的阴道癌相鉴别。当宫颈癌向下侵犯阴道壁时可见病灶主体仍位于宫颈,阴道壁节段性破坏,出现很厚的肿瘤组织。而阴道癌侵及宫颈时表现为阴道穹窿部实质性肿块,局部与宫颈相连,进行多方位观察可鉴别。宫颈癌可明显累及宫颈管使其扩大,进一步可累及子宫体,需与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管相鉴别。宫颈癌累及子宫体时见病灶主体位于子宫颈,多数表现为沿纤维基质和肌层向上侵犯宫体部肌层。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管时可见明显的宫腔内病变,病灶中心位于宫腔或宫颈管内口,肿瘤多沿子宫内膜向下侵犯宫颈黏膜和纤维基质,表现为宫腔内的病变延伸到宫颈管内 [16~22]
图6-2-4 宫颈鳞状细胞癌
矢状位T2W I脂肪抑制(A)示宫颈后唇肿块,外生型生长,呈高信号(箭),子宫前壁见一子宫肌瘤(星号);横断位T2WI(B)示肿块呈高信号,低信号纤维基质环中断(星号);横断位T1WI(C)示肿块呈等信号;DWI(D)示肿块呈高信号;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动脉期(E)示肿块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F)持续强化
图6-2-5 宫颈浆液性腺癌
矢状位T2W I脂肪抑制(A)示宫颈前唇肿块,内生型生长,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箭),宫腔内积液和液-液平面;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B)示肿块呈高信号,低信号纤维基质环中断,肿块右前外缘表面不规则(箭);横断位T1WI(C)示肿块呈等信号;DWI(D)示肿块呈高信号;T1WI脂肪抑制增强动脉期(E)示肿块轻度强化;延迟期(F)持续强化,内见大片坏死。右前侧阴道壁见侵犯(箭)

5.MRI分期

 宫颈癌是在FIGO分期系统中唯一采用临床分期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很大局限性。FIGO分期不能准确评估肿瘤大小,以及宫旁、盆壁、膀胱和直肠侵犯情况,无法评估淋巴结状况及远处转移,相对于手术病理分期约低估15%~36%的病例,总体准确性仅25% ~78%。对于ⅠB1、ⅠB2、ⅡA和ⅡB期肿瘤,FIGO分期和手术分期的一致性分别为85.4%、77.4%、35.3%和20.5%。MRI分期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显示肿瘤累及周围结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弥补FIGO分期的不足,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22]
Ⅰ期宫颈癌局限于宫颈(不考虑肿瘤向宫体侵犯)。ⅠA期肿瘤仅镜下可见,T2WI不能显示,动态增强有可能显示微小肿瘤的早期强化。ⅠB期肿瘤局限于宫颈,在T2WI呈中等高信号,无宫旁及阴道侵犯,评价时应同时测量肿瘤大小,以4cm为界分为ⅠB1和ⅠB2期。文献报道MRI测量肿瘤大小的准确性非常高,与病理比较误差在5mm以内。ⅠA期和小的ⅠB期肿瘤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或宫颈切除术,从而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MRI可以为适宜该类手术的患者提供重要依据,其肿瘤判断标准为:肿瘤<2cm,宫颈长度>2.5cm、肿瘤上界至宫颈管内口距离>1cm(图6-2-6,图6-2-7)。
Ⅱ期宫颈癌侵犯超出子宫,但未累及骨盆壁或阴道下1/3。ⅡA期肿瘤纵向侵犯累及阴道,但未及阴道下1/3。在T2WI上,阴道侵犯表现为低信号的阴道壁节段性中断或增厚,局部见高信号肿块(图6-2-8)。使用超声诊断用凝胶充盈阴道可以提高阴道侵犯诊断的准确性。ⅡB期肿瘤横向侵犯,明显累及宫旁组织,T2WI上除了低信号阴道壁不规则中断外,还可见宫旁软组织影,或宫旁血管包绕,肿瘤-宫旁组织界面呈尖角状,宫旁脂肪间隙模糊(图6-2-9)。MRI诊断宫旁侵犯的准确性为90% ~95%,明显高于CT(准确性约72%)。完整的宫颈低信号纤维环基本可除外宫旁侵犯,阴性预测值达95%,当纤维环厚度>3mm时阴性预测值可达100%。当肿瘤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继发感染时,均会导致周围组织间质水肿,造成MRI高估,诊断准确性会有所减低。宫旁侵犯是手术禁忌证,需行放化疗降期后再行根治术。文献报道,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联合T2WI可以提高宫旁侵犯的准确性。
图6-2-6 宫颈癌ⅠB1期
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示宫颈区3cm×2.2cm大小肿块(箭),呈不均匀高信号;横断位T2W I(B)示肿块(箭)呈高信号,低信号纤维基质环部分中断,肿块外缘光整,无宫旁及阴道侵犯;矢状位T1W I(C)示肿块呈等信号;DWI(D)示肿块呈明显高信号;横断位T1W I脂肪抑制增强动脉期(E)示肿块不均匀中度-明显强化,侵犯右侧基质环使后者中断;矢状位延迟期(F)呈持续不均匀强化,肿块表面光整
图6-2-7 宫颈癌ⅠB2期
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示宫颈区4.5cm×4.1cm大小分叶状肿块(箭),呈不均匀高信号;横断位T2W I(B)示肿块呈高信号,低信号纤维基质环中断,肿块外缘光整,无宫旁及阴道侵犯;DWI(C)示肿块呈明显高信号;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静脉期(D)示肿块呈稍不均匀强化,肿块表面光整。U:子宫
图6-2-8 宫颈癌ⅡA期
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示宫颈区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侵犯阴道上1/3(箭);横断位T2WI(B)示肿块呈稍高信号,周边可见完整的环形阴道壁,呈低信号(箭);DWI(C)示肿块呈高信号;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D)示肿块强化较弱
图6-2-9 患者38岁,宫颈癌ⅡB期
横断位和矢状位T2W I脂肪抑制(A和B)示宫颈前后唇不规则形高信号肿块(粗箭),肿块累及左侧及后方宫旁组织,表现为阴道壁低信号环中断(箭头)。矢状位和横断位T1WI增强(C和D)示肿块强化较弱(粗箭),后缘及左缘阴道壁中断,壁外见增强的软组织肿块(细箭)
Ⅲ期宫颈癌扩展到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ⅢA期肿瘤纵向侵犯累及阴道下1/3(图6-2-10),ⅢB期肿瘤横向侵犯累及盆壁,伴或不伴肾积水(图6-2-11)。肿瘤距离盆壁小于3mm即应考虑存在盆壁侵犯。肿瘤组织与盆壁间脂肪间隙消失,且盆壁肌肉边缘毛糙、不规则或盆壁肌肉(闭孔内肌、梨状肌、肛提肌)内出现高信号灶均为盆壁侵犯可靠征象。
图6-2-10 宫颈癌ⅢA期
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示宫颈区不规则形肿块,呈不均匀略高信号,阴道下1/3壁增厚,呈高信号(箭);DWI(B)示肿块明显高信号;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动脉期(C)示肿块明显强化;延迟期(D)肿块持续强化,阴道壁明显强化,累及下1/3(箭)
Ⅳ期宫颈癌扩散的范围已超出真骨盆,或经活检证实膀胱或直肠黏膜受侵。ⅣA期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膀胱侵犯在T2WI表现为膀胱后壁低信号局灶性或弥漫性中断、膀胱壁结节状或不规则、腔内肿块样突起、大疱样水肿(图6-2-12)。膀胱黏膜增厚伴信号增高也可由水肿造成,容易与肿瘤侵犯混淆,但膀胱壁水肿在增强后强化不明显,肿瘤侵犯则会出现明显强化。直肠侵犯在T2WI表现为直肠子宫间条索影,直肠前壁节段性增厚或缺如,T2WI信号增高(图6-2-13)。MRI诊断膀胱、直肠侵犯的敏感性为71% ~100%,特异性为88% ~91%,阴性预测值达100%,基本可取代内镜检查。ⅣB期肿瘤出现远处转移,好发部位依次为肺(35%)、肝(30%)、骨(15% ~29%)、肾上腺(15%)和腹膜转移。肺转移在腺癌中更多见,表现为两肺多发结节,其中约30%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约27%伴有胸膜转移,约5%为癌性淋巴管炎,表现为肺部弥漫性间质性改变。肝转移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实性肿块,伴有强化。骨转移多发生于脊柱,腰椎受累最常见,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伴椎旁软组织肿块。腹膜转移可发生于腹膜、大网膜或肠系膜,表现为腹膜、大网膜或肠系膜结节状或饼状增厚,伴有腹水 [22-27](图6-2-14)。
图6-2-11 宫颈癌ⅢB期
A~C为放化疗前MRI。横断位T2WI(A)示宫颈区肿块,呈不均匀等高信号,侵犯右侧宫旁间隙(箭)。横断位T1WI增强动脉期(B)示肿块不均匀中度和明显强化(箭);延迟期(C)持续不均匀强化,与髂血管及闭孔内肌分界不清,FIGO分期为ⅢB期。D和E为放疗后MRI图像。横断位T2WI(D)及DWI(E)示宫颈肿块明显增大,侵犯盆壁(箭)及直肠(星号),直肠前壁与肿块相连,脂肪界面消失,FIGO分期为ⅣA期。右侧子宫骶骨韧带增粗伴信号增高,为放疗后改变(箭头)。U:子宫
图6-2-12 宫颈癌ⅣA期
横断面T2W I(A)示宫颈肿块侵犯两侧宫旁间隙;矢状面T2WI脂肪抑制(B)示宫颈肿块呈高信号(星号),与膀胱和直肠间脂肪间隙消失,膀胱后壁增厚,直肠明显受压;(矢状位)T1WI平扫(C)和脂肪抑制增强(D)示肿块明显强化,侵入膀胱壁,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箭)
图6-2-13 宫颈癌ⅣA期
矢状位T1WI(A)和T2WI(B)示宫颈巨大不规则形态肿块,呈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子宫膀胱脂肪间隙消失,膀胱后壁增厚,腔内见菜花状肿块,呈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C)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稍上层面横断位T2WI(D)示宫颈肿块侵犯右侧宫旁间隙及右侧盆壁,包绕右侧输尿管;增强后(E)肿块明显强化,边缘毛糙不规则,右侧闭孔内肌见条索状强化,为肿块侵犯。MR尿路成像(F)示右侧输尿管积水(箭)
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89%,淋巴结转移数目为1、2~3和>4枚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3%和41%。淋巴结转移风险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见表6-2-2。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以宫旁组最多见(77%),其次为髂内组(31%)、髂总组(31%)、髂外组(27%)、闭孔组(27%)、主动脉旁组(27%)、骶前组(23%)和腹股沟组(8%),通常先转移至宫旁组、髂内组、髂外组、闭孔组(第一站),再转移至髂总组、骶前组、腹股沟组、主动脉旁组(第二站)。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相关,在ⅠB、ⅡA、ⅡB、ⅢA、ⅢB、Ⅳ期发生率分别为5%、10%、19%、20%、29%和30% [28];并具有以下规律:①宫旁、盆壁侵犯常伴髂外淋巴结转移;②直肠侵犯常伴肠系膜下动脉、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③阴道下1/3受侵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④盆壁及阴道下1/3受侵常伴有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⑤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仅见于盆腔淋巴结转移者。
图6-2-14 宫颈癌ⅣA期
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A)示宫颈巨大不规则形态肿块(星号),侵犯宫旁间隙,向后延伸至直肠,直肠壁增厚,呈不均匀高信号(箭头);DWI(B)示肿块呈高信号,直肠肿块与宫颈癌病灶延续;矢状位T2W I脂肪抑制(C)示直肠壁明显增厚(箭)
表6-2-2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性
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约70%,特异性约95%,准确性为86% ~90%,总体效能与CT相仿。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主要根据淋巴结大小,通常以宫旁淋巴结短径>5mm、其他部位淋巴结短径>1cm为转移诊断标准,大于8mm的圆形淋巴结也应考虑转移。内部信号不均匀、边缘见棘状突起、信号强度类似原发肿瘤、内部坏死和环形强化也提示转移。转移性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的鉴别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特异性造影剂,转移性淋巴结不含网状内皮系统从而无法吞噬SPIO,在T2WI呈高信号,炎性淋巴结可以吞噬SPIO,在T2WI呈低信号。PET-CT对5mm以下淋巴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7%,更具检出优势。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可达到“类 PET”效果 [29](图6-2-15,图 6-2-16)。

6.宫颈癌治疗后评估

(1)宫颈癌手术后MRI表现:
宫颈癌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剜除术等,前两种手术方式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临床工作中,熟悉术后MRI表现对准确评估病情、判断有无并发症、诊断复发至关重要。
图6-2-15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矢状位T2WI(A)和横断面T2WI脂肪抑制(B)示宫颈肿块侵犯宫旁间隙;左侧髂总淋巴结肿大(箭头);右侧附件区见内膜异位囊肿,呈高信号(箭);横断位T1WI(C)示肿块呈等信号,右侧附件区见内膜异位囊肿,呈高信号(箭);DWI(D)示肿块呈高信号,左侧淋巴结(短箭)和右侧宫旁侵犯(长箭)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E)示肿块明显强化
图6-2-16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横断位T2W I(A)示宫颈肿块,侵犯宫旁间隙(黑箭);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B)示肿块明显强化(白箭);DWI(C)示肿瘤呈显著高信号,宫旁淋巴结肿大呈显著高信号(箭),在T2WI显示欠清;DWI(D和E)示两侧髂总、髂内及骶前淋巴结肿大,呈明显高信号(箭);T1WI增强(F和G)示两侧髂内及髂外淋巴结肿大,明显强化(箭)
宫颈锥形切除术(conization)适用于ⅠA1期宫颈癌,切除范围包括宫颈移行带、部分或者全部宫颈管。MRI上显示宫颈形态不规则,黏膜局部缺如,宫颈管扩大(图6-2-17)。
宫颈切除术(trachelectomy)适用于ⅠA2和部分小肿块的ⅠB1期肿瘤(≤2cm)、无淋巴结转移、有生育需求者。切除范围包括肿瘤累及宫颈部分、近端阴道和邻近宫旁组织,宫颈切除术要求手术安全切缘距离肿瘤应大于1cm。MRI上显示宫颈缺如,子宫体长度因宫颈保留范围而异;44%可见子宫体与阴道断端吻合,在吻合口处可见金属线所致磁敏感伪影;56%可见阴道后壁冗长;约7%可见弥漫性阴道壁增厚伴T2WI信号增高,可能与阴道旁组织切除影响其静脉引流有关,多在术后1年缓解。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以Wertheim-Meigs术式最为经典,切除范围包括子宫、阴道上1/3、宫旁及阴道旁组织(含骶韧带)、盆腔及后腹膜淋巴结等。MRI上可见子宫缺如,阴道穹窿呈线样软组织信号,在T2WI易于观察;有时可见纤维瘢痕,呈线样或结节状,T2WI呈低信号;淋巴结切除区可见金属夹所产生的信号磁敏感伪影(图6-2-18)。
图6-2-17 宫颈癌锥形切除术后
矢状位T2WI(A)示宫颈后唇部分缺如,黏膜局部缺如,宫颈管稍宽;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B)示宫颈残留部分强化均匀,强化程度弱于宫体,宫颈黏膜明显强化
图6-2-18 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
矢状位T2WI(A)示子宫及阴道上段缺如,阴道前壁见吻合线影,呈低信号(箭);横断位T1WI(B)和T2WI脂肪抑制(C)均显示线样低信号(箭)。前腹壁皮下水肿(星号)
盆腔剜除术适用于复发性宫颈癌的姑息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或所有盆腔结构:子宫体部及宫颈、阴道、膀胱、直肠。保留直肠时也称为前盆腔剜除术。MRI上可见相应解剖结构缺如。
年龄小于40岁且术后可能需要盆腔放疗的宫颈癌患者,为保留卵巢功能常同时施行卵巢移位术,将卵巢带血管蒂移植于盆腔照射外部位。MRI可见盆腔外约3cm大小卵圆形肿块,T2WI可见多囊状改变,有时可见到明确的卵泡结构。熟悉此类手术处理方法可避免误诊为其他病变 [30](图 6-2-19)。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出血、子宫峡部狭窄及淋巴管囊肿等。子宫峡部狭窄见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发生率为10% ~15%,患者可出现闭经和盆腔疼痛;MRI上可见子宫腔扩张、积液,液体在T1WI多呈高信号,T2WI信号不一,无强化。淋巴管囊肿见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发生率为10% ~25%,多在术后3周到6个月间发生;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会引起泌尿系统或血管压迫症状,出现尿频、肾积水、下肢水肿等,需要进行穿刺引流,偶可继发感染;MRI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椭圆形液体信号影,多数位于盆壁,尤其在髂血管旁更为多见,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可含有间隔,继发感染时内部信号可较为混杂,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图6-2-20)。
(2)宫颈癌放疗后MRI表现:
宫颈癌放疗治愈标准为宫颈被覆正常上皮,阴道穹窿闭塞,无溃疡或溢液。推荐联合应用妇科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RI以检出早期复发。放疗早期(2~3个月)肿瘤缓解时,MRI可显示肿瘤体积缩小,T2WI信号减低,正常移行带解剖重建(图 6-2-21)。
图6-2-19 宫颈癌根治术后、卵巢移位术后
女,40岁,盆腔放疗史2年。CT平扫(A)示右侧腰大肌前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为移位、固定的右侧卵巢(箭);增强动脉期(B)及静脉期(C)示移位卵巢轻度环形强化;MRI冠状位T2W I(D)及横断位T2W I脂肪抑制(E)示移位卵巢呈多房厚壁囊性结构,边界清晰,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分隔及卵泡结构(箭);T1WI(F)示移位卵巢呈低信号;DWI(G)示移位卵巢呈高信号;T1WI增强(H)示移位卵巢呈周边强化,内部卵泡结构呈环形强化(箭);矢状位T2WI(I)示子宫缺如,局部未见复发病灶
图6-2-20 淋巴管囊肿
女,57岁,宫颈癌术后3个月。横断位T2WI(A)和T2WI脂肪抑制(B)示左侧盆壁髂血管旁椭圆形囊性病变,呈显著高信号,病变向内推移盆腔脂肪;T1WI(C)示病变呈低信号;增强后(D)病变囊壁强化
放疗后并发症包括宫颈狭窄、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直肠/乙状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狭窄、输尿管狭窄、骨盆不全骨折等。
骨盆不全骨折容易与转移瘤混淆,临床工作中应与注意。统计显示,宫颈癌放疗继发性骨盆不全骨折(radiation-induced pelvic insufficiency fracture)5年累积发生率约45%,随年龄增大其发病风险增高,平均诊断时间在放疗后17个月,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放疗所致微血管闭塞、成骨细胞数目减少,导致骨质疏松,进而发生应力性骨折。骨盆不全骨折多发生于身体承重部位,以骶骨最多见,约40%两侧对称分布,其次为髂骨内侧缘、耻骨上支、髋臼顶部、股骨头和腰5椎体。平片及CT诊断不敏感,仅能显示骨质疏松改变,核素扫描可出现骨折区浓聚,但无特异性。MRI是诊断骨盆不全骨折的最佳方法,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线,多与骶髂关节面平行,在T1WI及STIR序列呈线样低信号;约90%伴有骨髓水肿,在T1WI呈低信号,STIR 序列呈高信号 [31](图 6-2-22)。
图6-2-21 宫颈癌放疗后MRI
A~C为放疗前MRI。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示宫颈肿块,呈显著高信号(箭);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B)示肿块明显强化;DWI(C)示右侧髂内组淋巴结肿大,呈显著高信号。D~E为放疗后MRI。矢状位T2WI(D)示宫颈肿块显著缩小,呈稍高信号;增强T1WI(E)示宫颈均匀强化;DWI(F)示右侧髂内组淋巴结显著缩小
图6-2-22 宫颈癌放疗后、骨盆不全骨折
横断位和矢状位T1WI(A和B)示两侧髂骨、骶骨、腰椎可见低信号骨折线影(箭);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C)示骨折线周围骨髓水肿,呈显著高信号;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D)示明显强化;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E)示右侧耻骨上支病灶;同位素骨扫描(F)示髂骨、骶骨、耻骨、腰5椎体放射性浓聚

7.宫颈癌复发MRI表现

宫颈癌复发定义为肿瘤治疗缓解6个月以上,出现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常见复发部位包括阴道穹窿、宫旁及盆壁。根据复发部位分为中央型和盆壁型,中央型复发位于保留的宫颈或阴道残端,可侵犯膀胱、输尿管及直肠,可再次行手术治疗。盆壁型复发主要侵犯骨盆结构,不能行姑息性盆腔剜除术。影像学可以精确评估复发部位、范围及程度。手术或放疗所致水肿、肉芽组织或纤维化也可呈肿块样表现,需要动态随访观察加以鉴别(图6-2-23,图6-2-24)。
MRI诊断宫颈癌复发的敏感性为90% ~91%,但特异性仅22% ~38%。复发灶需与纤维瘢痕鉴别。复发灶在T2WI上呈中等高信号,DWI为高信号,ADC值减低;纤维瘢痕在T2WI上呈低信号,DWI呈低信号,ADC值较高,增强后呈延迟强化。PET-CT诊断复发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6%。
随着早期宫颈癌的年轻化,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日益增多,密切观察随访以明确复发至关重要。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复发率约0.5%,宫颈切除术后复发率为3% ~6%,复发多在术后12~18个月发生。肿瘤大于2cm、间质侵犯大于1cm、存在淋巴血管侵犯为高危复发因素。约40%复发部位位于宫旁、阴道穹窿和盆壁,25% ~30%表现为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盆腔、主动脉旁和锁骨上淋巴结 [30-34]
图6-2-23 宫颈癌术后复发(中央型)
矢状位T2W I(A)示子宫缺如,吻合口区见不规则肿块,呈高信号,侵犯阴道中下段(箭);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B)和T1WI(C)示肿块呈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侵犯宫旁间隙及直肠(箭),直肠、闭孔淋巴结肿大(箭头);DW I(D)示肿块及转移性淋巴结呈高信号;增强T1WI(E)示肿块明显周边强化,内见大片坏死,闭孔淋巴结内亦见坏死,呈环形强化(箭头);下部层面DWI(F)示阴道旁淋巴结肿大(箭)
图6-2-24 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盆壁型)
矢状位T2WI(A)示宫颈及阴道前壁肿块(长箭),与膀胱壁分界不清(短箭);T1WI增强(B)示肿块明显强化分界不清(箭);横断位T2WI(C)和DWI(D)示肿块呈高信号;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E)示肿块明显强化;稍上层面(F)示两侧髂血管组淋巴结肿大(箭)

(强金伟 李若坤 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