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子宫恶性肿瘤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卵巢癌,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2年美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为47 130例,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 ~30%,居第一位,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6%,居第一位;死亡病例为8010例,占美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3%,居第8位 [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性激素的广泛应用等,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已超过子宫颈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2]。本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高发年龄50~64岁。随着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细胞学和活检病理学等筛查工作的普及,Ⅰ期肿瘤的诊断明显增加,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在日本,通过筛查诊断的Ⅰ期子宫内膜癌占75%,5年生存率达94% [2]。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一种是雌激素依赖型,占大多数,病理类型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较好,预后好,常伴有绝经延迟、不孕、长期服用雌激素史。另一种是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病理类型属少见型,多见于老年妇女,肿瘤恶性程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
1.组织病理学
子宫内膜癌系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由苗勒管上皮化生而来。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黏液腺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及混合癌。其中,内膜样腺癌最常见,占80%;显微镜下,内膜腺体高度异常增生,上皮复层排列,并形成筛孔状结构;癌细胞异型明显,核大深染而不规则,核分裂活跃;分化差的腺癌腺体少,腺结构消失,形成实性癌块;病理分为三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浆液性腺癌占1% ~9%;镜下癌细胞异质性明显,多为不规则复层排列,呈乳头状或簇状生长,1/3可伴砂粒体;肿瘤恶性程度高,易有深肌层浸润,易发生腹腔、淋巴及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无明显肌层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腔播散。透明细胞癌多呈实性片状、腺管样或乳头状排列;癌细胞胞质丰富、透亮,核呈异型性,或靴钉状;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其他几种类型少见。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宫底及后壁,少数可在前壁、侧壁及子宫角。生长方式可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其中弥漫型可见病灶呈多灶性,或侵犯内膜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充填宫腔,常伴有出血、坏死;晚期侵犯肌层和宫颈,致宫腔积血。局灶型多见于宫底或宫角,病灶较小,呈息肉或菜花状,易浸润肌层。多数子宫内膜癌生长缓慢,局限于内膜或宫腔时间较长,部分特殊病理类型的可发展很快,短期内出现转移。主要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直接蔓延为癌灶沿内膜生长,向上沿子宫角至输卵管,向下至宫颈管及阴道,向肌层浸润可穿透肌壁至浆膜层,种植于盆腹膜,子宫直肠陷凹及大网膜。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癌肿分化不良或累及宫颈、深肌层时易发生淋巴转移。受侵的淋巴结与癌肿部位有关,其中宫底部癌灶易向上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宫角或前壁上部癌灶易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子宫下段或累及子宫颈癌灶可累及宫旁、闭孔、髂内外及髂总淋巴结;子宫后壁癌灶可转移至直肠淋巴结。血行转移常见部位为肺、肝和骨等。
2.临床分期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普遍采用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法,见表6-1-1。
表6-1-1 FIGO(2009年)子宫内膜癌分期
3.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疼痛。阴道流血多为绝经后出血,尚未绝经者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阴道排液表现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可伴有恶臭液及烂肉样组织排出。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疼痛。晚期可出现消瘦、贫血和恶病质等症状。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
4.诊断原则
(1)分段诊刮:
是最常用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分段诊刮能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
(2)宫颈管搔刮及子宫内膜活检:
宫颈管搔刮可协助鉴别有无宫颈癌;对B超确定宫腔内有明显病变者,做宫腔内膜活检可明确诊断。
(3)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阴道后穹窿涂片及宫颈管吸片取材做细胞学检查。
(4)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有无癌灶存在及大小。
(5)血清CA125检查:
可协助诊断,有子宫外播散者血清CA125值明显升高。
(6)影像学检查:
包括阴道超声检查、MRI、PET-CT。阴道超声主要用于常规筛查及术后随访;MRI用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进行肿瘤分期、治疗效果评估及术后随访。PET-CT主要用于肿瘤分期。
图6-1-1 女性,49岁,子宫内膜癌
横断位CT平扫(A)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增强动脉期(B)示宫腔扩大,其内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箭);增强静脉期(C)示宫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箭)
5.影像学表现
由于诊刮和宫腔镜的广泛使用,子宫内膜癌取得病理学结果相对容易,因此影像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肿瘤分期。CT并非子宫内膜癌分期的有效方法,虽然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但其组织分辨率较低,故当子宫内膜癌较小时,CT表现不明显,常难以诊断。较大肿瘤可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确定病变位置、范围,显示周围器官侵犯情况。平扫肿瘤与子宫肌层相比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子宫肌层,两者形成明显对比。但子宫内膜也呈轻中度强化,与肿瘤组织缺乏明显对比,因而肿瘤与子宫内膜不易区分。较大病灶可完全破坏子宫内膜,并取而代之,表现为类似于明显增厚的子宫内膜,占满宫腔并使其明显扩大。肿瘤也可呈强化较弱的乳头状、息肉状或不规则状软组织影。部分肿瘤可合并宫腔积液、积血或积脓(图6-1-1)。子宫肌壁可变薄、厚薄不均或不规则。累及宫颈时见宫颈增大、密度变低或不均匀。发生子宫外播散表现为子宫边缘模糊、轮廓不规则,宫旁间隙见条索状或结节状影(图6-1-2)。累及阴道时,宫颈及穹窿结构不清,见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累及膀胱时见膀胱壁结节状,边缘模糊。卵巢侵犯时正常结构消失,呈结节或肿块表现。肿瘤累及肠道、腹膜、肠系膜、网膜时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结节状、不均质肿块或腹水。盆腔髂血管周围、腹膜后、腹股沟可见淋巴结肿大,增强时淋巴结强化,显示更清晰(图6-1-3)。
图6-1-2 女性,49岁,子宫高级别内膜样腺癌
横断位CT平扫(A)示子宫增大,呈等密度,无法区分宫腔与肌层。横断位CT增强静脉期(B)和矢状位重建(C)示宫腔扩大,宫腔内见软组织肿块,强化略弱于肌层,分界不清(黑箭)。右下腹盆部见转移灶,密度不均(D,白箭)。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E)和矢状位T2WI(F)示宫腔内不均匀高信号肿块影,宫底部与肌层分界不清(白箭),并见后壁肌层内高信号灶延伸到宫颈交界,为肌层浸润(箭头)。横断位和矢状位T1WI增强(G和H)示宫腔内肿块强化不均匀,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肌层,后壁肌层内浸润深度大于50%(白箭头);黑箭为受压的宫颈管,信号未见异常。U:子宫;B:膀胱;R:直肠
图6-1-3 女性,42岁,性交出血2年,阴道排液及咳嗽溢尿6个月。子宫内膜样腺癌
横断位CT平扫(A)示子宫增大(箭),宫腔内不均匀密度影;增强动脉期(B)和静脉期(C)示宫腔扩大,宫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强化不均匀,明显弱于肌层,子宫前壁肌层变薄。白箭头为病理证实的左盆壁转移性淋巴结,黑箭头为右盆壁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黑箭为右侧卵巢黄素囊肿,粗短白箭为右侧输卵管积水
MRI是子宫内膜癌分期最佳的影像学方法,能明确子宫内膜癌的部位、大小及范围,显示结合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明确宫颈浸润、阴道或附件累及、盆壁侵犯等,显示淋巴结转移、盆腔外播散和远处转移 [3,4]。
正常子宫内膜的厚度随性激素的变化以及月经周期而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增生期为2~4mm,分泌期可达4~7mm。绝经期后内膜发生萎缩。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前超过9mm,在绝经后超过5mm应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性。在T1WI上,大多数子宫内膜癌信号与肌层信号相仿,偶尔可因出血而呈部分高信号。除显示宫体增大外,T1WI不易直接发现病变,不能显示子宫的层次结构,主要用于确定盆腔的解剖学关系,如子宫的形态、大小和位置,有无淋巴结增大,以及作为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判定的参考。T2WI能够区分子宫内膜、结合带和子宫外肌层三个层次,显示子宫的内部结构明显优于T1WI。在T2WI上,子宫内膜癌呈均匀或不均匀中高或中等或中低信号,一般高于肌层,但略低于正常的子宫内膜。合并宫腔积血或积液时,肿瘤在积血或积液衬托下显示更清晰。但当内膜无增厚或受压、结合带模糊,以及部分癌灶为高信号或等信号时,肿瘤与正常内膜和邻近肌层无法区分,导致病灶很难发现 [5,6],需在薄层及多方位图像上仔细观察以避免漏诊。研究发现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高于常规MRI [7]。在动态增强扫描早期,肿瘤与内膜及肌层之间因强化程度不同形成良好的对比,子宫内膜癌灶较正常内膜强化迟,在增强晚期强化明显比肌层低,表现为低信号;在平衡期肌层和肿瘤间差异最显著,能很好地鉴别肌层的侵犯,特别是在肿瘤信号强度与肌层相仿时(图6-1-4)。Park等 [8]的研究显示,72%的子宫内膜癌在1分钟内(增强早期)即呈现峰值强化,延迟期轻度强化,而表现为相对低信号;95%的良性病变和100%的肉瘤在注射造影剂后2~3分钟方达到强化峰值,延迟期均表现为持续明显强化。这种不同的强化方式及程度能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依据。
虽然动态增强可鉴别多数肿瘤,但在强化对比和内膜增厚均不明显时,肿瘤较难发现,这种情况见于子宫肌瘤压迫内膜、子宫腺肌病或者绝经后。DWI作为诊断和术前分期的辅助方法,其价值在于发现常规序列上不明显或容易遗漏的病灶,显示肿瘤病灶及其累及范围,故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正常子宫内膜在DWI上呈高信号,结合带和外肌层呈低信号;子宫内膜癌DWI上也呈高信号,并且较正常内膜更高 [9,10]。但受T2穿透效应及图像分辨率低的影响,这种信号差异肉眼很难分辨。并且一些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宫腔出血、宫腔积脓等在DWI上也呈高信号,容易导致假阳性。测量ADC值有助于鉴别病变,子宫内膜癌在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878~1.011×10 -3mm 2/s,低于正常内膜的平均ADC值1.446×10 -3mm 2/s和内膜良性病变的ADC值1.50~1.637×10 -3mm 2/s,且三者之间没有重叠区域 [3,9,10]。 ADC 值还有助于区分不同病理级别的子宫内膜癌,肿瘤分级越高,ADC值越低 [6,11,12]。当然观察和测量时需与常规 MRI序列相结合 [5,13]。Inada等 [5]研究了DWI在发现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单纯T2WI的敏感度为83%,联合DWI或与DWI图像融合的敏感度可提高到96%。Takeuchi等 [14]研究发现DW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度为94%,增强扫描为88%,两者联合应用的准确度可达97%。
图6-1-4 女性,49岁,子宫内膜癌
矢状位和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A和B)示子宫内膜前壁及后壁片状不规则低信号灶(箭),正常子宫内膜为高信号(箭);DWI(C)示肿块明显高信号(箭);ADC图(D)示肿块呈显著低信号(箭);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E)示内膜信号与肌层信号相仿,肿块显示欠清(箭);T1W I增强动脉期(F)示肿块较子宫肌层强化明显(箭);静脉期(G)示肿块强化明显比肌层低,表现为低信号,中央强化略明显者为残存内膜(箭);平衡期(H)示肿块与前后壁肌层分界不清,肿块边缘不规则(白箭)
(1)肌层浸润:
肌层浸润深度的正确评价非常重要,与无肌层浸润或浸润深度小于肌层厚度50%的患者相比,浸润深度≥50%的患者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高6~7倍 [2];有肌层浸润者复发率比无肌层浸润者高4倍。在绝经前,结合带是否完整为有无肌层浸润的标志;在绝经后,内膜下增强带是否完整为有无肌层浸润的标志。肌层浸润深度的MRI判断标准:①结合带完整,增强后内膜下强化带清晰光滑,视为无肌层浸润(图6-1-5)。②结合带部分破坏,内膜下强化带不规则,肿瘤信号不超过肌层厚度的1/2(正常子宫肌层厚度-肿瘤外缘至浆膜层的最小距离/正常子宫肌层厚度的比值)为浅肌层浸润(图6-1-6)。③结合带部分或完全破坏,内膜下强化带不规则,肿瘤信号达到或超过肌层厚度的1/2,为深肌层浸润(图6-1-7)。
以结合带完整性作为有无肌层浸润的标准也会出现误判,原因包括:①微小或镜下浅肌层受侵,未能造成结合带明显异常。②子宫腺肌病导致结合带增宽,不易明确有无肌层浸润。③结合带在绝经后患者常显示不清。④肿瘤膨胀性生长导致结合带明显变薄,影响肌层侵犯的评价。单纯T2WI诊断深肌层浸润的准确度只有78%,结合动态增强和DWI有助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评估。研究显示T2WI结合动态增强对深肌层浸润的准确度为92% [15];T2WI结合DWI显示浅肌层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82%和94%,显示深肌层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95%和94% [16]。
图6-1-5 女性,26岁,内膜癌无肌层浸润表现
矢状位和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A和B)示子宫内膜前壁小片低信号灶(箭),正常子宫内膜为高信号;DWI(C)示病灶明显高信号(箭);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D)示病灶明显强化(箭),下部结合带完整
图6-1-6 女性,39岁,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
矢状位和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A和B)示宫腔内大片等低信号灶,结合带部分破坏(箭);DWI(C)示病灶明显高信号(箭);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D)示病灶中度强化(箭),内膜下强化带不规则,肿瘤信号不超过肌层厚度的1/2
图6-1-7 女性,63岁,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
矢状位和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A和B)示宫腔内大片等低信号灶(箭),结合带破坏,浸润至浆膜下;DWI(C)示病灶明显高信号(箭);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增强(D)示病灶强化明显低于肌层,肿瘤浸润超过肌层厚度的1/2,其中前壁浸润至浆膜下(箭)
(2)宫颈受侵:
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使肿瘤分期提高,患者不仅要行广泛性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还要进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正常情况下子宫颈在T2WI和DWI上呈低信号,当有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时,可见T2WI和DWI上高信号病变延伸入宫颈;高分辨率的T2WI单独评价宫颈侵犯的准确性为89%,结合DWI评价宫颈基质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可达100%。增强扫描对判断宫颈有无侵犯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增强后见宫颈上皮连续性中断,宫颈管增宽,肿瘤呈弱强化(图6-1-8)。
(3)淋巴结转移: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则视为淋巴结转移:①短径>10mm或中心坏死,增强后呈环形强化;②淋巴结ADC值低于该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平均ADC值(图6-1-9)。但淋巴结短径>10mm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仅为50%,因此仅靠直径区分淋巴结转移有一定限度。此外,部分淋巴结的良性病变与转移性淋巴结一样在DWI上呈高信号,同样限制了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淋巴结直径与ADC值相结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而特异度没有降低。对于未出现坏死的转移性淋巴结,增强MRI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图6-1-8 女性,54岁,子宫内膜癌
横断位和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和B)示宫腔内大片等低信号灶(箭),结合带破坏,向下延伸至宫颈内;DWI(C)示肿块明显高信号(箭);ADC图(D)示肿块呈明显低信号(箭);横断位T1WI脂肪抑制平扫(E)示宫颈管增宽,内见低信号肿块(箭);增强动脉期(F)示肿块早期强化(箭);静脉期(G)强化比肌层低(箭);矢状位平衡期(H)示肿块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结合带破坏,明显浸润肌层(箭)和宫颈
图6-1-9 女性,59岁,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
横断位和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A和B)示宫腔内大片等低信号灶,子宫肌层受侵(箭),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信号不均匀(箭头);DWI(C)示宫腔病灶呈明显高信号,浸润肌层>50%(箭),淋巴结为不均匀高信号(箭头);T1WI增强(D)示淋巴结中心坏死(箭头)
6.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需与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鉴别。黏膜下子宫肌瘤主要向宫腔内生长,表现为子宫轮廓不对称增大,宫腔变形,但肿瘤轮廓清晰,T2WI信号较低,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子宫肉瘤有多种病理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癌肉瘤、内膜间质肉瘤和腺肉瘤,除平滑肌肉瘤起源于子宫肌层外,其余肉瘤均源自子宫内膜,需与子宫内膜癌鉴别。但子宫肉瘤一般较大,尤其是前后径较大,肿瘤信号混杂,出血和坏死常见,强化较子宫内膜癌明显。此外子宫内膜癌广泛侵犯宫颈时需与宫颈癌累及子宫体鉴别。前者可使宫颈增大,堵塞宫颈管引起宫腔积液,但其主要病变位于宫腔内,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强化通常较子宫肌层和内膜强化延迟,强化幅度小;宫颈癌累及子宫体时,癌肿主要位于宫颈,动态增强肿瘤强化通常早于正常宫颈基质,强化幅度也明显增大 [17]。
(强金伟 尹璇 张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