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与舌诊彩色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全身望诊

第一节 望神

一、望神的概念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的诊法。望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1.广义之神

广义之神,指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眼睛、面色、形体、姿态、舌象、脉象等。可见,生命活动所体现之处都是广义之神的表现。临床上,望诊是了解广义之神的主要方法之一。

2.狭义之神

狭义之神,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狭义之神不仅可以通过望诊了解,还可以通过问诊等方法分析判断。

二、望神的意义

1.了解精、气、血、津液的状态

神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精充则神旺,精亏则神疲。《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气血津液是神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充足则神旺,气血津液亏虚则神衰。《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

2.了解脏腑的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构成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即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脏腑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外在的征象体现出来,即为神。因此,通过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的功能。神旺则脏腑功能正常,神衰则脏腑功能衰弱。

3.了解形体的强弱

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通过形体体现出来的。因此,有形方有神,形健神乃旺,形弱神当疲。

4.判断病情和预后

神旺则精气充沛,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提示身体健康,即使患病,病情轻浅,预后良好。神衰则精气不足,气血津液亏虚,脏腑功能失常,提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故《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三、望神的要点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可以体现在各个不同的生命现象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两目

《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因此,两目可以反映神的盛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运动灵活,为有神;目光暗淡,浮光外露,运动欠灵,为无神。

2.神情

神情指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是脏腑精气盛衰和心神的反映。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表情自然,为有神;神志模糊、反应迟钝、表情淡漠,为无神。

3.气色

气色指以面部为主的全身肌肤的色泽。气色与气血津液和脏腑精气的状态密切相关。皮肤色泽明亮润泽为有神;色泽晦暗枯槁为无神。

4.体态

形体的强弱、姿态的自如与否,与气血津液、脏腑精气的状态密切相关。形体强壮、姿态自如,为有神;形体羸弱、动作艰难,为无神。

四、神的类型及意义

1.得神

临床表现 得神也称“有神”。表现为目光明亮,精彩内含,眼球运动灵活,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表情自然,面色明亮润泽,形体强壮,姿态自如(图2-1,图2-2)。

图2-1 得神(1)

图2-2 得神(2)

临床意义 得神提示气血充足,精气充盛,脏腑功能正常。见于正常人或轻病患者,预后良好。

2.少神

临床表现 少神也称“神气不足”。表现为目光乏神,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动作迟缓(图2-3,图2-4)。

图2-3 少神(1)

图2-4 少神(2)

临床意义 少神提示气血亏虚,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见于体质虚弱或轻病患者,或病后恢复期。

3.失神

临床表现 失神也称“无神”。表现为目光暗淡,眼球运动欠灵,神志昏迷,反应迟钝,面色晦暗,形体羸瘦,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动作艰难(图2-5~图2-7)。

图2-5 失神(1)

图2-6 失神(2)

图2-7 循衣摸床

临床意义 失神提示气血大亏,精气枯竭,脏腑功能衰竭。见于久病或重病患者,预后不良。

4.假神

临床表现 假神是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却突然出现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表现为目光本为暗淡,突然浮光外露;神志本为昏迷,突然神识清醒,想见亲人;面色本为晦暗,突然颧赤如妆;饮食本为纳呆,不进饮食,突然思进饮食,食量增多(图2-8)。

图2-8 假神

临床意义 假神提示气血衰败,脏腑功能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古人称之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5.神乱

临床表现 神乱是狭义之神的异常。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见于癫病;狂躁妄动,打人毁物,见于狂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涎沫,见于痫病。

临床意义 神乱提示痰气互结、痰火互结、肝风夹痰、蒙蔽清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