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线状织体

线状织体(linear texture)即由线条性织体构成的音乐结构,这是常见且典型的音乐织体结构。线条性织体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线条性织体通过线条间的呼应对比,体现了音乐创作中的多重思维和复调技术。线条间在横向上的关系展现出气息(包括停顿)的长短以及既独立又互补的配合与趣味;在纵向上则承载着整体音响的和声张力及和声色彩(在调性音乐中还表现出和声及其声部的逻辑进行和连续)。线状织体通常发生在纯复调音乐作品和带有复调思维和技法的多线条主调音乐作品中。

例3-1:巴赫《平均律钢琴》上册第四首#c小调赋格

figure_0089_0085
figure_0090_0086
figure_0091_0087
figure_0092_0088

这是一首五声部三重赋格曲,三个主题用不同形状的线条给予了标注。该例作为线状织体的范例,从中可以看出在调性音乐规则的控制下,巴赫高超的线条对位写作技术。

例3-2是《死与净化》主部第二部分的片段。作为交响诗的集大成者,理查·施特劳斯在这部作品中设计了许多主题以表现主人公濒临死亡前的各种幻境以及“从黑暗到光明”的思想,该例就是由三条主题旋律(爱情主题、死亡抗争主题以及生存奋斗主题)及其它们的变体交织构成的一个片段。这是带有复调技法的多线条主调音乐写作的范例。(见彩页例3-2)

例3-3:巴托克《为弦乐、钢片琴、钢琴和打击乐而作的音乐》第一乐章

例3-3a:

figure_0093_0089

例3-3b:

figure_0093_0090

该乐章采用赋格的方式写作而成,但在旋律的构成以及赋格呈示的调性安排上较之传统的赋格范式有很大的不同。

主题旋律在一个五度框架内迂回行进,为aa'bb'结构,b部分的两个乐节为降低半音的模进;由于该曲在构造方式上运用了作曲家独特的黄金比例技法,其音程的关系也多为斐波拉奇数列[1]中的数字(1,2,3,5,8等)。

节奏的基本律动为三拍子,作曲家标注的虚线已经说明这一点,但组合后使之复杂化,小节拍子变换频繁,音高与节奏的安排都有一些类似拱形或对称的结构特征,其基本时值单位也与斐波拉奇数列相关。

主题进入的“调域”为上下五度的交错(与传统调性音乐中的赋格曲的主题答题之主属调性安排不同),直至高点e,随后又上下四度返回到起始调域a。声部从不同方向行进,最后重合在与出发点相距增四度的调域并返回,实现了巴托克独创的轴心体系所体现的主属关系(a-e)。

此外,乐章高潮的位置也位于全曲的正相黄金分割点(第56小节)。全曲共705个八分音符,黄金分割点在436处,高潮点在447处,基本吻合。

例3-4:卢托斯瓦夫斯基《Livre pour Orchestre》开始片段

figure_0094_0091
figure_0095_0092
figure_0096_0093

这个例子展示了一个很特殊的单音线条思维及其写法:在预先设计的一个音幅框架内(比如刚开始的五度框架),从一个单音开始,通过弦乐诸多声部各自的独立运动,最后形成一个音块,好似加粗了的单音。结构内的线条自由流动,长短不一,张弛有度,呼应自然,起伏跌宕,游刃有余,显示了作曲家极其敏感和流畅的内心听觉和音响造型能力。

注 释

[1].斐波拉奇数列中的比值关系最接近黄金分割率,因此被认为是黄金分割率的代表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