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九四五年八九月,对全世界、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日子。世界上最后一个顽凶法西斯国家日本“无条件地”屈膝投降,三岛蜷伏,海晏河清。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十四年的抗战以中国完胜告终;自一八九五年被日本抢占殖民五十一年的宝岛台湾重归祖国怀抱;自一七八九年日本吞并琉球,迈开对外侵略扩张的第一步始,一度膨胀自大,一味杀人扩地,不可一世,同时不自量力的日本最终被打回原形。
“全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以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魔手最为毒辣、最为残酷,六十年来给予中国的奇辱大耻,使有五千年光荣历史的中国蒙上若干污点与晦色。”今天,日本屈膝投降,对其时居“最高统帅”之位的蒋介石来说,国耻私仇,湔雪净尽。
“七七”抗战爆发后,蒋就称历来日本加诸中国的“奇耻大辱,无以复加”,“思之痛心”,自一九二八年的济南惨案后,蒋在日记里,时时提醒自己不忘“报仇雪耻”,如今终成正果。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蒋介石在当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雪耻之日志(民国十七年济南惨案以来逐日记述),不下十五年。今日,我国最大的敌国——日本已经在横滨港口向我们联合国无条件的投降了。五十年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污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
中国共产党亦发表社论称,“半世纪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能将几十年来不知天高地厚,在头上屙屎撒尿的凶狠顽敌打残打垮,无论对其时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还是对每一个普通中国人来说,其欣喜痛快何如!
这不仅是中国“五十年来”的胜利,而且是中国“八十年来”的胜利。
日本这个以侵略起家的民族,自一八七一年以来,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它没有一天不在处心积虑地侵人的国家、灭人的民族,以达成它统治世界的迷梦,尤其是对中国,从灭亡琉球群岛起,到卢沟桥事变发生止,它的一贯的政策就是要灭亡中国,变成为它的奴隶、殖民地。它同中国所订的任何条约,几乎没有一条是平等的,因为它自从开始侵略以来,侥幸没有吃过败仗,所以它得寸进尺,永无休止,可是现在它终于被打败了,而且是“无条件投降”。从今后它的历史将从新写过,但在我们的历史上却创造了最光辉的一页。
这不仅是近五十年、八十年、一百年的胜利,即便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是唯一的、空前的。
由冯友兰执笔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这样说道: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从我民族数千年历史来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真可谓是“四千年来所仅见的外患”。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所谓亡国灭种者,旷古旷世无与伦比”。王芸生则说:“中华民族立国五千年一向孤立于东亚大陆上,未曾遇见过条件具备的敌手,更没有产生过全国的对外战争。”而这次对日抗战则是“第一次全国对外战争”。因此,在反对外族侵略的民族御侮战争中,对日抗战胜利不敢说是绝后,至少是空前的,“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之谓也。
对中国来说,“二战”胜利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对日本来说,无条件投降,也创下了这个东洋三岛自有民族国家以来的一个“前所未有”,这是日本的“第一次亡国”。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六日,盟军部队在日本厚木机场降落,前来监视日本,“日本夸耀从未被外国军队进占的三岛,从此已经不再成话”。而向未为外敌“渎犯”过的“光荣”历史是日本引以为自豪的。“日本人一向在夸口着,自从神武天皇在纪元前六百六十年二月十一日践祚以来,他们这片神圣的国土,从没曾遭外国兵士‘渎犯’过,而日本军部在这次战争中也一直是在宣传着一连串的赫赫战果。可是铁的事实摆在眼前,自从日皇裕仁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之后,美国的陆海空军终于堂堂地开入了东京,来接受日皇和参谋本部的投降了。”不仅如此,而且“美国兵士在这座神圣的富士山巅升起了美国旗”。
我们还得注意,这次日本投降不是一般的投降,而是“无条件”的投降。
本来么,“日本必败”是毫无疑问的。但日本以“无条件投降”则非人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日本不得不俯首认输,终于按盟国要求“无条件投降”了!这是史无前例的一种方式。世人万没料到,以一个顽强的日本民族,会在这么种情况下,这么种条件下,宣布她的失败。从此在历史上遗留一个崭新的名词“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自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名词”,这一中国空前绝后的胜利和日本前所未有的失败,自然是光荣壮烈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得知道,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区最广、牺牲最大的国家御侮战争,而这一巨大牺牲的报酬便是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九时,这个三九良辰,日本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向中国俯首投降。这个隆重的受降典礼虽仅仅二十余分钟,却值得我们永远自豪和回味。
关于十四年抗战,我们常常会谈那残暴的虐杀、悲怆的心绪、英猛的抵抗、壮烈的牺牲、卑劣的背叛、无耻的“合作”等,自然这是必要的。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或者说至少轻视了这个空前胜利的意义。
讳言耻辱、失败,宣扬光荣、胜利,人之常情,亦国之常情。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纪念胜利往往必不可少。俄国有五月九日“二战”胜利纪念日,法国有十一月十一日“一战”胜利纪念日……论理,我们理应对此一“正义的”胜利大书特书。然而,奇怪的是,多年来,对于这个亘古未有的抗战胜利,我们却毫无感觉,自然也谈不上正式的纪念庆祝。
幸运的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情形终于有所改变。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九月三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十二月十三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真为英明之决定。一个代表辉煌,一个代表苦难;一个是“欢乐颂”,一个是“悲怆曲”。在笔者看来,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定与抗战相关的两个纪念日正显示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特别是设立“胜利日”,更能激发自信,鼓舞人心,警示当下,保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