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与生活的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书法文化 蕴含中华文化风采 屹立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书派林立。无数知名与不知名的书法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遍东亚,远播欧美,以独特神妙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在世界艺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先秦的文字——甲骨文、石鼓文、金文

中国有迹可考、确凿可靠的最早文字,应是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作为书法,在结构和笔法上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石鼓文是指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石鼓文属大篆体系,据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创造的,所以也叫籀文。石鼓文的价值可与甲骨文相媲美,出土后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和喜爱。

金文是指刻在或铸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因此也叫铭文或钟鼎文。从金文能够窥见甲骨、大篆、小篆相继演变的痕迹,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研究书法发展的宝贵资料。

秦——统一文字为小篆,古隶应运而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进行了两次大的文字改革,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向前发展。

第一次文字改革是指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西周以来的秦系文字为基础,删繁就简,使其规整统一,线条均匀,诏令全国推行。历史上称这种文字为小篆或秦篆,后世传说小篆为李斯创造,此说并不科学。因为先秦时就已有小篆的形象,李斯不过是把由大篆发展而来的已在民间使用的小篆加以整理,使其规范统一,颁布推行罢了。但是李斯的确算得一位书法大家,他写篆书,小篆尤为出色,相传李斯写有《泰山》《峄山》《琅琊》《会稽》《碣石》等几处小篆刻石,其笔画均匀,圆浑遒健,故后人称之为“玉著篆”;其结体上疏下密,舒展开朗,在整饬中又不失骨力、风韵美,肃穆庄重,为秦代官书。

秦进行的第二次文字改革是指推行程邈“创造”的隶书。小篆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它开始衰落的时期,因为新的文字已经开始孕育产生,这种文字就是秦隶,也叫古隶。相传有个叫程邈的役吏,因得罪了秦始皇入狱十年,在狱中他将流行于民间不正规的隶书加以整理,对篆书的笔画和结构,删繁就简,变圆为方,上奏秦始皇,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因此赦免了程邈的罪,并封为“御史”,使之因祸得福。秦隶的推广和使用,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以后的汉隶、楷书、行书、草书都是以秦隶发展变革而形成的。

两汉——隶书走向成熟,楷行草书出现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朝建立。汉朝统治426年,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由于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文化空前繁荣,书法艺术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间,不仅隶书从秦隶(古隶)逐步发展为汉隶(今隶),而且成为广泛使用的新书体,而古文字经过隶化又迅速孕育出了章草、今草、楷书和行书等新书体。一般说汉隶为古文字与新文字的分水岭,认为汉隶为书法的自觉时期与不自觉时期的界标,从此以后,书法开始脱离实用而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的对象,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登上了历史舞台。

西汉的简帛书。从发现的书法资料看,西汉时期主要是书写在竹木简牍和缣帛上的文字,所以称这一时期的文字为简帛书。简帛书仍属古隶的范畴,其“身”上保留着很多篆书的痕迹和血脉,但较篆书而言,结构简化,书写快速,并日趋定型和完善,是古隶向汉隶发展过渡时期的书体。代表作《居延汉简》。除1949年以前发现的以外,新发现近2万枚,可谓简中之冠,其内容丰富,真草隶篆具备,风格多样,各具其美,为研究书法演变和西汉史实,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东汉的碑刻。东汉时期,纸张的发明与使用,为隶书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条件。当时大兴建碑之风,各种碑刻,风格各异,千姿百态,各尽其妙。这一时期,隶书已完全脱离篆意,结体扁方,横向舒展而纵向紧凑,波挑明显,标志着古隶到今隶转变的完成。

东汉刻碑,由于年代和书者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正如清王澍《虚舟题跋》中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其中秀逸劲健类的有《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孔宙碑》等,此类波磔分明,笔力圆润,造型扁方,秀逸多姿。方正古拙一类的有《张迁碑》《衡方碑》《西狭颂》《鲜于璜碑》《孔彪碑》等,此类多用方笔,结构严整,风格古拙,笔画多变,骨力雄健。奇特异变类的有《石门颂》《景君碑》《夏承碑》等,此类用笔特殊,或带草意,或带篆法,具有奇纵恣肆、状态异变的风格。总之,东汉碑版隶书品类繁多,姿态各异,风格多样,是隶书发展的顶峰,许多碑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历代书家推崇的艺术珍品。

隶书是汉代的主要书体,但不是唯一书体,由于现实使用和艺术发展的需要,由汉隶又逐渐演变形成了楷书、草书和行书书体。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汉隶的形体美进一步发展,字画上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趯”(钩、挑)、“啄”(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这就形成了楷书。

另外,隶书之所以受重视,主要是在实用上写起来比篆书便捷,为了“便捷”的需要,因而就产生了“隶书之捷”的章草。章草书的特点是字画有波(捺的波折)磔(捺笔),字与字之间无牵连。章草的最初形成时间,应是西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开始的,后又有崔瑗、杜度、张芝等章草大家。

差不多在隶书楷化和草化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中间的书体,即行书(又称行押书)。《宣和书谱》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间,行书有焉。东汉末年,有颍川刘德升者,实为此体。”因此,相传行书为汉末刘德升所创。行书的出现对后世影响很大,刘德升以后,又出了钟繇、二王等擅长行书的大家。

两汉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为当时和后世人们所崇拜的书法家,最著名的有:

史游,西汉元帝时人,官至黄门令,相传为章草的创始人。

杜度,字度伯,京兆杜陵人,善章草,很受章帝的器重。其书古逸高深,时称“圣字”。章草从史游到杜度,已走向成熟。

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河南)人,师杜度,善章草,媚趣过其师,时称“草贤”,与杜度并称“崔杜”。

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性格高尚,不愿出仕为官。他的草书,学崔杜,又有创新,字的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而创“今草”,故有“出蓝”之誉。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河南杞县)人,以隶书造诣最高,名望最重。传说邕于鸿都门前见役人用帚写字,受到启发,遂创“飞白”书,故世称之为飞白之祖。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传说为行书的始创者。《书断》称:“虽以草创,亦丰赡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两汉时期,一批书法理论著作的问世也是书法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萧何著有《论书势》,崔瑗著有《草书势》,蔡邕著有《石室神授笔势》《笔论》和《笔法九势》,赵壹著有《非草书》,这些书法论著,对后世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书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行书推上顶峰,北碑独树一帜

从曹魏建立到隋统一中国,近四百年中,战祸不已,王朝频繁更迭。但是动荡混乱的时期,却促进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各种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可谓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盛可与历史上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相提并论,故史有“唐诗晋字汉文章”之说。

魏晋是汉字书体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篆、隶书体渐被淘汰,楷、行、草等书体一齐风靡书坛,而尤以行书发展最为突出。此时,行书从笔法到字形都日臻成熟,名家辈出,群星争辉,使书法艺术登上了一个光辉灿烂的顶峰。钟繇和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的两位书坛巨星,他们博采众长,继承前辈真草行书的用笔,独辟蹊径,于笔墨之外追求韵度;其行草如行云流水,遒美劲健,婀娜多姿,达到“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摄众法,备成一家”的高度。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羲之之子献之,亦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世称“二王”,为后世推崇,至今尤久盛不衰。

书法到了南北朝,由于南北方历史、地理、民族、政治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大派。南朝人重传统学识,更兼山水秀丽之利,艺术发展较快,因南方袭晋制禁立石碑,故法帖较多,婉丽秀媚,富有逸气,具有阴柔之美。但因受二王书风影响太大,人多习一家之法,建树不多。相比之下,北方的碑刻艺术却大放异彩。北朝无“碑禁”,因此刻碑盛行,称为“北碑”。它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时期的石刻书法,其中流传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北魏石刻,正因如此,北碑又称为魏碑。魏碑艺术成就很高,按其体态风格可分为四类:其一是造像题记,风趣自然,险绝劲拔,锋芒森森,可谓“方笔之极轨也”,代表作为《龙门十二品》;其二是墓志,遒厚精古,俊利疏朗,被历代书家所推崇,代表作为《张黑女墓志》;其三是摩崖,用笔圆劲,结体宽博,凝重深古,雄健厚朴,代表作为《郑文公碑》;其四是碑碣,用笔方峻,结构紧肃,劲健雄拔,变化无端,代表作为《张猛龙碑》。魏碑风格继承隶书笔意,结体谨严,笔势厚重,稳健大方,雄强挺拔。由于魏碑书法别具一格,后人也称“魏碑”为一种书体,流传于世,可见魏碑影响之深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就了大批的著名书法家。其中魏主要有邯郸淳、卫觊、钟繇等;晋主要有卫恒、卫夫人、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南北朝主要有王僧虔、萧子云、智永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在汉末基础上也有了较为空前的发展。主要有卫恒的《四体书势》,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的《书意笔意赞》,袁昂的《古今书评》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辉煌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多方面的理论建树,为唐代书法鼎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隋唐——楷书鼎盛

唐代,由于国运强盛,国泰民安,文化方面也博大清新,盛况空前。书法艺术在南帖北碑的影响下,走上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二个发展创新高峰。

唐代帝王非常重视书法,书法被列为国子监六学之一及考试科目,明确要求必须“楷法遒美”。唐太宗下诏设馆以授书法,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以致宫廷内外挥毫染翰之风颇盛,为书法脱古创新营造了氛围,开创了唐代书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新局,将楷、行、草书,尤其是楷书,推向了顶峰。

这时的楷书主要特点就是既继承晋之传统,又摆脱古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他们的书风虽受二王影响较深,但已确立个人面目,独树一帜了。等到中唐晚唐颜真卿、柳公权出现,其书体风格更令人耳目一新,既讲究体势结构,法度严谨,又从规矩中求变化,使楷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称为“颜筋柳骨”。唐代楷书,不仅在书体的发展上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极为成熟,严密精工,而且把书法艺术审美也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留下的许多墨迹,至今仍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唐楷亦被尊为“翰墨之冠”。

另外,唐代行书也值得一提。初唐李邕,善以行楷入碑版,取法“二王”又有六朝法度,自成二家面目。中唐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家,其行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此外,欧阳询、陆柬之、杜牧等也有行书精品传世。张旭、怀素则善草书,时称“颠张醉素”。

唐朝的石刻统叫唐碑,唐碑比之六朝,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数目之多,汉碑、魏碑也为之逊色。其中,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有:

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铭》《左脚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邕禅师唐利塔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房玄龄碑》;薛稷的《信行禅师碑》《杳冥君铭》;李邕的《麓山寺碑》《李思训碑》;张旭的《古诗四帖》《肚痛帖》《十五日帖》;怀素的《自叙帖》《圣母帖》《食鱼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自书告身》《争座位帖》《祭侄文稿》;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碑》《蒙诏帖》等。此外,隋唐五代的著名书家还有陆柬之、孙过庭、韩择木、钟绍京、贺知章、李白、杜甫、杜牧、徐浩等人及高祖、太宗、武后、玄宗等帝后。

唐代不仅书法创作上可与魏晋媲美,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远超魏晋,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些理论,既有鸿篇巨制,又有简短笔谈,从不同侧面写出自己的认识体会。如张怀瓘的《十体书势》、孙过庭的《书谱》、徐浩的《论书》、张颜远的《法书要录》等。这些经验总结,对后世书法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宋——帖学盛行

中国传统书法,经历了秦、汉、晋、唐的发展演化,篆、隶、楷、行、草等五大书体齐备,且完全成熟,其艺术价值,享誉海内外。宋之书法,较之晋唐,已大为逊色,帖学大兴,创势趋衰。

宋太祖赵匡胤对书法不感兴趣,采取漠视态度。宋太宗时,开始注意书法,叫人购求过去帝王名臣墨帖,并叫臣子王著把所有收藏的墨帖编辑成“法帖”,刻在枣木版上,拓赐给大臣。这部法帖是太宗淳化三年刻制的,所编刻的墨帖都是秘阁(帝王藏图书的地方)中所收藏的,所以叫《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对保存古代书法是有功绩的,帖学的盛行,也说明了书法已被重视。不过这只出于太宗个人爱好,并非国家制度;而且《淳化阁帖》的编者王著本身鉴赏能力不是很高,帖中不少是赝品,加之反复翻刻,结果越刻越走形。尤其是帖学盛行的同时,在书法上又滋长了趋逐权贵之风,更难免要每况愈下了。总之,帖学的盛行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使得宋代书法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仁宗庆历之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四大书法家,提出了由唐溯晋,摒除帖学的主张,使宋之书坛为之一振。他们将诗的理趣和画的意境融会于书法之中,落笔如云,动笔如飞,以流动的点线抒发自己的灵性和情感,开拓了意法同篇的新天地,使书法艺术进入了意法交融的新境界。

如果说唐人的楷书“尚法”的话,那么宋四家的行书特色就是“尚意”。苏轼的行书用笔圆润,含蓄精到,结字自然生动,笔墨浑厚而爽朗有神,特别以气韵见胜,充分显示了一代文学家与书法家的高深修养。黄庭坚行书中锋线条凝练坚实,纵横奇倔,结字中紧外松,呈放射状,气势开张,峻峭潇洒,韵感丰富,自成一家面貌。米芾书法传统功力深厚而不拘成法,八面出锋,不在整体变化中求平衡,而在独立中求变化,潇洒而率真,明朗而爽快。蔡襄行书则以温淳婉媚为特色。宋书家中,见诸典籍的就有800家之盛,皆因无自家特色而声名一时,而苏、黄、米、蔡在帖学大兴的时代,能冲破樊篱并取得如此成就,着实可贵。

宋代著名书法家除苏、黄、米、蔡以外,徽宗赵佶颇值得一提。赵佶初学黄庭坚,后习二王,采取了褚遂良、李邕等笔意,最后独创一体,称“瘦金书”,其代表作为《千字文》。

宋代的书法理论著述,随着文学、史学、绘画的发展,也受到了普遍重视,得到了很大发展,编纂成书而比较有影响的有朱长文的《墨池编》,黄伯思的《东观余论》,欧阳修的《集古录》,米芾的《岳海名言》《书史》,姜夔的《续书谱》等。

元明——宗唐承宋

元代由于阶级民族矛盾激烈,经济文化受损,书法崇尚宋习,帖学盛行,注重结字体态,主张书画同法,“馆阁体”制约了书法的发展。因而虽有发展,但缺少创新,没有自己的时代风格。能称得上一代宗工的要算赵孟頫。他初学唐,而后宗晋,从造诣上说,虽比不上颜柳二王,但由于他的出现,使整个元代近百年间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上,不致默默无闻。

明代帝王都崇尚法帖,因而仍是法帖盛行。文人多擅长行草书,他们精心研究书法,为的是能被诏而谋得官职,以致形成了文人注重书画铺设、附庸风雅的风气,尤其对古帖、古墨、古砚、古画异常珍爱,以把玩欣赏古字画为乐事,同时书家大多精诗工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其形之美,简直超过了唐宋。也正是这种倾向,使整个明代书法趋于俗而伤于雅,妍媚有余,而古朴不足。

元代著名书法家应首推赵孟頫,其书妍美古今绝唱,楷书与颜柳欧并肩,世称“颜柳欧赵”四体。其代表作有大楷《胆巴碑》《三门记》等,小楷有《洛神赋》《汲黯传》等,行书有《千字文》《玄都坛歌》等。元代大书法家还有康里蟾嚓、鲜于枢等。

明代著名书法家可分初、中、晚三期。明初有“三宋二沈”:宋克、宋璲、宋广、沈度、沈粲,“三宋”中以宋克水平较高,“二沈”为“馆阁体”书家。明中叶代表人物有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他们提出由赵孟頫上窥晋唐并身体力行,使书法创作中出现中兴气象,可惜终究没有力挽狂澜。明晚期有称雄的四大家,即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他们中影响最大的是董其昌,代表作有《行草书卷》《李白月下独酌诗》《苏轼诗赤壁怀古》等。

元朝的书法理论著述有陈绎曾的《翰林要诀》、盛熙明的《书法考》、苏霖的《书法钩玄》等,其中多精辟见解。明代的书法理论著述主要有项穆的《书法雅言》、丰坊的《书诀》、杨慎的《墨池琐录》、陶宗仪的《书史会要》等。

清——篆隶复兴

中国书法发展到晚唐渐趋颓势,到清代才开始有了转机,因而清代可说是书法中兴的一代。

清代书法可分为两期:帖学期和碑学期,帖学期可分为宗董宗赵,碑学期可分为宗唐碑和北碑。清初沿明,帖学盛行,康熙帝酷爱董其昌书法,而董于明末即誉满江南,加之康熙帝睿赏,声价益重。乾隆时,由于承平日久,书风转趋丰圆,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董书之纤弱,渐渐不为所重。自嘉庆、道光之后,帖学趋衰,碑学日盛,道光之时,竟讲结构,风靡一时,因之唐代法度严谨的欧书盛行,继之虞、褚、颜等亦受重视,因此,嘉庆、道光两朝可谓是唐碑期。欧褚本属北派,尤其欧书受北碑影响更深,学欧更易接近北碑;又当时学术已萌维新之机,再值出土碑刻日多,其中“隶楷错变,无体不备”的魏碑非常引人入胜,后经包世臣、康有为等大家相继著书提倡,临北碑风气大盛,故而咸丰、同治之后称北碑期。清代书法,由帖学到碑学的转变,不像元代学唐学晋那样呆滞,而是有积极促进作用,从此影响到一代书风。

清代楷行草三体均无突破性发展,行书较有成就的有郑燮、何绍基两家,楷书主要有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家,草书由于馆阁体盛行,成就不高,名家无多。相比之下,篆、隶两体却一起复兴,名家争雄,成就斐然,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弥补了唐宋以来的不足,其中名重一时、泽被后代的篆隶大家有邓石如、桂馥、伊秉绶、金农、章炳麟、赵之谦等。另外,清代继汉之后几成绝响的篆刻亦盛极一时,邓石如、陈鸿寿、赵之谦、吴昌硕等大篆刻家的出现,标志着清代书法的一个特殊成就。

清代的著名书法家主要有沈荃、郑簠、金农、郑燮、刘墉、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王文治、钱沣、翁方纲、包世臣、张裕钊、吴熙载等,此外还有由清入民国的康有为、于右任、郑孝胥、吴昌硕、李瑞清等。

清代的书法理论著作甚丰,主要有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王澍的《淳化阁帖考证》,朱履贞的《书学捷要》,冯武的《书法正传》,震钧的《清代书人辑略》,万经的《分隶偶存》,安岐的《墨缘汇规》等。其中最具权威的,当首推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两书使北碑受到艺术上的重视和推广,功绩是卓著的。还有刘熙载《艺概》中的《书概》,对当世和后世也有广泛的影响;其关于书法源流、书法技巧、历代名家书作等,都有大量的论述,虽言其梗概,却多精辟独到的见解。总之,清之书论,分类较详,论述精湛,著述丰富,可谓唐后又一高峰;且距今为时尚近,墨迹存留较多,值得书家借鉴。

中国的书法艺术,从远古的殷商算起,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昌盛、宋元的情意、明清的神态,跨过了三千多年的光荣历程。历代各书体的产生,皆是因由追求便捷而发展演变的,在我国书法史上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今,即使是较古老的字体,虽已失去实用价值,但仍经久不衰,艺术生命常青,与其他常用的字体一起,在艺术领域中共同大展英姿。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中国书法艺术,必将会迎来更加缤纷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