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道德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结果与分析

1.实验数据有效性分析

实验检测程序结果分析表明,80名被试中有66名(其中男性28名)对实验指令完全没有记忆且通过2—4项测试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即有66名被试实验数据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t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实验情境下,男女实验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s>0.05)。

实验溢出的分析表明,包含生理性厌恶体验词(“常常”或“一般”)的8项活动的喜欢程度评价值为(M±SD )5.6±1.31,而未包含生理性厌恶体验词的4项活动的喜欢程度评价值为(M±SD )4.1±1.29,t(65)=4.03,p<0.01,d=0.46。这说明,催眠暗示效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持续,并且没有出现实验溢出效应,始终聚焦于生理性厌恶体验词。

2.催眠暗示效应分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了催眠暗示效应分,见表1。

表1 不同评价的催眠暗示效应分

从表1可知,催眠暗示效应分均为正值,虽然不能据此得出在本实验研究中催眠暗示有效的结论,但可以推测,若日常活动评价的催眠效应分值越大,那么在实验情境中催眠暗示的主效应越明显。

3.不同情境被试评价情况分析

不同情境故事中,被试评价程度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情境中被试的评价均分统计表(M±SD

从表2可知,对道德失范行为的厌恶评价,当出现生理性厌恶体验词时,被试对其中四个道德情境故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表现出更显著的厌恶感,分别是“同时与多名异性谈恋爱”(p<0.01)、“背地议论他人是非”(p<0.05)、“私自翻看他人东西”(p<0.01)、“休息时间在宿舍喧哗”(p<0.01),但在“撕毁图书馆书页据为己用”、“随意弃置已选好的超市货物”两个情境故事中被试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厌恶感(ps>0.05)。从总体来看,当情境故事包含生理性厌恶体验词时被试对道德失范行为的厌恶评价(M=4.9)较无生理性厌恶体验词的厌恶评价(M=3.3)要高,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t(65)=3.05,p<0.01,d=0.39。但被试对“某同学学习认真”情境故事中学习行为的厌恶感评价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对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当情境故事包含生理性厌恶体验词时被试对道德失范行为的道德性评价(M=5.6)比无生理性厌恶体验词的道德性评价(M=4.3)更严厉,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t(65)=2.38,p<0.05,d=0.35。具体而言,被试对“同时与多名异性谈恋爱”、“背地议论他人是非”、“私自翻看他人东西”、“休息时间在宿舍喧哗”四个情境故事中的道德失范行为表现出更严厉的道德评价(p<0.01,p<0.05,p<0.01,p<0.05)。被试对“某同学学习认真”情境故事中学习行为的道德性评价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被试对故事本身描述或非失范行为的评价,不论情境故事中是否出现生理性厌恶体验词,都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s>0.05)。

4.催眠暗示效应分的相关分析

在日常活动评价和道德失范行为的厌恶评价、道德评价以及故事本身评价中,被试所表现出的催眠效应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催眠暗示效应分的相关分析(n=66)

从表3可知,日常活动评价的催眠暗示效应分与厌恶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催眠暗示效应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0.05),与故事评价的催眠暗示效应分无显著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