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主要阅读文献
著作
[1] 陈宗明:《中国语用学思想》,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郭桂春、贺天平:《现代西方语用哲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4]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黄衍:《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7] 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蓝纯:《语用学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10] 李建、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史尘封、崔新建:《汉语语用学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3]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 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 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集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 熊学亮、曲卫国:《语用学采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7] 严辰松、高航:《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 俞东明:《什么是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9] [美]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钱冠连、霍永寿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张韧弦:《形式语用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 左思民:《汉语语用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
[1] 池昌海:《也谈修辞学与语用学——与袁毓林同志商榷》,《修辞学习》1989年第1期。
[2] 崔凤娟、苗兴伟:《语用学的哲学维度》,《外语学刊》2007年第4期。
[3] 陈晨:《语用学和修辞学》,《扬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
[4] 曹德和、刘颖:《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回眸与前瞻》,《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4期。
[5] 曹志宏:《语用学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渊源》,《西安电子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6] 戴仲平:《语用学与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比较及合作前景》,《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7] 冯炜:《中国语用研究概观》,《山东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8] 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 高万云:《简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修辞学习》1993年第2期。
[10] 何自然:《语用学对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暨南学报》2000年第6期。
[11] 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外语研究》2001年第4期。
[12] 何自然:《近年来国外语用学研究概述》,《外国语》1995年第3期。
[13] 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
[14] 何雅文:《语用学与修辞学源流及发展方向的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5] 胡壮麟:《语用学》,《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3期。
[16] 胡范铸:《汉语修辞学与语用学整合的需要、困难与途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7] 姜望琪:《语言学的前沿领域——语用学》,《福建外语》2001年第4期。
[18] 姜孟、阚哲华:《关于语用学哲学缘起的三个疑问》,《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
[19] 黎运汉:《汉语语用修辞学建立的背景》,《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
[20] 刘大为:《言语学、修辞学还是语用学? 》,《修辞学习》2003年第3期。
[21] 林大津、毛浩然:《不是同根生,聚合皆因缘——谈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区别于联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2] 倪波:《国外关于语用学的探索》,《外国语》1982年第2期。
[23] 钱冠连:《语用学的哲学渊源》,《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6期。
[24] 戚雨村:《再谈修辞学和语用学》,《修辞学习》1986年第1期。
[25] 戚雨村:《语用学说略》,《外国语》1988年第4期。
[26] 齐建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语用学的哲学渊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7] 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2期。
[28] 盛永生:《论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学术研究》1997年第6期。
[29] 宋荣超:《语用学之哲学背景通考》,《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30] 涂纪亮:《语用学》,《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31] 文旭:《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32] 文旭、匡方涛:《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
[33] 王向东、刘川:《论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4] 王晓晓:《语义学与语用学》,《西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5] 唐健萍:《从跨学科的角度看语用学对现代修辞学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36] 汤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景语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第5期。
[37] 吴亚欣:《逻辑学和语用学》,《福建外语》2001年第1期。
[38] 徐海铭:《论语用学研究的趋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39] 夏中华:《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学科渗透与借鉴问题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0] 夏中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用学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1期。
[41] 严辰松、高航:《国外语用学20年:回顾与前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2] 冉永平:《认知语用学探微》,《外语学刊》2002年第4期。
[43] 姚春林、王显志:《语用学综述》,《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4] 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围新探》,《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45] 俞东明:《语用学的哲学基础说略》,《浙江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46] 杨文秀:《语用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7] 殷杰:《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阴山学刊》2004年第9期。
[48] 殷杰、郭桂春:《论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4期。
[49] 袁毓林:《从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关系论修辞学的理论、目标、对象、范围和研究角度》,《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50] 张斌峰:《试论中国哲学的语用学转向》,《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51] 张再林:《西方传统的语义学与中国传统的语用学——中西哲学的歧义与会通》,《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52] 张大毛、张艋:《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联系与区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3] 张会森:《修辞学与语用学》,《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54] 张宗正:《修辞学语境与语用学语境的异同》,《修辞学习》2004年第5期。
[55] 张龙、朱全红:《略论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界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6] 张燕春、祝克懿:《论语用学与修辞学中的语境因素》,《汉语学习》2000年第4期。
[57] 张全福:《语用学转向的哲学理路及其语言学定义》,《求索》2011年第7期。
[58] 宗世海、刘文辉:《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9]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60] 曾衍桃、吴迎春:《语用学的产生与嬗变》,《华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61] Blakemore,D.,Understanding Utterances,Oxford:Blackwell,1992.
[62] Grundy,P.,Doing Pragmatics,London:Edward Arnold,1995.
[63] 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New York:Longman,1983.
[64] May,J.,Pragmatic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65] Morris,C.,Logical Positivism,Pragmatism and Scientific Empiricism,Paris:Hermann et Cie,1937.
[66] Morris,C.,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8.
[67] Morris,C.,Signs,Language and Behavior,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46.
[68] May,J.,Pragmatics,Oxford:Blackwell,1993.
[69] Smith Benita Rae & Eeva Leinonen,Clinical Pragmatics,London:Chapman & Hall,1992.
[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 Morris,C.,Logical Positivism,Pragmatism and Scientific Empiricism,Paris:Hermann et Cie,1937.
[3] Morris,C.,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8.
[4] Morris,C.,Signs,Language and Behavior,Englan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46.
[5] Carnap,Introduction to Sematics,Massachusetts MIT Press,Cambridge,1948.
[6]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7] May,J.,Pragmatics,Oxford:Blackwell,1993.
[8] David Crystal:《剑桥语言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9] Yule,G.,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0] Fasold,R.,Socilinguistics of Language,Oxford:Blackwell,1993.
[11] Stalnaker,R.G.,“Pragmatics”,In Davison,D.& Harman,G.(ed.s.),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Dordrecht Reidel publication company,1972.
[12]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1999.
[13] 胡壮麟:《语用学》,《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3期。
[14] 同上。
[15] 戚雨村:《语用学说略》,《外国语》1988年第4期。
[16]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7] 同上。
[18] 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
[19] Thomas,J.,Meaning in IneractionAn Introductions to Pragmatic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20] David Crystal:《剑桥语言百科全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1] Jack Richards & John Platt & Heidi We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London:Longman Ggroup Limited,1985.
[22] Bussman & Hadmmod,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London:Routledge,1996.
[23]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撰委员会:《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6页。
[24] 严辰松、高航:《国外语用学20年回顾与前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5] 严辰松、高航:《国外语用学20年回顾与前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6] May,J.,Pragmatics,Oxford:Blackwell,1993.
[27]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1999.
[28] 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外语研究》2001年第4期。
[29] 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30] Yule,G.,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1] Ibid..
[32] Jack Richards,John Platt and Heidi We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2005.
[33] 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围新探》,《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34] 俞东明、曲政:《原型理论与认知语用学说略》,《中国外语》2006年第5期。
[35] 陈新仁、余维:《语用学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日本语用协会第十届年会报道》,《中国外语》2008年第2期。
[36] 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37]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38]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探索》,《社科纵横》2006年第4期。
[39] 郭桂春、贺天平:《现代西方语用哲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 殷杰:《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阴山学刊》2004年第9期。
[41]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探索》,《社科纵横》2006年第4期。
[42] 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43] 张再林:《西方传统的语义学与中国传统的语用学——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4] 张斌峰:《试论中国哲学的语用学转向》,《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45] 吴亚欣:《逻辑学和语用学》,《福建外语》2001年第1期。
[46] 同上。
[47] 郭鸿:《语用学的符号学分析》,《外语研究》2005年第9期。
[48] 郭鸿:《语用学的符号学分析》,《外语研究》2005年第9期。
[49] 同上。
[50]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51]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52] 徐海铭:《论语用学研究的趋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53] 郭鸿:《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同源和互补性——从现代西方哲学和符号学角度做出的解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4] 冉永平:《认知语用学探微》,《外语学刊》2002年第4期。
[55] 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56] 江晓红:《语用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中国外语》2006年第6期。
[57] 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58]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59] 吴亚欣:《语用学研究的心理视角》,《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0] 傅友相:《句法、语用和语义的相互关系》,《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61] 胡壮麟:《语用学》,《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3期。
[62] 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New York:Longman,1983.
[63]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64] 张韧弦:《形式语用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65]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66] 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2期。
[67] 宗世海、刘文辉:《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68] 戚雨村:《语用学和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69] 张会森:《修辞学与语用学》,《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70] 宗世海、刘文辉:《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1] 夏中华:《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学科渗透与借鉴问题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2] 吴礼权:《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3] 宗世海、刘文辉:《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4] 郑远汉:《语法、语用、修辞》,《修辞学习》2005年第5期。
[75] 戚雨村:《再谈修辞学和语用学》,《修辞学习》1986年第1期。
[76] 陈晨:《语用学和修辞学》,《扬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
[77] 吴礼权:《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8] 张会森:《修辞学与语用学》,《修辞学习》2000年第4期。
[79] 宗世海、刘文辉:《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80] 何自然:《语用学对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暨南学报》2000年第6期。
[81] 夏中华:《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学科渗透与借鉴问题的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2] 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83] 夏中华:《现代语言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
[84] 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85] 同上书,第44页。
[86] 同上书,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