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均衡观念认识社会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个政权是怎样诞生的呢?

一 公社诞生

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法国政府投降的情况下。

1.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及他们代表的两国统治集团共同发动的,双方都是为了争霸欧洲,并借对外战争解决国内问题,是内外政策的需要。俾斯麦极力主张通过王朝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普鲁士打败奥地利,统一了整个北部和中部德意志,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北德意志联邦,要进一步并吞南德意志诸邦,完成统一,遇到拿破仑三世的阻挠,因为拿破仑三世同普鲁士争霸,害怕德意志统一以后会过分强大。俾斯麦决心对法国进行战争,以便消除统一的障碍,又可掩盖王朝战争的面目,并要进一步掠夺法国。拿破仑三世面对国内革命运动的高涨,为了转移视线,挽救危机,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宣战。战争起初法国是侵略,德国是防御。法军一开始就遭受失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被俘。9月4日,巴黎人民发动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批资产阶级政客组织了临时政府,自封为“国防政府”,首脑是拿破仑三世的将军特罗胥。此后普军继续进攻,战争性质改变,普鲁士变为侵略,法国成了防御。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在巴黎工人强烈要求下,国民自卫军扩建新营。到9月底,共建194个新营,约30万人。这是一支武装起来的工人队伍。“国防政府”竭力破坏抗战,一味投降卖国,于1871年1月28日同普鲁士签订停战协定,解除正规军武装,限期召开国民议会,批准普鲁士提出的和约草案。2月,反动派拼凑了一个议会(“地主议会”),组织了新的政府,首脑是反动政客梯也尔。梯也尔和普鲁士签订了和约草案,于3月1日同停战协定都被议会通过,规定法国赔偿50亿法郎,割让亚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一部分。为了维持反动统治和最终实现投降,梯也尔决定要解除巴黎工人的武装,这就引起了新的革命,成立了公社。

2.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清晨,梯也尔军队偷袭蒙马特尔,抢夺国民自卫军自己捐献铸造的大炮,打死几名守卫的兵士。大炮落到政府军手里,正要拉走,被那里的妇女发现。她们敲起警钟,许多群众和国民自卫军涌向这里,包围了政府军,指责他们的背叛行为。勒康特将军多次下令向群众开枪,但他的士兵们拒绝射击。群众枪毙了反动军官勒康特和托马。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代表了无产阶级的要求,决定领导这场已经开始的革命,当晚占领了市政厅,解放了全城,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梯也尔逃往凡尔赛。3月18日到26日,中央委员会筹备公社选举。26日进行选举,选出八十六个委员,组成公社委员会,其中大多数是工人和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了公社成立大会,巴黎公社诞生了。

3.革命根源:

(1)普鲁士侵略造成法国的民族危机,激起了民族义愤,使群众革命情绪高涨;

(2)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卖国活动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解除工人武装的举动直接造成武力对抗,引起暴力革命;

(3)工人武装的存在是巴黎公社革命的根本条件;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法国工人的革命传统为巴黎公社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恩格斯说“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而国际的精神就是马克思主义。他在1891年又说:“由于法国从1789年起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结果,最近五十年来在巴黎发生的每次革命都不能不带有无产阶级的性质;这样,无产阶级每次用自己的鲜血换得胜利之后,总是提出自己的要求来。……所有这些要求归根到底都是要把资本家和工人间的阶级对立情况消灭下去。”法国工人阶级有暴力革命的传统,而且把资产阶级革命中曾经出现过的革命公社看作可以利用的政治统治形式,所以在1870年9月4日革命以后一再提出建立公社的要求,如10月31日起义、1月6日“红色公告”、1月22日起义要求建立公社。可见公社不是某个天才突然想出来的,而是在已有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5)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革命起了组织领导作用。马克思说:“总委员会以国际巴黎支部在光荣的巴黎革命中所起的卓越作用而感到骄傲。……因为所有文明国家的工人阶级的精华属于国际并且贯彻它的思想,所以它在所有工人运动中无疑地一定起领导作用。”到1870年4月,第一国际巴黎支部已有25个,并建立了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国际会员和拥护者达24万多人,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国际巴黎支部为公社提供了大批干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大部分公社委员都是国际会员。马克思和国际总委员会十分关心这次革命,1870年发表了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其中7月23日宣言揭露了这场战争的实质,谴责拿破仑三世的侵略,要求德国工人不许普鲁士政府把防御变为侵略。9月9日宣言谴责普鲁士的侵略,揭露“国防政府”的面目,要求法国工人阶级加强自己阶级的组织,但认为在当时的危机中不应当推翻新政府。9月4日革命以后,总委员会委员赛拉叶被总委员会派到巴黎,协助国际的巴黎支部联合会,并负责同第一国际联系,后来成为公社委员。马克思、恩格斯和国际总委员会通过种种办法支持巴黎公社革命,起了巨大作用。

总之,巴黎公社是法国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化的结果,是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暴力革命取得的胜利。

二 革命措施

1.政治措施: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常备军,代之以人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取消了旧警察、旧法院,释放了所有“政治犯”。宣布政教分离,不许教会干预国家事务。废除了旧的议会制,公社委员会是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司法、财政、粮食、劳动工业和交换、对外联络、社会服务、教育十个委员会,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实行民主集中制。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宰,公社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第一,公职人员由普选产生,可以按选民决议随时撤换。第二,公职人员与其他工人所领取的工资相等,每年工资不超过六千法郎。恩格斯称这两项规定为“两种万无一失的办法”。这一系列措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创造了新的政权形式。为了巩固新政权,公社取缔了一些反革命报刊,逮捕了一些反动军警和达布阿主教等反革命分子,清洗了一些混进公社的阶级敌人。公社高举世界共和国的旗帜,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摧毁了拿破仑为颂扬侵略而建造的“凯旋柱”,把旺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公社对外国侨民一视同仁,团结了许多外国革命者,匈牙利工人弗兰克尔当选为公社委员,波兰革命家东布罗夫斯基、符卢勃列夫斯基都是公社的著名将领。

2.经济措施:公社接管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生产协作社组织生产。公社成立专门委员会,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它废除了面包作坊夜工制,禁止克扣工人工资和罚款,延期缴付房租和偿还债务,征用富人住宅交给一般居民使用,下令当铺把价值不满20法郎的典当物无偿归还原主,实行免费教育。这些办法对生产、对工人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有重大影响。公社发布告农民书,主张把土地给农民,限于条件,未能实行。

3.公社性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政权,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因而是无产阶级专政。公社的革命措施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因而这个工人的政府是真正的人民政府。从表面看,公社似乎仅仅是更完全的民主,但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使民主制在各方面都极为彻底,于是同资产阶级民主有了质的区别,正如列宁指出的,“在这里恰巧看到了一个‘量转化为质’的实际例子:实行得像一般所能想象的那样极其完全、极其彻底的民主由资产阶级民主变成了无产阶级民主”。

三 保卫公社

资产阶级极端仇恨巴黎公社革命,梯也尔政府不惜一切地镇压公社,公社群众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参加了保卫公社的战斗。

1.公社城防:1871年3月18日起义胜利后,国民自卫军对凡尔赛没有实行战略进攻,始终处于防守地位。梯也尔初到凡尔赛时只有一万多名残兵败将,无力进攻巴黎,因而他一面假装和谈,一面集结军队。他乞求俾斯麦占领巴黎,但俾斯麦坚持要“法国人打法国人”,答应在和约正式签订后归还法国俘虏,充实梯也尔的兵力。4月2日,梯也尔已搜罗了四万多军队、警察、宪兵,开始进攻巴黎。第二天,公社派出三个纵队共约四万人向凡尔赛进发。由于组织得不好,步调不一,没有配备足够的弹药和大炮,兵力不占优势,有的地方甚至处于劣势,只得撤退,损失很大。公社著名将领杜瓦尔与弗路朗斯被俘牺牲。公社处在凡尔赛和普鲁士军队的共同包围之中,梯也尔军队不断炮轰巴黎。5月10日,梯也尔在和约上签字,俾斯麦准许梯也尔扩军,同意释放10万法国战俘,还允诺凡尔赛军通过德军驻地进攻巴黎。梯也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气焰更加嚣张,说他“将手持法律走进巴黎”。德军伪装中立,公社防御线主要是面对凡尔赛军包围线的两段,西部防线由东布罗夫斯基指挥,南部防线由符卢勃列夫斯基指挥。公社的男女老少积极行动起来,出现了无数英雄事迹。妇女们建立了保卫巴黎和救护伤员妇女协会,以各种方式组织妇女为战争服务。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从4月初开始一直在前沿阵地战斗。直到5月20日,凡尔赛军始终被阻击在巴黎城外。

2.巴黎陷落:5月20日,凡尔赛军发动总进攻。5月21日下午,在奸细指点下潜入防守不严的圣克鲁门,攻进巴黎,激烈的巷战开始了。21日至28日的激战称为“五月流血周”。5月24日,敌人攻占市政厅。27—28日,在拉雪兹公墓,两百公社战士抗击五千敌人,最后弹尽援绝,在一堵墙下高呼“公社万岁”,全部壮烈牺牲。后来人们把这堵墙称为公社社员墙。28日,最后一个街垒陷落,公社失败。凡尔赛匪徒疯狂迫害公社社员,先后屠杀三万多人,五万多人被逮捕、监禁、流放。有一个监狱一天就枪杀了1900人。

3.失败原因:

(1)意见分歧:公社在军事、政治、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致使行动上往往犹豫不决,造成不良后果。例如要不要进攻凡尔赛,要不要坚决镇压反革命,如何对待法兰西银行等,都有相反的意见。4月底5月初,在要不要成立五人救国委员会来集中领导的问题上分成多数派和少数派。恩格斯对这两派作了分析,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史学家对此有相反的理解。有些著作认为两派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多数派是布朗基主义者及新雅各宾派,少数派是蒲鲁东主义者,他们是革命运动需要摆脱的祸害,公社的各种分歧都是这两派的分歧。另一种理解认为恩格斯所说多数派是由布郎基主义者构成,少数派多半是蒲鲁东社会主义学派的信徒,指的是他们过去的信仰和派别,不是他们在公社时期的总评价。第一国际的影响和实际斗争的形势使他们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而“做出了适与他们学派的信条相反的事情”,所以公社是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坟墓。任何一次伟大革命都有自己的一批领袖人物进行具体的组织、领导,否则不能形成革命队伍。巴黎公社也有这样一些领袖,瓦尔兰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两派虽然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但在公社革命中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家,主流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两派的著名活动家都是品德高尚、立场坚定的人物,不是争权夺利的宗派分子,他们的分歧属于政治见解问题。他们不是借群众运动上台的小丑,而是群众之中的杰出人物,既是公社领导,又是街垒战士,同群众共命运。原来属于蒲鲁东派的瓦尔兰、布朗基派的费烈和里果、新雅各宾派的德勒克吕兹等人为保卫无产阶级专政贡献了生命,他们和公社所有的英烈们永远被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公社在许多有争论的重大问题上犯错误,多数领导有责任,因为它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争论不同问题的多数和少数是变化的,不同于多数派和少数派,例如费烈和里果属于多数派,但公社多数人不同意他们的镇反主张,他们两个在这一问题上又成了少数。在讨论决定成立救国委员会问题表决时,45票赞成,23票反对,这就是所谓多数派和少数派。5月16日,少数派公开声明他们将回选区工作。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会削弱公社的领导力量。但是公社既然每天公布会议记录,少数派公开发表不同意也就不是宗派手段,二者同属政治经验不足。他们回到各自的选区从事具体工作,不是另立山头,也就不是宗派分裂,而是方法不当。他们接受群众意见,很快回到公社,说明确有避免分裂的诚意。人们批评少数派反对把公社变成“专政机关”,其实少数派不是反对阶级专政,而是反对少数人专断,现在有的已把“专政机关”一词改译为“专制机关”。人们批评少数派反对成立五人救国委员会,事实上当时没有形成为大家所公认的能够挽救局面的精干核心,很难产生正确的高度集中和权威,五人组成的救国委员会也就不是什么有显著效能的组织,特别是公社的军事领袖在当时的特殊作用没有被大家普遍认识,权力较小,救国委员会远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本主义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已成为残余,不是主流。

(2)组织缺陷:公社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不善于解决分歧意见,在最迫切的问题军事领导上长时间存在用人不当和领导不力的现象,还有政令不一的混乱情况。

(3)政治错误:公社对阶级敌人过分宽大,对反革命破坏活动没有坚决镇压。为了制止凡尔赛任意屠杀公社被俘人员,公社发布了人质法令,4月初逮捕了约260个反革命分子作人质,但一个月内连一个人质也没有枪毙。公社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使银行能向凡尔赛提供大量金钱来反对公社,而且如恩格斯分析的那样,“银行掌握在公社手中,这会比扣留一万个人质还有更大的意义。这会迫使整个法国资产阶级对凡尔赛政府施加压力,要它同公社议和”。

(4)孤军作战:公社没有农民运动配合,同包围巴黎公社的军队相比力量悬殊。

(5)军事失误:兵贵神速,务求主动。公社一再贻误战机,使自己被动挨打。《孙子兵法》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前进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梯也尔起初只有一万多人马,其虚可见。当时若能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及时进军凡尔赛,三十万工人武装只要抽出十万多人,已是十倍于敌,一举可胜。但当时没有这样做,使梯也尔得到了喘息机会。凡尔赛开始进攻后,公社先后主持军事的领导人克吕泽烈、罗谢尔等不能积极组织战争。到德勒克吕兹主持军事时,形势已经恶化,他本人又缺乏军事知识,这些使东布罗夫斯基前后多次建议实行的不少重大军事行动没有被采纳,前线的作战也经常得不到本来可能的支援。公社过于相信德军的“中立”,没有注意加强北部的防御,遭到凡尔赛军背后来的袭击,这是马克思曾经向公社指明了的。5月23日,东布罗夫斯基牺牲,符卢勃列夫斯基建议转移到巴黎公社近郊,未被采纳。25日夜,德勒克吕兹牺牲。最后三天由瓦尔兰主持军事,敌人已占绝对优势,失败不可避免了。公社失败原因虽多,但根本在领导,关键是军事。军事上若能取得胜利,就可能如《孙膑兵法》所说“战胜而强立”。

(6)时代问题:有的著作认为巴黎公社失败有时代的必然性,理由主要是当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无产阶级成熟程度不够。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因为法国当时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工业强国。而恩格斯1877年开始发表的《反杜林论》认为生产发展到能够消灭阶级的水平,“这个阶段,现在已经达到了”。巴黎无产阶级在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条件下创立了巴黎公社,可见法国无产阶级已经成熟到能够实现这一革命的程度了。马克思说,如果公社社员的巴黎能同外省自由交往,那么经过三个来月来就会爆发全体农民起义。又说,如果所有大城市都按照巴黎的榜样组成公社,那么,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以猝不及防的反对行动来镇压这个运动。里昂等几个城市在三、四月间就曾试图建立公社。由此可见,就时代而言,当时胜利是可能的,只是具体条件导致了失败。

四 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恩格斯1891年的《导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总结了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无产阶级的宝贵精神财富。

1.根本经验:巴黎公社的根本经验就是公社的原则,就是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用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原则是一切国家无产阶级必须实行的,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都是巴黎公社原则的胜利。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公社以自己的实践创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用强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马克思总结1948年革命经验时提出工人阶级专政,但这种统治或专政应是什么样子,怎样组织,马克思、恩格斯原来也不知道。巴黎公社出现以后,他们发现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并于1872年把公社的原则写进《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作为对《共产党宣言》的重要修改。

2.重要教训:

(1)革命武装:公社的失败证明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不仅夺取政权要靠革命武装,巩固政权也要靠革命武装。

(2)党的领导:公社的失败证明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是不完全不巩固的专政。

(3)工农联盟:公社的失败证明无产阶级革命要胜利,无产阶级专政要巩固,必须建立工农联盟。

3.革命精神:巴黎公社社员们的英雄气概、革命热情、崇高品质和创造精神是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光辉榜样。我们应当学习这种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公社失败后,它的委员鲍狄埃写了《国际歌》,确信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鼓舞人们积极参加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198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