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撬动资本杠杆,让资本带企业一起飞
每个加入北大红杉团队的人,都在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应该辅助的优秀创业者?
问题二:我们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些创业者或创业企业?
作为一家专注于辅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资本集团,我们不但投资创业者,还有不少同事每天专注于帮助创业者进行战略设计、投融资设计、盈利设计、运营设计、资本设计、上市操作及搭建零售平台等工作。我们把每一个创业者都当作朋友来对待,常戏言:创业者的所有事都是我们的事。
然而,令我感到迷惑的是,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经常看见诸如“某创业者被资本抛弃”“创始人被资本逐出”等语句。在这里,他们把“资本”比喻成一个人,而且还经常用“冷酷”“无情”等词语形容。
写这些东西的人,真的了解“资本”吗?为什么“资本”在他们眼中,成了一个“坏人”?前段时间,我们很抱歉地对一位创业者说了“不”。按照这样的逻辑,难道这又要被说成“资本无情抛弃创业者”吗?下面,我们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看这件事的经过。
因为牵扯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这位创业者,我暂且叫他李总吧。李总在找到我们之前,他的企业已经经历过天使轮、A轮融资,并且快速发展了两年的时间。在进行B轮融资时,他遇到了瓶颈,不但没有融到资金,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勉强只能维持半年了。
其实,早在一年前,我们就与李总沟通过,屡次提醒他要注意现金流。那时的他,刚成功完成A轮融资,公司账上有充裕的现金流,所以他自认为“现金流”不是问题。半年前,我们提醒他要精简自己的团队以控制支出,但他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员工士气,不利于业绩增长和下轮融资。一个月前,他提出让我们提供一笔可转债,但问题是他需要在半年内完成B轮融资,要不然他的企业只能维持6个月。
其实,对于创业企业来说,“现金流”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所以才会有股权投资这一行,投资人对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让创业企业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仍然能进行研发、团队搭建等,为日后实现商业价值打造“引擎”。
我们之所以屡次提醒李总要注意现金流,原因是他的企业采取的并非创新模式,而是对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良。在进行A轮融资的时候,他的“模式验证(他的企业是不是真的能提高行业效果、降低成本)”并没有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不应该进行盲目扩张的。
李总再次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帮他的公司融到一笔钱,他说只要能融到钱,在未来的半年内他就能让企业现金流扭转为正。于是,我们问他:“如何做到现金流为正?”他从行业趋势、客户好评、客户增长率等方面,向我们提供了一大堆数据。看到这位创业者如此煎熬,我们的一位同事帮他搜集了很多国内外同行公司的融资案例供他做参考。但问题是,即使是同一行业的公司融资也不能适用于他的公司。况且,李总公司的毛利率低得吓人,那么他如何在未来的半年内达到现金流平衡?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李总的公司很难达到现金流平衡,但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花了几天的时间,对他公司的各项财务、运营数据等做了分析。结果显示,除非他的公司人效增加十倍,否则不可能实现现金流为正。再来看看他的商业模式,人效增加两倍还勉强可行,但十倍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我们拒绝了李总的投资要求。这就是一个“被资本抛弃”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投资李总的公司,就意味着资本、资源将被继续浪费。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希望下次不会见到类似的错误发生。而这位创业者李总,我们也希望他度过这难熬的创业阶段,可以得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资本“无情”。
通过李总的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创业者无法获得融资,并不是资本无情,而是创业企业没有获得财富快速增长的力量。
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一语道破了借助神奇支点、依赖杠杆原理,以小博大的科学原理。如今,这种以小博大的杠杆原理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样,在资本投融资市场,熟练运用这一杠杆原理,也可以以小博大。充分利用资本的杠杆力量,可以使财富以几何级速度成倍增长。如果不会利用资本的杠杆力量,找不到支点,就很难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
说到这里,创业者肯定要问:“如何获得资本的支点呢?”
要找到资本的“支点”,首先创业者自己要明白资本是如何形成、资本倍增的魅力以及资本是如何运作的,下面,我将针对这3个问题着重讲解。
资本是如何形成的
资本,通常来说,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在企业的经营中,资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无论企业做到多大,创业者对资本的需求似乎永远难以满足。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创业者在开始成立企业时所具有的创造性,在计划付诸实施并开始融资时便逐渐消失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创业者在寻找资本时碰到了“钉子”。创业者或许非常擅长企业管理,但不了解资本市场的方法和步骤,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最后只能让企业陷入资金困局。
提到资本,就不得不提到金融资本,因为只有了解了金融资本,创业者才能了解如何融资。什么才是金融资本呢?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形成的垄断资本,形成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资本整合体现在3个方面(见图1-1)。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换句话说,金融资本就是投资机构(投资人)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的资本。创业者在融资时,可以在扩建、延伸、收购、兼并和重组等各个环节进行融资。这也是创业企业进行A轮、B轮、C轮等多轮融资的原因。
图1-1 资本整合的3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如微商、自媒体、电商、App开发和艺术创作等。而有些电商 、自媒体等正逐步走向资本市场,像罗辑思维、饿了么等,已经为上市做好准备。自主创业市场逐步活跃,带动了投资机构(投资人)的活跃,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加入有潜力的企业中。
国家转型对某些企业来说是优势,对于一些不肯改变的企业来说却是劣势。我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老板责怪电商搞坏了市场,让消费者不再去商场消费。在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创业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市场,将新的资本整合起来。
如今的资本形成,不再是简单的金钱资本形成,而是更多的资源、人才、平台的资本形成。当金钱与资源融合到一起的时候,能做成多大的事呢?答案就是资本倍增。下面我们一起透过京东的发展来看看资本倍增的魅力。
从京东看资本倍增的魅力
京东,成立于2004年,当时的市值仅仅为3000万元。然而,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4年,京东的市值达到1255亿元,销售额增长了4000多倍,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10年的高速增长,京东在电子大潮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也因此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2014年5月,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为21.75美元,市值达到297亿美元。
京东资本倍增的秘诀在于:京东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新玩法,改写了电商的竞争格局,最终以后来居上的姿态笑傲江湖。那么,京东是如何玩转资本,达到资本倍增目的的?通过对京东的研究和调查,我认为京东之所以能让资本倍增,主要源于三大技巧(见图1-2)。
图1-2 京东让资本倍增的三大技巧
采用优先股策略
京东早期的三轮私募属于“夹层融资”,这是一种长期融资方式,性质介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间,具件条款由投融资双方灵活商定。关于京东的这三轮融资,我做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见表1-1)。
表1-1 京东早期的A、B、C轮融资
(续表)
通过以上三轮融资,京东获得了高达1.69亿美元的资本。在这三轮融资里,创始人刘强东使用了优先股策略,牢牢地把企业控制权握在自己手里。当然,投资人之所以接受刘强东的优先股策略,也是有条件的。例如,投资人要非常看好刘强东,还要察看京东的业绩和资金使用情况。事实是,京东以傲人的业绩,让投资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其拿出了1.69亿美元。
投资人排他性策略
优先股策略虽然不错,可是,这种方式的融资额是有限的。于是,京东在2011年开始发售普通股融资。下表(见表1-2)便是我从网上查找的2011年以来的京东股权融资情况。
表1-2 京东股权融资情况一览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2011—2014年,京东通过历次股权融资,累计发售8亿普通股,获得18.57亿美元现金。在这样大规模股权融资的过程中,刘强东采用了投资人排他性策略,将投票权授予他的两家BVI公司。经过几番博弈,京东在上市前,通过BVI公司控制了13.75亿股投票权,占比55.9%,以微弱的优势又一次保住了控制权。
双层股权结构
在京东上市前,一些投资人不愿将投票权授予刘强东。上市后,11家投资机构将收回7.96亿股的投票权,加上京东将要发售1.38亿新股。这样算下来,刘强东对京东的占股比例只有20.5%。
这时,刘强东巧妙地采用了双层股权结构。所谓双层股权结构,就是京东上市后,刘强东持有5.65亿股将转为B类股票,每股有20份投票权。其他新旧投资人持有的都是A类股票,每股有1份投票权。至此,京东实现资本倍增。
京东资本倍增的例子再次印证:经营一家企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资本与产业的结合。有的企业借助资本,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梦想,创造了商业神话;有的企业和资本牵手后,却矛盾不断,经营受阻,最终不得不分手。要想与资本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关键是把握趋势,采取适合企业的资本策略,如此才能最终实现资本的倍增。
资本是如何运作的
知道了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又看到了资本倍增的魅力,很多创业者就会疑惑地说:“我的企业资本已经积累得很多了,但是为什么仍然无法完成资本的跳跃性增长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你还没有做好资本运作!
创业者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完全依靠产品获得利润是不够的,学会资本运作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创业者首先要了解资本运作的概念,熟悉资本运作的模式,积极探索并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本的跳跃性增长。
资本运作的意义
资本运作又称资本运营,指的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资本运作不同于生产制造、库存管理、产品营销、市场开拓等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活动,而是着重于企业资本项目下的活动,如上市、融资、企业兼并及债务重组等。也就是说,资本运作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
资本运作的两大模式
按照资本运作的操作模式来说,资本运作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模式(见图1-3)。
图1-3 资本运作的两种模式
(1)资本扩张。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大。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三种类型,即横向扩张、纵向扩张和混合扩张。
(2)资本收缩。资本收缩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外,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这种方式是针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而进行的重组,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扩张性资本运营的逆操作,其主要实现形式有4种,即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和股份回购。
最后,我想提醒创业者:资本的形成,既有企业内部的动因,也有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重视资本运作的战略地位,借鉴成功的运营模式,并在现实的运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创业企业要想完成资本跳跃性增长,就一定要熟悉资本运作的各个关键环节。同时,还要充分把握企业的各种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资本经济时代,资本之间的配置会产生一种驱动力,无数个驱动力会组成社会前进的动力。这是大势,每家企业都会被卷入其中。因此,应在资本市场撬动资本,充分发挥资本杠杆的力量,让资本带着企业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