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新的角色

当今文化塑造的观念是让你认为衰老是一种失败,只有神奇的科学和商家才能拯救我们。你能看出这一假设有多荒谬、滋生出多少痛苦吗?我们绞尽脑汁地对付鱼尾纹、眼袋和小肚子,拼命地与不可逆转的老去趋势作抗争。

人生第一张老年票

我从来不怕过生日,主要是我尽量不去想它。生日来来去去,我长了一岁,然后又把它给抛到了脑后,跨进60岁的门槛之前,我一直逍遥自在地活着。正是在那一年,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老了。

大约有6个月的时间,我一直试着做个60岁的人,以60岁的身份想象自己的生活。但半年之后,这一念头恍若幻境,我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再没有60岁或其他年龄的任何感觉。我反倒比从前更加忙碌。我拿定主意,不做老者,重回从前的生活,不去想老去这回事儿。

两年后,也就是我62岁那一年,有件事再次为我敲响了警钟。那是1993年一个秋意阵阵的傍晚,和好友在林地里走了一天后,我坐在康涅狄格开往纽约的火车上,边欣赏着窗外美丽的新英格兰风景,边想着这一天的种种趣事,觉得心满意足。这时乘务员从过道里走过来查票。

“我要在你这儿补票。”我说。

“请问您买哪一种票?”他问道。

“有哪几种票?”

“全票和老年票。”

尽管那会儿我谢了顶,长了老年斑,还患有高血压和痛风,却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被称为“老年人”!这一刻的惊讶,不亚于18岁那年,我去酒吧买啤酒,他们居然卖了一罐给我的那一刻。乘务员并没有查看我的身份证,他只瞧了我一眼,就想到了“老年票”。我觉得既好气又好笑,满肚子的困惑,声音也变了调,我尖着嗓子问,“老年票?”

“4.5美元,”他说。

“那全票呢?”

“7美元。”

好,对这一点我是很满意的,不过,占了便宜的满足感很快就消失殆尽。享受了老年票的优待,我真的老了吗?一路上,我都为这个新身份带来的包袱心事重重,感到困惑和不安。这钱省得值吗?老年人!老顽固!这一身份简直就是个束缚。这让我想起了父亲经常说的一则故事。有一天,村子里有位事业有成的商人想要做套衣服,于是他到当地赫赫有名的裁缝张伯那里量了尺寸。一周后,他到张伯的店里取衣服。套上新衣服,站在镜子前,却发现右边的袖子比左边长了两寸。

“哎,张伯,”他说,“这儿好像有点不对劲啊,这只袖子起码长了两寸。”

这位裁缝听不得顾客说这种话,他吹嘘道:“我的老先生,衣服没有一点问题,只怪你站的姿势不对。”张伯边说边推这位先生的肩膀,直到两只袖口看起来一样齐。不过,这位顾客再照镜子,发现脖子后面的衣服皱成了一团。“请您行行好,张伯,”这位可怜的先生说,“我妻子最讨厌后背不平的衣服了,能不能麻烦您给改改?”

张伯听了嗤之以鼻:“我早说过了,衣服没有一点问题!肯定是你站的姿势不对。”说着,张伯将他的头使劲往前按,直到衣服看起来完全合他的身。付了一大笔钱后,这位先生狼狈地走出了张伯的店门。

那天的晚些时候,他正耸着一只肩膀、伸着脖子在公交站台等车,有人指着他的衣服说:“多合身的衣服啊!我敢肯定是张伯做的。”

“你说的没错,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位先生问。

“能为你这样残疾的身体做套合身的衣服,非张伯这位大裁缝莫属。”

“老年人”这一身份就像张伯做的外套,禁锢了一个健康正常的人。

当晚,在哈佛开往纽约的列车上,我翻来覆去地思考着这个问题:自己有关老去的念头到底是打哪儿来的?为什么觉得作为老人就是桩令人不齿的事?我能不能在随之而来的恐惧、失落和迷茫中,制定一套“明明白白活到老”的课程?过去的35年来,我毕竟在意识以及源于智慧的灵性观点上下过不少工夫,现在我想把30多年来的内心修为用到新生活上。不过,在我找到一个有别于这种文化的应对策略之前(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老去),我得好好审视一番这种文化的要旨。凭以前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工作经验,我深知,只有先对某个事物有个了解,才不至于受到它的影响却浑然不觉。了解了自己所处的困境,才能脱下张伯的外套。

正确看待日渐衰老的自己

从20世纪60年代时起,人们对性、性别、灵性这类话题已不再讳莫如深。由于有了助产士和救济院,甚至连出生和死亡都走出了家门,只有老去是当今社会仅剩的禁忌。平心而论,从媒体对老年人的描写中不难看出,当今社会是无视老年人的存在的。由于人上了年纪后消费通常较少,除非是想推销假牙黏合剂和老人尿布,广告商一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年轻人身上。有调查表明,电视上每天出现的老年人镜头只有区区百分之三,看到他们将老年人描写成愚蠢、顽固、报复心重,甚至是“可爱”,你会发现这个唯利是图的文化有着对老年人不加掩饰的反感。

在如何看待日渐衰老的自己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小看了媒体的影响。

就拿我手上的斑来说吧,虽说这些斑点对我并无大碍,我却因电视上的词语伤心不已。有位老年妇女在祛斑霜广告中说:

“他们管这叫老年斑,但我却管这叫遮阳[1]!”看了这则广告,我对身体经历的这一自然过程觉得很不自在。不过,当我在脑海里将这句广告词颠倒过来时:“他们管这叫遮阳,我管这叫老年斑!”幻觉一扫而空,陡然间,它又成了秋天的树叶。

几年前,我应邀去蓓莉(La Prairie)公司演讲时有过切身的感受。这是一家生产高档抗衰老化妆品的瑞士公司。他们听说我一直在做有关衰老话题的演讲,认为有我到场,能提高他们产品的知名度。对这种邀请,我通常是不屑一顾的,否则人们会说,作为一位灵性导师,掺和美容塑身这类俗事,实在是有失身份。但蓓莉开价6000美元,这笔钱对我们基金会赞助的盲人白内障手术意义非同寻常,于是我欣然应邀。

他们安排我在贝佛利山庄[2]的萨克斯第五大道[3]为该店的200名顶级顾客演讲。我和其他几位嘉宾坐在一张小桌旁,由一位专家教授皮肤的保养。“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她说,“请将手放到桌子上,用另一只手捏起一小撮皮肤,五秒钟后放开,然后看看恢复原状的速度。如果皮肤恢复得快,说明你的身体很好,否则就有问题了!”我战战兢兢地伸出手,捏起了一小撮皮肤,可等我放开手,那一小撮皮肤还突在那儿,说实话,要不是我把它给抚平了,到今天它还是那个样子。一桌人都惊讶地看着我,想不到居然还有人能这么活着。后来,他们送了我几大罐油膏和面霜来帮我恢复皮肤的弹性。

当今文化塑造的观念是让你认为衰老是一种失败,只有神奇的科学和商家才能拯救我们。你能看出这一假设有多荒谬、滋生出多少痛苦吗?我们绞尽脑汁地对付鱼尾纹、眼袋和小肚子,拼命地与不可逆转的老去趋势作抗争,但注定只有两个选择:健身和美容,为的是抓住青春的影子;或者是落荒而逃,伤心不已,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受害者或傻子。

所谓的老去问题被四处宣扬。随着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跨入五六十岁的门槛,美国经济能否稳定也开始令人生疑。有人担心社会保障局会因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赡养而破产。在经济学家的眼里,老年人不仅仅是个问题,甚至是个灾难,因为老年人无所事事!

要是听听经济学家、政客、社交策划、广告商、统计学家和保健师的理论,铺天盖地而来的都是“老人是一大社会弊病,是不可避免的灾祸、社会的蠹虫,是对美的侮辱”。等我们无法逃避时,就会对老年人采取对待麻风病类痼疾的方法,或者像对待不请自来又赖着不走的客人一样。老年人被当成了包袱,而不是一种资源。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4]在她的著作中谈到老去时说过:“对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变得贪得无厌,因为在许多方面,我们让年轻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这一观点的确有失偏颇,它不仅伤害了老年人,到头来也害了年轻一代。我喜欢的一则中国故事将这一点诠释得相当精辟。故事说的是一位老人,老得没有力气下田种地、操持家务。儿子耕田除草时,他只能坐在门口,望着远处的田野出神。有一天,儿子看着老人想:“他现在这么老,能有什么用?只会坐吃山空。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活,该了结了。”于是他做了个大木箱,用独轮车推到了门前,对老人说:“父亲,你进去吧。”父亲躺进了木箱,儿子把盖子给盖上,然后往悬崖推去。到了悬崖边,儿子听到父亲在箱子里敲了一声,于是问道:“父亲,有什么事吗?”父亲答道:“你为什么不将直接我丢下悬崖,把箱子留下来?这箱子你孩子以后还用得着啊。”

不论老少都会认为衰老是非主流的,都视老人为异己。美国的文化是由科技主导的非传统文化,我们对信息的重视远超过智慧。不过,二者却有着天壤之别。信息是事实的获取、整理和传播,是外界数据的储存。但智慧却包含了另一种重要的功能:平心静气、敞开心扉、修身养性。在智慧的国度里,我们不仅仅是在分析和处理信息,而是后退一步,察看事情的全貌,辨别哪些相关,哪些无关,然后再权衡事物的含义和深度。真正的智慧在当今社会可谓凤毛麟角,倒往往是一些自命不凡偏偏又没有智慧的专家学者,在心里凭空“创造”智慧。

如果在年轻人向长者寻求智慧的传统社会中待些日子,你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我曾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子住过一段时间,几年后我故地重游,去探望一位好朋友。一见到我,他就说,“哎呀!达斯,你老多了。”由于我是美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想辩驳几句,“老天,我还自我感觉不错呢。”可当我仔细揣摩朋友的语气和语调时,这种反应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听得出他的话中流露出的尊敬,他仿佛在说:“你做到了!朋友。你如今成了老人!你赢得了老年人应有的尊重,是能让我们依靠和倾听的人。”

在以信息为重的社会里,老年人就像过了时的电脑,无人问津。但人们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智慧是人生中难得几样不会随岁月流逝而减少的东西。如果你我检点生活、敞开胸怀接受这一人生教诲,而不是缩进张伯的外套,当人生的一切都在衰退时,唯有智慧会随岁月而增长。在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中,长者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信息社会里,智慧远不如上网有趣或实用。为了不落伍,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最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或是到体育馆去健身。我曾在电脑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老狗也能学会新把戏”。但最近我常常自问:自己到底还有多少新把戏要学?还有多少该死的人生指南要看?为什么不干脆淘汰了事?

诚然,在不尊老爱老的文化氛围中,要体面、得体地被淘汰掉,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一次,在纽约欧米加研究中心(Omega Institute)的牵头下,我和几位同事举办了一个名为“长者圈”的活动。活动中年纪大一些的人围坐成一圈,年轻一点的坐在后面。我们采用美洲土著的方式,谁拿到发言棒谁说话。一切就绪后,内圈的人走到圈子中心,拿起发言棒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开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智慧。按惯例,要以“我说的是…”开头,以“我说完了!”结束。这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智慧、为团体献计献策的机会。明白了人人都是这个复杂的“老人智慧大集锦”中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也因此成熟起来。聚会结束时,我常听人说:“这种角色我以前从未经历过,因为从没有人请教过我。”话中的深意叫人不禁为之动容,这句话针对的不仅是老年人,还有已经丧失了这一宝贵财富的文化。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只能靠我们老年人自己努力。我们不能奢望年轻人拜服在自己的门下,向我们祈求智慧。作为老年人,我们只能摆脱主流文化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偏见,牢记自己的使命,主动推动这场变革。要想在当今这个岌岌可危的世界健健康康地生存下去,作为老年人,我们有能力培养持久、耐心、审慎、正义感以及乐观这类品德。

第一批婴儿潮中出生的人在2016年迈入了70岁的门槛,给改变这种失衡、为当今文化注入长者智慧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全美退休人士协会(年满50才能加入)业已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院外活动[5]团体。在民主政治中,“人多力量大”,但我们必须要问问自己,我们该怎样利用这股力量?现在,老去已不再是一个遮遮掩掩的话题,我们该如何提高文化的内涵而又不妨碍它的发展呢?我们又该怎样摆脱强加在老年人身上的不合身又不合时宜的包袱,让他们能够贡献自己的余热呢?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困境:怎样在一个一贯否认老年人能提供智慧的文化氛围中挽回智者的身份,以给身边的人启示。不过,要想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与此同理,要想找回自我,必先了解当今文化以及主观认识对自己的定位。

到了年纪就要服老

我六十多岁时还不肯服老,对身体不管不顾。但有几次经历让我不服不行,至今还有伤疤可以证明。一次是在法属波利尼西亚跟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玩冲浪,结果被珊瑚礁划伤;一次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跟教练打高尔夫,我还当自己跟她一样年轻,从泥泞的山坡上冲下来追球,结果扭伤了肩部的肌腱;还有一次是帮新墨西哥山区的一个朋友造房子,我在流水线上跟年轻人搬砖比力气,结果差点没被累趴下。

于是我去了健身房,请私人教练教我锻炼肌肉。这家健身房以吸引了众多举重爱好者而闻名,所到之处,我都能看见一些高大、肌肉发达的人在镜子前摆姿势,欣赏自己隆起的胳膊和胸膛。我很快就学着他们的样子,挺胸收腹,一幅不可一世的样子。可惜我近视,又没有戴眼镜,看不清自己在镜子里的模样。直到有一天做常规训练时,教练关切地问我:“你没事吧?”我当时自我感觉良好,但她显然不这么想。这时我只能再次承认,我的体型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样,着实可悲。

这让我想起早年父亲送我的一首诗:

白发并不代表你年事已高,

哪怕有人说鱼尾纹爬上了你的眼角。

可等你力不从心时,

说明你走下坡路了,

朋友,你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管是不是在走下坡路,我的确是大不如前了。

我像个权威人士似的演讲与身体有关的话题,着实是个讽刺。以前我一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年轻时,为了地位、财富打拼,我不知不觉地将身体放到了次要位置。那些年,我立志做个超越情感和肉体的圣人(当然,我从来没有做到过)。

自打得了中风,无奈中直接面对自己的身体,我才明白自己以前一直是在自欺欺人。我并没有得到解脱,只不过是在逃避肉身的限制。

中风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我最终觉得自己有资格发表一些评论,探讨如何体面地进入晚年,把身体上的改变当做亲近上帝的一条捷径。

接受自己变老的样子,从容貌到体型

一旦上了年纪,对日渐发福的体型不满是许多人痛苦的根源,再受广告、年轻人和一时的新奇事物的蛊惑,痛苦会越来越深。这使得许多老人不顾一切地抵制老去。如果节食和锻炼不奏效,有人甚至会不惜动刀,想尽办法来隐藏自己的年龄。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对体型的态度。你不妨问一问自己:如今的身体已经不是当年的身体,那我是谁?我还有哪些东西没有改变,还是不是见证这一过程的“我”?

我无意要你盲目乐观。看着身体一天天老去,人难免会伤心。这就像花开花落,看到自己青筋暴露或光秃秃的头顶这些老去的迹象,你会慨叹时光的流逝,或者暗自伤感,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每次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我都会想:“我怎么会是这副尊容。”

可要不了多久,我又忍不住地去照镜子,还得告诉自己:

“瞧我的秃头,瞧我的大肚皮,瞧我松垮垮的皮肤。”我只能去看、去接受,怜惜自己的每一寸肌肤。

印度人常说,蛇从不撕破自己的老皮囊;等时机到了,蛇会像脱衣服一样蜕下皮壳。与此同理,如果能认识到自己在依恋过去、悲叹未来,你就能学会体面、乐观地接受自己的衰老,像蜕下蛇皮一样改变先前的模样。但这往往要花些时间。

就拿减肥来说吧。差不多有四十年的光景,我一直在和过度肥胖作着不懈的斗争,摇摆在节食和暴食之间,深陷在注定赢不了的境况中,难以自拔。每次吃奶昔和点心时我都有一种罪恶感,每次抵制住了糖果的诱惑,我都好似被虎口夺了食。等上了年纪,想要减肥更是难上加难。一旦任由自己想吃就吃,肚子就会越来越大,让人很难释怀。

后来的一次经历改变了我。那次我在一个名叫“犹太人之家”的夏令营讲了一周的课。星期五的傍晚,我和夏令营的男士一道行浸礼,这一仪式先是在热水池泡,然后再转到游泳池里。浸礼时每个人都要裸体。在场的男士有老有少,我环顾四周,突然发现许多人和我一样,有着一副东欧农家后代的身材。我这才明白,自己大半辈子都在为之奋斗的体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于是我不再有瘦身的冲动。没过多久,不用节食,我的体重就定格在215磅(195斤)左右。统计数据显示,这仍然有点偏高,不过我不在乎,我用不着一心想着瘦身这回事了。我学着去接受大肚皮,而不是想着怎么把它给去掉,我因此觉得一身轻松,但这也为我以后的残疾埋下了隐患。

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就慢下来

我们不妨用同一个观点来看待因衰老而逐渐丧失的体力。不论是否得过重病,年老体衰都是不可避免的事。

我辅导过的人都说,发现自己做事越来越没效率,心里不免有一股强烈的失败感。每做一件事都要花上以往两倍的时间,这种步调上的变化让他们倍感气馁和沮丧。他们非但不接受“老马已没了当年的雄风”的事实,反而自加一鞭,把自己推向极限,或者就此一蹶不振。

建议大家慎重地面对这些问题。你觉得累了,比如说没有力气、头有点疼,就要留意身体。与其拼掉老命,还不如停下来告诉自己:“噢,没力气啦,我知道了!我先等等,慢一点,要不就停下来。”累了就累了。读着这本书,或者忙了一天,也许你现在就觉得累了。那就请你闭上眼睛,感受这份疲劳。

我在日本见过一种非常有趣的装置,专门用来观察自己对身体变化的反应。这套装置叫“浦岛太郎装”,由大小不等、绑在身上的铅锤组成。这些铅锤会让你感受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不便,比如上卫生间。刚套上这副行头时,我就对内心的抗拒感到震惊,因为这和我一贯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我一直想着“太可怕了”,无法把这仅仅看作一种不同的感觉。

有一位很活跃的85岁老人曾向我诉苦:“我现在什么都做不了。早晨起床,洗漱、穿衣、服药、吃完早饭之后,我就累得不想动了!”还有一位朋友,也是个一刻不停的活跃分子,有一次打来电话告诉我:“不知道怎么了,一天到晚就想躺着。可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呢!”

“那有什么要紧事吗?”我问。

她列举了一大堆事,然后说:“噢,太多了!”

我对她说:“我觉得你唯一该做的就是躺下来。你能不能把这事加进自己的日常安排?”不久后,她打电话告诉我,说非常喜欢这种“有效率地闲躺着”。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疲惫时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留意这一刻,品味这一刻,接受这一刻。这种方式就是要让你慢慢来,最终留意当下。精力上的这些变化,往往就是在暗示我们在渐渐老去的过程中,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印度,这是人们卸下肩头的责任、专心修行的时候。年轻时实在太忙了,我们不可能这么做。但现在身体机能退化了,是该听听体内另一个你的需求的时候了。从灵性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身体状态,你能看到更为生动的一幕。“我哪儿出问题了?”紧接着是“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是“这一刻给了我什么启示?我怎样利用慢下来的速度来调节自己的心灵?”

为了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可以做许多练习。之前我提到过一个观察疲劳的练习。我这里还有一个在亚洲已经沿用了数千年的修行方法,亚洲人称之为“行禅(walking meditation)”,也就是走路。行禅到底能让人参悟什么?可能什么也没有参悟,也可能参透了万事万物。如果你为琐事所累,无法静下心来,行禅能让你抛开烦恼,抽出时间来观察身边的一切。如果你生活的社区没有人修行,或者身边没有僧众,不妨找几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试试。刻意慢步行走,也许会吓到别人,所以要慢慢来。行禅时,双手可以轻轻地握在一起放在身前,也可以放在背后,眼光要落在身前三尺的地方,静静地体会你迈出的每一步。留心观察你脚踝、脚后跟、脚趾头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感觉另一只脚踏出时,身体重心的转移。留意伸出的那只脚要踏下去的感受,首先是脚跟,接着是脚背、脚趾,然后是重心的移动,接下来是再观察另一只脚。这个时候,你能感觉得到自己的呼吸,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你的脑袋可能会乱哄哄的,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你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听罢了。与其行走不便时被它吓一跳,还不如自己提前一步,放慢脚步去聆听这些嘈杂的声音。这些年来,我练习了不下数百个小时的行禅。迈着这样的步子,内心会有一种非常惬意的安逸感。这一练习对年迈体弱以后行动迟缓、只能放慢步调走路大有帮助。

列一份衰老可能带来的“麻烦清单”

除了行动迟缓,老去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中风前,我曾列过衰老带来的“麻烦清单”,对着这张清单来思考自己到底最怕什么。我像念祷文一样慢慢地念着这份清单,每念一项,我都要停下来感受一下它对我的影响,从心底里坦然面对这些恐惧。我列的清单如下:严重的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长期失眠、便秘、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癌细胞扩散、肺充血和呼吸不畅、失明、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失聪、前列腺癌、慢性疼痛、骨质疏松症、动脉瘤和中风。读着清单,我知道了哪一项对我打击最大,然后又花时间来仔细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境况。看看改变观点能不能消除恐惧。

比如说,长期失眠一向是最令我头疼的问题。我会时不时地失眠。和大多数失眠者一样,我害怕漫长的黑夜,害怕在床上辗转反侧。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睡不着,担心第二天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班;又怕服了安眠药,第二天会昏昏沉沉。可当我静下心来反思失眠、不再受它所困时,才明白烦恼都是自找的。我完全可以在失眠这段时间做别的事,比如练瑜伽、观察自己的呼吸、听听轻音乐、看看书或者泡澡什么的。这不是说我不想睡觉,而是正确地对待失眠,可以减轻痛苦。这让人想起了拉姆·达斯大爷,一位和我同名的印度人,他在神庙外被蚊子骚扰了一个晚上,但他却说:“神啊,感谢你让我一个晚上都醒着想你。”

我们也许一辈子都做不到那么圣洁,但至少可以转变因病痛产生的观念和态度,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痛苦。摆脱痛苦有两种方法:观察和接受。当你认识到眼前发生的一切时,你也许会感到不安。你要仔细品味这一刻,接受此刻的失眠、肚子痛、头疼之类的一切。然后想想你的邻居也许有着同样的难处,想想你的家人和朋友、同一座城市的人、同胞以及世上的所有人,也许他们都有和你一样的烦恼。人人都和你一样,不想遭受痛苦。你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苦难。

这么说并不是要你一味地想消极的东西,而是要你用接受来平抚惯常的逃避、畏惧和忧伤。等发生了这种状况,你可以用“如此而已”这种平常心来对待,而不是畏首畏尾。说到接受衰老的痛苦,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有人用幽默,有人通过分享,还有人凭借修行。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你都能安享晚年,用不着怒火攻心、病病怏怏、一味抵赖。

在《写在八十二岁的日记》(At Eighty-two A Journal)一书中,作家梅·萨彤(May Sarton)毫无保留地描写了自己晚年独居生活的内心世界。她拖着病体度日,养花种草,用录音机记录自己的感受,她这样写道:

“今天又是个好天气。好久没有录音了,最近身体很疼,又有了一阵绝望感,不知该如何是好。不过这两天好了些。今天的肠胃比较正常,真的要感谢上帝。

“痛苦来时,就算忍着痛,还是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昨天我就是这样去种花的。当然,种花的快乐让我一时忘了疼痛。今天我打算种三株刚送来的蔫巴巴的鸢尾花……

“又是难熬的一天。我真想一走了之。这样我就不用眼睁睁地看着园子里的花枯萎了……

“尽管今天在信箱里发现了这个好东西,但由于消化不是很好,我还是快乐不起来。我本以为这个问题早解决了。昨天和今天都痛得厉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真的叫我进退两难。昨天晚上上床时心里很难过,身边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怕的事发生。”

萨彤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情,即便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你也能看到她在积极地观察整个过程。尽管观察自己的经历并不足以完全消除她的痛苦,却能缓解这一状况,不致被它击垮;这一练习为她开辟了一方真诚的空间,让她从痛苦中创造了美。

实事求是地对待衰老引起的身体问题

中风后,我开始收集各种治疗方法,有传统的,有偏方,也有灵性的。还有朋友写信或打电话为我推荐这样或那样的疗法和药物,然后我再与医生讨论。有些我采用了,有些则弃之不用。

有位朋友推荐了一种增加大脑氧分的疗法。为此我专程来到贝佛利山。我走进一间治疗室,只见里面满是像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中的太空舱似的高压氧舱。病人要爬进高压氧舱中,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我总共做了二十个疗程,在里面不是听音乐就是打坐。这里什么病人都有,有像我一样的中风患者,有来做减压病[6]康复治疗的潜水员,还有美容手术后为快点康复而来的人。真是一派富贵忙碌的景象!

我自己的治疗则是博采了众家之长:导师、药用大麻、数位巫医的帮助、针灸、生物反馈、一种名为乙酰胆素(Acetylcholine)的实验药品、形形色色的药丸、物理疗法、费登奎斯工作法(Feldenkrais)、语言疗法,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呵护!

我经历了心灵治疗和身体治疗两个过程。身体治疗旨在让身体恢复到从前的状态,而心灵治疗则是对当下的深刻感悟,在某些情况下,也能改善身体的状况。

我在前面说过,尽管留下了中风后遗症,但我的心灵的确有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这两年,可以说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对“自我”而言,这似乎不可思议,好像是我为了应对痛苦杜撰出来的一种方法和幻象。

“自我”只是你的一部分,不妨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身体和老去。当你转而从灵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身体时,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不再悲叹失去的青春,而是惊叹现在所拥有的。如果你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不仅仅限于身体,你就会无所畏惧、充满同情、大大方方地谈论疼痛和痛苦。将身体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你就不会像从前一样害怕死亡,甚至能学着爱惜自己的身体,品味从年轻到变老这一过程中不同寻常的美。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管你承认与否,对身体老去的恐惧,不过是想掩饰自己对死亡的恐惧罢了,有关这一点,我将在第七章中详加论述。至于眼下,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对皱巴巴的皮肤、松弛的肌肉、“不争气”的身体的愤恨,皆源于“自我”对“死”字本能的反应。身体是死神的驿站,你要想在江河日下的身体里与它相安无事,最好记住自己与它的关系。等你到了七老八十,感到身体不适时,你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容颜衰老、身体机能衰退这么简单:在与身体的对抗中,你面临的是死神迟早要降临的征兆,你会恐惧、自暴自弃或无视身体,这无异于斩杀了送来坏消息的来使,因为“自我”这位大王不想听到“死亡”这两个字。

具体说来,许多人的身体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又怕其他问题会接踵而至。这些事能不想,谁都不愿去想。一旦环境逼着你去面对它时,你会觉得胃部痉挛、胸口发悸、心神不宁。回避恐惧,只能助长了恐惧的威风。实事求是地对待对老去引起的身体问题,可以说不无益处。

疼痛是最大的强敌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疼痛是个强敌。中风之初,我的身体变得僵硬、麻木,但医生给我的药却不足以止疼。但我仍然努力保持清醒,不让恐惧感占上风。我知道,一味地恐惧和憎恨,只能让你无法面对疼痛。

多数人都有过痛苦的经历,可以认清随年龄而来的极端痛苦。还记得多年前,我得了严重的肝炎。当时我身在喜马拉雅山一个偏僻的小旅馆里,没有电、没有汽车,也无处可去。不知什么缘故,腹部疼得我满地打滚。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个医生来,快拿药来!”一方面,我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此同时,我又念叨着神的名字,“拉姆、拉姆、拉姆”。一旦承认除了念诵神的名字,我别无办法,奇妙的事随即发生了。尽管疼得厉害,但我全然没有理会这一恐惧,挺过了这一难关。

伤害你的不是疼痛,而是对痛苦的恐惧。疼痛会让你疲于奔命,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行动,比如冲家人发脾气,或者不肯去看医生,请医生找出疼痛的病因。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疼痛再次来袭,你不妨试着去接受它。疼痛告诉你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既来之则安之。你可以试着像对待失眠、疲劳一样对待流感。想象你发烧时滚烫的皮肤和疼痛,觉得浑身没有一丝力气。当你仔细观察堵塞的鼻孔时,你会有一种轻松感。不仅没有疾病带来的痛苦,还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如果可能,你还可以想一想世上遭受同样苦难的人,祝他们早日康复。

你会发现,只要接受了疼痛,你也就接受了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灵魂才能战胜疼痛和对疼痛的恐惧。如果你能从容地面对疼痛,而不是对这一感受退避三舍,你的痛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乐文夫妇(Stephen Ondrea Levine)在研究冥想和疼痛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创立了一套旨在接受疼痛而不是将疼痛视为敌人的冥想方法。二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对疼痛本能的抵御,在自己和疼痛间筑起一道城墙,只会加深自己的痛苦,生出更多的恐惧,担心一旦没了这道屏障,自己会伤得更深。做这套练习时,最好从小的痛苦开始,这样一来,大的痛苦来袭时,你就能凭借以往的经验从容应对。

不论病痛有多深,但如何来面对却由你选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有一位患严重关节炎的朋友,终日里郁郁寡欢,念念不忘过去。他担心病情会恶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为因此而改变的生活懊丧不已。我理解他的感受,同时也看到是他自己毁掉了自己的宁静。如果能学着从灵性的角度来看待关节炎,那他就用不着恐慌、绝望和愤怒,他会对自己说:

“我得了关节炎,我会去找医生,看看他有没有办法治。同时,我也不再老想着‘要是没得关节炎’就好了。我还会安慰自己接受爬两层楼梯就爬不动的膝盖和水瓶盖子都拿不住的手指。”我的另一位朋友休斯顿·史密斯就是这么做的。快八十岁那年,他得了严重的面部疱疹。我打电话探问病情,他只是说:

“看来老天打算要我学点别的了。”

摆脱对重度残疾人士的恐惧

这些年来,通过与各年龄层次、有着各种残疾的人相处,我的身心受益匪浅。如今我认识到,这段经历对我“明明白白活到老”大有帮助。因伤致残也好,因疾病致残也罢,都无所谓,因为其结果是一样的。我把这些人当作最好的导师。凯利就是其中的一位。

十岁那年,凯利的头部被棒球击中,致使他颅内积液、颅压升高,接着又在急救室里遭遇两次误诊,最终导致他四肢麻痹,二十四小时离不开人照料。我见到他时,他已年届三十,尽管身体极其不便,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了大学学业,生活非常充实。他兴趣广泛,爱交朋友。那次来听我演讲,他耷拉着脑袋、流着口水坐在轮椅上的形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他无法开口说话,但在助手的协助下,他可以在写字板上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凯利通过写字板告诉我,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愤怒和沮丧,希望得到我的帮助。从此我们开始了一段长达八年的友谊,直到他去世。

一开始,我的确无法与凯利相处。说句实话,我一周拜访他两次,六个月后我才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他的身边,不再对他畸形的身体感到痛心疾首,最终得以和他在灵魂上相遇。凯利的灵魂就在他残缺的身体内,但并不受他残缺的外表限制。发生了这一转变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俩的灵魂得以在这肉体的痛苦中相遇,彼此充满感激之情。

有一次演讲,凯利请求由他来介绍我。一开始我有点担心,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我最终还是同意了。凯利被推上台时,观众席一片哗然,继而是极不自然的沉默。在助手的帮助下,他在写字板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下了他对我的介绍。当助手读出“R.D(凯利对我的称呼)说,我们不仅限于自己的身体。阿门!”观众们报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凯利帮我摆脱了对重度残疾人士的恐惧,也帮自己摆脱了愤怒。我发现他体内有一个饱经沧桑后即将重获自由的灵魂。最近,我又碰到了另一个机缘,这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患有晚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种病也叫作“葛雷克氏症”

(Lou Gehrig's disease)。我见到他时,除了面部,他其他部位的肌肉完全无法自控。他是通过表情和我交流的,撅起嘴唇代表句号,竖起眉毛代表一个长笔画。第一次坐在病床边和他“交谈”,与第一次见到凯利时一样,我发现自己有一种因同情而起的幽闭恐惧感。对他残疾的身体,我想不同情都难,就如同人们现在同情我一样。但等我慢慢平静下来,坐在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手上,我俩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我心中的焦虑平息了,在这一刻,我仿佛沐浴在宁静、祥和的光芒中。等我睁开眼睛,他用表情告诉我:“好光明,好平静。”这一刻,我俩无拘无束。

制定一套应对严重疾病的方案

虽说我片刻的同情并不能与他人日复一日的苦难相比,但这却表明,心灵上的认同能赋予艰难的生活以长久的美。见到别人能接受身体上的大变化,能激发你对自己重获灵魂自由的感恩之心。此外,如果学着将自己的情绪和凯利身体上的不便分开,想着他的遭遇,但又不用为之伤感,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身体问题了。你要学着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抱有深深的同情。如果连自己都不同情,又怎能善待他人?

等你年老体弱、得了不治之症时,首先要知道该如何面对。老年人大都对此类话题带有一种迷信色彩的反感,不过,如今我们了解了人要明明白白活到老,可以毫不客气地无视这一迷信了。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年龄越高,越容易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作为有意识的动物,我们当前面临的难题是怎样明智地应对这种变化,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应对严重疾病的方案,因为疾病迟早会降临在你我头上。

大约十年前,麦克阿瑟基金会将“守护神奖”颁给了迈克·勒那(Michael Lerner),这位杰出人士的工作是帮助癌症患者。谈到如果自己身患癌症时的态度,他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很深:

“如果得了癌症,我会反省生命的意义,哪些该放弃,哪些要保留。

“我会挑选一位好的肿瘤专家。我有亲朋好友,不需要他同情我,但我希望医生能仁慈一点。他必须对此类疾病了如指掌,能耐心回答我的问题,了解我参与医疗方案的愿望,支持我采取辅助疗法,临终时能为我治疗,在感情上陪伴我。

“我会采用一切有机会康复的传统疗法,但我不会选用还在试验中或副作用大而疗效差、危及生命的药物。

“我会采用辅助疗法。加入一家好的慈善团体,找一位有经验的心理医生。这些年来,我一直吃素,但我会想办法增加自己的营养。我会冥想、练瑜伽,在森林、海边散步,去爬山,多花一些时间亲近大自然。

“我肯定会去看中医,吃草药、做针灸。

“我会不惜一切努力好起来、活下去,但我也会注重自己心灵的成长,用平静的态度来面对死神。

“我会和珍爱的人相伴,多花一些时间看书、写作、听音乐、侍奉上帝。我要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不让身后留有遗憾。我不会在以往的工作上浪费时间,我会以适当的方式卸任。

“我要按自己的方式活,接受这种无法逃避的痛楚和悲伤,但我会努力寻找其中的美、智慧和快乐。”

尽管迈克没有用到灵魂或见证这类字眼,但他不偏不倚的观点清楚、全面地反映了他面对疾病的态度。尽管他要采用西医,但也会辅以对抗疗法;尽管他会努力恢复健康,但他不会无视艺术和友情对心灵治疗的作用。这种身体和疾病的结合,反映了我们培养多元化意识、明明白白活到老的需要。我们应该给身体适当的关心和尊重,以免它的多变主宰自己的人生。我们大都遇到过人生仅剩下病痛、恐惧和抱怨的老人。我曾在佛罗里达见过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谈论自己的疾病:“唉,我胆囊不行了!唉,我肝也不好!哎呀,我肾也不中用了!我肠子好疼,我的心脏也做过手术。”这简直成了“器官大合唱”。发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退休后,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又无所事事,终日里只想着自己的身体;其次是由于时常有个小病小灾,自然就引到了这类话题上。

这一陷阱往往是由身边的人无意中所设的,他们的同情对寻求关注的“自我”来说,是个绝佳的牢笼。自从得了中风,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接受他人的同情,免得落入这个陷阱,成为他们为我设计的病人、受害者或英雄形象。几年前,我去医院动一个小手术时,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朋友们一听到“手术”这两个字,就赶紧寄贺卡、送花、送鸡汤,对我倍加关心。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手术,我就被礼物和一些好心话给包围了,说什么“要当心啦!”“别做这做那呀”“你有什么事尽管说”“你肯定自己没事吗?”等。自那以后,我看明白了,也得到了教训,他们的关心出于好意,但也很容易将我引入歧途,让我开始扮演病人这一角色,深陷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难以自拔。

为了脱离这一自怜的陷阱,我试过各种应对同情的冥想方法。我敞开了心怀,想着和我有着同样遭遇的人。我相信自己的意念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带着这种信念,我对他们说:“嗨,你不是一个人在受苦,我们都陪着你呢。”

这样一来,不仅是你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你的一举一动、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随着这一关系的改变,你可以好好审视一番自己在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中担当的角色。

注释

[1]遮阳,19世纪流行的女帽上的丝质面纱。——译者注

[2]美国加州西南部小城,好莱坞明星集居地。——译者注

[3]Saks Fifth Avenue是世界顶级的百货公司之一。——译者注

[4]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1921-2006),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领军人物。——编者注

[5]院外活动,就是为特殊利益服务的政治游说活动。——编者注

[6]潜水员浮出水面过快造成的一种病。——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