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爵制研究(増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景至武帝前期军功爵制的演变

在西汉建国初期,政府对军功爵制还是比较重视的。刘邦为了奖励帮助他打天下的功臣、将士,曾三令五申落实军功爵制。在汉代的户籍和文件中,凡涉及人的问题时,都要记上当事人的“名县爵里年”。《居延汉简甲乙编》二三九·四六(乙壹柒玖版)简文:“鞠书到定名县爵里年。”名,即姓名;县和里,指籍贯和住址;年,即年龄(指劳动力状况);爵,即有无爵位及有爵位者的爵称,用以表明身份和地位。这说明军功爵制在当时对各阶层人民的政治生活是很有影响的。这种在户籍和文件中记载“名县爵里年”的办法,在已发现的汉简中,得到了实物证明,现举数例如下:

《居延汉简甲乙编》三八七·三(甲一七九四)简文:“都里不更司马奉德,年廿,长七尺二寸,色黑。”这是田卒或戍卒的独身名籍,除记有名里爵年之外,还记有身长和肤色。司马奉德爵位是不更,是四级爵。

《居延汉简甲乙编》三八七·一二,五六二·一七(甲一八零二)简文:“肩水候官令史得敬老里,公乘粪土臣熹昧死再拜,上言变事书。”此简之“粪土臣熹”《居延汉简甲乙编》原作“翼士臣熹”,误,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中已改正,《甲乙编》据改。拙著《军功爵制试探》引此简文亦误。这是公文,记有官名爵称及县、里、名。上书人熹爵公乘,为第八级。

《居延汉简甲乙编》五〇一·一(甲一九零五)简文:“田卒昌邑国湖陵治里,士五彭武,年廿四。”这也是独身名籍,彭武没有爵位,身份是士伍。

《居延汉简甲乙编》一三·七(甲一一四)简文:“肩水候官并山隧长,公乘司马成,中劳二岁八月十四日,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武,(成)年卅二岁,长七尺五寸,得成汉里,家去官六百里。”这是军吏的独身名籍,故比戍卒登记内容较详,包括才能,任职年限,距家的里数。司马成爵公乘,第八级。

《居延汉简甲乙编》一六一·一(甲九五五)简文:


执胡燧卒富凤妻大女君以,年廿八,用谷二石一斗六升大。

子使女始,年七,用谷一石六斗六升大。

子未使女寄,年三,用谷一石一斗六升大。凡用五石


这是燧卒家属名籍,故其重点在记家属年龄(劳动力状况)及用谷数量。富凤没有爵位,应属一般士卒。

《居延汉简甲乙编》二四·一B(甲一八一B)简文:


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

徐宗年五十 妻妻

子男一人 宅一区值三千 妻妻一人

男同产二人 田五十直五千 男子一人 子男二人

女同产二人 用牛二直五千 子女二人

男同产二人

女同产二人


这是燧长家属名籍,记有家属人数,与户主的关系及财产数字,没有记载家属年龄及口粮数量,说明燧长的薪俸可以养活家属,家属不参加劳动,不需要公家供给口粮。户主徐宗的爵位是公乘,第八级。

类似的资料还有很多,我只是举出一些典型例证,说明军功爵制对当时社会所具有的广泛影响。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从居延汉简来看,其中所记载的最高爵位为公乘,这是与汉代规定的一般吏民爵不得过公乘的政策相符合的。燧长、候长虽然是居延地区烽火台的主要负责人,但按汉代的官制规定,候长、燧长是吏,而不是官按汉代官制规定,只有县令长、都尉、军将以上才是官,其他属员皆称吏。如以俸禄计,五百石以上才是官,“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之称,是为少吏”(《汉书·百官公卿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爵位不能超过公乘。

军功爵制在刘邦时期是相当受重视的,汉武帝中期以后逐渐轻滥,但在文帝、景帝时期军功爵制已经出现轻滥的端倪。所谓军功爵制轻滥,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轻,二是滥。轻,是说军功爵制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拥有军功爵的人其权势渐趋轻微。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停止,因军功而大量赐爵,特别是赐高爵的情况,必然也随之减少,军功爵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其次在汉初大规模赐爵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皇室贵族和军功地主共同掌权的局面,特别是诸侯王势力的膨胀,与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皇权发生了矛盾。刘邦时对异姓诸侯进行了打击,文景时又打击同姓诸王,汉武帝时对侯爵也给予严厉的打击,仅元鼎五年(前112)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汉书》卷六《武帝纪》。。经过这一系列打击之后,王侯的权势已大不如前,虽然仍保有封国,但已不能治民,仅衣食租税而已。列侯以下的高爵,也由于高爵的级别由七级提高到九级,地位相对降低,特别是由于世袭制和变相世袭制而造成的高爵子孙的腐朽,其家境每况愈下,出现了“虽拥高爵,尚杂庸保之中”《潜研堂文集》卷三四《再答袁简斋书》。的惨状。汉初拥有高爵的封君们,那种趾高气扬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武帝以后,司马迁所说的“素封”,即商人地主势力逐渐抬头。商人地主通过买爵,改变了汉初不能衣丝乘车、当官为吏的处境,与食邑的封君在政治上逐渐取得同等的地位,从此官僚、地主、商人变成了三位一体的统治集团。滥,是说汉政府滥赐滥卖军功爵,使军功爵与奖励军功没有必然联系,改变了因军功赐爵的原则。此后军功爵除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列侯还拥有实际政治地位外,其他各级,特别是八级以下的“民爵”,成为徒有其名而无实际价值的荣誉头衔。

在汉代,滥赐民爵的事例非常多,根据《西汉会要·职官三》“赐爵”条统计,西汉政府在十六种情况下,如立社稷、皇帝即位、立皇后、立太子、太子加冕、皇帝加元服、改年号、尊庙号……所谓种种“大事”之后,都要发布诏书,宣布赐天下民(民指有公民权的男子)爵一级,对“孝者”、“孝悌力田”、“勤事吏”等特殊人物,甚至赐爵二级、三级,几乎天下男子人人都有爵位。但是,由于汉代有“吏民爵不能过公乘”的限制,而公乘以下的民爵,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因此人们获得民爵几乎毫无意义。所以钱大昕说:“大约公乘以下,与齐民无异。”《潜研堂文集》卷三四《再答袁简斋书》。赐民爵成了统治者欢庆“节日”的点缀品。本来在秦朝也有赐民爵的先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称帝后,为了表示庆贺,也“赐(天下民)爵一级”《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然而在秦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少见的。《史记会注考证》引徐孚远的话说:“秦人重爵,除吏复家,故不轻赐爵。汉则赐民多矣,然亦稍轻,不得为吏也。”事实正是这样,汉代从文景时开始赐民爵逐渐增多,正是军功爵制渐呈轻滥的表现。

《汉书·刑法志》有一条“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师古注:“龀,毁齿,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而毁齿矣。”,皆不为奴”的记载。从班固的上下文意来看,他讲的是周制,其实它与周制毫不相干。因为在周代凡有五等爵位的人,都是奴隶主贵族,他们根本谈不上为奴的问题,特别是有爵者与七十岁的老人和七八岁的孩子相提并论,很显然指的是军功爵制中的低级爵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这一律文是军功爵制出现后制定的,而且很可能是汉初制定的。因为汉初自耕农破产沦为奴隶者大有人在,制定这条律文,其目的是防止有爵位的编户齐民(主要是自耕农)沦为奴隶,以保护国家租税赋役的泉源。从这种情况分析,汉政府所以一再颁布赐民爵的诏令,可能有防止自耕农再沦为奴隶的用意。但是,在汉代土地、奴婢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这种“凡有爵者,皆不得为奴”的法令,也只能是不起作用的虚文而已。

在汉代有两种卖爵形式,一种是有爵位者的卖爵,这就是贾谊所说的,“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书》卷二四《食货志》。。有时政府也公开宣布:“令民得卖爵。”《汉书》卷二《惠帝纪》。这种卖爵使贫困者可以增加点收入,而且是一买一卖,并不会增加军功爵制的数量,不会造成爵制的轻滥。另一种是政府出卖爵位,以增加财政收入,这是造成军功爵制变质、轻滥的主要原因。

西汉政府卖爵办法也有两种。一种是让买家出钱;一种是让买家入粟入奴。

用钱买爵,最初是一级二千钱。据《汉书·惠帝纪》记载,孝惠元年(前194)颁布诏令:“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注引应劭曰:“一级值二千,凡六万。”应劭的考证为景帝时的卖爵令所证实。《汉书·食货志》记载说,景帝时,“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价以招民”。所谓“复修卖爵令”,说明在此以前汉政府为卖爵已颁布过专门的法令,这个法令可能就是惠帝时制定的卖爵令。所谓“裁其价”,就是减价一半,即由两千减为一千。《汉书·成帝纪》记载说:成帝在鸿嘉三年(前18)也颁布了一个卖爵令:“令吏民得买爵,贾(价)级千钱。”从此一级一千钱的卖爵价格成为定制。本来官爵的买卖,在战国时代就已开了先例。但在战国时代卖爵只是偶然,而且遭到韩非的批判,真正大量卖爵是从汉代开始的。像这样大量而减价的卖爵,军功爵制岂能不滥?

让买家入粟买爵,这是汉文帝时晁错想出来的办法。按纳粟买爵,在战国时代已有先例。《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四年(前243),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史学家认为“纳粟拜爵始此”《史记会注考证》卷六《秦始皇本纪》注。。但在秦只是个别事例,而且爵价之高也是惊人的,一般老百姓根本不敢问津,这就决定卖爵量不会很大。而汉文帝时期的晁错,却把卖爵问题作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为入粟卖爵大肆宣传。他在《贵粟疏》中说:“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据此理论,他提出令民“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或“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的建议。晁错认为“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这是很合算的交易。以前五大夫享受有食邑特权,而入粟买爵至五大夫才免除一个人的徭役,军功爵制的价值和待遇显著下降。汉文帝接受晁错的建议,“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一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级数多少为差”《汉书》卷二四《食货志》。。晁错所提出的卖爵价格,比起秦朝要低得多。秦时一级值千石,汉代二级爵才值六百石,九级爵值四千石,十八级爵值一万二千石。这种以级差上升的卖爵价格,大概就是以后汉代卖爵的通例,而其价格则是越来越低,但卖爵的数量却越来越多,从而也促使军功爵制进一步轻滥。

让买家入奴买爵,大概是汉政府的原有政策,但也是晁错极力提倡的。他在《言守边备塞疏》中向文帝提出建议,为防备匈奴入侵,应招募罪人实边,“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食,能自给而止”《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在晁错的建议中提到两种奴婢:一种是用以赎罪的奴婢;一种是用以买爵的奴婢。其实从前引惠帝的诏令看,赎罪也是先以奴婢买爵,然后再以爵赎罪。总而言之,晁错是想以买爵的奴婢来扩大戍边的队伍,这样,汉政府就又开辟了一个用奴婢买爵戍边的途径。

施行入奴入粟买爵戍边之后,确实加强了边疆的守备,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是,晁错把卖爵的问题看得太简单了。他认为“爵者,上(皇帝)之所擅,出之口而亡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这样,就可使“富人有爵,农民有钱”,可以“取有余以供上用”,收到“损有余,补不足”《汉书》卷二四《食货志》。的效果。其实晁错不了解什么事情都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就要走向反面。爵位出于皇帝之口是不错的,但也不能无限制地出卖,卖多了必然降低爵位的原有价值和地位,而钱、粟、奴婢对富人来说就更有限度了。当买爵得不到实际利益时,富人自然也不肯花费大量的钱、粟、奴婢去买爵了。政府要卖爵只有减价,景帝时减价一半卖爵的原因也就在此。另外,卖爵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是晁错所料想不到的。按晁错的主观意图,政府卖爵还有一个吸引商人资金,限制土地兼并,控制商人经济势力发展的目的,但他却没有想到商人因有爵位而提高了政治地位并取得了免役特权,商人由此更加飞扬跋扈。大量卖爵的结果,甚至使政府的兵役、徭役来源受到威胁,而大量卖爵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军功爵制的混乱。

在秦朝的军功爵制中,有一个爵位与官职相称的原则。刘邦在汉五年五月颁布的赐爵诏令中,基本上也沿用了这一原则。但自从晁错建议募民实边“皆赐高爵复其家”的政策施行后,这个原则就遭到严重破坏。晁错所说的皆赐高爵,并不是赐给实边的人以公乘以上的高爵,而是指赐给民爵中的较高级别。前已经讲过,通查居延汉简中的官卒爵称,没有一例超过公乘的,但我们却发现爵称和职务不相称的情况。如大夫、公乘按爵级与职务相称的原则,应是军吏的爵称,然而在居延汉简中,戍卒也获得了这样的爵位。如:


《居延汉简甲乙编》一九八·二一(甲一一二二)简文:“戍卒,魏郡繁阳宜岁里,公乘李广宗。”

《居延汉简甲乙简》二二〇·一〇(甲一二三四)简文:“戍卒,张掖郡居延广都里,大夫虞世,年卅四。”

《居延汉简甲乙编》三四六·五(甲一七五二)简文:“戍卒,赵国邯郸输里,公乘⍁”


在秦朝,七大夫就是高爵,按汉代的标准,公乘也应该是军吏爵的最高级。但在汉代中期以后的简文中查所引居延汉简的年代乃属武帝以后的简文。,戍卒竟获有公乘的爵位,是反常的。这种反常现象是在晁错建议募民实边皆赐高爵之后出现的,它说明晁错的建议确实得到认真贯彻执行,从而导致军功爵制日渐轻滥的严重后果。

以上介绍了文景时期,由于大量的卖爵而导致军功爵制日渐轻滥的情况,但在文景时因军功赐爵及高爵食邑政策是否仍在执行,《史记》、《汉书》对此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但1981年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一批汉简,其中有《击匈奴降者赏令》一组简文,从中可以窥见武帝在颁布“武功爵”以前有关军功爵制实施情况的蛛丝马迹,现先摘引简文,然后再做分析:


1.击匈奴降者令(81·D38:2)

2.⍁者众八千以上封列侯,邑,二千石赐黄金五百(81·D38:4)

3.□故君长以为君长,皆令长其众,赐众如燧长,其斩□(81·D38:5)

4.□□赋二千石□赐诣□□言及武功者,赐爵共分采邑(81·D38:6)

5.二百户五百骑以上,赐爵少上造,黄金五十斤、食邑。百户百骑(81·D38:7A)

6.二百户五百骑以上,赐爵少上造,黄金五十斤、食邑。五百卌八卌八(81·D38:7B)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10页。


以上所引六条简文,由于简断文残,难以了解其原貌,有的甚至难以句读,但从总体考察,尚可以知其大意。第一条简文《击匈奴降者赏令》,显然是汉代制定的奖赏军功的律令名称,以下五条则是这一律令的内容。可以肯定,《击匈奴降者赏令》的内容,绝不会只有这五条,因为其他条文现在还没有发现,只好付之阙如。

从《击匈奴降者赏令》保存下来的五条条文中可以推知以下几点内容:1.有人(应该是指挥官)能击降匈奴军8000人以上,可以封列侯或食邑,官位至二千石者赐黄金500斤;2.原来是君长(应该指少数民族酋长)立了军功,仍然让他当君长,并统率原有部众。另外,还要按燧长的待遇,赏赐给他的部众,其斩敌首者,还有其他赏赐(因简文残缺,赏赐内容已不可知);3.二千石官谏言及于武功者(意为因出谋划策而立有军功者),可以赐爵,并共同分享采邑;4.能击降二百户、五百骑以上者,赐爵少上造(十六级),赐黄金50斤,并可食邑。至于第五条末尾的“百户百骑”,按上下文意分析,也应指击降匈奴人的户数和骑数,由于简文残断,赏赐的内容已不可知,但从前文的“二百户、五百骑”情况分析,“百户百骑”不应与“食邑”连读。至于第六条简文末尾的“五百卌八卌八”的数字含义,就无法弄清楚了。

根据以上的粗浅分析,可知《击匈奴降者赏令》是与军功爵制有着密切关系的律令,而且是代表西汉早中期军功爵制立法精神的律令。前已谈过秦和汉初的军功赐爵制度是没有级别、等级限制的,只要立有军功,就可以获得爵赏,功高者可以封侯,其次可以食邑;功小者获得低级爵位,也可以得到田宅、复除等待遇。大家所熟知的刘邦汉五年五月诏令,明确规定:“其七大夫(公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汉书》卷一《高帝纪下》。汉十二年,刘邦“论功定封”,共封其高级将领一百四十三人为列侯,另外,还封了一百一十三人为关内侯。在汉代,对高级文官、高级武将的封侯制度,可以说是坚持下来了,这有无数事实可以证明。但是,对于七大夫以上皆食邑的制度,从《史记》、《汉书》来考察,在刘邦以后不见记载,所以我过去曾认为,军功爵制中的七大夫以上食邑制度在刘邦以后就没有坚持执行。然而在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击匈奴降者赏令》中,却有“赐爵共分采邑”和“赐爵少上造,黄金五十斤,食邑”的记载,记明高爵食邑制度在刘邦以后仍在继续执行,这就弥补了《史记》、《汉书》的遗漏,从而恢复了西汉早中期军功爵制的本来面目。

关于敦煌酥油土木简的年代问题,一般都断定为武帝时期的简文,有人甚至根据《击匈奴降者赏令》中有“言及武功者赐爵”的简文,断定为武帝时制定的“武功爵”。其实从第六条简文记有“赐爵少上造”的情况分析,可以明确断定仍是军功爵制,“武功爵”中没有少上造这一爵称。按少上造的爵级,在秦国早期军功爵制中属于十六级,在汉代军功爵制中属于十五级。说《击匈奴降者赏令》是汉武帝时制定的,我是完全赞同的,但我还认为,具体一点说,它是在武帝初期,即在反击匈奴战开始时制定的。此时“武功爵”还没出炉,它反映的是西汉早中期军功爵制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