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对目标店址的调研
按照上面所说的注意事项和选址方法,李明大致确定了几家店面,为了最终筛选到中意的店面,李明决定对这几家店分别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考察。
1.不是所有店面都能做餐饮
这次考察之后,王叔叔告诉李明,那家店面虽然是做了餐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却不是“餐饮店面”。按王叔叔的解释,所谓餐饮店面,就是适合做餐饮行业的店面的简称,其应具备如下条件。
(1)餐馆店面内部要有厨房、洗手间、烟道的分区
让李明险些上当的那家餐馆原本是没有厨房和烟道的,现有的是店家自己私接出来的,结果又挡了消防通道,当然会有问题。
所以,做餐饮的店面,无论大小,店内一定要隔出比较齐全的功能区间,最低标准要有厨房的上下水管道和烟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一方面自己操作起来方便,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2)店面的使用功能要适合做餐饮
商铺也好、住宅也好,每一种建筑的使用类型一般在申请建设时就已被规定好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商用、住宅和商住两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即住宅用的建筑不允许做商铺,反之亦然。一来,如果小区业主强烈反对做餐饮,或者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有规定,那么创业者就要事前考察好,了解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如果选址时不注意这个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会冒“政策风险”,影响生意。这种情况在小区附近经常出现。
(3)店面周边要有餐饮人气
前面讲的“店多隆市”说的就是人气,这一点对餐饮店面来说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说人多就有生意,因为有些地方,虽然人来人往,看着很热闹,但都是过客,根本没有就餐的意愿。比如说,你把餐馆开在工厂林立的地方,想当然地以为这些工厂里的工人都会是你的潜在消费者,但实际上,这些工厂都有免费的职工食堂,而且这些工厂都有严格的门禁,员工不能随意出入厂区,外出就餐就更不可能了。那么,你的餐馆开在这里就是失败的。
所以,通过考察这家店面,李明的一个选址心得就是:选择店面时,要先看清店面的使用类型,了解周边顾客的性质和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对店面内部的硬件设施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免得拿到手里才发现是一个烂摊子。
2.有需求才是顾客
李明考察的第二家店面位于一座大厦的底座,这个地段在工作日期间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一开始,李明正是看中这里的客流量和交通便利,才把它作为考察目标的。
但当李明作为食客来这家店吃过两次之后,发现这里的人气并不旺,他每次来都是赶在就餐的高峰时段,结果这家店的上座率还不到一半,和马路上的人流、车流很不成比例。李明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二次吃完饭后,李明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大厦里面逗留了近一个小时,结果三大发现让他恍然大悟。
● 大厦内部的地下一层有一个餐饮大厅,是大厦物业自己办的,各种风味小吃应有尽有,而且卫生条件非常好,持卡就餐的话还可以打折,大厦内部员工的早、中、晚三餐都可以在这里解决。别看是快餐厅,在大厅的一角还有包间,招待客人、洽谈生意的话,环境也不输给大的餐馆。这样一来,它把地面上这家快餐店的风头抢了,牢牢地把大厦的内部员工吸在了这里。
● 再看地面的位置,虽然这里人流、车流很多,但人们都是匆匆而过。因为这里的停车位不是很多,基本上都被大厦的内部员工占用了,所以很难留住过往的食客。
● 另外,李明从大厦保安那里得知,在大厦里上班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在外面跑业务的,比如销售、记者等,基本上每天来刷卡报到之后就要出去见客户、做采访,吃饭也都是在外面解决,这也就难怪那家餐饮店要转租了。
这下,李明又长了见识,考察客流量,不能光看表面,还要好好调研客流的性质和需求,如果他们不能在这家店产生就餐需求,那么客流再密集也没用。
善于总结经验的李明,很快根据自己的考察经历,制作了一张潜在消费者情况分析表,如表4.1所示。
表4.1 潜在消费者情况分析表
对A、B、C、D四家不同店面及其不同顾客群体,李明总结分析如下。
● A餐馆的潜在消费人群的需求主要是方便快捷的午餐。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购物和游玩,吃饭是为了中间休息,这样的话会挑选比较快捷方便的就餐方式;至于商场里的店铺商家也可能会成为其潜在的消费者,他们更是会选择比较快捷方便的快餐盒饭。
● B餐馆的食客多是写字楼中的员工,他们对中餐需求量比较大,要求就餐快捷方便、少排队,创业者可以考虑快餐供应;当然,如果位于高档写字楼附近,那么味道纯正、装修环境很有格调的中高档餐馆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可以吸引一些老板、高级职员来餐馆与客户洽谈业务。
● C餐馆位于大的居民社区中间,一般是早餐和晚餐需求比较大,多以烤鸭、饺子、小吃等百姓喜欢的菜品为主。
● D餐馆开在大学校园附近,菜品要尽量多样化,要考虑到各个地方的饮食喜好和饮食风俗习惯,如果餐馆开在中小学校园附近,考虑到中小学生的作息安排,则要注重早餐和午餐的供应,多做一些经济实惠的营养型配餐,荤素搭配,使消费水平一般的中小学生都能接受。
进一步地,李明又整理出第二个表,即顾客饮食要求分析表,如表4.2所示。
表4.2 顾客饮食要求分析表
至此,李明几乎已经掌握了这几家店辅的第一手客流资料,但是他知道,这份资料还不远远不能作为选址依据,要继续对每家店辅进行综合评价之后才能决定。
3.离家近的店面要优先考虑吗
之前考察店面的时候,李明一直关注的是店面的地理位置有无客源,当他考察到第三家店面时,李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店面离家远近其实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离家太远,那么李明每天要起很早去店里,对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一种无形的消耗,更重要的是,来回的交通费用无疑也是一种成本。本来快餐的利润就薄,如果自己一天的交通费蚀掉好几份快餐的利润,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如果再深入盘算一下的话,离家近一些还有几个好处,第一,临时有事,父母可以暂时过去关照一下;第二,店里放不下的东西可以放家里,家做临时仓库,省地又方便。
不过李明心里也十分清楚,店辅离家近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也不能因此而限制了自己的选择,附近实在没有也不能勉强。最后选定的店址如果离家很远,也可以做一些变通,比如,自己搬过去住在店里,至少熬过创业的困难期之后再视情况另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