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先生”的语义演变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先生”的主要义项为:“老师”“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称自己或别人的丈夫”“旧时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为业的人”等。由此可见,总体而言,“先生”主要是对有学问之人和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在《辞源》的释义中,“先生”最早是单音字“先”和“生”的连用,“始生之子,今犹言头生”。《诗·大雅·生民》:“诞弥阙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指最先出生的孩子。大约到了先秦,“先生”开始具备称谓语的特征,起初用于指称“父兄”,如《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此后,“先生”又逐渐演变为对“年长有学问之人” 和“老师”的尊称,如《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除此之外,“先生”也指“文人学者的自称”及“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如《史记·三代世表》:“张夫子问诸先生曰”、《列女传·二楚于陵妻》:“妾恐先生不保命也”。
到了近代,“先生”这一称谓语在“学问”和“德望”方面的专指之义逐渐消失,在社交场合的使用频率居高不下,开始用以称呼有文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且不分男女。尤其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废除封建官僚称呼的陋习,要求男子以“先生”互称来取代“老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先生”的流行。这一时期的“先生”作为雅称,主要用来称呼学堂的老师,以及有学问、身份和地位的男子,但也用来称呼学术界、知识界和文化界那些年长且享有极高声誉的女性知识分子(李明洁,1998:34),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同志”“先生”和“师傅”各司其职,分别指称党内人士、文化人士和传授手工技艺之人(王飒,李树新,2005: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前,“先生”这个称谓语因先天缺乏革命政治色彩,“曾一度将下层劳动人民完全排斥在外,成为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或者阶级的专用语,已经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张微,2009:78),后天又先后受到“同志”“师傅”等称谓语的排斥而陷入低谷,除了保留其最基本的“老师”含义之外,仅用于少数群体,如外宾、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等。
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先生”进入复苏期,使用范围和指称对象迅速扩大,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称谓语。它早已失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阶级与政治色彩,不再专指上层社会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知识分子,而是主要泛化为对一般男性的尊称,在演艺界、商业领域和服务业等行业中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