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区的转型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以快速工业化地区的东莞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工业园区转型模式与转型实践的研究

(一)工业园区转型模式研究

在开发区转型模式研究方面,王兴平(2009)提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开发区现有区块进行功能再开发,促进工业区转化为城市区;另一种是提高现状产业用地的效率,加大开发强度,增加投资促进产出,提高开发区内工业用地的效益。雷诚等(2010)综合比较了开发区转型的两种模式——“产业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模式和“理想新城渐进”模式。前者指进一步发掘产业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丰富产业类型,如发展金融、物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等;后者指由功能单一的工业区逐步演变成城市新的综合性功能区。然后作者对大量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衍出在开始就以综合新城为建设目标或者过早调整目标向新城转型的开发区的发展都较好,而其他仍处于工业区建设层面的开发区大都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最终得出结论:无论以哪种模式发展的开发区,综合性新城都是其发展的最终归宿。 雷诚,范凌云.由“政策区”到“综合城区”:开发区的转型之路探讨.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重庆,2010. 朱新捷(2011)进一步对开发区再开发的两种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指出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不同的开发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模式。

通过对各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产业能级提升”和“建设综合新城”两种模式,各开发区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发展情况不同,其转型的模式就有可能不同。国内相关学者(何丹等,2008;胡幸等,2006)按照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对开发区进行了分类,根据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本文把开发区分为城中型、边缘型、近郊型和远郊型这四种类型,较早建立的开发区—般都位于城市的远郊,之后边缘型和近郊型开发区越来越多,由于城区空间限制,城中型开发区相对较少。位于市区的离城市中心较近的开发区,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中心城市所提供的城市功能,其转型就会选择“产业能级提升”的模式,而不会再单独在开发区内部设立其他城市功能;而离城市中心较远,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开发区就较多选择完善自身功能、建设综合新城的道路。

(二)工业园区转型实践研究

在对开发区转型实践的研究方而,众多学者对开发区向产业新城转型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景体华等(2006)研究了北京市亦庄开发区向新城转型的产业空间布局,指出以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制造业和都市工业为主,以产业链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发展支撑现代化新城的建设;沈宏(2007)以扬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向新城转型的策略,她认为要平衡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空间效益以及改善管理体制;俞红政(2008)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嘉兴开发区的转型问题,并提出了转型的基本策略和建议;刘宇香(2009)以广西白银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案例,探索了其向综合城区发展的路径;任海军等(2010)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其转型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建议;李明聪(2011)以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为例解析了向产业新城转型的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沈宏障、陆玉麒(2011)研究了开发区处于转型不同阶段在动力机制、产业调整、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变化,并以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发展为例,对这些变化加以验证。

通过对相关文章的研究与分析可知,各开发区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优势减弱。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开发区在政策上的优势逐渐淡化,对新企业的吸引力已经很弱。二是用地制约加强。为了控制土地粗放扩张,国家加强了土地调控,限制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使得各开发区的低价工业用地优势不复存在。三是功能单一。开发区内部企业以加工制造类为主,相关服务业的滞后会严重影响其后续发展,城市化功能开发的需要使开发区的转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