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作为西方非主流学者,齐泽克能成为当今西方学术界的追捧人物,实属不易,其学术影响广泛也罕见。从国外对齐泽克的研究现状看,西方研究齐泽克比较早,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为止,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内容也比较丰富。主要围绕齐泽克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关系、齐泽克对通俗文化的解释、齐泽克与批判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齐泽克与话语理论的分析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齐泽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资源。

关于齐泽克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关系。主要著作有《齐泽克读本》《齐泽克:一个批判性的介绍》。在这两部著作中,主要是关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其中《齐泽克读本》将焦点放置于拉康的“实在界”(Real,又译为真实域)概念,并将“实在界”引入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也贯穿了齐泽克的主要理论视域。在《齐泽克:一个批判性的介绍》中,作者认为齐泽克的著作的核心就是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齐泽克从政治学、哲学和文化等不同角度,对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阐释。该书的作者萨拉·卡伊认为齐泽克的哲学论点是:拉康思想是对启蒙运动的继承,但又代表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齐泽克认为,拉康既延续了欧洲先验形而上学的轨迹又使之更加激进化,它是对始于抵抗生命本质的真实的理解方面所做的探索,为康德、黑格尔坚决调整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法比奥·维吉(Fabio Vighi)和海科·菲尔德纳(Heiko Feldner)在他们的著作《齐泽克:超越福柯》和论文《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巴赫金、拉康和齐泽克》http://zizekstudies.org/index.php/ijzs/ind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Zizek Studies, 2010(1).(“Psychoanalysis and Ideology: Bakhtin, Lacan, and Zizek”)中都从精神分析理论,探讨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

关于齐泽克对通俗文化的解释的研究。这项研究比较丰富,成果也颇多。比如托尼·米耶尔斯的《斯拉沃热·齐泽克》、汤姆·柯亨的《意识形态与碑铭:本雅明、德曼和巴赫金之后的“文化研究”》等。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作者大多围绕齐泽克对日常生活和通俗文化研究展开话题。托尼·米耶尔斯勾勒了齐泽克思想的基本架构。而汤姆·柯亨则考察了齐泽克对“美国式”电影文本的研究,诠释了齐泽克如何利用通俗的电影文本对文化批判进行拉康式解读,尤其是齐泽克最擅长对希区柯克的电影的解读。所以,他认为,“齐泽克用美国电影和通俗文化图绘出了一个通俗的拉康,此外,作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他还呈现了美国式问题现象的某些东西。”万书辉:《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巴蜀书社,2007,第34页。

关于齐泽克与批判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米歇尔·彼德斯等在其所编写的《批判理论的未来》一书,其中,彼特·麦克拉伦的《齐泽克的裸体政治学:选择不可能——一个次要的细节》探讨了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的问题。作者发现齐泽克所用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等概念都来自马克思。他嫁接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所以,作者在书中认为齐泽克的政治计划就是“反资本主义的”。特别是所谓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的欺骗的普遍化,在齐泽克看来,这个巨大的资本主义逻辑已经创造了针对全球化经济可能蔓延的背景。同时,作者也发现齐泽克认为阶级斗争仅仅处在一系列社会对抗当中,并且构成这些系列中的一部分,于是就变成了不可能消失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该书还关注了齐泽克最重要的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文本准确地把握了他的无意识理论,意识形态与无意识有关,这已经割断了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另外,马修·夏普的《齐泽克:实在界之冰山一角》同样研究了齐泽克的批判理论。作者将齐泽克界定为一位“批判理论家”,分析了齐泽克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书中还深入思考了齐泽克对通俗文化的相关问题。

有关齐泽克与话语理论的分析。雅可布·托芬的《新话语理论: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副本材料。作者认为齐泽克的理论语境都应置于“后现代”的话语背景中,这样才能理解齐泽克对社会、文化与政治理论的理解。尤其是“不可能性”的这种话语理论得到了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的发展,这显然是后现代的语境(张一兵教授在他的著作中也肯定了这一点)。它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与后现代性、与我们理解政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方式有关的关系中。

总之,从国外学术界的情况看,对齐泽克各知识领域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成果,国外学者对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多维度,从精神分析学维度、主体性维度、政治学维度、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解读评析其意识形态思想,为我们深化齐泽克的思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副本材料。但是,对齐泽克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不够。